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学堂的办学文化理念对当前高职管理的启示
2014-04-08秦芬
秦 芬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3)
船政学堂的办学文化理念对当前高职管理的启示
秦 芬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3)
船政学堂的成功创办得益于办学文化理念的先进,正是在办学管理上“趋变求新”的文化理念,铸就了其创新的办学文化内核;在教师管理上“求贤任能”的文化理念,保证了其卓越的师资品质;在学生管理上“赏罚分明”的文化理念,突出了选拔激励的功能;在课务管理上“道器并重”的文化理念,有助于练就学生过硬的职业能力,这些都为当前高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办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务管理
1866年清政府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学堂,缔造了一个中国近代高等实业教育的传奇。船政学堂所培养出的3届93位毕业生不仅在航海军事领域,而且在工业建设、外事外交、电信通讯、铁路交通、机械制造、矿务冶炼等领域都有所建树,船政学子严复、邓世昌、萨镇冰、詹天佑、陈季同等名字更是被写入中国近代化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可以说,船政学堂的办学堪称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最成功的范例,其办学文化理念在当时首屈一指。我们可以从船政学堂办学的文化理念、办学管理的价值准则中萃取其教育管理的精神之所在,寻求其成功办学经验的文化价值传承,为当前高职教育管理提供积极的借鉴。
一、趋变求新的办学管理理念铸就创新的文化内核
船政学堂办学管理最核心的文化理念是“趋变求新”。所求之“变”一是在于颠覆传统,突破僵化的教育格局。船政学堂的创立本身就是洋务派改革旧制师夷御侮的产物,是为解中国近代落后的军事、工业困局,求得自强而创办的新式学堂,尚无先例可循,这就为船政学堂的办学奠定了革新的基调。二是在于改革不切实际的教学内容,变革中国千百年来唯科举是瞻、以“义理为本,义事为末”的浸染,革除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现实的弊病,破除耳目旧习、讲求利用实际,借外国之力走务实之路,培养与当时社会事业发展相联系的应用型人才。所求之“新”亦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制度之新。船政学堂的办学事务直接由朝廷钦差的船政大臣全权总管,在管理上形成“教学及技术上由西人负责,而其他事物则是由学堂归属单位掌管的‘中西合璧’式的管理特色。”[1]257二是所授的技术之新,这体现在所引进技术的先进、尖端和前沿上,紧跟世界造船发展的趋势。当时造船工艺最发达的是法国,就从法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英国长于航海,其驾船速度最快、舰队规模最大、驾船技术最高,就聘请英人教授驾驶。取人所长,取世界所最长。三是催迫教育理念的革新。改革传统师徒式、堂式教育的授课方式,重新建构了具有近代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划分基础课和实践课,对学生进行手脑合一的教育。四是所授知识内容之新。“声光电化”一向处于中国传统知识谱系最边缘,而船政学堂所授的知识中,自然科学、实用科学成为了教学内容的主干。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均直接购自欧洲,原版授课,外语教学,以此保证知识内容的纯正和前沿。正是得天独厚的办学资质和超前的办学理念,铸就了船政学堂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办学文化内核,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先河,也使当时的航海造船事业减少了对外国的技术依赖,不断与世界一流水平拉近距离,有力跟进西方技术文明的进程。
“趋变求新”的文化理念就其本质而言,“求变”是为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寻求相应的改革之道,“求新”是对教育提出了适度超前的要求,这对我们当前高职办学管理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在善于“求变”方面,高职教育应紧贴社会发展变化,面向社会、市场办学:一是实现办学方式的转变,由计划培养式转为市场驱动式办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由政府管理治理学校,计划式的办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应从整体上实现高职教育办学方式的转型,进行管、办、评分离的深入改革。二是实现人才培养定位的不断调整和更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市场和企业的实际用人标准进行适时调整,可定期召集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能工巧匠、相关专家、校内外学者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专业增设、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进行校企的紧密合作,使人才培养定位更准确、更能贴近社会需求。在善于“求新”方面,高职办学要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趋势,顺应区域新兴主导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及当前社会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新变化,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与未来经济建设需求更切近,实现适度超前发展。
二、求贤任能的教师管理理念保证卓越的师资品质
船政学堂在教师管理上的“求贤任能”,是其卓越师资品质的有力保证。“求贤”表现在船政学堂前后四次高薪聘请英、法优质师资来华任教:第一次是1866年创办之初由学堂正监督日意格代聘,原计划聘37名,实际聘用52名。第二次是1874—1875年间,聘请外籍教师10名。第三次是1896年,聘外籍教师6名。第四次是1903年,聘外籍教师16名。四次聘用的外籍教习、制造专家、技工、匠人等共计107名。对外籍教师的聘用,主要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明确规定其聘用期限、岗位职责、教育权限、薪金待遇等,要求其尽心执教,谨守本分,服从管理,并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要求和约定。“在与日意格订立的合同中规定以五年为限。在这期间,一方面要造大小轮船16号,一方面要训练中国学生工人,俾于五年后能独立担任制造及管驾工作。”[1]258在教师队伍管理上,建立了两套激励机制:一是采用高薪的办法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船政学堂正监督日意格、副监督德克碑的月薪均1000两,船政大臣的月薪600两。“洋教习月薪最低200两,最高250两;中国教习月薪最低10两,最高36两。洋技术员月薪最高200两,中国技术员最低26两,最高50两。洋技工最低月薪100两,中国技工最低8两,最高12两。”[2]82中洋教师的薪酬待遇相当悬殊,但即便如此,中国教务人员的待遇也仍高于其他同级衙门官员的待遇。除每月高薪外,外籍教师还享有往返路费、家眷安置费、任职期间的医疗费用、因工伤残或死亡的抚恤费等经济福利,其在华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也都较其国内水平高。优厚的福利待遇保证了船政学堂的教师们能安心工作,尽心教导学生。二是对洋教习实行褒奖制度,对教有成效的洋监督、洋教习等赐予相应的官阶,进行身份和地位上的肯定。以1874年为例,合同期满,正、副监督各得白银两万四千两,正监督授提督衔,赏加一品衔。副监督授提督衔,官至浙江总兵。[2]46船政学堂在教师管理上的“任能”体现于对任用的外籍教师有技术水平上的要求,须在专业领域学有根底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如担任船政学堂总监工的达士博,原系法国罗什福尔船厂的工程师;任副总监督的斯恭塞格,原系法国海军工程师;教建造专业的教师要求具备工程师、画图师或技师等职称,教驾驶专业的教师要求为英国海军服役过的军官或技术军官,执有毕业文凭。[2]74同时,“任能”还体现在对不合格教师的处理方式上,对于不负责任或违反合同的外籍教师,坚决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的予以遣返。1871年,后学堂洋教习逊顺就因非礼虐待学生而被遣返;也有教学不得力的,如管轮教习理格和李家政分别于1881年、1904年被遣返,只给路费,扣除两月贴薪。
“求贤任能”的文化理念就其本质而言,“求贤”侧重于教师管理的激励机制,找准激励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任能”侧重于教师管理的约束机制。严格考核,奖优惩劣,为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职业舞台。当前高职院校要实现教师队伍的“求贤”:一要在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上下工夫,建立开放型教师管理体制,实现教师和工程师复合发展。高职院校可聘请生产管理建设一线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聘请尖端的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为顾问,保证任教师资在专业技术领域的权威性,优化教师团队的专兼职结构。二是优化激励机制,主要是薪酬分配上科学合理地设计一套与教师的贡献程度、教学业绩、岗位津贴、绩效评价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充分尊重教师的心理需求,有效调动其潜力和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实现对教师的“任能”,为教师提供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台。建立奖惩机制,根据教师工作性质、工作优长,在业务评价机制上强化岗位职能,淡化职务职称,充分创造竞争环境,择优录用、岗位聘任,优胜劣汰,对科研人员、技术骨干、管理干部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鼓励教师教有所本,学有所长。[3]21建立全员聘任制度,根据教师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不能履行职责的人员及时解聘,招聘新人。
三、赏罚分明的学生管理理念突出选拔激励功能
船政学堂对学生的管理秉持“赏罚分明”的文化理念,创设竞争环境,按学业优劣划分等次,让学生在周期性的反复考核中优胜劣汰,以达到选拔激励人才的目的。首先,在学生管理上重视招生环节。因招生问题与教育体制、政治、文化制度联系紧密,船政学堂在创办之初同样面临着招生困难。在中国的土壤上,读书人秉持着金榜题名的圣人遗训、求学为官的读书观念,私塾教养、文化惯性如影随形。为鼓励颖悟少年入读,根据当时社会风气及学生文化心理的需要,船政学堂在招生上没有起点功名的要求,反而提供官费,每月发银四两补贴家用,制服、书籍、簿册皆由学校提供,在校期间医疗、食宿、学费全免,以种种优惠的条件吸引穷苦人家的子弟入读,还承诺对优等毕业生授予官职,开启了科举之外的求才取仕之门。其次,采取封闭式管理。船政学生每年除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假期外,其余时间均在校读书,没有寒暑假也没有周末,实际在校时间每年349天。[2]93学生必须严格遵照学校的日程作息,即使回家,招集号一响就要回校,超15分钟记过,超1小时即被勒令退学。再次,船政学堂尤重视对学生的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划分等次。各专业班级按学业程度编排,成绩好的班级排序靠前,对不同班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各有侧重。后学堂成绩优异的学生将有机会升入前学堂学习。考核学生优劣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每三个月考试一次,由教习洋员分别等第。其学有进境考列一等者,赏洋银十元;二等者,无赏无罚;三等者,记惰一次,两次连考三等者,戒责,三次连考三等者斥出。其三次连考一等者,于照章奖赏外,另赏衣料,以示鼓舞。”[2]27“各子弟之学成监造者,学成船主者,即令作监工、作船主,每月薪水照外国监工、船主辛银数发给,仍特加优擢,以奖异能。”[2]28再则,船政学堂的学生管理突出人才选拔的目的。在宽进严出的人才选拔机制下,经过反复考核、淘汰,只有中上学业水平以上的学生才可以毕业,实际毕业生只有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甚至在招生时就有意识地挑选聪颖的幼童登记造册,让他们在家候传,为教学过程挑补剔退不合格的学生做准备。1885年后,船政学堂更是制定了入学试读制度,在试读的三个月内,只提供学生饭食,不给赡银,直到考定留校方才发给赡银。[2]63
船政学堂赏罚分明、淘汰严苛、等次鲜明的学生管理方式,其文化理念的本质是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引导和调动,对学生主体意识与个性精神的弘扬,对学生个性潜能和个人价值的挖掘。与当时的学生管理相比,今天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学生管理情况更为复杂。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进步、人们接受教育的途径和方式的改变,高职学生群体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学生管理不再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控制,而是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和优质服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关心、理解、尊重和诚待学生,将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本管理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内心世界及成长规律的研究,提高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接受度及对管理方式的认可度,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营造一个和谐的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管理环境。此外,在人才选拔进路上,当前高职教育定位于大专层次已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型、研究型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高职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隔阂,高职院校在招生上能与普通高校各成体系又互相兼容,从而提高高职生源质量;另一方面沟通与应用型本科相联系的升学渠道,让高职毕业生能继续接受硕士、博士教育,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提供更广阔的升学选择。
四、道器并重的课务管理理念练就过硬职业能力
船政学堂由前、后学堂组成,前学堂设机器和轮船制造专业,课程设置参用法国军港士官学校的课目,课程目标重在培养舰船的设计制造人才。后学堂设管轮和驾驶专业,课程设置参用英国皇家海军的课目,课程目标指向舰船长和舰船轮机管理人才。在课程安排上,划分理论知识课和实践技能课,大量设置实用技术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如前学堂开设有法语教学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算术、解析几何、三角、微积分、化学、物理、力学、机械学以及专业技术理论课:蒸汽机的制造与操作、船体设计与建造等;后学堂开设英语教学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算术、几何、代数、三角、物理、化学、天文、地理以及专业技术理论课:机械制图、蒸汽机结构与安装调试、各类仪表的功能与使用、海上机械操作规则等,建立了一整套近代化的课程体系。同时,前后学堂也兼顾了传统中文课程:四书五经、课余默诵《圣谕广训》《孝经》《策论文章》等。在实习实务安排上,船政学堂最大的优势在于将分散的教学资源整合为庞大的教学资源集成系统。当时建成的船政十三厂,是中国最大的海军造船训练基地。学生半天上理论课,半天上实践课,每天下午直接被派往各厂的生产现场参加实地操作,厂校的合一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既能有效服务于教学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技术质量的提升。在留学安排上,船政学子在三年学制内有一年的时间被派赴英、法深造,向西方探求强国御侮之道。去英国的参加一年实习军官上舰实习,去法国的则被安排到各高等技术学校、船厂、兵工厂,接触当地的生产方式和设备,这对学生了解技术产生的文化环境、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旷达的眼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道器并重”文化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位。鉴于此,当前高职院校应更多地向社会开放,积极建立与行业、企业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一要根据不同院校专业的需要和特点,采取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学工交替、订单培养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方式,提供学生职业操练的环境,以真实的实际操作应用来提高核心职业能力。二要拓展行业、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和技术转让,参与生产服务和推进技术应用,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以实践教学为驱动,在积极主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也对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1] 黄仁贤.中国教育管理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 沈岩.船政学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胡立和.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创新的理论研究[J].高职研究,2008(19).
责任编辑:九 林
G717
A
1671-8275(2014)05-0028-03
2014-08-18
秦芬(1984-),女,福建福州人,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