APP下载

提高中职护生脉搏测量准确率的教学策略

2014-04-09邵曙霞杨慧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护生脉搏针对性

邵曙霞,杨慧兰

(海宁卫生学校,浙江 海宁 314400)

提高中职护生脉搏测量准确率的教学策略

邵曙霞,杨慧兰

(海宁卫生学校,浙江 海宁 314400)

目的 提高中职护生脉搏测量准确率。方法 以我校2011级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能正确测量脉搏的原因,进行针对性训练,对比训练前后测量的准确率。结果 训练前后异常脉搏测量达标率分别为14.1%和84.6%(χ2=77.58,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中职护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能有效提高脉搏测量准确率。

中职护生;脉搏测量;准确率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称为脉搏[1],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心血管病病人来说,脉搏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关乎病人安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脉搏测量被认为是最基础、最常用、最简单的技术,似乎没有什么值得讨论和研究的。但是,看似简单的脉搏测量等操作技能(尤其是正确计数脉搏的方法),并不是每一位中职护生都能轻易掌握的。我们在考核中发现,50%左右的护生不能正确感受、计数脉搏的频率(多数是跟不上脉搏节奏、漏数脉搏数),特别是对于异常脉搏,合格率只有11%左右。针对以上问题,我校护理教师对2011级护生进行了提高脉搏测量准确性的研究,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在我校2011级“3+2”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78名身体健康的学生进行脉搏测量实验研究。78名全部为中职一年级女护生,已经学习了相关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部分内容和其他护理专业相关课程部分章节。

1.2 方法

由任课教师按照常规教学方法示范脉搏测量操作,对异常脉搏的相关理论进行讲解,课后让护生互相测量脉博,练习至自认为较熟练后,由两位教师对护生采用运动前后脉搏测量考核法进行考核。即先在一楼实训室测量相对平静状态下频率、节律均正常的脉搏,教师和护生分别触摸“病人”左右两侧桡动脉,同时测量30秒,评估护生能否正确计数脉搏,发现并记录其存在的问题,计数误差≥2次/分钟者不达标。然后师生再采用同时测量运动后心动过速(包括有些心律不齐者)护生的脉搏,判断护生对异常脉搏的测量情况。对不能正确计数脉搏的护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最后78名护生再次对运动后的“病人”进行脉搏测量考核并记录结果。

2 结果

2.1 脉搏测量考核结果

78名护生对正常脉搏的测量一次合格的比率为64.0%;对异常脉搏测量的达标情况见表1。

表1 针对性训练前后护生异常脉搏测量达标情况[n(%)]

对针对性训练前后,护生脉搏测量的达标率进行χ2检验,得χ2=77.58,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排除护生测量熟练程度的轻度影响,教师对护生脉搏测量的针对性训练效果显著。

2.2 护生异常脉搏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能识别偶尔出现的期前收缩;不能正确测量心动过速者(>100次/分)的心率;不能计数轻度心律不齐者的心率;注意分配障碍,跟着手表秒针计数或不能正确判断时间;节律感不强,漏数脉搏。

3 讨论

3.1 护生和临床低年资护士脉搏测量现状

对于脉搏测量的操作过程,《护理学基础》中只有寥寥数十字:“护士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放在桡动脉搏动处,压力大小以能清晰触及脉搏搏动为宜。测量30秒,将所得数值乘2,即为脉率。”[1]护理学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一般仅仅演示、考核整个操作流程,并未关注护生是否能真正计数病人的正常或异常脉搏;所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料中,都只是演示测量部位、时间等可见的操作要领,对于如何计数脉搏频率,感受脉搏节律、强弱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技能均未提及。这导致护生脉搏测量的准确率离临床护理工作对实习护生的要求甚远[2],甚至临床低年资护士掌握程度也非常不理想[3,4]。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几乎所有的护理人员认为测量脉搏太简单,太容易掌握,所以无论是在学校教学中还是对实习护生和新护士的带教中,都没有重视,没有进行针对性训练;有的即使培训,也未注重能否“正确计数”这个关键环节,而只关注操作流程。

3.2 脉搏测量的实训策略

3.2.1 节奏感训练 课堂上利用正常心跳音、视频资料进行集体听觉训练,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普勒胎心及心律不齐的音、视频资料训练心动过速等异常心跳的计数。要求节奏感较差的护生课后继续利用这些资料强化练习。鼓励护生寻找节奏感非常强的音乐强化训练节奏感,使护生在训练前先对各种脉搏有一个感性认识而不是凭空想象,然后再从听觉训练过渡到触觉训练。

3.2.2 模拟病人训练和考核 如果仅用心律、心率均正常者进行考核,护生很容易通过,但其未必掌握测量异常脉搏的技巧。因此,教师要求护生在学会测量正常频率、节律脉搏的基础上,在体育课、剧烈运动后多数护生心率快且心律略不齐时反复自我或相互测量(青春期学生剧烈运动后的轻度心律不齐常属于生理性,无明显危害)。练习一段时间后,选用运动后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者作为考试的模拟病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发现护生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有针对性地训练和纠正。

3.2.3 强化训练注意分配障碍的护生 对不能同时看秒表和感觉脉搏的护生,除了上述训练方法外,还可以先让护生不看秒表,学会熟练、正确地计数脉搏,之后再训练护生间歇看表测量脉搏,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指腹对脉搏的感觉上,以达到正确计数的目的。

3.2.4 “手把手”训练节奏感极差的护生 对于那些节奏感极差、连正常脉搏都无法正确计数的护生,可采用精细化训练方式:师生分别触摸同一名护生的两侧桡动脉,在教师的引导下,护生和教师同时数出脉搏数,一定时间后教师数数的声音逐渐降低→教师不数出声音(但可看到口型)→教师默数,静静感觉护生是否正确数数,如此反复训练,并要求该生课后找考核过关的学生继续训练。同学间互帮互助,先测量正常脉搏,再循序渐进地测量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者的脉搏,直到再次考核过关。

4 体会

在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即使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操作技术也不应忽视,例如脉搏和呼吸测量、更换输液瓶、气囊导尿管注生理盐水等。在脉搏测量的训练和考核中,我们因地制宜采用运动前后两次考核法,提高了实训效果,而且不需任何实训器材,经济实用。当然,若实训时能配置标准化病人,模拟各种异常脉搏,让护生在练习时有感性认识,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则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廖红珍.实习护生在测量脉搏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科,2011,6(2):176-177.

[3]姜文莉,潘红英,沈云梅,等.脉搏和呼吸测量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4A):898-899.

[4]周琼,杨德兰,刘永芳,等.护士在测量脉搏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1,25(1):120-121.

G421

B

1671-1246(2014)01-107-03

注:本文系全国第四届“人卫社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文

猜你喜欢

护生脉搏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