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比率的企业营运能力浅析
2014-04-08刘贤昌
刘贤昌
(福州外语 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基于财务比率的企业营运能力浅析
刘贤昌
(福州外语 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本文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对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探讨。众所周知,各项资产的周转率越高,则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强。然而,在计算财务指标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企业在进行营运能力分析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企业的营运能力的分析,可以给企业和所有者带来收益。最后针对如何提高企业营运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企业应当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加快各项资产的周转率,促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营运能力;营运能力评价指标;营运资金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企业想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要了解自身现状,然后才能从实际出发,增强营运能力。所以,做出正确的营运能力分析,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要以财务比率(各项资产周转率)为基础,但是,进行营运能力分析时不仅要基于财务比率,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得出具有代表性的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结果,做出合理的调整,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强企业营运能力。
一、企业营运能力的相关概念
企业营运能力指的是企业营业运作的能力,是企业将现有的营运资本在经营过程中,发挥其功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特性。从广义上来说,营运能力是企业营运资本中的各个要素,在企业经营时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只能做定性的评价;从狭义上来说,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对资产的利用效率,一般来说,是通过计算企业各个财务比率指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营运能力。[1]企业对资产利用的效率,除了反映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外,还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对其营运资本的利用率和评估企业的营运活动能力。想要提高一个企业的营运能力就要尽可能少的资源占用,缩短资源的的周转时间,尽可能多产生出产品,创造出较高的销售收入。
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相关评价指标及缺陷
分析营运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然而运用这些指标来分析评价一家企业的营运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一)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一个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和营运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可以体现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企业总资产的投入和产出的转换速率,体现为企业对资产的运用效率。企业管理者应当提高企业的销售能力,有效地充分利用资产。[2]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中也有一定的缺陷, 分子是企业的销售收入净额,而分母是各项资产总和,但是总资产中的对外投资应该作为投资收益,不能计入销售收入。这样就会造成公式中,分子、分母的不一致。所以,在运用总资产周转率公式计算时,分母应该为资产总额与资产投资收益额的差值。这样计算得出的总资产周转率较为合适。
(二)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其主体是应收账款和存货。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着企业流动资产额的周转速度。是企业实现其利润的重要工具。提高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对企业利润的创造有着决定性作用。在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时,存在着一个缺陷,通过流动资产周转率公式计算其指标时,分母是平均流动资产。但是不同的资产有着不同的功能,取其平均值的和来计算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话,得出来的结果就会缺乏代表性。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的一项指标。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销售时,通过赊销的方式可以减少库存和增加销售。管理好应收账款可以使企业增强竞争力获得更多利润。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越好,企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小,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强。这里我提到一点就是,我们知道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涉及到的主营业务收入中是包括现销和赊销两项,但是现销收入与应收账款并无关系,有些企业为了粉饰会计信息,通常用主营业务收入来除以应收账款余额,得出来的数值作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这样得出的分析指标就存在一定的缺陷。
(四)存货周转率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保证生产运营需要而储备的资产。这些资产在公司营运中不断地运动,这就是存货周转。存货周转率的快慢体现了企业营运能力的强弱,存货周转率越快说明企业具有较强的营运能力,则存货的变现能力就越强,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低。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资金占用量较大,而存货又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相对较弱的一部分,存货储存量不足或超量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存货周转率也不定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强。它可能是由于较低的平均存货水平引起的,过低的存货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销售水平。所以,企业必须保证平均存货水平能够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去加快存货的周转。
三、企业运用财务比率分析营运能力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运用不同的会计科目核算方法,就会产生不同资产周转率 企业的存货成本具有“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采用不同的存货成本计算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状况,从而影响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指标造成影响。[3]在计算存货周转率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来计算存货周转率时,得出来的结果要大于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因为在后进先出法的存货平均值内没有包括“后进先出法准备”的数值,就会产生偏估现象,所以得到的存货周转率就会大于先进先出法的存货周转率,引起周准率的高估,缺乏代表性。而先进先出法不受物价变动的影响,相对于后进先出法来说更接近事实,较有代表性。在计算固定资产周转率时,企业所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和年限,就会造成不同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从而影响到固定资产周转率的计算数值,造成指标的人为差异。
(二)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一般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通过计算来对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但是这些报表上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计算周转率时,一般来说,都是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进行相比得出的,而在这些财务报表中,一般只是显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我们在计算时都会取平均值,这就会忽略掉那些受季节影响,波动性大,经营不平均的企业,这样得出来的财务指标与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通常会直接用本年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平均值。这样计算出来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就缺乏代表性,因为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企业的销售收入往往会受到季节性的影响,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很大程度上被曲解,因此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最好取其月度的平均值。
(三)人为因素对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也存在的一定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也存在的一定的影响。例如:新的会计准则中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就不能冲回。然而,有些企业违反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将期末不能冲回的固定资产等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了冲回。企业通过这样的冲回去改变财务报表上的资产数额,造成计算得出的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实际周转速度的差异。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存货周转率指标,在会计信息披露中显示出较佳的存货管理水平,在期末前可能大幅度减少采购或者接受一笔大额度的订单,这样企业的期末的存货余额就会大大减少,从而得出的存货平均余额就会减小,计算出的存货周转率就会增大,表现为该企业的存货周转率高。还有的就是如果企业采用的是紧缩型的信用政策,加快催帐,这样得出来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较高,但是,这个高标准就缺乏真实性,因为它不能客观地反映该企业的实际状况。而且如果企业的大部分的应收账款集中在几个重要的客户中,则企业对这些客户就有较强的依赖性,而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性。而这些会计信息在财务报表中往往是无法获得的。
(四)财务指标中对现金流量的评价不足 企业在评价营运能力时,其主体就是评价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从评价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的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财务指标中体现了企业对资产的管理质量,却不能披露出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是否以现金的形式流入。众所周知,现金流量是维持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现金流量不足,即使在账面上有着较高的利润率,也不能保持长久运营。所以从实质出发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应该全面地考虑到企业现金流量这个指标,尽可能地降低由于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的不健全,而导致分析结果的误差。
四、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首先,企业应正确认识现金的最佳持有量,采用综合分析模式,比较与现金有关的边际效益,选择成本最低的最大数额的现金收入。第二,企业应避免现金支付由单个人的授权和批准。不相容岗位应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保证现金项目批准理性。如果有大量的现金支出,频繁的支现现金,应该给予高度关注。同时,注重资金的回收,加强资金的回收力度,保证付款能力和偿债能力。第三,企业应在现金流量上树立统一管理概念。企业应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编制现金流量控制。企业应该做到在编制现金预算时,采用“以收定支“,和成本相匹配的原则,以确定一个合理的现金需求。最后,有效地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尽可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地利用现金优惠政策。[4]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1.企业要善于利用信用政策。作为卖方,要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利益,制订切实可靠的信用政策,防范经营风险,将企业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一是制定适当的信用标准,选择客户时应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谨慎的分析;二是根据实际情况,跟客户签订适当的信用期限,还可以利用现金折扣,来促使客户尽早付款,回收资金,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三是组建营销队伍,明确发货和审批权限,明确其职责,避免盲目发货,造成坏账损失。
2.完善坏账准备制度。从客观上来讲,无论企业采取如何的会计信用政策,只要有商业信用的行为,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坏账损失,而企业要做的就是根据谨慎性原则,提前做好坏账损失预测。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坏账准备金。企业在期末编制报表时,可以从应收账款余额中,按相应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用于弥补企业在赊销过程中所形成的坏账损失,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存货管理 1.想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库存管理系统。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企业要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就要应该建立一套科学、高效,并与企业的发展相协调,并且逐步完善的系统。库存控制方法,需要集权的管理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职责。
2.库存规划。在企业内部,需要建立一个计划,进行适当的库存管理控制库存水平。
(四)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1.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企业的资产结构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应该认识到资产管理,在当前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中的重要性。企业管理应该制定良好的资产结构优化计划,建立一个能够充分体现资产管理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始终注意是否符合指标要求。[5]
2.及时盘活资产,提高资产回报率。如果一个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低,并且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企业应采取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措施,处置过剩,闲置资产,增加销售,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定期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理,特别是深入分析资产,对于有开发价值的资产要及时开发,没有开发价值,要及时处理变现。必须仔细分析对收入和费用影响的客观与主观因素,最大限度的实现资产盘活,实现业务扩大,成本降低,收益增大。
[1]黄娟莉.基于财务比率的企业营运能力分析[J].现代商业,2011,(23).
[2]余波. 浅谈企业营运能方分析[J].2008,(09).
[3]陈巧珍.浅析营运能力指标存在的问题[J].中国商界,2010,(2).
[4]张丽娜.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资金效益[J].企业研究,2012,(20).
[5]葛伟.加强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率的策略[J]. 管理观察,2009,(19).
责任编辑 张吉兵
H275
A
1003-8078(2014)04-0024-03
2014-03-24
10.3969/j.issn.1003-8078.2014.04.07
刘贤昌(1971-),男,福建宁化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