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语际转化

2014-04-07付晓丹

关键词:归化视野文学作品

付晓丹

(陕西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汉中723000)

一、引言

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精神风貌的写照,在语言上以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语义风格达到了特定的审美效果。20世纪60年代,在现象学和哲学阐释学的基础上,以姚斯(Jauss)和伊瑟尔(Iser)为杰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创立的接受美学理论提出“文本的空白性”这一重要概念,认为文学文本具有空白和不确定性,而这些空白为读者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文学翻译活动不仅是不同语言、文字的转换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理解的过程;文学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竞赛,又是两种文化的竞赛,在这个动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是信息的传递者,担当着桥梁作用。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考察文学文本的源语和目的语在传达信息、表情达意过程中作者、译者、读者三者的能动作用,研究如何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发挥译者创作的自由空间,填补文学作品翻译中“文本的空白性”,实现文学文本翻译的语际转化。

二、接受美学理论和文学翻译

随着西方现代心理学派的出现,学者们关于美的研究从美的本质转移到美感经验上,审美鉴赏成为美学研究的中心。20世纪60年代,随着各种思潮和流派的产生与传播,文艺研究出现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中心视角从本体美学转向作用美学,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接受美学。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又称接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 接受美学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历史等原因。接受美学不是美感研究,也不是文艺理论中的欣赏和批评研究,而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以人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自主的理论体系[1]。换句话来讲,就是“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的理解就是‘期待视野’”[2]。文学作品富有艺术审美性,它总是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在阅读中修正、改变或实现期待,文学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和读者交流,拓展出一种新的审美标准,在逐步被读者接纳认可中达到共鸣的效果,实现了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融合(fusion of expectation horizon)。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将作者和读者联系起来;译者担当了双重角色,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既要和原语作者的审美视角相符,又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的差异。我国翻译家许源冲先生曾在《世界文学》中提出“译作和原作都可以比做绘画,译作不能只临幕原作,还要临幕原作所临幕的模特”[3]。文学作品就像一部绘画作品,在创作中不断地与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激发作者创作的灵感,将原本孤独、单调的人物风景赋予了灵动的思想,成为一种意义创造的真实存在。作为绘画作品的欣赏者,应在欣赏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作品的创作风格、文化底蕴以及审美体验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地达到期待视野融合,实现审美共性的艺术效果。

三、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语际转化

接受美学理论提出“文本的空白性”这一重要概念,认为文学文本具有空白和不确定性,而这些空白为读者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文学作品在语言上以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语义风格决定了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所以文学作品的翻译就需要译者和读者的参与,对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给予阐释。在译者从事文学翻译的过程中,期待视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读者审美经验的影响下随之改变,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性取决于作品的视野与读者原始期待视野之间的距离,我们将之称为“审美距离”[5]。

那么,如何恰当地翻译文学作品,实现语际转化的有效性,翻译过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尤为重要,下面从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剖析这一问题。

德国哲学家斯莱尔马赫曾在1813年提出翻译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6],并分别将它们称为疏离(alienating)和归化(naturalizing)。异化和归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打破了语言因素,将视野延伸到更宽泛的领域,将语言、文化和审美等因素关联起来。按韦努蒂的说法,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7]。总之,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为我们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翻译实践中既要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和风格,又要使译文通顺流畅,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挥各自语言的优势,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实现文学翻译的语际转化。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读者的期待视野分为定向视野和创新视野,文学作品翻译的质量可以从这两方面来衡量。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中,读者的潜在审美思维和定向视野来自读者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成长环境和文化素养,当读者在动态的阅读过程中发现文本信息和自己已有的期待不谋而合,译语中潜在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与读者达到一致而达到了审美的零距离,这样的文学翻译更接近于大众文学,实现这种审美距离递减的大众文学,可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巧妙地将原语文学中晦涩难懂的表达用译入语通俗易懂的典故、修辞等技法翻译,提升文学文本翻译的有效性。

语言是文学文本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所蕴含的内在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文化的差异影响到翻译中原文意义的忠实表达和译文的通顺流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应是文化的传播者。文学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又经历了作者的思维加工、译者的审美转述、读者的审美鉴赏,因此它是一个复杂的,融入了作者、译者、读者三方面的动态认知过程,译者和读者在这个动态的认知过程中会对原作品产生新的审美期待,即创新视野。这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可采用直译、意译、补译的方法将作品原汁原味的带给读者,保留原语文化的异域文化元素,填补阅读的“文本空白”,让读者在阅读中体味到新鲜浓郁的异域文化,感受经典带给读者的全新的审美期待。

四、结语

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融入了作者、译者、读者多角度的审美视角,译者担任了重要的中间媒介的角色,慎重全面探索创作与接受、作品与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巧妙实现文学经典翻译语际转化的有效性。

(注:本文系2013年陕西省汉中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汉中旅游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3FZ(二)10)

[1]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朱立元.当代西文学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许源冲.语言文化竞赛论[J].世界文学,1990,(1):285.

[4] 马萧.文学翻译中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2000,(2):49.

[5]史倩.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审美再现[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6]Schleiermarcher A.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on[M]//R Schulte,J.Biguenet.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C].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42.

[7]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5.20.

猜你喜欢

归化视野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居· 视野
归化(双语加油站)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视野
真相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