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舞蹈教育的意义及开展

2014-04-07叶涵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舞蹈素质大学

叶涵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舞蹈艺术是一种特殊的人体文化,它通过动态性的非语言文字表达给人带来一种美的启迪和熏陶,也可以净化舞者本身的心灵。舞蹈艺术有着审美的艺术特性,正是因为如此,舞蹈教育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指艺术教育,从广义上来讲也是审美教育。舞蹈教育本身就是对舞蹈艺术的教育形式,它能够通过人体的动态动作来传达出一种形体美和韵律美,抒发舞者的情感,培养观众的审美情趣。

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活动,它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等方面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这些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严格的纪律观、良好的协作配合意识和强烈的集体荣誉观。开展舞蹈教育以培养和强化大学生艺术素质,是大学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和强化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有效途径。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就当前大学开展此项教育活动的现实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探索其中的客观规律和相关原则,寻求提高舞蹈教育实效性及有效策略和重要举措,为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作出积极的努力。

一、大学中舞蹈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舞蹈教育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它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主要包括品德、智力和审美心理素质等。舞蹈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性人格以及大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列举以下几点舞蹈教育的功能不难发现在大学中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

1.舞蹈具有提升德育的功能。舞蹈艺术用它自身的感染力培养人们高尚的品质与良好的道德,对人们的进取精神以及乐观主义有鼓舞的作用。在大学中展开舞蹈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于生活情感的体验,从而教给他们运用舞蹈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例如《红色娘子军》舞剧,在舞剧创作上中西合璧,在故事情节上通过对比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娘子军形象,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戏剧性,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大学生通过欣赏《红色娘子军》舞剧,不仅可以更好地领悟舞蹈表现时的特征,更可以通过舞剧了解中国的历史故事,对于自身的品质与道德修养也是一次良好的提升。大学生通过观看舞剧并且从中感受作品里所表达的一切思想及情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2.舞蹈具有提升智育的功能。在大学中实施舞蹈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大学生自身的舞蹈技能,同时也是更深层次地挖掘大学生潜能的过程。舞蹈是运用形态优美的肢体语言来表达的舞蹈的内涵以及个人感情的一种艺术形态。在不断变化的肢体语言中,学生的思想也在随之不断的变换,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想象力、观察力。要想做好舞蹈练习,学生就要集中注意力,并且保持高度的记忆力。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记清楚舞蹈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中所传达出的神韵。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升其注意力以及记忆力,同时也有助于其智育的培养和发展。

3.舞蹈具有提升美育的功能。舞蹈具有净化人们心灵的功能。舞蹈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是伟大的艺术家们全部的智慧以及修养。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能够得到净化,提升文学的修养,并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大学中实施舞蹈教学,可以使大学生不断地提升自身对于美的认识以及理解。并在舞蹈的巨大感染力中,提升自身的气质、品格,对于美的认识等。大学生通过学习舞蹈,可以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美育。

二、大学舞蹈教育的开展方式

艺术素质的培养和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舞蹈教育的目的,应把握舞蹈教育和艺术素质培养的内在规律和重要原则进行开展。

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其特点的学习方法的教育策略。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体制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现在的大学生应该在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应该加强学识的多样性,多角度地吸收知识。实际上作为一种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出所谓的“专业”舞者,而是强调学生在艺术知识积累、艺术欣赏和感知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但是每一名大学生在舞蹈学习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舞蹈教育的开展必须尊重他们实际基础,因材施教,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其发展。

2.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就是指按一定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艺术质素的培养和强化,必须在坚持根本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和推进下去。以舞蹈欣赏教学为例子,应当遵循的方式是“先远后进”。比如在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舞之蒙古族舞蹈时就按照“先远后进”的方式进行选择,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明显。首先可以选择经典的蒙古族舞蹈,比如《鄂尔多斯》以及《蒙古人》,接下来是近几年优秀的有特色的作品如《盅碗筷》。这样当整个的作品赏析下来之后,给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感觉,学生就会明白关于蒙古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题材,还有以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使学生对舞蹈欣赏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舞蹈艺术知识。因此,开展高校舞蹈教育首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学生逐渐地参与到舞蹈教育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

3.改善教学环境。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舞蹈等艺术素质教育对于教学环境和条件的要求更高,需要有专业的舞蹈教室、灯光音响等基础设施设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更顺利地开展舞蹈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大学要保障并提高舞蹈教育质量,就必须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学校舞蹈教育的教学环境,满足舞蹈艺术教学的实际要求,为舞蹈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4.成立艺术社团。艺术社团是高校大学生展示自身舞蹈艺术才能、实现艺术梦想的重要平台,也是活跃高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积极力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舞蹈美育课程就是以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方式和建立舞蹈团的方式进行的,这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美育教育,而且还丰富了校园生活。通过成立艺术社团,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发展环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强化协作沟通能力是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舞蹈艺术活动、提高自身艺术素质的有效举措。

5.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管理者应当为本校学生参与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舞蹈专题晚会以及与一些艺术团体进行友好交流等等。通过实践和学习,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更加充分地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并且很多大学生再次观赏舞蹈时,能分辨出多种舞蹈的区别,而且对每一大种类中不同的舞蹈类型也有了明确的区分与评判能力,形体得到了训练,增强了自信心,从而真正爱上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而舞蹈教育通过对大学生从外到内的锻造和塑造,达到净化心灵,提高修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当今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创新型、多元化、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而艺术素质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甚至对其他方面素质的养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培养和强化大学生艺术素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包括舞蹈教育在内的美育也已经成为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应针对当前高校舞蹈教育的实际情况,遵循舞蹈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相关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推进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具备一定艺术素质的优秀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舞蹈素质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冰上舞蹈搭档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我和舞蹈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