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1927:中国共产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探索
2014-04-08李飞,张颖
李 飞,张 颖
(1.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2.湖北荆楚史志科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0)
1921—1927:中国共产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探索
李 飞1,张 颖2
(1.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2.湖北荆楚史志科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0)
国以才立,政以才兴。人才战略是国家的特殊利益战略,通过对党在创立前后对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党在伟大革命实践中对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党利用国共合作的契机对人才培养的探索,加强党对人才培养工作领导的探索等方面的论述,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对人才培养的基本探索。
中国共产党;人才;探索
人才是立国之本,人才也是立党之本。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把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培养人才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我们根据中共创立初期(1921—1927)党的工作重点的变化和发展历程,可以分析出中共创立初期对人才培养工作探索的基本脉络。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后对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的人才培养工作思路是在进步社团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在进步的青年学生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在与工农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在旅外先进分子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一)在进步社团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后的人才基础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社团。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时,有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陈望道、沈玄庐、杨明斋、施存统、李达、邵力子、沈雁冰、林祖涵、李启汉、袁振英、李中、沈泽民、周佛海等。这些成员大部分是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员。其他如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人才基础是利群书社、共存社等先进社团;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人才基础是进步社团新民学会;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人才基础是济南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些进步社团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学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把优秀学员培养成共产党员。
(二)在进步的青年学生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中国共产党最初把目光集中在进步的青年学生身上。毛泽东、蔡和森、恽代英、董必武等共产党人认为,青年学生在知识分子中最敏感、最活跃、最富有激情,是革命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学生自身就可以成为一种革命的群众,而且他们又可以有力助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以蔚成伟大的革命军。”[1](P582)陈独秀早期对进步青年学生进行了高度评价。1920年10月,陈独秀就指出:“在社会阶级上说起来坏到无所不至的,恐怕就是有产的绅士;好在无以复加的,一定就是无产的劳动者及学生。”[2](P35)陈独秀认为学生比任何阶级都易于倾向革命,他说,中国的特殊情况是,“幼稚的各社会阶级,都处在睡眠中,只有学生们奔走呼号,成为社会改造的唯一动力”。正因有此认识,所以当时一批高等院校、部分中学等成为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以湖北地区为例:1919年8月,董必武从上海回到武汉,着手创办了武汉中学,邀请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陈潭秋、陈荫林、刘子通、黄负生等担任教员,用革命的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出李梯云、潘忠汝、汪奠川、蔡济璜、梁立标、徐其虚、刘文蔚、王秀松、王志仁、吝积德、邓天文等一大批革命骨干人才。这批骨干人才不仅成为湖北地区中共早期组织的领导人,而且成为黄麻起义、商城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为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武汉启黄中学、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共进中学、中华大学附属中学、湖北省立政法大学等学校一批进步师生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人才。
(三)在与工农相结合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陈独秀认为,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仅靠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工农劳苦大众,尤其是工人阶级。在建党之初,陈独秀就亲自到工人群众中宣讲马克思主义,并开展调查活动。之后大批学生和进步青年很快深入工人中进行调查,创办工人夜校、补习班等,如邓中夏主持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李启汉主持的上海劳动补习学校、广州创办的机器工人夜校。号召工人团结起来和组织起来。同时,撰写大量的调研报告,详细介绍工农的生活状况、生产环境,分析发动他们起来革命的重要性。最著名的调查报告有:陈独秀的《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邓中夏的《中国工人状况及我们的运动之方针》、李汉俊的《金钱与劳动》、李达的《劳动者与社会主义》等。这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之中,参加实际斗争,在思想感情上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锻炼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与此同时,部分工人群众开始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提高阶级觉悟,从中也涌现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以湖北地区为例,在与工农相结合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人才有项英、林毓英、杨德甫、林祥谦、黄桂荣、周天元、曾玉良、施洋等。
(四)在旅外先进分子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20世纪初,一大批有识之士出国留学,仅1904年赴日留学生就达2万人。旅日的孙中山、鲁迅、陈独秀,旅德的教育家蔡元培,旅美的胡适,旅欧的刘半农等在当时都是十分有影响的人物。五四运动后,大约2000多人亲赴法勤工俭学,探求真理。在建党期间,除在国内一些大城市筹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同时,在旅日、旅法的先进华人中,也成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旅日的华人共产党早期组织最初在上海成立,旅法华人中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在留法勤工俭学人员中组成。旅法党组织成立之后成为联系旅欧各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革命者和进步学生的中心。旅欧的党组织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有才能的骨干人才,其中有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李立三、陈毅、向警予、朱德、李富春、王若飞、陈延年、蔡畅、聂荣臻、李维汉、邓小平等。他们后来都成为党的杰出的领导人。[3](P66)1920年8月,上海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刘少奇、肖劲光、任弼时、罗亦农等青年骨干相继被送往俄国留学,后来他们也成为党和国家的杰出人才。
二、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革命实践中对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在培养和使用人才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针对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在实践中发现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和检验人才。
(一)政治人才的培养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时候起,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并积极培养和使用政治人才。一是利用高等院校的进步力量培养人才,比如李大钊利用自己北京大学图书馆长的身份,陈独秀利用自己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身份,培养进步学生骨干,其中毛泽东、张国焘、邓中夏、张太雷等都成为著名的政治人才。二是创办进步学校培养人才。最有名的就是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前后8年时间,为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如潘忠汝、徐其虚、王志仁、王秀松、汪奠川、李梯云、肖方、蔡济璜、刘文蔚、刘永栋、梁立标等。这批骨干力量不仅成为中南地区党组织的发起人和领导者,还成为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绝大多数为革命英勇献身。三是利用上海大学、黄埔军校培养政治人才。黄埔军校不仅培养军事人才,同时也培养出大量政治人才,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任政治总教官,聂荣臻、萧楚女任政治教官等。四是选派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1921年秋,莫斯科东方大学正式成立,是苏联成立最早的高级党校之一。该校设立有中国班,第一批中国学员有36人,著名学员有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曹靖华、汪寿华、彭述之、廖华平、蒋光慈、任岳等。从1923年起,中共旅欧支部的人员共分三批转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到1924年秋,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中国班学员已达100多人。著名学员有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熊雄、刘伯坚、蔡畅、李富春、聂荣臻、穆青、叶挺、张浩、李求实、关向应、朱克靖、王一飞、袁庆云、余立亚和肖三等。1925年10月,鲍罗廷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66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在莫斯科建立“孙中山劳动大学”,帮助中国国民革命培养干部,建议国民党选派学生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这个提议很快获得一致通过。在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参与下,国共双方挑选了310名学生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占了学员总数80%以上。不久,中共旅欧支部,20名党团员根据党的指示也转道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这批学员中有邓小平、傅钟、李卓然等。
(二)军事人才的培养 在1921—1924年之间,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认识只停留在认识上的探索,在实践上只有“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武装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开始将目光从发动工农大众工作转向军事工作,对武装斗争的认识“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4](P547),在党和军队的关系上,提出:“我们要抓军队,没有军队不行。”[5]192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中共军事部,军事工作真正提上了议事日程,改变了过去的零散状态。从此,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培养军事人才和独立掌握军队的道路。(1)建立工农武装,培养军事人才。国共合作建立后,工农运动高潮迭起,工农武装在各地纷纷建立。农民运动中建起了农民自卫军,工人运动中建起了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最初形式,虽然力量薄弱,武器装备甚少且战斗力很弱,并受许多局限,但也培养和锻炼了不少人才。如:李先念、徐海东、王树声、谭政、方志敏等著名军事家曾都参加过农民自卫军,在57名开国上将中,王平、王震、王建安、朱良才、苏振华、李涛、李志民、周纯全、唐亮、傅秋涛、彭绍辉等11人在入伍前都曾参加过农民武装,是从农民武装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军事人才。刘少奇、张浩、张国焘、项英等是在组织工人运动和工人武装中走出的军事人才。(2)利用黄埔军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1924年5月,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中国共产党军事人才培养的最初摇篮,也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人才的起点。黄埔军校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军事人才基础。叶挺独立团的大批军事骨干都是黄埔军校的教员和学生,如周子昆、陈毅、林彪、袁也烈、彭明志等。黄埔军校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参加南昌起义的有周恩来、聂荣臻、陈潭秋、陈赓等114人,参加秋收起义的有黄子琪、卢德铭、钟文璋等24人,参加广州起义的有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黄锦辉、陶恭、贺维中等70人。黄埔军校为革命根据地建设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陈毅、王尔琢、林彪、萧克、刘治志、陈伯鈞、谭希林等28人参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陈毅、林彪、肖劲光、萧克、王尔琢等参加湘南起义,左权、陈赓、周士第、林彪、蔡申熙、朱云卿等人参与创建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徐向前、蔡申熙、许继慎、曹广化等人参与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唐澍、刘志丹等人参与创建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等。(3)不拘一格,改造和吸收旧军队人才。中国共产党在培养和使用军事人才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对旧军队中的军事人才,只要他们有革命倾向,就积极进行改造和吸收。在此方面,李大钊做出了卓越贡献。李大钊派遣屈武、宣侠父、刘天章、王若飞等深入冯玉祥的国民军做政治工作,组建西北军干部学校、学兵营和模范营,并在这两个营中发展共产党员,帮助国民军创办了北方联合学校,学员达2400余人。此校后来虽然夭折,但在某种程度上说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个培养人才的基地。中国共产党运用军事人才坚持政治信仰标准,但不问出身,许多旧军队的人才后来都成为中共杰出的军事家。1911年,毛泽东在湖南起义的湘军当过兵;朱德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滇军旅长,云南陆军官兵司令部司令官;彭德怀出身湘军和国民革命军;刘伯承出身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并出身川军;张云逸出身粤军,罗炳辉出身滇军,黄公略出身湘军等。(4)派遣出国留学,在国外培养军事人才。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之后,对军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黄埔军校和吸收改造旧军队人才,而是广开渠道,派遣大量有潜力的学员去国外学习军事,主要是派往苏俄学习军事,除在莫斯科东方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军事外,还有其他军事学校,如苏联莫斯科军政大学、优龙芝军事学院、莫斯科炮兵学院、乌克兰基辅导官学院、莫斯科工程兵学校、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以及苏联红军部队等都有中共派往深造的学员。这批学员中有刘伯坚、朱瑞、左权、师哲、陈赓、伍修权、刘伯承、郭化若等。[6]其中陈赓还被直接派往苏联红军部队中进行军事锻炼。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军事人才。
(三)农民运动人才的培养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认识到发动工农大众起来革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的农民力量“是一个不可轻侮的伟大势力”[7](P37)组织和发动农民运动急需人才,党就通过三种途径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选派青年骨干深入农村,开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并从中培养积极分子;二是从农民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培养农运骨干;三是通过组织农会发现人才并加以培养,在蓬勃的农民运动中,一大批农民干部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系统性地培养农民运动人才。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一共举办6期,培养农运人才800多人。1927年3月7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班,全国17个省党派800多人参加培训学习。
(四)工人运动人才的培养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纲领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中坚力量。工人运动需要大量人才,党就采取各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展开领导工人运动,包括领导培养工人运动人才;二是利用学校这个主阵地系统地向工人宣传进步思想,启发工人觉悟,培养人才,例如,常驻安源的李立三创办了平民小学和工人夜校,并从中培养了一大批农运骨干力量,为党的第一所学校——安源地委党校奠定了基础,三是以工人俱乐部和工会组织为契机,发现和培养工人运动的积极分子;四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以安源工人运动为例。从1922年到1924年,安源工人运动组织中有36个团支部,245名团员,占全国团员的十分之一。这批党团员在革命的洪流中成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和脊梁,有的人后来成长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在安源工人运动中,先后有6000多名安源工人参加秋收起义走上井冈山,其中几十人成长为党的领导者和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杨得志、王耀南、吴运铎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五)青年运动人才的培养 五四运动为青年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共青团组织的创建为青年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1920年8月22日,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建立,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彭述之等第一批团员就被派往苏俄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共青团组织成立后,加强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据统计,团组织派往黄埔军校学习军事的团员大约有500人以上,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北伐军中的骨干。党在创立初期对年轻干部和人才大胆使用,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成效十分显著。当时,党的领导人除陈独秀、李大钊等少数年长者外,其他骨干都很年轻,中共一大代表的13名党员平均年龄只有27岁,是典型的以青年人为主的结构。中共创立后,发展的第一批党员,大部分都是青年教师和学生,年龄都在20多岁。选拔海外留学的人员也是年轻化。选拔到黄埔军校学习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成为中共创立初期的人才支柱。
(六)妇女运动人才的培养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旧中国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人才十分缺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采取了三条途径。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创办培养妇女人才的学校。1921年,党在上海创办了第一所培养妇女人才的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出高君曼、王剑虹、丁玲、王一知、钱希钧等人才。此外,武汉女师在陈潭秋的领导下,培养出夏之翔、徐全直、杨子烈、袁溥之、秦怡君等妇女运动人才,重庆第二女师培养出廖苏华等妇女人才。二是有针对性地选送妇女到各种综合院校深造。例如,上海大学、湖南自修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等。湖南自修大学培养出了杨开慧、何宝珍、毛子建等人才。在黄埔军校设立了女生队,进行妇女军事人才的培养,先后共有213名女生进入黄埔军校,很多人后来投身革命,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三是有针对性地发展女团员、女党员。据统计,建党之初共发展女党员20人,女团员40余人。[8](P171)
三、利用国共合作的契机对人才培养的探索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此次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同国民党合作的指示,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等文件。从此拉开了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合作的序幕。国共合作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联合统一战线,人才培养上也实现了合作共赢,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培养和锻炼了大量人才。(1)国共合作创办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一是1922年秋至1927年春,国共合作创办了培养革命人才的上海大学,于右任担任校长,瞿秋白担任教务长。在上海大学,国共两党都建立了基层党组织,都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共产党员约占全校人数的50%,上海大学学生博古、王稼祥、杨尚昆、刘华、何秉彝、杨之华、张琴秋、诸有伦、钟复光、王亚璋、许继慎、陶淮、方运帜先后都成为“五卅运动”、上海工人运动、武汉工人运动的领导人,博古后来成为党中央的领导人、许继慎等成为著名军事家。二是1924年,国共两党首度合作在苏联支持下创办了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在1924年至1927年短短三年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往黄埔军校输送了大批学生。在黄埔军校有800多人成为中共党员,为日后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奠定了军事人才基础。三是1925年10月,在苏联支持下创办“莫斯科中山大学”,帮助中国革命培养干部人才,莫斯科中山大学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2)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一共举办6期,培养农运干部800多人,其中第6期毛泽东任所长。1927年3月7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班,全国17个省党派800多人参加学习。(3)选派骨干人才在国民党部门任职。党的三大决议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既有利于国民党的改造,使国民党获得新生,又有利于共产党走上更广阔的政治舞台,得到锻炼和发展。”[3](P109)“加入之人,必须选择能干而且适宜于国民党某种工作的同志;使他的工作成效,可以引起国民党对于我们同志的尊重与信任,同时亦可使国民党党务有进步。”[9](P183)同时不应将那些能力弱者派往国民党部门任职。著名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何叔衡、夏曦、刘伯承、王尽美等参与了国民党的改组工作。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张国焘、于方舟、韩麟符、沈定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任职的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工人部秘书冯菊坡、农民部秘书澎湃、组织部秘书杨匏安。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省党部发展到11个,董必武、李立三、项英、何叔衡、吴玉章等一大批骨干党员成为省党部实际负责人。
四、加强党对人才培养工作领导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对于人才工作并没有专门的会议,没有专门的论述,也没有专门的工作安排,但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毋庸置疑的。一是党的各级组织专门成立了组织部,并设立专人负责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党员发展、干部培养、选拔和运用问题。二是党的各级组织直接领导各级党校,把培养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和骨干人才领导权牢牢抓在手中。早在1920年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陈独秀、俞秀松、杨明斋的领导下,在上海成立了“外国语学社”,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干部学校,先后培养干部人才五六十人,刘少奇、罗亦农、肖劲光、任弼时、柯庆施、李启汉等都在这所学校学习后派往苏俄深造。1921年8月,毛泽东、何叔衡在湖南长沙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这是一所专门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毛泽东、何叔衡、范民贺、李启汉、李达、夏明翰、易礼容、罗学瓒、毛泽民、杨开慧、夏曦、郭亮等都是该校学员。湖南自修大学查封后,毛泽东又于1923年11月在长沙创办了“湘江学校”,至1927年3月结束时共培养了300多名革命干部和农运骨干。上海大学、黄埔军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也是在党的领导下直接或与国民党合作创办的。党直接创办的真正意义上的党校是安源地委党校,于1924年12月在安源成立,学习结束后派往各地领导工人运动。此后,北京等地党组织也办起了党校。三是加强对著名院校学生培养的选派工作。如上海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等院校学生的选派,需经党组织的严格审查和把关。
为政之道,在于用人。复兴大业、人才为本。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人才工作的实践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是史学者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秉承先辈的人才思想,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进发。
[1]恽代英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陈独秀选集[M].北京:三联书社,1988.
[3]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4]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贾天运.李大钊在河北[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4).
[6]马启明.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研究[J].人文杂志,2005,(5).
[7]邓中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 周觅
D23
A
1003-8078(2014)04-0005-05
2013-11-25
10.3969/j.issn.1003-8078.2014.04.02
李飞,男,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生;张颖,男,湖北荆楚史志科研所所长,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