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育人作用
2014-04-06王春宏
王春宏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江苏 南京 211168)
论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育人作用
王春宏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江苏 南京 211168)
高校校报是高等院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文化舆论平台。但是,由于其并不具备专业的组织结构,缺乏专业的收集信息以及编辑整理的能力,因此,为保证校报工作的顺利开展,高等院校的校报机构,建立了大学生记者团,不但辅助了校报的编辑工作,而且发挥了其育人的作用。为此,本文详尽的介绍了现阶段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育人作用,并通过分析育人作用的表现形式,从而探讨出实现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更好的发挥其育人作用的现实途径。
高等院校;校园报刊;大学生记者团;育人作用
一、引言
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建设和保护高等院校这方文化的净土,大多数高等院校内部都拥有本校专有的校报,以方便各种最新消息的迅速传播,给广大学生群体,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之中,这类校报机构都属于学生自办的社团类机构,并非学校领导机关设置的具有专业素质的内部管理机构,因此,校报机构的所有工作人员全部为在校大学生,而且,由于高等院校的校报机构缺乏专业的管理,[1]并且没有专业的设备,从而导致新闻信息的收集十分困难,因此,校报的大学生记者团就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然而大学生记者团在满足自身工作需要的同时,并发挥了很大的具有社会实践性的育人作用。这些学生通过在记者团的工作,充分的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并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就业积累了经验。可以这么说,大学生记者团是这些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活,乃至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门课。为此,本文从当前高等院校校报的发展现状出发,详尽的介绍了现阶段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育人作用,并通过分析育人作用的表现形式,从而探讨出实现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更好的发挥其育人作用的现实途径,为推动大学生记者团的发展完善以及加强大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
二、现阶段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育人作用
高等院校的校报机构组织大学生记者团的初衷,就是方便校报的信息采集、文稿编辑等工作。[2]然而,随着大学生记者团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逐渐成为大学生锻炼自我、学习新知识的课外实践课,与传统的理论教育一同发挥教育的作用,为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而努力。现阶段我国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育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学校是社会上仅存的一块文化学习的乐土。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为了保证青年人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其人文素质,努力解放其思想,使其具有自由、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作为一个大学生,和普通的老百姓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更高,他们的语言更加文雅有哲理,思想更加深邃有内涵,他们更爱追求富有诗意的生活。[3]而高等院校校报的大学生记者团,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与文学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使其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学,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充分的体味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培养自身的文化素质。
另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青年,为了今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工作生活,大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高等院校的校报作为该学校的文化传播平台,一定具有相应的政治符号,学校的一些政策以及领导的政治思想,是校报的主要内容。因此,广大学生在大学生记者团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近距离的了解领导的政治思想以及政治理念,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政治思想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自身思想的政治先进性,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
(二)锻炼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造成了社会就业市场的严重膨胀,从而导致了就业率的下降。为了保证大学生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必须努力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校报机构作为最接近社会的一个学校组织,虽然其本质是一个学生为主导的社团组织,但是由于政治性较强,学校的干预程度也相应较高,再加上组织管理结构的借鉴,从而使得校报机构更加接近社会工作单位。[4]因此,大学生在大学生记者团的工作,可以当做是一个校内的实习机会。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学生可以充分的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保证将来能够在社会工作之中如鱼得水;还可以学习到记者、文案编辑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为将来踏入新闻界、开拓一条新的就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的社会在变化,对大学生的要求也不断地增强,从最开始的“理论型人才”,到现在的“实践型人才”。而高等院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学体制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例如,大学生记者团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充分的锻炼了其社会实践的能力,这可以说培养新型人才的一个新的探索。
三、我国现阶段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育人作用的表现形式
(一)经常组织实时采访以及新闻信息的采集,增加其与人进行交往的机会
高等院校校报的大学生记者团的主要工作,就是采集新闻信息。由于大学校园内并没有专业的设备,所有的信息只能通过大学生记者们的拍照、会议记录以及实时采访来进行收集。因此,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之中,大学生们要和许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同学打交道,这就为其与人交往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当前的大学生记者团经常组织实时采访以及新闻信息的采集,以加强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训练,培养其口语交际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从而达到育人的作用。[5]
(二)参与新闻的文案编辑与后期制作等工作,并为其提供实习的机会
校报机构作为当前高等院校之中较为成熟的学生社团组织,具有完整的新闻出版程序,因此,大学生记者团的工作除了新闻信息的收集以外,还有新闻的文案编辑与后期制作等工作。在完成这些工作的过程之中,大学生不但可以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充分的享受文学的魅力,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身的气质。另外,文案编辑与后期制作涉及到很多文案秘书以及计算机排版等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这些工作,大学生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为将来自身的竞争力的提高积累资本。同时,在一些文科类院校,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新闻专业,因此这些大学生迫切需要实习的机会,来检验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社会经验,而校报的大学生记者团恰恰可以为其提供实习机会,从而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四、实现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更好的发挥其育人作用的现实途径
(一)完善其内部具体的组织结构,保证其工作的开展更加系统化、正规化
一个组织机构要想更好、更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就必须具有科学有效的内部组织机构。当代高校校报的大学生记者团,要想更好的发挥其育人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向社会上管理比较成功的报社和新闻媒体机构学习,吸收器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努力完善自身的管理机构。[6]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之中,要牢牢记住高校校报机构与社会报社的区别,即公益性新闻机构与盈利性新闻机构的区别,根据自身的特点(学生为主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努力形成系统化、正规化的管理机构以及工作流程,保证大学生记者团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正规的工作场所,为其将来的社会就业积累经验。其次,整个高校校报机构必须要有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指导,从而保证工作的正确性,为广大学生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二)开拓大学生记者的视野,调整工作重心,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工作的社会参与度
高校校报作为一种校园报刊,主要内容局限于校园生活,并且由于学校的政治性较强,因此,高校校报的主要内容则为领导们的政治思想和理念,过于空洞、乏味,并没有广泛深入的报道学生们的学习生活。[7]因此,大学生记者团要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校报的可观性,就必须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解放被束缚的思想观念,努力调整工作的重心,由政治观念转移到学生群体的具体生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新闻记者工作的本质,摆脱其成为政治工具的可能,从而使得广大学生能够真正的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体验到工作的意义和快乐。另外,要积极探讨一些新的课题,保证大学生记者团能够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了解他们的需要,并真正的为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工作的社会参与度被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加了其锻炼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其可与交际和社会交往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校报,通过其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以及对社会交往能力较高的要求,为大学生记者团提供了一个学习和锻炼的平台,有利于帮助其发展自身的优势,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提前适应社会的工作生活,为其未来的就业情况增加筹码。[8]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育人作用,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从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以实现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更好的发挥其育人作用。目前,我国现阶段有关高等院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发展速度缓慢,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初步探索的阶。另外,再加上该工作与社会上盈利性为目的报社所处环境不同,工作的目的不同,而且该研究的工作团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先进的技术经验,最重要的是学校对该工作资金支持的力度不足,无法为该项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基础,所以该项建设工作,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现阶段有关高等院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建设工作的重视,不断加大对该项工作的人才支持、技术支持与投资力度,努力从方方面面协助该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加快该项建设工作的研究进程,争取早日建立管理结构完善的校报机构,实现对大学生记者团的规范管理,努力发挥其育人的作用,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锻炼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一批适应未来社会工作需要的新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赵亚美,李小翠.高校校报育人功能探析——以《湄洲湾学院报》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3,11(2):26-28.
[2]刘东文,王翠青,朱杨波.三本院校学生记者队伍建设探索——以宿迁学院为例[J].淮安市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4):15-21.
[3]李桂珍,石永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构建[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4(6):11-13.
[4]孙文文,马志强.从“最近发展区”视角看高校社团隐性育人功能——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2):45-51.
[5]陈花海,杨肖琴.加强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9-13.
[6]杜忠实,覃子明.结合高校发展方针,探析新时期里高校校报的形象、内容及拓展空间[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49-51.
[7]康波永,欧阳如一,谢海玉.地方高校校报学生记者的培养问题与对策——以A师范学院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11):11-13.
[8]徐晓丹,石中雨.高校校报: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的“交集”——我国高校校报功能再认识[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0):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