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

2014-04-07王北阳

关键词:经济社会协同计划

王北阳

(宿州学院 招生就业处,安徽 宿州 234000)

一、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

高等教育活动不仅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还受到来自高校外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2011计划”的实施涉及到政、产、学、研、用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运作,就地方高校主体而言,由于地方高校自身的不足、外部环境资源的相对匮乏以及“2011计划”高端设计的倾向,使得地方高校实施“2011计划”面临较之重点高校更为严峻的现实困境,地方高校实施“2011计划”的执行力和竞争力不容乐观。

(一)地方高校自身:内部困境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担者,其自身发展受到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的制约,突出地体现在历史和现实因素形成的在智力资本、物质条件、成长载体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独特的生态,在影响地方高校有效开展协同创新的要素中,以下几个方面尤为突出:

1.学科带头人紧缺,创新团队建设零散

学科带头人是高校主体开展协同创新的领军人物,其学术造诣、学术声望、组织协调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作为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能力。由于地方高校的历史和现实因素造成的恶性循环,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学科带头人紧缺的问题,尽管部分地方高校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人才瓶颈。学科带头人紧缺几乎是所有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共同难题。

2.科研平台薄弱,研究方向模糊

高校科研平台旨在通过搭建桥梁,汇聚学科专业相对一致的学术资源。无论在人文社会科学还是在自然科学、工程科技领域,集体智慧能否有效汇聚,学术平台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拥有省部级或国家级实验室、工程基地等科研平台的高校廖若星辰,另一方面,即便是少数拥有平台的高校,也因为团队无集中或者稳定的研究方向,很难提升科研水平和质量。

3.科研质量普遍较低,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地方高校创办得是否成功,其中很重要的是看其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地方高校依托地方而产生,理应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但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上的学科导向,组织管理中的个体、封闭、分割方式以及创新要素与资源的孤立、分散状态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提升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提高。

(二)社会资源环境:外部的现实困境

1.所在区域社会需求相对较少

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表明,高校发展遵循自身内部规律,而且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外部规律的制约。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高校提高的社会需求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的一致性,经济发展的不同速度、规模、结构、层次将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不同的需求数量、需求层次和需求规模。在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区域、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之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足对地方高校产生的副作用将会继续存在,这是地方高校不同程度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环境。而“2011计划”提出开展协同创新要以“需求为导向”。这种需求不足的现实与计划实施的需求导向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外部因素之一。而且,“2011计划”正在探索中展开,很多需要多政府主体之间协同解决的制约我国地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因素还没有出台,这些也将制约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推进。

2.直属管辖与属地政府之间的体制冲突

地方高校在高校定位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决定了高校与属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紧密联系的。但在制约我国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直属管辖与属地政府之间的体制冲突往往被研究者忽视。有资料显示,地方高校在我国高校总数量中所占的比例目前为95%,中西部高校1215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3%。[1]在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这些地方高校的管辖权多掌握在省级政府手中,属于业务直属管辖,级别上与地方高校所在地政府平级,属地政府对其无管理权,也没有支持义务,造成了属地政府与高校之间长期“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僵持局面,地方政府也因为地方财政的考虑,往往缺少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包括政策支持。于是,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就变成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装饰话题,缺少真正的行动。

3.“2011计划”:高端设计倾向的现实困境

尽管“2011计划”提出“面向各类高等学校开放”的申报原则,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就计划的实施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各类高校都应按照计划的总体精神与要求,积极推动机制体制改革,踊跃开展协同创新。”[2]但从“2011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不难看出其高端设计倾向,首先,以“国家急需 世界一流”作为准入标准和条件;其次,协同创新的核心任务是“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是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这种准入条件和核心任务的设计是造成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的制度门槛。

二、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策略选择

面对现实困境,地方高校能否抓住机遇,通过创建协同创新平台,在增强服务地方社会能力的同时提升自己,关涉的不仅是地方高校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得失成败。就地方高校而言,作为“2011计划”的实施主体之一,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扬长避短,整合校内资源

1.以需求为导向,找准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

“2011计划”的开展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找准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是地方高校实施“2011计划”的前提。近年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能力不断提升,对地方发展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被学界病诟较多的科研与需求“两张皮”的现象及“学术泡沫”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找到或者说没有找准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2011计划”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的协同创新模式,将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作为计划实施的准入条件,这就要求地方高校首先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找准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2011计划”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了地方高校实施“2011计划”以什么为导向的问题,为地方高校实施“2011计划”指明了方向。

2.盘活现有人才、学科及资源,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2011计划”再次将高校服务能力问题提上了重要日程。客观地讲,地方高校是有服务地方社会的意识的,但如何服务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地方高校自身而言,人才相对短缺、设备相对匮乏、学科研究方向分散是制约其培育、实施“2011计划”的瓶颈因素。在目前地方高校科研能力普遍低于“985”“211”高校的情况下,抓住“2011计划”着力破解的高校内部及其与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体制机制壁垒的时机,通过引导学科交叉融合,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形成研究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构筑高校综合改革与政策汇聚的特区”,合力解决区域重大需求难题,是地方高校顺利实施、稳步推进“2011计划”执行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二)转变服务观念,主动争取,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1.主动服务,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沟通和衔接。尽管区域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存在差异,社会需求的规模、层次不同,“它对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总是恒定的,即培养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3]而地方高校也要在内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地方提供社会服务等方式,主动开展社会服务,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发展,这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决定的,也是高校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刺激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方式。同时,地方高校在开展社会服务时,要统筹考虑,远近结合,即将服务属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将眼前服务于长远服务结合起来,“服务”而不是“服从”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服务而不能只为现实服务,要在服务中引领社会经济社会发展。

2.争取属地政府的参与和支持

属地政府是属地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可为企业和高校出面充当规划、引导、推动和监督的角色,其作用已成为当代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而且,属地政府往往对高校所在地的资源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天然的宏观调控能力。高校可以通过主动服务,在坚持平等、对应、高效和利益兼顾的原则下,加强与属地政府的合作,对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无疑具有重大支持作用。

(三)抓住机遇,有所为有所不为

1.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协同创新模式

自身实际是开展协同创新的现实依据,“2011计划”提出了四类可供参考的协同创新模式,其中“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及“文化传承创新”为实验基地建设相对薄弱的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留有一篇天空。当然,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经济社会需求,不同高校有不同的资源特色,“区情校情不同,意味着国家“2011计划”的实施一定是形式多样、机制灵活、注重实效的。”[4]地方高校要通盘考虑,分层培育、分层建设,扬长避短,慎重选择协同创新模式,培育、组建协调创新中心。

2.避免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影响计划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拉郎配”式地拼凑几个领军人物、制造出几个为申报项目组建的临时纸上团队、发表几篇有量少质的论文,是高校项目申报中常见的现象,“2011计划”成功申报对项目资源相对较少的地方高校无疑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但也提出了注重实效的评价体系改革。袁贵仁部长提出,“要把是否体现先进性、需求性,是否体现改革性、创新性,是否体现唯一性、协同性,是否体现整体性、系统性,成果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作为‘2011计划’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5]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2011计划”包含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将“有没有实用价值”“有没有核心技术”“能不能形成产业”“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中心培育、申报的首要考虑。“不搞层层发动,不搞全面开花,不搞临时拼凑,坚决防止盲目申报、劳民伤财和不正之风。”[5]

结 语

总之,以推动“协同创新”为核心的“2011计划”的实施,无疑将掀起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作为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地方高校,理应在开展协同创新方面有所作为,但从目前已经创建的协同创新中心来看,“985”“211”及重点高校仍然是绝对的主体,这与地方高校由于历史因素造成的发展惯性直接相关,也大体反映出地方高校在实施“2011计划”的执行力和竞争力方面的现实。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地方高校能否有所作为?如何作为?这已不仅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即检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的现实考验。而从世界高校发展历史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看,地方高校能否超越困境,乘势而起,关涉的也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甚至倒逼其生存底线。当然,地方高校“2011计划”执行力和竞争力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的配套政策更是不可或缺。

[1]陈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中西部地方高校改革与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10(2):4-8.

[2]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答记者问[EB/OL].教育部网,[2012-04-2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71/201204/1 34372.html.

[3]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编.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26.

[4]袁雯.围绕需求突破瓶颈探索协同创新有效途径[N].中国教育报,2012-05-23(05).

[5]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全面提高高教质量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N].中国教育报,2012-05-08(05).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协同计划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