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授受分离”到“授受合一”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2014-04-08郭华鸿
郭华鸿
(广东白云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广东 广州 510450)
从“授受分离”到“授受合一”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郭华鸿
(广东白云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广东 广州 510450)
“授受合一”是现代教育的价值旨归,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却面临着较为突出的“授受分离”的现实困境。通过教育目标同构、教学内容优化、构建“对话型”课堂、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提升教师素质等方式构建“授受合一”教学模式是解决思政课教学困境的根本出路。
授受合一;授受分离;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境;出路
高校思政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思政课教学,要求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一定要做到“上天入地”,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意志,又要充分体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然而当前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与这一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师教授与学生接受两张皮的“授受分离”问题。因此,加强“授”与“受”的良性互动,构建“授受合一”教学模式是走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困境,真正实现其“上天入地”功能的根本出路。
一、授受合一:现代教育的价值旨归
所谓“授”是指教育者的“传授”、“教授”或者“灌输”,“受”则是指受教育者“接受”,即“接受主体出于某种需要对接受客体的反映、择取、理解、解释、整合、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过程” 。[1](P31)“授受合一”就是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视为平等主体,将教育教学过程视为教育者传授和受教育者接受双向互动、有机统一的过程,二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高效地完成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
“授受合一”是现代教育教育的价值旨归。其一,它是现代教育主体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主体间性哲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共生性关系,因此师生关系的本真状态亦应是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相互促进、寻求共同发展的共生性主体间关系。这也就决定了“授者”与“受者”平等对话的关系,也就必然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主体一客体”教学模式而建构为“授受”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其二,现代接受理论的广泛应用给现代教育提供重要的经验启示。随着西方接受美学在文学研究中将读者(接受者)视为文学活动的主体,当代大众传播学的研究重心也从偏重传播者和传播信息发展到充分尊重受传者,注重研究受传者对传播信息的反应,由此形成了接受理论。接受理论给我国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启示:那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转换视角,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把工作的重点转到接受者方面,建立“授受”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其三,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的重要体现,“授命合一”是教育本质的应有之义。
二、授受分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所谓“授受分离”,是指教育者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倾向于将师生中的一方作为客体而片面强调另一方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要么过分注重教师权威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即重“授”而轻“受”;要么过分追求学生中心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重“受”而轻“授”,其结果是“授”与“受”没有实现真正的互动,导致学生难以接受教育内容或虽然接受但价值方向偏离的两大现实困境。
(一)重“授”而轻“受”,学生难以接受 1.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社会整体需要轻学生个体需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从其本质和价值目标来讲包含两个方面:即对社会成员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以达到满足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需要的社会性(工具性)价值和满足个体需要促进个体发展的个体性 (目的性)价值。[2]这两种目标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更加注重其社会性目标而忽视个体性价值,过多地强调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上天”功能,而忽视了其对学生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入地”作用。与这种目标定位相对应的是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更倾向于政治与道德层面的教育,注重于崇高社会理想与行为规范的“传道”作用,而对学生个体比较关心但又备感迷惘的一些现实问题如个人存在意义、心理健康、职业规划、人际问题等现实的“解惑”则不够重视。片面的价值取向使部分学生误认为所学都只不过是为社会需要服务的工具,反感排斥心理油然而生。而对个体“解惑”内容的缺失也致使部分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无法自拔,甚至引发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与人格缺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教学方法和手段:重教师理论灌输轻学生实践体验。受传统主客体二元对立哲学思想影响,教育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突出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把自己看成是“布道者”而把受教育者看作是可根据教育者的主观意愿随意雕琢、加工的对象。因而在思政课教学中,教育者更倾向于理论灌输,而忽视启发,轻视学生体验的偏向,习惯于作报告似的说教,习惯于“我说你听,我打你痛,我压你服”的简单做法。一些教育者甚至认为只要坚持不断地灌,即使受教育者主观不愿意,最终也会有效果。然而事实上是教育者依仗权力进行强制灌输的结果往往是受教育者“口服心不服”的虚假接受,这也正应了雅斯贝尔斯所言:“人,只能自己改变自己,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3](P7)
(二)重“受”而轻“授”导致接受方向偏离 过分重视学生中心导致教育方向与价值偏离。随着“教师中心论”的弊端不断显现以及授受理论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开始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积极发挥学生主体性,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有一些人矫枉过正走入另一个极端。主要表现有:一是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却又缺乏必要的指导,导致课堂教学组织混乱或有声有色但停留于表面热闹而未能给学生更多启迪感悟;二是变尊重学生为迎合学生,过多播放视频材料却缺乏基本原理、理论的提升与价值引导,教师被“沦为放电影的”;三是过分尊重学生观点而缺乏基本理论指导与价值指引,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最终的结果是表面上学生活跃了,积极参与了,但由于教育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未能发挥价值引导作用,学生思想认识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与提升,反而有可能与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与我们教育的初衷走向反向。
三、授受合一:提升思政课接受效果的路径探索
(一)目标同构: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 目标同构是指在思政课教育目标定位中,要注重社会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有机统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目标,然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因而其本质与最终目标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建构应将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整合起来,在注重国家社会整体目标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阶段化和个性化的目标。如针对大一新生,要注重培养新生的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而针对大四学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意识等。在国家社会整体目标和个人目标总体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努力把教育目标具体化,让大学生能够看到教育者是在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个人目标,从而产生目标价值认同,进而自觉接受社会价值。
(二)内容优化:传道与解惑的有机统一 接受理论认为,对课程接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接受客体是否切合接受主体的实际,只有接受客体满足了接受主体的需要,才能使接受主体主动吸收并内化教育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P286)所以,在保证思政课程自身内容理论性、政治性教育等“传道”作用前提下,必须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内容优化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努力使思政课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与实际问题,联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譬如生存意义与生命价值教育、塑造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教育、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与就业教育等。从而实现思政课教育内容的人本化,生活化、层次化,实现“传道”与“解惑”的有机统一。
(三)师生互动:构建“对话型”课堂 现代教育主体哲学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主体间性关系。师生的这种关系必然要求在教育者在教学中摒弃纵向垂直的师生关系而建立起横向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对话的“对话型课堂”。雅斯贝斯曾经说过:“作为人的灵魂的教育,只能通过由对话精神所引领的教学方式才能完成,因为只有对话才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真正途径。”[3](P12)“对话型课堂”是对传统独白式课堂教育的批判,是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本质要求的一种主体间的交互活动。如何构建对话型课堂?它要求师生双方必须做到相互“敞开”与“接纳”,在相互表达、倾听、理解、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观念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5]具体而言,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采取“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互动式教学,特别是正在尝试的“翻转的课堂”更好地实现了师生角色互换与平等对话,是构建“对话型课堂”的典范。
(四)情感体验:搭起知与行的桥梁 列宁曾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6](P117)没有情感体验的伴随,思想道德上的认知不可能转化为良好的德性行为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接受”。因此,要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动之以情”。即教师要用自己高度的理论自信、职业认同与对学生的真情去激发、感染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是自己对理论要有坚定的信仰,才能用自己的热情与自信去感染学生。其次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了解学生的困惑与迷茫并结合自身的切身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引起情感共鸣,达到真正的共识;二是要“感之以境”。要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情景模拟、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校外的社会调查、参观、做志愿义工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情景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搭起知与行的桥梁,进而推动其认知向行为转化。
(五)素质提升:充分发挥教育者价值引导和人格魅力影响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品德素质、政治修养、教育能力和引导艺术,充分发挥教育者价值引导和人格魅力影响作用,是提高思政课接受效果的重要基石和坚实依靠。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养,树立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使其做到“真懂、真信、真教”,以科学的理论教育人,以高度的理论自信感染人;二是加强教育思想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师生观、教学观等教育观念,使其做到以科学的方法教育人;三是建立健全评优评先评职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帮助教师摆脱高校“二等公民”的感觉,建立起高度的职业认同感,使其以高度的职业热忱和高尚的人格打动人,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发挥教育者价值引导和人格魅力影响作用。
[1]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曾永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辩证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 郑琼.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思政课教学[J]. 探索与争鸣,2012,(3).
[6]列宁全集(第2版),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付友华
G641
A
1003-8078(2014)04-0140-03
2014-04-16
10.3969/j.issn.1003-8078.2014.04.42
郭华鸿(1974-),女,湖北浠水人,广东白云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硕士。
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ZY053;广东白云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BYKY20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