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2014-04-08王德春
王德春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系,广东潮州 521041)
论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王德春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系,广东潮州 521041)
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正是遵循这种基本方针,杜鲁门政府才坚持执行调解国共争端的政策。除了竭力促成停战协定之外,当全国性内战爆发后,杜鲁门政府立即对好战的国民党政府实施严厉的军火禁运。马歇尔将军和杜鲁门总统起初在国际政治问题上有些天真和理想主义,他们误以为国共政治争端可以通过政治谈判得到解决。固守“美国的基本原则”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反映。
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基本原则;政治争端
此前,国内学者有关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研究的丰硕成果中,始终未曾注意到美国的基本原则,即“美国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问题。正是学者们对这项关键性的“美国的基本原则”的疏忽,才导致学术界在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若干重大问题上所作的分析,总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无法使人信服。
本文依据丰富的美国外交档案文献,认真梳理有关当事人可靠的历史证词,从中发现“美国的基本原则”,发现杜鲁门政府起初严格遵循“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的基本原则,不仅婉言拒绝国民党政府要求大规模军援的请求、停止运送国民党军队大部队前往华北、派遣马歇尔特使调解国共冲突、为阻止内战爆发建议对中共作重大妥协让步,而且在内战爆发后对国民党政府实施严厉的军火禁运,因此起初并无反苏反共的蓄谋,而是竭力避免同苏联和中共发生冲突。直到1947年4月莫斯科外长会议破裂之后,马歇尔国务卿才公开表示美国的对苏政策已经越过一个“不归之点”,随后解除了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军火禁运,开始背离“美国的基本原则”,支持国民党政府进行反共战争。以上发现完全建立在对美国外交档案文献的认真通读和全面理解基础之上,并无任何揣测之意。不妥之处,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一、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前夕,杜鲁门政府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曾经明确划定“美国的基本原则”。这项基本原则,首次出现在1945年8月10日颁发的陆军部47513号命令之中。陆军部47513号命令第一条(b)款指令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依据本命令条文采取的所有行动必须严格遵守且不得偏离美国的基本原则,即美国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1]527只有在这个政治前提下,如果日本政府投降之后,其在华部队仍然负隅顽抗的话,魏德迈将军应当继续向中国政府军提供有力的军事援助,除了帮助“中国中央政府将军队迅速运送到中国的关键地区。你还可以在现有的正常职权范围内,给予这些中国军队以其他指定的美国援助”,支持他们“为重占中国战区目前被日本占领的全部地区所必要的军事行动,并安排中国军队占领日本本土、褔摩萨和朝鲜”。[1]528
美国陆军部47513号命令第一条(b)款阐明的“基本原则”,在随后几个月间,历经9月5日经由美国总统批准的参谋长联席会议771/18号备忘录(题为《日本战败或无条件投降后军事租借政策》)、9月14日接见宋子文时美国总统直接向中国政府首脑作出的口头声明、国务院-陆海军部协调委员会10月22日秘密报告反复重申,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政策底线。
二、杜鲁门政府对“基本原则”的严格恪守
杜鲁门政府不仅制定了“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的基本原则,而且至少在日本败降后的21个月内,严格恪守这项备受批评和争议的对华政策原则。杜鲁门政府认真执行不支持国民政府进行内战的政策行为,主要体现在拒绝魏德迈大力援蒋的政策建议、拒绝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要求扩大军事援助的请求、停止向华北地区运送国民党军队、派遣马歇尔将军调解国共冲突并主张对中共让步、对国民党政府实施严厉的军火禁运等,为制止国共内战、促成中国的和平统一和政治民主化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1.明确拒绝魏德迈将军的政策性建议
“美国的基本原则”一开始便受到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的强烈质疑和反对,他在8月19日报告中抱怨说:“陆军部47513号命令第一条(b)款,该款强调军事行动必须‘不偏离美国的基本原则,即美国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如果按字面理解,并严格执行这条规定的话,就必须取消目前正在给予委员长军队的支持。[2]532……陆军部47513号命令第一条(b)款的要求和该命令的其余部分的指示是互不相容的”。[2]534魏德迈希望修正陆军部47513号命令第一条(b)款原则,以便在华美军能够放手执行援助中国政府军前往日占区受降、接管日占区并驱逐日本人的任务。
但是,杜鲁门政府无意改变其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不仅没有认同魏德迈的观点,而且在9月5日命令中重申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内战的基本原则,并要求魏德迈将美国政府的上述政策立场传达给蒋介石委员长:
“e.给予中国的租借援助应与最近下达给中国战区美军总司令的指示精神相一致,即包括这种规定:……美国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万一在华日军在日本本土政府投降后继续抵抗,你和你统率的在华美军应继续执行你目前支持委员长的使命。你的接受日军投降的行动应基于军事援助将继续支持当前中国的作战行动,直到经由中央政府军收复中国战区范围内现在日本人占据的所有地区,并在日本合适的地方、褔摩萨和朝鲜部署中国占领军的目标。授权你酌情将上述指示精神传达给信任你的那个政府”。[3]
2.婉言拒绝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要求扩大军事援助的请求
日本政府宣布战败投降之后,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担心美国可能随时终止租借法案,停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盟国提供援助,因此加紧向美国提出军事援助请求。1945年8月19日前后,蒋介石通过赫尔利大使,多次要求美国政府兑现罗斯福总统在1943年开罗会议期间作出的大意是帮助中国装备90个师的口头承诺。[4]9月7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在白宫拜会杜鲁门总统时,当面要求美国政府兑现前总统帮助国民党政府武装90个师的口头承诺,并表示将把他离开美国的日期推延到他有机会就此问题同杜鲁门总统进一步交换意见为止。[5]
对于国民党政府的要求,国务院和陆、海军部经研究一致认为:中国当前不应谋求保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或空军,但一支相对小型、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并拥有足够的运输手段的陆军和一支小型有效的空军也许最适合她的需要。因此,美国政府同意帮助国民党政府尽快完成装备39个师和8又1/3个空军大队的既定计划。此外,经过适当的安排,美国还可以移交某些海军舰艇,尤其那些适合于近海和内河行动的舰艇给中国,以便中国建立起码的近海巡逻和防务。至于是否有必要提供更大规模军事援助的问题,暂时不予考虑。即使可能考虑的话,也必须等与魏德迈将军作进一步商议和经由美国各有关机构考虑这个问题并等美方完成有效装备的确认之后,美国政府才能考虑39个师计划之外的援助。[6]
杜鲁门总统9月14日接见宋子文时,直接向这位国民党政府首脑作出同上述内容及其精神完全一致的口头声明,实际上婉言拒绝了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提出的大规模军事援助的请求。之后,杜鲁门政府致力于促成国共双方通过和平谈判实现政治统一的调解工作,始终没有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
3.停止向华北地区运送国民党军队
1945年11月27日,国务院和陆、海军部联席会议通过一项对华政策新方案,决定推迟美国海军陆战队从中国撤军的日期,并准备从海路运送更多的中国军队前往华北地区;有必要在华北促成休战以便日军从华北撤出;此外,美国政府将继续促成委员长和中共实现政治和解并向蒋介石施加压力以实现这一目标。[7]因赫尔利大使不愿意继续从事调解国共争端的工作而辞职,马歇尔将军随后承担了这项费力不讨好的调解使命。
为支持马歇尔特使的和平调解工作,美国政府决定秘而不宣,暂停运送国民党军队前往华北,以此作为压力手段,迫使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接受停战、然后同中共达成政治妥协的和平统一政策。国务院要求陆军部对魏德迈将军作下列指示:“马歇尔将军在重庆和中国领袖就安排包括主要政治党派的代表参加的国民大会和停止敌对行动事宜的商谈没有结果之前,除了利用华北港口运输部队和物资至满洲以外,进一步运送中国部队前往华北的行动,将保持暂停状态”。至于是否恢复与何时恢复运送中国政府军队前往华北的行动,应当视国共谈判的进程并由马歇尔特使决定。[8]
实际上,由于国共谈判进程的复杂性远远超出预料,马歇尔特使始终没有下达恢复运送中国政府军队前往华北的命令。
4.主张以重大政治让步避免内战
为阻止全国性内战爆发,马歇尔特使在1946年6月7日开始的第二次停战谈判期间,竭力促成国共双方相互妥协让步,并没有一味偏袒国民党政府。在停战期满前的最后关头,马歇尔特使经中共首席谈判代表周恩来将军认可,对1946年2月25日军队整编方案提出“7条修正草案”,其中规定在“政府军将不开入共军撤出的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现存的地方政府和保安部队仍应当继续在原地维持治安、实施行政”的前提下,中共同意在明确规定的期限内将其部队集中到指定的位置。[9]
“7条修正草案”标志着美国特使接受了中共谈判代表的意见,赞成对中共作出重大让步以避免内战。令人遗憾的是,6月29日上午,马歇尔特使将7条修正草案提交蒋介石审阅时,蒋介石却拒绝修改整军方案要求中共整编军队的条件,他特别坚持要中共军队撤离承德和江苏省全境,并撤销中共军队撤离地区的现存地方政府,因此导致谈判最终破裂。
5.对国民党政府实施严厉的军火禁运
7月初,尽管内战一触即发,马歇尔特使依然不肯放弃,继续进行徒劳无益的外交斡旋。由于国民党政府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好战态度,不愿意在苏北、承德、胶济铁路和安东省驻军条件及解放区地方自治权等实质性问题上,对中共的妥协姿态做出和解性回应,使身心极度疲惫的马歇尔备受挫折。7月11日和15日,李公朴和闻一多在昆明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这种卑劣行径进一步强化了马歇尔将军对国民党专政的反感。最后,他痛下决心,决定启动早先确定的预案,对国民党政府实施军火禁运并搁置援华议案,以便釜底抽薪,削弱国民党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以此来警示国民党政府,打击好战势力的嚣张气焰,并促使蒋介石认真考虑美国政府反对内战的严肃立场,迷途知返,重新回到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国内争端的政策轨道上来。7月下旬,马歇尔将军不动声色,指示国务院拒绝签发售华武器出口许可证,并以此为契机,开始对国民党政府实施严厉的军火禁运。
通过以上不容置疑的真实信息,可以明显看出,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仅限于支持国民党政府收复包括满洲、台湾等地在内的沦陷区,帮助中国实现政治民主和国家统一,不支持国民党政府进行内战;如果国民党政府将美械部队用于内战和支持不民主政权的话,杜鲁门政府将中止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杜鲁门政府不仅这样说,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全国内战爆发之后,杜鲁门政府立即对国民党政府实施严厉的军火禁运并停止财政援助,力图将国民党政府拉回谈判桌前,即为明证。
三、杜鲁门政府坚持“基本原则”的深刻用意
杜鲁门政府之所以确立“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的基本原则,并恪守这项基本原则,其主要原因是基于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的深刻不信任。
自史迪威将军1944年10月下旬被美国政府召回之后,罗斯福总统事实上对中国战区和国民党政府的命运不再重视,美国随即放弃在中国沿海地区登陆、寻求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的最初设想,转而实行依靠美国太平洋战区陆海军力量,经由菲律宾、马里亚纳群岛和冲绳岛直逼日本本土,将击溃侵华日军主力的任务推卸给苏联的战略计划。从此,中美关系降格到任由赫尔利特使和魏德迈将军例行公事,总统懒得过问,兴趣完全转移到积极促使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上。随后,在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总统不仅背着国民党政府同斯大林签订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雅尔塔协定》,而且在之后不久苏联为迫使国民党政府接受雅尔塔协定而展开的苏中双边谈判过程中,美国政府对国民党政府同样抱着冷淡的超然态度,听任苏联方面随意超出雅尔塔秘密谅解范围、蛮横索取额外权益的无理行为。
日本战败投降之后,美国政府担心具有明显“封建-法西斯主义”色彩的国民党政府可能会不断滋生事端,或推行反美政策、或进行内战、或对外扩张,成为远东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从而危及并损害美国的利益。为防范这种危险的发生,国务院-陆海军部协调委员会曾经多次研讨对策。在1945年10月22日“不宜公开或披露给任何外国政府”的秘密报告的结论部分,国务院-陆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将美国战后在远东的目标确定为:确保美国及其领土的安全和维护国际和平,创造一种有助于美国及其公民和远东地区各民族建立互利的商业和文化关系的政治氛围。这些目标在中国的实现,需要一个友好的、统一的、独立的国家,连同一个在可行的范围内依靠中国人民自由表达的意愿支持的稳定的政府。
为促进中国最终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秘密报告提出如下美国政策:“支持并援助中国国民政府沿着与我国在远东的基本目标相容的路线发展;援助并劝告中国政府在发展现代陆、海、空军过程中,应将其意图仅限于:(1)维护包括满洲和褔摩萨光复区在内的中国国内的和平与安全,以及(2)履行那些将移交中国的占领朝鲜和日本的义务;明确告知中国政府,不论任何时候,美国政府一旦确认,中国军队被用于支持一个不符合美国总政策的行政当局,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或者助长侵略威胁时,就会中止对中国军队发展的援助”。[10]584
中国在一个统一的有充分代表性的政府领导下正在取得政治稳定的程度,被美国视为一种基本考虑。这种考虑将始终支配对华提供经济、军事或其他援助,继续这种援助的问题将被定期联系这种考虑进行再考虑。[10]584
通过上述秘密报告和其他外交解密文件,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早在日本战败投降前夕,杜鲁门政府就在对华政策方针上设定了一项基本原则,那就是:美国政府对中国国民党政府的军事援助仅限于对日作战,即光复包括满洲和台湾在内的所有沦陷区、解除侵华日军的武装并将日军战俘连同其侨民驱逐出境、参与联合国军对朝鲜和日本的占领管制;决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尽管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对这项基本原则提出非议,但杜鲁门政府却一再重申这项原则,并由美国总统向中国政府首脑、经由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向中国国家元首传递这则十分明确的信息。
从外交解密文件披露的真实信息来看,尽管美国政府当时已经获悉,苏联当局拒绝前往东北地区接收国家主权的国民党政府军在苏军控制的大连港登陆,但此时和此后很长一段时日里,美国政府并不怀疑苏联政府信守从满洲撤军并将满洲主权移交国民党政府的承诺,对苏军特使秘密访问延安并邀请中共军队加紧进驻满洲独占满洲的战略部署不仅毫无觉察,反而担心国民党政府利用美国的军事援助滋生事端、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或者进行对外侵略扩张。为防范国民党政府政治出轨,杜鲁门政府不仅拒绝了国民党政府提出的由美国帮助其建立90个师的请求,而且一再提示国民党政府注意“蒋委员长的迭次声明,中国内部的政治麻烦将用政治方法解决,它将被明白无误地理解为:美国所供给的军事援助不得被移用于内战,或被用于支持不民主的政权”。[11]
所以说,杜鲁门政府只答应帮助国民党政府装备39个师、外加一支小规模空军和一支小小的仅适合近海与内河巡逻的海军,其深层政治用意在于,使中国军队的作战实力维持在较低水平,即仅够勉强维持国内政治秩序、不足以挑起一场全国性内战或者对英、法挑战的水平,迫使国民党政府循规蹈矩,能明智地采用政治手段解决包括国共争端在内的一切国内争端,对外则采取外交手段解决其与苏联、英国和法国之间存在的利益争端,避免卷入无休止的国内冲突和国际冲突,使中国成为远东地区的和平安宁之地。因此,杜鲁门政府此时和此后一段时间,有条件有限度地援助国民党政府,其主要用意是针对日本的,并没有明显的反共反苏用意,反而有意约束国民党政府并迫使国民党政府同中共和苏联寻求妥协。
四、结 论
日本败降之际和之后的将近两年间,美国政府并无确定的“扶蒋反共”和“反苏反共”的政策意图,恰恰相反,贝尔纳斯国务卿和马歇尔将军主导的外交政策,曾经天真地认为,美苏关系和国共关系都是可以通过政治谈判达成妥协的。出于这种不乏善意的一厢情愿,贝尔纳斯和马歇尔分别在欧洲和中国,力图促成美苏之间和国共之间达成政治妥协,直到1947年4月下旬莫斯科外长会议无果而终之后,马歇尔将军才公开承认美苏关系已经越过一个不归之点,从此不再将苏联和中共视为可以笼络的合作伙伴。
由于美国政府起初根本没有将苏联和中共作为敌对势力的政治蓄谋,因而不仅不重视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反苏反共”的战略价值,反而对国民党政府的封建-法西斯主义倾向保持高度警觉,有意防范国民党政府挑动内战或滋生国际事端,因此确立并严格恪守“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的基本原则。
受不支持国民党政府进行内战的“基本原则”约束,美国政府在日本投降后最初几个月的关键时刻或称决定性军争阶段,没有按照事先承诺将国民党政府军后续部队及时运往华北地区,导致胶济、津浦铁路沿线孤立无援的“伪军”大部分倒向解放区政府或被解放区军队消灭,山东省和苏北地区(除了青岛、济南、徐州、连云港之外)因此几乎全部落入解放区政府囊中,使解放区抗衡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实力迅速增强。
事实证明,马歇尔将军实际上是内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真正决策者兼首席执行官。虽然,马歇尔将军主张以现存国民党政府为基础实现中国的国家统一,具有明显的“亲蒋”倾向,但是,马歇尔将军始终坚持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国内争端,以宪政民主制度和军队国家化保障各方的基本权利;在6月谈判面临破裂的最后时刻,坚决主张对中共作出实质性妥协让步,以消除国家分裂和内战危险;在7月中下旬内战迅速蔓延之际,毅然对好战的国民党政府实施严厉的军火禁运,这些事实和真相足以证明:美国政府“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的基本原则,在一段很长的时限内,得到了认真的贯彻执行,并因此引起美国国内极端反共势力的强烈批评。
[1]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o the Commanding General,Unit⁃ed States Forces,China Theater(Wedemeyer)[G]//FRUS:1945,Volume VII.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
[2]The Commanding General,United States Forces,China Theater(Wedemeyer),to the Chief of Staff(Marshall)[G]// FRUS:1945,Vol.VII.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
[3]The 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 to Certain Diplomatic Officers [G]//FRUS:1945,Vol.VII.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559.
[4]The Ambassador in China(Hurley)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1945[G]//FRUS: 1945,Vol.VII.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529.
[5]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by the 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1945[G]//FRUS:1945,Vol.VII.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551.
[6]Memorandum by the 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 to President Truman[G]//FRUS:1945,Vol.VII.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560.
[7]Minutes of Meeting of the Secretaries of State,War,and Na⁃vy[G]//FRUS:1945,Vol.VII.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686.
[8]Memorandum for the War Department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G]//FRUS: 1945,Vol.VII.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761.
[9]Preliminary Agreement To Govern the Amendment and Exe⁃cution of the Army Reorganization Plan of February 29, 1946[G]//FRUS:1946,Vol.IX.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2:1247.
[10]Report by the State-War-Navy Coordinating Committee [G]//FRUS:1945,Vol.VII.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
[11]Suggested Oral Statement to Dr.Soong Concerning Assis⁃tance to China[G]//FRUS:1945,Vol.VII.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561.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resident Truman’s China Policy
WANG De-chun
(Department of History,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resident Truman’s China policy wa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not suppor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in fratricidal war.Persisting in such a guiding principle,Truman’s administration insisted on mediating the political disputes between the Nationalists and Communists.Besides he did his utmost persuading both sides to reach a truce agreement.Truman’s administration made a very se⁃vere arms embargo at once to the belligerent National Government of China when the civil war broke out.Both General Marshall and President Truman were naive idealist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 at first,they thought wrong⁃ly what the political dispute between Nationalists and Communists could be settled by political negotiations. Dogged persistence in the basic U.S.principle truly reflected this kind of idea.
Truman’s administration;China policy;the basic principle;political dispute
K107
A
1007-6883(2014)02-0066-05
2013-07-01
王德春(1955-),男,陕西西安人,韩山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