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新思路

2014-04-08柳文

关键词:幼教幼儿教师我院

柳文

(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0 引言

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历来是教师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再次提出“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要求,使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成为热点。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需通过职前教育来获得,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同样需要职前教育来培养,而实践课程的设置是塑造幼教人才的载体之一,构建科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是职前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1 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阐释

当前,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仍沿袭前苏联的模式,课程结构是三大块构架,即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同样如此,但在课程的设置上有所变动,除公共必修课外,教育理论课替代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划分为两部分:学前教育的专业课和学前教育实践课程。公共必修课开设是为了培养幼教人才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教育理论课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技能,如心理学、教育学、课程论、各科教学法、教育研究方法等。学前教育的专业课提供从事学前教育教学或教研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如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指导、幼儿园管理及音乐、美术、礼仪等艺术素养类课程。学前教育实践课程提供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感性经验,帮助学生获得从事幼教工作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日后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及研究的工作能力,是具有学前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是教育专业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包括教育见习、模拟教学和教育实习等课程。

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必须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社会对幼教人才的素质需求,结合学前教育学生自身的需求及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规划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而科学设计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科学文化素养、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等方面完善发展。

2 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价值认知

从教师教育的发展来看,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培养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相连,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称。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涵盖实践性课程、实践技能和实践活动等方面,主要有学前教育实践课(如:见习、实习、观摩、试教等一系列活动)和渗透在学前教育各科教学中的教学技能训练。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有助于学生由职前向职后教师,由新手向专业化教师的过渡。因此,其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幼教培养机构重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尤为关注教育实践课程。

2.1 助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幼教人才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托幼机构需要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去任教,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幼教机构工作的人数大大超过进入其他领域的人数。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转变。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定位为:培养托幼机构中从事保教活动的教育工作者。这样一来,原有的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便存在一系列的不适应问题,如: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问题,教与学的方式单一问题,实践课程薄弱问题等。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同样出现了入职不适应的问题,其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凸显出来。高校需调整课程体系,重视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实施,以帮助学生掌握从业技能,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2.2 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素质的提升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国家对一线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标准,幼教改革不仅带来了幼儿教师理念上的冲击,也使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面临诸多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一方面幼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也要进行改革,培养的不再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型人才,而是既有教育信念与责任、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有实践智慧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前教育实践课程无疑是塑造幼儿教师职前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使学生逐步训练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化成长,无疑将极大提高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2.3 加快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代表着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不是进行课程的超载,而是整合相关课程,适当压缩公共课程和教育理论课程的比例,增加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比例,完善课程结构,要建立起“顺应”社会需求与“引领”个体发展相结合的科学、实用、合理的学前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实践课程在幼教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给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更广阔的空间,必将对幼教师资的后续培养与发展提供动力。高素质的幼儿师资输入社会将给学科带来极大的声誉,进而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跨上新的台阶,使之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3 学前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的新思路

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实践课程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课程课时比重过小,二是教育实践的机会少,三是课程缺乏弹性。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欠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前教育毕业生自主择业。鉴于上述问题,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应依据自身实际,完善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彰显教育实践课程的地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相关课程改革。一是整合教育理论课程的内容,增加案例教学、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增加研究性学习,避免教育理论的空泛,做到理论、研究和实际相结合;二是调整实践课程的内容,把相关学科涉及实践的内容统整起来,集中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教育教学实践训练;三是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设立实践指导教师职位,完善师生考核体制,把职前幼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我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实践课程贯穿本科四年(8个学期)的全程,涉及校内和校外实践课程,其体系涵盖以下内容:见习、实习、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等。

3.1 见习

教育见习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教育理论,相关专业知识和教法之后,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去托幼机构、幼儿园实地参观,跟班观摩学习,了解幼儿特点,感受幼教工作,将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相连,为后期实习打下基础。为使见习常态化,我院采取分散见习的模式,将教育见习安排于前两学年的每一学期,为时共一周。并对每学期的见习设置了具体的内容,由学习幼儿园的常规活动、班级管理活动到学习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活动、扎扎实实,效果递增,真正使教育见习取得实效,而不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3.2 实习

为避免一次性实习的缺陷,我院将实习模式细化为三部分:教育实习(小实习)、毕业实习和研究性学习。

实习是把学前专业学生置于一个“实战”环境中,在自主的方式下进行幼教实践,全面培养和发展职业素质,为其毕业后独立从事管理、保育、教育等工作奠定基础。教育小实习(第5学期,为时4周)是毕业实习的前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初步能力,要求学生参与到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之中,并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毕业实习即顶岗实习(第8学期,为时6周)是毕业工作的前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工作:保育、教育、班级管理、家长与社区等工作,为日后独立从事幼教工作奠定基础。我院实施“双导师制”指导,由学院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对实习全程指导。对学生的实习操作,要求严格遵守“备课—模拟试讲—师生评议—自我修正—实习”的程序,环环相扣,以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我院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实践课程之中,进行反思性实践并贯穿于职前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并分别在两次实习之后集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时共三周。形式由自我反思和互助性反思相结合,要求学生记录、分析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思考、总结自己的经验与不足,并构建互助性反思的共同体,由学院教师、幼儿教师和实习学生共同查找教育实践的得与失,以分享集体的教育实践智慧。在实习中实现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数次飞跃,内化为初步的理念和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快速提升。

3.3 教学技能训练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班级的管理,偶发事件的处理及声、琴、舞、美各种艺术技巧的运用等。通过微格教学、模拟教学,借助录音、录像及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动演练,形式为课外自主练习和课堂演练相结合;训练程序为:观摩典范课例,学生演练,师生研习,学生再次演练,以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教学技能训练一般在教育小实习、毕业实习之前分别进行为期一周的训练。

在教学技能训练的课堂上,我院采用“多师制”,教育理论、相关学科和教法三方面的教师共同参与,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参加演练的学生全方位的指导,一次演练,收益多多,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3.4 课程开发

幼儿园课程开发是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及创新性的实践环节,以学生已具备的专业理论、教学技能和艺术技巧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设计,独立创编、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安排在第六、第七学期共为时一周。课程开发项目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游戏创编,歌曲、舞蹈创编,环境创设及课例设计,其中课例设计为综合教育活动方案,方案必须融合幼儿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教育活动领域中任意两个。以上项目需学生个人或小组原创,手写方案或教案并展示汇报,教师依大纲标准考核评价,纳入专业实践课程成绩。

3.5 综合实践

我院将综合实践课定位为以下内容:高校专家讲座,幼儿园名师做客,典型教育教学案例观摩,网络资源共享等。采用定期、分散的形式,在第四至第八学期进行为时共一周的综合实践课。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专业理想,开阔视野,掌握学术前沿信息,感知典型教育教学模式,为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幼儿教师奠定基础。

总之,我院学前教育实践课程贯穿学生整个大学期间,采取有计划、有步骤、全程渗透式的实践教育,将职前幼儿教师的培养落在实处,切实提升了幼教人才的实践能力。当然,我院学前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的体系尚需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仍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1] 宋静,刘迎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4):127-129.

[2] 由显斌.浅析幼儿园教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1):144-147.

[3] 韦芳.实践取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构想与举措[J].宜春学院学报,2012(11):142-146.

猜你喜欢

幼教幼儿教师我院
幼教产业复苏在即,2020年CPE中国幼教展 助企业打好翻身仗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教产业的风向标,上海幼教展的五大看点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