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左走,向右走
——孔、庄思想观照下的个人命运

2014-04-08田婷婷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生哲学观照庄子

田婷婷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向左走,向右走
——孔、庄思想观照下的个人命运

田婷婷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其理论作为我国思想文化的正统,两千年来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生活。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以其博大的思想内涵形成我国思想文化的另一主流,并且与孔子思想相互对立相互统一。这两种思想各有利弊。而在这两种思想观照下的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取舍,已然成为一个微妙的难题。

孔子;庄子;处世;自处;个人命运

个人存活在世界上,始终处在与世界对抗和与己对抗的困境中。如何处人和自处成为个人的永恒话题。孔子的思想体系注重人间秩序,注重伦理道德。他最终的目的是恢复古代礼乐制度,实现大同社会。因此,孔子关注比较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问题,也即如何处世。他对人类个体的关照也只是通过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来实现。重视个人修养、超越自我也只是为实现太平的人间秩序而服务的,它只是一个起点。后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的儒家思想就是对孔子这一思想的直接继承。“修身”的目的即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侧重于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一个好公民。而庄子的人生哲学,其中心则是追求自我精神的自由,寻求自我解脱,它是直指本心的,侧重于教人如何自处,如何做好自己。李泽厚把儒家所倡称为“自然的人化”,即人的自然性必须符合和渗透社会性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把庄子所倡称为“人的自然化”,即人必须舍弃社会性,使其自然性不受抑制才能与天地同构,才能恢复人的本性。[2]从此点可以看出,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注重人的社会性,庄子注重的则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然性都是人的属性,二者不能缺其一。只是在不同境遇之下,个人应有所取舍,以应所需。

一、孔子的人生哲学

在孔子的整个人生哲学中,个人总是生活在家庭、朋友、国家等种种人伦关系之中。个人的自我修养离不开他人的参与,只有与他人互相影响才能发展成为全面的个人。因而个人必须小心处理好在各种人际圈中的关系,所以要服从于各种社会规范。为此,孔子自己也设立了种种人际关系的既定模式。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3]等。由此可见,孔子眼中的个人要想超越自我必须具备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要求即推己度人及爱人等。个人的完善总是和完善他人同步或者在其之后。有些学者也把这种理论称为利他主义。[4]无疑,这种种理论都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总之,孔子的人生哲学认为个人的自我完善必须包含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即必须建立在成功的人际关系上,并将社会外在的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为了获得这种成功,个人不得不用种种道德条约和社会规范层层来包装自己。“克己复礼”为其著名的宣言。个人为了服从种种社会规范和道德上的条条框框,有时越来越压抑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远,甚至会造成委曲求全,牺牲自我以讨好别人的恶果。但人并不总是活在种种人际关系之中,人总有抛开一切其他的符号身份之后的本真自我。而如何面对赤裸裸的自我及其如何从自我对抗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孔子哲学似乎并没有对此给予解答。

二、庄子的人生哲学

处在战国时期的庄子,面对礼崩乐坏,战争频发的社会,深深感到现实的黑暗和险恶。个人在社会时势面前是如此渺小,以致不能掌控自我的命运。社会现实是如此残酷和强大,而个人力量在其面前却显得十分单薄,这使庄子不再寄希望于拯救世界以使个人的境遇有所好转,而是直接观照个人。庄子的人生哲学首先是针对个人的,他要实现的是如何在外部困境中解脱以实现真正的自我。他的整个思想是直指本心的,从关注社会转移到关注个人的命运上,涵盖了对人类个体灵魂的安抚和精神的慰藉。《逍遥游》一文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他所追求的精神自由。有人认为他所追求的这种绝对自由,这种不凭借于任何外物的理想状态是无法实现的,属于空想主义,因此是不可取的。其实不然。在文章中,庄子层层递进地为我们展现了不同境界上的自由。从传说中的大鸟鲲鹏,再到贤士宋荣子,神人列子,他们依靠外物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自由的境界也是不同的。越是依赖外物,越是不自由。他传达的是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的精神。这种追求自由的精神,在人生中是极其可贵的。在这个世界上,一旦有所寄托,必有所牵挂。而把情感理想寄托在外物上面,是最危险也是最脆弱的。因身外之物往往不受自己控制,一旦出现变更,寄托有所失去,个人情感就极易受到影响。而完全无所寄托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适度地把心中的理想和情感有所保留地寄托在独立于自我的客观物质上。

庄子教给我们的另一个人生哲理是如何对待“欲”。佛教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要想消除痛苦,必须去除一切欲望。人的生理本能有七情六欲,消除一切欲望是不可能的,因此佛教寄希望于来世。而庄子则不同。他认为人的痛苦来自于人世间的种种纷扰,来自个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地奔波劳碌。然而,欲壑难平,人的欲望总是不断地出现,追逐的脚步始终停不下来。身为外物所累,心为欲望束缚,令人动弹不得,只能在自我精神世界中苦苦挣扎。庄子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为我们实现个人的解脱指明了出路。那就是卸掉种种世俗社会的枷锁,回归自然。在庄子的哲学世界中,人与大自然是统一的,即天人合一。大自然无为,却生生不息涵养万物。人只有效法自然,才能摆脱种种束缚,回归到生命最初的勃勃生机的鲜活状态。他认为人世间的道德、礼仪、功名利禄等一切“人伪”的东西都是对人的束缚,人们应该抛弃这一切,坦率地做回本真的自我,融入到大自然中,才能与大自然合一,小我的痛苦才能渐渐消解,使得个人得以解脱。他的人格要求是真性情,摒弃一切形式和虚伪,将自我坦荡地裸露在天地之间。而孔子的理论却恰恰相反,使人至七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人始终都活在“矩”内而不得自由。

三、孔、庄对人生命运的共时观照

庄子并不是只注重个体封闭的生命状态。他也意识到人不仅仅是个体的独立存在,人还存在于社会之中。学会怎样处世亦至关重要。他的处世哲学相对于孔子的更加具有弹性和隐性。“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齐物论》)[5]。庄子所处的社会,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他见闻了太多忠贞义士被杀,他清楚地意识到个人的命运在一个不合理的现实面前是飘忽不定的,保全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生命一旦失去,一切都将化为乌有。他的这种和光同尘的处世态度无疑是保身的绝好方法,值得我们深思。在如何保全自身这一问题上,孔子和庄子则不约而同地认识到了归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根深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缮性》)[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3]身处恶世,个人力量无力改变社会现实时,只好归隐,以保全自己,孔子和庄子都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他们相同的地方。

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在立身处世中,要求人生不断进取,并且在进取中绝不与现实相妥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3],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造就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坚强的品格。但是社会是独立的外在于个人的,它从来不为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有时个人命运在世界时势的漩涡中总是显现出力量的单薄。总有一些现实是个人不可改变的,总有一些困难是无法克服的。而明明知道一些努力是徒劳的,为何还固执于此呢?相比之下,庄子的人生哲学则更加灵活。他认为人应该顺应天命。《德符充》[5]:“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悲观主义。“德者“绝不是消极的无所事事,等待天命的安排,而是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大宗师》[5]“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顺着时势的变化,随机应变而不固执于一种行为,使人处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多一种选择,多一条解决困境的方法,既而在人生过程中减少一些阻碍和挫折。

四、个人抉择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互相依赖互相补充。这种思想格局,自古以来促使无数知识分子形成外儒内道的人格品行。当处于人生高潮时,采取孔子积极进取的心态;当人生跌入谷底时,采用庄子的达观知命的心态。“得志于时而谋天下,则好孔孟;失志于时而谋其身,则好老庄”。[6]王夫之如此解释这种外儒内道的精神结构。正是这两种互补的哲学理论消除了个人在命运起伏过程中的巨大的心里落差造成的极端的心理冲突与矛盾,使他们的心态趋于平衡。每个人不只有一面,当面对不同的自我时,应用不同的哲学思想来对待。每种思想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举其一而遗其一,才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学会用这两种思想观照生命,才能在以后的生命路途中少一份不安,多一份从容。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5]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 王夫之.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责任编辑:张彩云

B22

A

1671-8275(2014)05-0080-02

2014-06-29

田婷婷(1989-),女,河南商丘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

猜你喜欢

人生哲学观照庄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贺麟人生哲学的精神向度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小人物生活折射出的人生哲学
创作札记:在日常生活的观照中采撷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