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4-08

职教通讯 2014年29期
关键词:连锁课程标准实训

陈 璐

高职教育必须要走校企合作之路,实施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高职职业院校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主动与企业联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在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实施产教融合,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校企合作双方互帮互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的连锁应用性人才。

一、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素

(一)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以产业、行业、企业以及同类院校专业的调研为前提和基础。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包括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及岗位主要工作任务、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实训条件等主要内容。[1]它涉及从产业分析、行业调研、企业调查、开展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初始环节,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订的文本规范环节,再到课程组织实施、保障条件、教学质量评价等的应用环节。需要对从新生始入学教育开始,认知实训、专业理论学习,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进行系统优化设计。

(二)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然,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过去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教育理念要突出其服务性,要确立面向企业、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理念,要为满足人才需求及时更新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制定和完善过程中要围绕培养目标加以组织,以企业、行业需求来构建专业、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安排课程,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专业对口的重要载体。连锁经营管理课程体系分为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岗位课和素质拓展课五大体系,以职业基础课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围绕连锁经营管理、金牌店长专业方向,开设职业技能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打下基础,并以职业岗位课程为重点方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五大模块课程体系建设中,鼓励零售企业、餐饮行业、服装企业等连锁企业的全程参与,整合企业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其教学方法要与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相适应,更多体现在以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将工作任务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教学做”合一,在教中学,在学中做。教学方法强调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一方面,可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更适应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

(五)实训基地建设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高职教育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机制保障,而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结合行业和社会需求来组织实践教学。

(六)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应建立在行业、企业与政府的评价基础之上,让政府、企业、学生参与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动态的评价、反馈与保障机制,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自2008年,学院招生第一届连锁专业学生以来,至今已经有6年了。6年来,我们一直加强与连锁企业的合作,拓宽校企合作的力度。每年的5月~6月,连锁专业的学生将深入企业,完成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任务,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见表1)

表1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产教融合的企业名单

(一)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使得专业培养方案贴近市场和企业的需要

每年4月定期召开两委会,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次论证,旨在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约请企业专家每学期开设讲座,这为本专业在教学课程中依托行业为背景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基础。通过会议商讨行业现状、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以及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并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标准作为教学依据,原先课程标准时由课程负责人制定的,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连锁专业课程标准制定采用双负责人制度,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聘请专业委员会的委员担任课程标准的制定者,对校内专业负责人制定的课程标准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课程标准内容和企业工作内容一致,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例如,在现代广告学课程标准制定中,聘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广告创意总监担任课程负责人,完善课程标准内容,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连锁企业综合实训课程标准制定中,超市的人力资源经理提出将教学地点从教室移到企业,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感受工作岗位,更好地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带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中融入“又红又专”的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高职专业教学模式。因此,课程设计过程中,连锁专业充分体现“又红又专”的教育理念。所谓又红又专的教育理念是指,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将职业能力和素质教育融入在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连锁经营实务课程中,在项目二连锁经营模式任务2特许加盟教学设计中,专业知识点是对加盟项目、加盟商的选择、加盟商应具备的素质的传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加盟商应具备吃苦耐劳精神的素质教育,创业难、守业更难。

(四)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企业学校无缝对接

连锁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我们本着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原则,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单位,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连锁专业的学生无偿提供见习、参观、实践、毕业实习的场所,还有丰富经验的连锁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或指导学生实训。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实训期间能够掌握专业最前沿的知识,更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3]

(五)探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连锁专业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型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对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企业走进课堂参与到教学中,将市场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行业现状、就业岗位等综合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认同感。[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增强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与企业接触,可以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的技能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修改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院连锁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应企业的需求。为地方性的连锁企业培养守信用、会经营、善沟通、重实践具有创业、创新、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学院连锁专业人才培养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应立足于行业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与各类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于企业、学校、学生而言三方得利,缩短企业与学校的距离,实现零距离的合作;另外,也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就业提供了途径。

参考文献:

[1]邵文红.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3):69-72.

[2]陈江伟.深化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62-165.

[3]王晓燕,童宏祥.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4(2):155-157.

[4]方华,唐林伟.系统论视阈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74-76.

猜你喜欢

连锁课程标准实训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