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儒家思想与创新教育

2014-04-08李文月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儒家孔子

李文月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来的。我国对创新教育的重视起步很晚,真正把其列入教育目的是在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部法规中正式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如今十多年已经过去,创新教育仍未很好地实施,没有与之配套的课程和教材,教师在落实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更是问题重重。

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受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经济、科技迅猛发展,政治日益民主科学,文化上亦是大发展大繁荣,可是在明确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要义之后,创新教育还是难以茁壮成长,本文主要从思想层面入手,探究熏陶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儒家思想是如何在潜意识中影响创新教育的发展的。

一、儒家思想本身是一种守旧思想

儒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正值周王室的统治摇摇欲坠,新兴地主阶级日益膨胀,两者的矛盾日益加剧。从唯物观上讲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周朝旧有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新发展,所以变革生产关系是顺应历史规律的也是必须的。可是孔子的观点却并非如此。孔子认为当时天下大乱是周礼丧失、礼乐崩化所致,因此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朝的礼制。例如《八佾》“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都可看出孔子对周礼的重视,但也体现出了他的守旧思想。

(一)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唯上”观念

孔子的思想中有许许多多的精华,给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贵借鉴。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的思想中仍有落后或缺陷之处,最主要的就是他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封建等级秩序。这和西方提倡的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截然不同,儒家思想主张等级和礼教,到董仲舒时期更是发展为三纲五常,而这种思想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中华民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唯上”的观念。这种观念渗透到全社会,在家中妻要听夫的,子要听父的,幼要听长的;在朝廷中,臣要听君的,下级要听上级的;在学校,生要听师的,师要听校长的;在社会中,百姓要听官吏的,地位卑微的要听地位尊贵的等。首先,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本身就是不民主不科学,人人生而平等,不同的只是社会分工而已。其次,在这种唯上观念的影响下,事情不是以是否科学合理为标准,而是以高低贵贱的身份来评判,有别于唯上的观念思想,就是犯上,就要受到处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国民就逐渐产生了一种顺从服从的意识,并进一步发展为听话和继承。军队中以绝对服从命令为天职,生活中文件和通知就是命令。在这样的大氛围中,我们所倡导的创新教育所呼吁的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其创新意识和精神就难以落实,更何况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性人格的培养。

(二)崇尚礼教,束缚创造力的培养

儒家思想非常重视礼教,孔子曾言:“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礼教给人们的生活设置了众多藩篱,一言一行极受束缚。《论语》乡党篇云:“寝不尸,居不容,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等,在生活中设置了条条框框,做什么事都重视工整,整齐划一,这种思想在当代仍有残余,例如学校中提倡军事化管理,东西放在那里都有严格要求,幼儿园小学生上课非要求将手放在膝盖上不能乱动,个个正襟危坐。做什么事都要排队,哪怕奥运会开幕入场也非要像举行阅兵式一样站成方块队,一板一眼地走,这种种礼教使中国人无意识的生活在种种条条框框中,缺少了灵气和活泼,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严重受到束缚,个性发展和思维等的发展严重受到摧残,善于思考向权威挑战的创新意识,灵活、独特、流畅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特性、挑战性、能动性的创新性人格都无从培养。

二、儒家教育思想

儒家有许多珍贵的教育思想,如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孟子“深造自得”的教育思想,荀子“闻见知行”的学习方法等,都可称得上教育思想中的瑰宝,对后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可是儒家教育思想中亦有一部分观点对当下的创新教育起着负面影响。

(一)“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

孔子的这句“学而优则仕”指导了从春秋至今的整个中华历史,历朝历代,就是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学而优则仕仍是众多学子和家长的奋斗目标,古有孔乙己、范举,今有年年高温不减的考公务员热。学而优则仕,使得学术不再纯洁,学术的功利性太强,弥漫了官宦之气。其结果首先是学术难进步难创新,学问很难做到家。治学不是为了创造知识和科技而是为了做官。学生比拼的不是谁学识渊博而是谁能进学生会、当干部,治学不再是一种目的,而是成为了一种入仕的手段,这样的氛围使得学术研究很难突破和发展,而我们都知道,科研是先于教育的,科研都难以发展和创新,又何谈教育呢。其次,学而优则仕使得学术和行政合二为一。在中国的学校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问做好了就去搞行政。美国的一些学者在看到这一现象后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在西方国家学校的校长都是聘用的专业管理人才,教授和老师就是专心搞科研和教学的,可中国不是这样,学问做好了就可以升官去做主任、校长、院长,有的甚至完全脱离一线专心从政了,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这就是步步高升、飞黄腾达。学术和行政合二为一,学者也是官员,于是都为统治阶级唱赞歌,学术界、教育界、政府不约而同地发出同一种声音,而这一声音在全社会就是主流声音,这一主流声音指导着整个社会,看似和谐繁荣团结,可是少争鸣、少批判、少怀疑,而这恰恰是创新的土壤,土壤的贫瘠使得创新的幼芽难以健康成长。

(二)儒家的教育内容本身缺少对创新能力的关注

儒家的教育内容是六经、六艺和四教,主要以研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自然等的关系为核心。儒家教育思想中认为道德的养成要比技能的学习重要得多,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轻视科学技术教育,甚至将科技称为奇巧淫器。自四大发明之后中国经济科技一直落后于西方诸国,与此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知道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最好的领域就是科技领域,而儒家重人际、轻科技的教育思想影响至今,大大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

三、小结

总之,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确看到了儒家思想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以及对创新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可是中华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可以传承至今没有消亡,儒家思想是功不可没的。它对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也是彪炳史册的,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传统儒家思想。进入新时期,中国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不断创新才能够保持快速的发展,而国之根本在教育,于是我们提出了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而这时,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抑制力量就愈发地突显出来。可是,无论创新素质的培养还是传统儒家思想,两者都不可荒废或专宠一家,而是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兼取两家之精华,去其糟粕,摆脱抑制,使其和谐相容,汇成促进人与社会发展繁荣的合力。因此,引导国人逐步克服潜意识中的影响创新的思想因素,培养国人的创新素质是新时期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李国良.儒家文化对创新的负面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2003(1).

[2]邓李梅.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2006(8).

[3]李一凡.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反思[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

[4]徐佳.论儒家文化对国人创新能力的影响[J].创新科技,2009(11).

[5]程连.试论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儒家孔子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