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4-04-08程玲玲张世微
程玲玲,张世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分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等多种形式为各行业培养出大量急需的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1]170。各职业院校在大力开展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将实践教学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学生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其建设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质量,在实践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基地建设涉及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等各个方面,情况比较复杂,职业院校的基地建设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些学校学生实习效果不佳,与实践技能要求和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与就业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一、实习基地建设现状
根据投资情况不同,各职业院校的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有以下形式和特点:
(一)企业投资建设。这是目前大部分学校学生实习基地的形式。由于基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建成后还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保持其正常运转,所以很多实习基地就是企业的某个部门或企业本身。基地的建设和日常运转由企业独立承担,学校在学生实习时需支付企业费用。由于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方式的差异,学生在这类实习基地实习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二)学校投资建设。有些学校为了教学或发展需要,建立了隶属于本校的校办工厂或附属医院,这些校办工厂或附属医院除正常对外经营外,首先满足本校学生实习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接收其它学校的学生实习。这类基地由于与学校联系紧密,学校教师可以兼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内容具体,目标明确,学生实习效果较为显著。
(三)企业和学校联合投资建设。职业院校和企业根据各自的需求联合投资建设实习基地。这种联合投资建设方式有的是由行业管理机构协调达成的,有的则是合作伙伴关系的自主联合。基地既接收学校学生的实习又接收企业员工培训。部分职业院校和企业还采取定单式培养模式,即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直接挂钩,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相关的企业就业。这类基地如果双方能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不断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则基本上可以满足学校和企业培养人才的需求。
(四)政府投资建设。地方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投资建设部分公共实习基地,基地建成后,供多家院校共同使用。一方面作为学校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日常技能训练的场所;另一方面聘请学校对社会青年和下岗职工进行短期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增加就业和再次上岗的机会。这类基地主要用于简单的培训,离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有一定差距,职业院校较少使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涉及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等各个方面,由于各方面利益和出发点不同,造成目前学生实习基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实习基地数量不足。自国家实施教育改革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职业院校学生数量大幅增长,由此带来了学生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实习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等问题。学生实习的地点也不再统一要求,除校办企业、校企合作单位外,学生还可以到院校组织的其他招聘单位去实习,也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尽管这样,学生实习基地仍然人满为患,一些条件好的实习基地由于实习学生数量太多以致很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短,甚至出现部分学生没有机会顶岗实习,收获反而不如条件一般的实习基地的学生。
(二)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在实习基地数量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为了完成学生校外实习任务,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内容主要是实习学生的数量,而对实习质量则强调不多;学校指导老师与单位指导老师虽想方设法做好安排,但因实习基地条件的限制而使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问题依然难以避免;部分学生因为一时找不到好的实习单位而不得不暂时从事一些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三)实习、生活条件不满足要求。目前许多实习基地的实习学生,超过了基地可容纳的人数,导致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产生了一对多现象,影响实习质量。实习岗位、仪器设备、生产安全、学生个人权益均无法保障。除本地学生外,一般实习学生的生活条件较艰苦,大多数学生都在外租房住宿,加大了实习的费用,也大大增加了实训基地的管理难度。
(四)实习指导老师的质量有待提高。实习基地聘请大多本企业员工作为实习指导老师,一些指导老师对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非常熟悉,但对如何教学、如何管理学生则缺乏经验;学校指导老师缺乏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难以完成相应的实习教学及指导工作,尤其是新加入的指导教师,尽管学历一般都较高,但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五)考核、管理制度难以贯彻落实。为了加强学生实习管理,职业院校与实习基地联合制订了相应的实习管理、考核制度,但往往难以贯彻落实。与校内学习相比,学校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力度明显薄弱,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比较杂,实习单位地域比较散,学校指导教师校内教学工作忙等,无法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深入实习单位,没有真正实现对学生实习的全程动态管理和考核;对距离较远的实习基地,个别职业院校只是简单地把学生交给实习单位,实习管理、考核均由实习单位完成,没有与实习单位一起协同管理学生。
(六)学生对实习基地难以适应。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好高骛远,对实习基地的条件不满意,认为管理太严,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不自由,有时还有加班、夜班等,使他们难以适应。有的学生不到一个月就离职、换企业,还有违反企业管理制度,擅自脱岗或造成事故等现象发生。
三、国外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起步比我国要早,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和日本的产学结合等。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培训为辅,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由企业招收的具有完全中学学历的徒工,教育的实施依赖于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合同,培训和考试的内容以企业为主;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的基本做法是将中学毕业生招进企业,进行企业实际技能训练与职业院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交替进行的方式;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以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读交替为原则,实施方式大概分为工读轮换制、半工半读制、劳动实习制和全日劳动与工余上课制等四种,突出以学校计划组织为基础;日本的产学结合是仿美的产物,但实际的实施却与德国或英国类似[2]62。可以看出,无论哪种模式,其共同特征是以“能力为本”的原则,坚持校企合作,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企业技能培训与学校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明显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实习基地建设与企业日常情况非常相似或完全相同,我国在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上与国外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
四、对策
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不仅是满足教学环节的需要,而且能够提供包括个人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培养的机会,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环境、顺利就业打下基础。根据当前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各级政府要扶持和规范实习基地建设行为,鼓励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校企合作制度化,同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和实习基地的优惠政策,帮助实习基地解决实际问题,使职业教育成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目标,进行“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改革,积极开展“双师型”教育计划[3]20,利用实习基地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的交流、培训,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素质,促进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学校与企业关系进一步密切,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
(三)企业要转变观念,将人才培养作为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可以联合职业院校组建教育集团,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企业法人、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入股的集团化股份公司,利用股份制形式多方筹措资金,建立股份制实习基地,专门负责接纳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培训[4]58。
(四)大力发展实习基地的数量。职业院校是建设实习基地的主体,在自身资源不足、专业设置较多的情况下,必须走向社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要利用学校的科研、技术优势发展一批符合要求的实习基地,解决实习人员拥挤、实习岗位不足,实习时间短、专业不对口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
(五)实习基地建设必须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运用现代技术、集成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做到适度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的空间。实习基地既要跟上企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又要体现出技术起点高、技术含量大、技术先进的特色,要尽可能贴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同时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技开发提供实验平台。
(六)落实实习基地考核管理制度,保证基地良好运转。基地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实用的基地考核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对内要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要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改善实习基地的学习、生活条件,既能使学生安心实习、勤学苦练,又便于对学生的管理。
针对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政府、学校和企业要进一步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要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建立政府统筹主导,学校、企业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实习基地建设思路,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等职业教育模式落到实处,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于杰.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职业教育,2010(6):170.
[2]李强,刘继平,皮智谋,等.国外高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典型模式研究[J].职教论育,2008(12):62-64.
[3]张弛,张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辨析与建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9):20-22.
[4]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