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建宿淮职业教育联盟 构建皖北现代职教体系

2014-02-05何大学

职教通讯 2014年29期
关键词:宿州皖北淮北

何大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职业教育只有进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打破区域界限,共建区域职教联盟,通过院校间、院校与企业间、区域间的战略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联盟成员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生产经营、院校一体化发展、产教融合、校企校校深度合作等方面建立稳定沟通协调机制和协同互动发展的联盟关系,从而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本文从安徽北部宿州、淮北两市的经济、产业、地理和人文关系出发,阐述组建宿淮职教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推进区域中高职衔接,加快构建皖北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皖北大开发。

一、宿淮两市区域地理与经济关系

淮北市三区一县,人口218万,经过4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基本形成了煤炭、电力、纺织、酿酒、建材、冶金、化工等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宿州四县一区,总人口554万人,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已基本形成食品、纺织、建材、能源、医药等五大支柱产业。两地行政区划犬牙交错,经济具有相通性、互补性。宿州向西10公里就是淮北市,淮北市区翻过相山庙和龙脊山就到宿州的萧县和谯城区。随着近年来两市城区的扩展,宿州、淮北城区直线距离只有25公里,安徽省城镇规划体系中明确,组建淮宿城市组群,打造重要的煤电化、矿山机械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打造新兴产业,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逐渐,构实现经济同步发展,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双轮驱动、转型发展。

二、宿淮两市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至2014年9月,淮北市现有高职院校2所、规模中职学校8所,其中,国示范校1所,国家级重点4所,省示范3所,原2所国重和2所省示范于2014年7月整合成新的淮北工业学校(成为安徽最大的中职旗舰学校之一)。2012年9月28日正式兴建的淮北职教园区位于东部新城区(距宿州市只有20公里),占地约2297亩,项目投资20亿元,可容纳在校学生约8万人,年培训人数12万人次;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后的淮北工业学校已于2014年9月入驻园区。

宿州市现有高职院校2所、规模中职学校15所,其中国示范2所、国家级重点3所、省示范6所。原2所国重于2014年5月整合成新的宿州工业学校,专业设置涵盖工、农、医、幼、现代服务等大类。市职教园区规划占地2400亩,在园学生达4万人,年培训规模2.1万人;逸夫师范新校区项目一期已投入使用,宿州市职教中心(整合宿州工业学校、宿州一职高)项目设计方案已优化完成。

四、组建宿淮职教联盟的具体实施

(一)组建原则

按照“联盟集团式办学、资源共享、中高职衔接、产教融合、产业对接、专业共建、优势互补、构建现代职教、共谋区域发展”的原则[1],建立一体化的专业对接产业联动、教学实训资源共享、中高职一体化办学、院校与企业行业及产业互惠互赢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快两市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进程,打造皖北职业教育品牌,推进宿州、淮北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服务皖北大开发。

(二)组建办法

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皖北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职院校和整合后的淮北工业学校、整合后的宿州工业学校、安徽工程技术学校、淮北煤电技师学院等骨干中专学校为牵头单位,联合两市所有中职学校、县区职教中心,组建宿淮职教联盟,联盟以专业为纽带,下设四个职教集团: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组建农业职教集团,以皖北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为牵头单位组建卫生职教集团,以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组建矿山机械和煤电一体化职教集团,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组建信息工程与商贸财经旅游类职教集团。按照优势互补、强弱联动、达到双盈的原则,强校向弱校输出理念、输出管理、输出市场份额、输出教育资源;弱校在强校指导下盘活生源、盘活专业、盘活资源、盘活管理、逐渐形成自身品牌;优化整合职教资源,实现圈域内职业教育共享共建平台,地域和空间优势互补。两市区域内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海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煤矿山建设集团、大唐淮北发电厂、安徽口子集团公司和两市所有开发区及大中型企业及行业协会均加入职教联盟和相对应的集团。发挥两个职教园区的带动联动和引领作用,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教材建设、信息化建设、科研共同体与产学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建,增强职教联盟服务圈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

(三)联盟的功能

1.跨区域专业合作并对接产业。宿州市区位交通优越,要素成本较低,劳动力丰富,优势明显,已形成制鞋、服装、农产品加工和煤矿能源等牵动性的支柱产业。淮北市工业基础较好,已形成煤电、煤化工、食品、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六大主导产业。因此,区域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区域内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需求的变化,动态跟踪产业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集群,围绕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通过职教联盟构建符合现代产业体系和转型发展的职教优势专业群,进一步壮大矿山机械装备制造、煤电化、食品与农产品加工、服装与纺织、新型建材等符合支柱产业发展的品牌专业,助推区域产业升级;按照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要求,进一步打造电子信息、文化艺术、卫生、商贸财经和旅游等专业,服务城市转型;按照对接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要求,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等专业的发展,助推城镇化进程。促进专业群与区域产业体系对接的良性互动,实现专业建设的错位和集中优势发展,专业深度融入产业链,形成“专业—产业—专业”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2.开展中高职衔接。以区域职教联盟办学为载体,以四个职教集团为龙头,积极开展“3+2、3+2+2”学历直通和分阶段培养的中高职衔接,必要时吸收区域内淮北师范大学、宿州学院开展本科直通车培养,扎实推进五年制高职分段培养、单独招生定向培养、应用型本科培养。以两个职教园区为平台,以企业行业为依托,以校校、校企一体化办学为方向,扎实开展专业设置衔接、专业定位衔接、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学衔接、人才培养衔接、质量评价衔接,开展专业、教师队伍、实训基地、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区域中高职横向融合和纵向贯通,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网络化、一体化、社会化的皖北职教体系,实现宿淮两市“大职教”战略。

3.组建区域专业建设工作室。成立区域内跨学校、跨市域、包含行业企业专家和院校专业带头人等组成、专业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专业建设工作室,充分发挥工作室在引领产业发展、加强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促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强化技能培养和教科研能力建设等作用。改变传统名师工作室关门搞研究、就课堂教学而研究教学的局限,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产合作、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的特征,打造优质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在区域内造就一批具有职教办学理念、引领专业发展、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产教结合实体负责人的名师和专家。

4.校企对接与产教融合。以专业带动产业,以产业开设专业,组建产教融合实体,开展专业校企对接和产教结合工作,开展对外研发、对外对内经营,立足企业岗位需要和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能比武和研讨活动,开展新技术应用试点和推广,培养师生技能争当能工巧匠和技能大师,实现“办一个专业,建一个实体,育一批人才,兴一个产业”,让教师、学校和企业均分享校企合作的红利。

5.区域及行业人才共享。建立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特聘兼职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三支队伍资源库,人才共享、合理配置,校企双向兼职、相互渗透;开展联盟成员间教师互聘、企业专家进课堂、专业教师进企业;发挥联盟、集团和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建立区域专业人才共享共育机制。

6.相关合作。加强联盟成员间的联系与合作,编辑、发行有关职教资料;开展联盟论坛,举办公益性培训、宣传、交流研讨活动;编印联盟期刊,开设联盟简讯、联盟风采、院校动态、企业之窗、产学研结合、产教融合、专业建设、中高职衔接、技能大赛、教学改革、产业发展、经验交流等栏目;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和联合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菜单式人才培训等有效合作项目;开设联盟网站,发布动态,促进资源共享;与其他区域职教联盟定期互动,交流信息,共同提升。[3]

皖北职业教育,承载着皖北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劳动力岗位技能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历史重任。组建宿淮职教联盟,是推进区域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校企一体化办学和中高职衔接贯通的改革创新,是实现两市职教资源优化配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之举,是促进区域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和皖北大开发、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皖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的可行之路。两市职业院校、职教工作者和有关行业企业应本着“两市一家亲、职教是一家”的思路,先行先效,彼此珍惜,且行且完善,均衡各方利益,坚持特色办学,不断提升区域职教发展水平,促进形成城乡合作、跨市合作、宿淮一体、共同发展的格局,发挥职教园区的辐射示范作用,为推进“三化合一”、加速皖北振兴提供重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杨玉泉.关于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合作联盟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3(12).

[2]李森,韩丽萍.职业教育联盟发展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2).

[3]陈效民,刘磊.质量保障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猜你喜欢

宿州皖北淮北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我觉得我很勇敢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宿州诗群小记
居·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