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

2014-04-08云大清

关键词:责任感理论课责任

云大清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0 引言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严重缺失现象值得我们去重视。大学生责任感的严重缺失现象不仅仅只是自身内部的原因,而且有很多外部的原因。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需要通过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共同努力去加强大学生责任感。

1 责任感

关于责任感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都给予了其不同的概念界定。责任感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每个学科都按其学科领域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在责任感解释的不同表述中,我比较赞同的是这样的一种表述: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祖国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行为[1]。责任感包括了责任意识、责任认知、责任感情、责任行为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2 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2.1 自身原因

当代大学生较为普遍地缺乏责任感的意识。在德育及责任感的教育过程中,当代很多大学生持着漠然无所谓的态度。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很多大学生也是做出缺乏责任感的行为。比如在红绿灯路口,很多大学生肆意地闯红灯,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他人的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在校大学生自杀案件频频发生,这些现象是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重要见证。当你在选择自杀的同时,有没有想到你的家人会怎么样。大学生自身在责任感的缺失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因素,不能忽略自身的原因,更不要把责任感的缺失完全归结于外界因素。

2.2 外部原因

2.2.1 社会时代发展因素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发展,人们的人生价值观相应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重个人利益而轻社会价值,重对社会的索取,而不重奉献于社会。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也严重侵蚀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

2.2.2 家庭因素

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在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的培养中,家庭教育很多表现的是畸形教育。家长的意图是好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差强人意。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最后导致的是出现了很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这些“小公主”、“小皇帝”把在家里养成的一切坏习惯带到了社会。独生子女表现最多的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

2.2.3 教育因素

当代大学生在当代教育环境影响下,总是以应试教育为自己的学习模式,从小学到高考结束都以分数决定自己的学习水平。这样单一的评价标准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缺少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对其他方面的发展缺失责任感。这种单一视域下单一目标教育,使得学生没有从宏观视域下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一旦进入大学以后,当这个视域的焦点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动力没有了,于是没有进取心、没有责任感,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一遇到挫折就会举足无措、迷茫、自暴自弃,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家庭、对学校不负责任[2]。责任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很多高校中不太重视这方面的教育。

3 强化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途径

3.1 当代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增强社会责任感

3.1.1 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

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活的基本特征,大学生要不断地强化自主精神、自律能力、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3]。大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就脱离了父母的约束管理,而高等教育追求的是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大学生不能进行自我管理这不仅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任,而且是对他人、父母、社会、国家的不负责任。

很多大学生肆意地荒废大学生活,导致了大学四年以后不能如期毕业。更有甚者,有的大学生仅仅因为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就去选择轻生。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自身缺乏对自身的管理,父母不可能在他们的身旁监督约束,大学老师也不能把握住每个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自我管理习惯的养成,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当大学生毕业以后,这种习惯能够让他们较早地适应工作单位,更能够正确地看待这个社会。

3.1.2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需要正确应对社会时代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不能仅仅因为某件事或某一现象就扭曲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方向灯,人生价值观扭曲,人生道路将随之歪曲。当代大学生需要接受正面的人生价值观影响,抵制错误的人生价值观的侵蚀。在大学生活中,我们需要坚定自身的正确立场。绝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

国家的大小事都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我们这个国家。奉献社会,服务社会,更是我们大学生应当树立的人生价值观。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绝不能认为中国梦只是我们中华民族整体的梦,与我们中华儿女没有关系。中国梦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都有实现中国梦的责任。

3.1.3 敢于积极承担责任

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不敢承担自身的责任,怕会因此而受到惩罚。一个行为者为其行为的产生承担责任的过程,在某种重要的意义上使他们成为自己的过程[4]。承担责任也是检测一个人诚信度的重要标准,很多人做了事情不能承担责任也是对他们自己的不诚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敢于承担自身所要承担的责任。在祖国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敢于承担这个责任。

3.2 父母应让孩子在家庭中有所担当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也关系着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当代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在很多家庭中孩子缺少担当,父母为其包办一切。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很多方面应该放手让孩子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完成这些事。如果孩子不能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完成,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就不会体会到自己的责任。

很多家长溺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错误的爱的方式。做家务实际上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研究表明经常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更有责任感。每天父母可以布置相应的家务给孩子,让孩子意识到做家务也是自己的责任。孩子在完成家务的同时也在履行自己的责任。

父母应该帮助子女培养独立自主的习惯,哪怕是子女不能完成的事,也可以尝试着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完成。首先得让子女明确在完成某件事上的责任,如果想做一个有责任的人,自己必须得完成这件事。这里的独立自主只是说不依赖自己父母去做某件事,而不是指让他们做任何事都应该独立自主,因为在现实中很多事是需要团队去完成的。

3.3 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

3.3.1 创新和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责任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当今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容乐观,相当多的高校都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高等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可度不高。针对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足,高校应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创新改革。高校可以开设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责任感不仅是一个认识范畴,也是一个实践范畴,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学生自己备课、授课,让学生体会到在课堂上是主人翁的角色,但是每次授课过程中,老师必须对其指导并给予宝贵意见。

3.3.2 高校辅导员创新管理方式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把学生看成教育的客体,又要发挥他们教育主体作用,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6]。很多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只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教育的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会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应该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式,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里的主人,自己有责任去管理好这个班级。高校辅导员可以让每位大学生在班级里都有一定的任务,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与这个班级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班级的班委成员不能每次涉及到每个人,高校辅导员可以让每个大学生轮流做班委成员。高校辅导员也可以组织班级的大型活动,在这个大型活动里每个人都是里面的组织者,这样在这个活动里大学生就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对提升大学生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

3.3.3 学生工作部门应当开展提高大学生责任感的活动

学生工作部门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中,应多积极组织开展增强大学生责任感的活动。相当多的大学生在大学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从来没有那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从来没有将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学生工作部门在每次的重大纪念日可以开展系列活动,比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等,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开展系列活动,可以大大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3.4 社会为大学生营造增强责任感的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媒体报道的“扶老人被讹”事件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很多大学生很乐意去帮扶摔倒的老人,但是他们不愿意承担与他们无关的责任,最终导致面对摔倒的老人,很多大学生不敢去扶。社会应为大学生多提供大学生责任感实践基地,责任感教育实践基地有利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增强。随着社会服务实践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服务影响、熏陶中会得到提升,认同社会角色、树立社会理念、实现社会融合、培养社会能力、拓展社会视野、提升社会道德,认清自我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在助人中自助,在实践中开拓视野、提高素质并促进成长,体现出自我的社会价值[7]。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是很有必要的,大学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提高他们对祖国的责任感。

3.5 国家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责任感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因责任感匮乏而引起的道德失范问题时有发生的现象,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已经引起专家、学者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对于推进高校责任教育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8]。从微观来说,专家、学者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的责任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宏观来说,国家更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3.5.1 制定一个完整的责任感教育体系

虽然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在为培养大学生责任感付出努力,但是各自的努力彼此孤立、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不是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取得的效果往往不明显。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责任感教育体系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了四位一体的教育机制,这样就能形成责任感教育合力。在这个责任感教育体系中,需要建立一个评价机制,大学生通过他评、自评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3.5.2 制定有关责任感缺失的法律法规

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在很多情况下找不到法律对其约束,没有法律规定在校大学生必须要有责任感。法律虽然强制不了大学生必须要增强责任感,但是可以对其缺失责任感进行惩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这些都是大学生责任感的体现,可是在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对其父母和师长的表现令人担忧。在家里经常有学生对其父母大吼大叫的现象,在学校时常有辱骂老师的现象,面对这些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应该需要出台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1] 刘世保.责任教育研究与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9.

[2] 谢志昂.宏观视域下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4):139-140.

[3] 刘莉,黄佳慧.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3):160-164.

[4] [美]约翰·马丁·费舍,马克·拉维扎.责任与控制[M].杨韶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01.

[5] 石艳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160-164.

[6] 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3.

[7] 丁利锐,周秀菊,杨青.社会建设视阈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5):42-43.

[8] 辛勤.试论大学生责任教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67-68.

猜你喜欢

责任感理论课责任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期望嘱托责任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