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驱动”推进淮北旅游新发展
2014-04-08任唤麟
任唤麟
(淮北师范大学旅游系,安徽淮北 235000)
任唤麟
(淮北师范大学旅游系,安徽淮北 235000)
淮北市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与周边地区相比,属于旅游发展凹地。对淮北旅游发展内外部条件作以综合考察后,我们认为淮北旅游发展在区域旅游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应该是以煤炭工业旅游开发为重点,推进工业旅游发展;以隋唐运河遗址旅游开发为重点,推进历史文化旅游发展;以三山两湖旅游开发为重点,推进生态与民俗休闲旅游发展,由此打造一批具有核心吸引力与带动作用的产品,形成“三轮驱动”,推进淮北旅游新发展。
工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淮北市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旅游冷点地区,旅游过夜人数与收入处于省内低位;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地,相对周边地区来说,也属于旅游发展凹地。近年来,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淮北旅游迎难而上,多措并举,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旅游业态日渐丰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但淮北旅游要实现凹地突围,必须明晰发展思路,准确把握淮北旅游发展在区域旅游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抓住重点,凸显特色与优势,着力打造具有核心吸引力与带动作用的旅游产品,把淮北建成苏鲁豫皖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淮北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就依赖煤炭工业的发展。目前淮北已被国务院列入衰退型资源城市之列,正面临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淮北也是传统农业较发达地区,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基础,但规模不大,总量不高。淮北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秦砖汉瓦与隋唐运河风韵具有一定特色,但实体性、大体量的文化旅游资源少,与周边地区相比,大多同质化且不具有比较优势。淮北又是一个民俗文化东西南北荟萃、休闲氛围浓郁、居民幸福感比较强的城市。综合内外部条件来看,淮北市应以工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生态与民俗休闲旅游为发展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核心吸引力与带动作用的产品,形成“三轮驱动”,从而推进旅游新发展。
一、以煤炭工业旅游开发为重点,推进工业旅游发展
淮北具有煤炭工业旅游开发优势。淮北市缘煤而生,煤炭工业的发展是淮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淮北煤炭发现于宋代,唐代已有开采,清代开采已具有一定规模;1908年,烈山煤矿日产原煤最多时已达300余吨。民国时期公司经营煤矿获得发展,民国11年(1922)烈山煤矿日产原煤达700余吨,民国26年(1937)大中煤矿日产原煤达1000余吨。民国27年(1938)5-6月,日本侵略军占领烈山煤矿与大中煤矿,使二者同属“华中株式会社”,对淮北煤矿进行掠夺性开采。[1]248-251解放以后,淮北煤炭得到大规模开发,至1965年,淮北煤矿年产原煤200多万吨,矿区配套设施与对外交通已进一步完善,煤炭工业基地的雏形基本形成。1976年,淮北煤炭产量突破1000万吨。[2]1992年,淮北矿务局(淮北矿业集团)被评为国家特大型企业,2013年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12位、煤炭企业100强第18位。[3]但淮北市已成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与衰退型资源城市,多数煤矿已进入中老年期,仅2015年国有大中型煤矿中的9对矿井就将陆续报废[4]。久远的煤炭工业发展的历史使淮北具有了丰富的煤文化。
淮北市国家(煤)矿山公园规划建设已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成为规划中的全国重点矿山旅游区。目前,淮北国家矿山公园中的矿山博物馆已建成开放,博物馆展示包括煤的生成、煤炭与人类、煤炭开发技术、当代煤炭工业、煤炭文献和模拟矿井。按照煤矿井下巷道设计,设有早期煤矿采煤工作面、现代化综采工作面和综采设备、液压单体支柱等大量井下采煤用实物,真实地再现了煤矿井下生产一线场景。多媒体图片展示厅,收藏了大量的煤矿珍贵图片,以多媒体的方式介绍了淮北煤矿的发展历程。废弃的矿井可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煤矿对外运输区、管理区、职工生活区、服务区也可纳入煤炭工业景观。淮北采煤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塌陷湖泊,煤炭工业旅游与湖泊湿地生态旅游相结合,可打造集观光、度假、疗养、休闲、会展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目前,我国煤炭工业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陇海线以北,陇海线以南形成品牌的只有江西萍乡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但它是以纪念工人运动的红色旅游为特色,对于淮北煤炭工业旅游来说,陇海线以南具有广阔的可开拓的客源市场。淮北煤炭工业旅游开发需要整合资源,完善产品,加强宣传推介,最终形成市场品牌。煤电、煤化工也是淮北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工业旅游的发展可进一步向煤电、煤化工拓展,开发煤电、煤化工工业旅游。
淮北煤炭工业旅游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汽车文化园、口子酒业等其它工业旅游的发展。口子酒业是国家酿酒重点骨干企业,以生产国优名酒著称,拥有口子窖、口子坊、老口子等系列品牌。殷商时代淮北人已开始酿酒;至魏晋时,淮北酿酒业已具一定规模;元朝特设酒监于淮北渠沟以课税。嘉庆七年(1803)淮北有酿酒作坊30余家,光绪三十年(1904)淮北出现72家酒坊争雄的局面。民国元年(1912)淮北酿酒业进入鼎盛时期,年产量达150多万公斤。[1]391难得的是,淮北自古留有大量有关酒的诗作,其中清初相山人任柔节的名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让口子酒浓香、绵长的特点得到艺术的表现。为实现酒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淮北正重点投资建设口子酒文化博览园。该项目以4 A级工业旅游区标准设计,包括酒博物馆、酿酒车间、客服中心、口子文化街等景观与设施,可以打造酿酒工业旅游示范区,发展酿酒工业观光游、体验游与休闲游。以煤炭工业旅游为龙头,实现与口子酒业、汽车文化园等工业旅游的联动,实现资源与客源共享,从而推进整个淮北工业旅游的发展。
二、以隋唐运河遗址旅游开发为重点,推进历史文化旅游发展
隋唐大运河淮北段属于通济渠,始建于公元605年,由河南永城入淮北,流经铁佛、柳孜、百善、四铺后入宿州,至南宋末年黄河泛滥致河道淤塞不通,淮北段大运河运行了500多年,对运河两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运河沿岸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影响,带来了两岸经济的繁荣和农业的发展。运河500多年的运行留下了许多极具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科考价值的文物与遗迹遗址。1999年5月淮北柳孜大运河遗址考古发掘是大运河历史上的首次考古发掘,发掘出一处石构筑宋代码头(2012年第二次考古发掘,在石构筑物遗址北侧发现一处新的石构筑物遗址,原码头的认定被推翻,遗址被重新确认为桥梁码头遗址[5])、8只唐代沉船、隋唐宋金时期陶瓷器1653件、灰坑一座,以及大量铁器、骨器、石器、画像石、动物骨骼等遗物,出土瓷片数十万件。[6]这次发掘掀开了埋藏在地下的唐宋文化层,曾为轰动一时的全国考古大发现,确立了柳孜运河遗址乃至皖北运河遗址在隋唐大运河遗址考古发掘中的重要地位。
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厚重的文化和久远的辉煌,但淮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比较“虚”,实体性、大体量的资源较少,“有说头没看头”,因而往往观赏性、参与性不强,影响了有效开发。淮北隋唐大运河遗址具有实体性、体量大的特征,且随着进一步的发掘这一特征将更明显,因而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2014年6月,大运河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虽然是8省市的33座城市联合申报,但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建在淮北市,淮北大运河遗址具有先发优势,作为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申遗成功使淮北大运河遗址的旅游开发价值进一步提升,甚至将有助于重塑皖北乃至淮海经济圈旅游发展格局。
4000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延续文化传承。元华、蹇叔、桓谭、嵇康、刘伶、戴奎等先贤圣哲,现代雕塑大师刘开渠,皆生于斯或长于斯;有石山孜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临涣古城墙遗址、共姬墓、显通寺、老城石板街、汉画像石、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等历史遗存与纪念场馆;1992年发现的楼顶山远古岩画,曾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轰动。其中,石山孜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所处年代距今约7000年前,为皖北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对研究皖北早期文明的起源具有重要科考价值。遗址具有面积大、堆积厚、出土器物特征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1984—1988年3次考古发掘共清理灰坑395个、墓葬16座、房屋遗址15处,出土陶、石、骨、角器等文物近500件,[7]具有大体量特征与较强观赏性。临涣古城墙遗址位于淮北市西南40公里处的临涣镇,是我国现存的唯一镇级土城墙遗址。古城墙筑成于战国时期,近正方形,东西长1409米,南北宽1394米,周长5606米,总面积196万平方米。[8]因其体量大、时代较早、保存基本完好,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濉溪老城石板街,长1千米,宽5米,[9]青石铺砌,光滑如镜,建筑古朴典雅,呈明清风格,由清末民初绅士周俊哲倡导用青色瓦子石铺设。石板街所留胜迹、传说、名人轶事甚多,如七十二步上天梯、三山夹一井、月牙桥、九道弯、城隍庙、关帝庙、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这些资源犹如散落的珍珠,难以结成规模,应以隋唐运河遗址旅游开发为重点,打造龙头产品,借以整合其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散落的珍珠窜起来,从而推进整个淮北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
三、以三山两湖旅游开发为重点,推进生态与民俗休闲旅游发展
淮北三山两湖,即相山、龙脊山、塔山及南湖、化家湖,具有较高的山地生态与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资源禀赋。相山紧挨城区,山势高峻,树木葱茏,风景秀丽,有显通寺、渗水崖、饮马池、香炉峰、水牛墓、万丈碑、奏鸣台、钓鱼台等1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山景区是目前淮北市唯一国家4A级景区。相山庙会是皖北地区少有的大型庙会,每逢三月十八,都有数万人前往休闲与烧香许愿。龙脊山位于烈山区境内,海拔363米,为淮北最高峰;山势绵延起伏,树木荫荫,拥有7000余亩原始森林;相传张果老在此得道成仙,还有黑寨墙、大方寺遗址等人文景观与建设中的野生动物大世界。塔山风景区位于淮北烈山区境内,是著名的软籽石榴基地,有数万株石榴树。景区塔山村宅前屋后、沟旁路边,满眼都是石榴树;现存明清古石榴园700亩,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南湖湿地公园也位于烈山区,水面面积约为2.1平方千米,在杨庄煤矿采煤塌陷地基础上形成,是皖北首家“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华家湖是淮北境内最大的天然湖泊,三面青山环绕,四周杨柳拥翠,湖边水草丰茂,湖中鸟类成群。据方志记载,华家湖湖底是春秋战国古砚墨城遗址。[10]湖心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但大汶口时期经商周直至汉代遗物都有发现。对于地表水资源短缺、旱作农业区的皖北来说,淮北三山两湖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具有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比较优势。目前三山两湖的旅游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项目开发已具有一定基础,可以三山两湖旅游开发为重点,结合“文明相城”与“精致淮北”建设,推进淮北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
淮北休闲氛围浓郁与民俗文化丰富密切相关。淮北历史悠久,荟萃四方,礼节习俗超越时空界限,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瑰宝,集中体现在曲艺歌舞、民间工艺、饮食及节令集会等方面。有淮北大鼓、泗州戏、坠子、唢呐、花鼓戏、琴书、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曲艺歌舞;有剪纸、版画、刻绫、纺织画,泥塑、糖塑、面塑,扎花、草编、刺绣等民间工艺;有棒棒茶、酱菜、培乳肉、糊辣汤、口子糕点等特色饮食;有相山庙会、老猫洞庙会、渠沟古会,石榴旅游文化节、临涣民俗文化节等节令集会。民俗文化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往往成为一地的重要休闲旅游资源。但民俗文化要得到有效的旅游开发,必需实现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集中,产生规模效应。像“三山两湖”这样的生态休闲景区,可以为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展示、演出的场所与观众,实现其空间与时间上的集中,既可是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又可是生态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的融合,从而使景区成为集康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地。
四、结语
淮北旅游发展处于打基础阶段,发展战略可定位于工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生态与民俗休闲旅游三个方面,应将有限的开发投资用于重点产品建设,打造几个真正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龙头品牌,实现“三轮驱动”,带动整个淮北旅游的发展。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淮北还应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旅游交通(旅游专线、交通地图、指示牌)、旅游住宿餐饮、公共厕所、游客中心等的建设,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将景区(点)建设融入精致淮北建设;借文明城市建设,培养市民的旅游意识,文明经商,礼貌待客,讲卫生,为淮北旅游的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 淮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北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 淮北市政府.淮北大事记(1960-1990)[EB/OL].http://www.huaibei.gov.cn/col/col93/index.html. [2014-02-07].
[3] 淮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简介[EB/OL].http:// www.hbcoal.com/gsgk/gsjj_2/.[2014-02-08].
[4] 梁钧.淮北9对矿井将报废,主业从“地下”到“地上”[R].淮北日报,2010-06-10.
[5] 贾若晨,张辉.隋唐大运河行之淮北段:淮北柳孜桥梁遗址千年后的一次误会[R].京九晚报,2013-11 -26.
[6]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瓷——隋唐大运河出土陶瓷起止年代考[EB/OL].http://www.hbbwg. net/?xsyd/33.html.[2014-02-10].
[7] 博雅旅游网.石山孜新石器文化遗址[Z/OL].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7/shishanzixinshiqiwenhuayizhi.html.[2014-03-10].
[8] 淮北文广新局.临涣古城墙[Z/OL].http://ahhb. wenming.cn/zthd/wswmzh/xcgb/201106/t20110601 _197149.html.[2014-03-10].
[9] 淮北市旅游局.淮北市旅游景区[EB/OL].http:// www.hbsly.gov.cn/more.php?id=557.[2014-03 -11].
[10] 淮北新闻网.华家湖[EB/OL].[2010-03-26].http://www.hbnews.net/zwsq/hbmp/bhxc/252960. shtml.[2014-02-10].
责任编辑:何玉付
F590
A
1671-8275(2014)05-0114-03
2014-08-27
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皖北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对策研究”(编号:AHSKY2014D56)阶段性研究成果。
任唤麟(1971-),男,湖南沅江人,淮北师范大学旅游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