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合作社运行的困境与对策思考
2014-04-06陈涵
陈涵
(湖北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我国农村合作社运行的困境与对策思考
陈涵
(湖北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村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合作层次不高、融资困难、人才缺乏、治理模式不规范、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的问题,出现了发展困境。要保障农村合作社的良性运行,应当从完善立法、规范治理机制、引导金融支持、保障社员参与等方面着手。
农村合作社;运行困境;对策思考
一、我国农村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一)农村合作社的历史变迁
农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①在我国,合作社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建国前的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写道:“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确是农民所需要的。”②1949年,合作社制度被写入临时宪法。同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章第38条规定,“鼓励和扶助广大劳动人民根据自愿原则,发展合作事业。在城镇中和乡村中组织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和运输合作社,在工厂、机关和学校中应尽先组织消费合作社。”③此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合作社发展背上了更多政治使命,比如人民公社实行的“政社合一”制度,抑制了农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1978年,我国推行了农村改革,合作社制度再次起航。2006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增至95.07万家,实有成员达722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8%。④
(二)农村合作社的主要类型
1.市场形式,即专业市场+农户。这种形式是农户根据该区域的专业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是农户自主决策经营权的体现。但这种方式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运用过程中会掺杂过多的政府行为、规范度不高、农户承受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较大。
2.龙头企业形式,即公司+农户。这种形式是龙头企业牵引合作社发展,相比上一种形式,它降低了农户承受的经济风险。它通过合同的方式,明确公司与农户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农户获得公司的市场经验、信息,可以灵活处理生产经营,享受到农产品带来的利润。但此方式也有不足,比如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公司会因自身利益受损而拒绝给农户补偿,风险又会转嫁到农户身上。
3.复合经济组织形式,即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这种形式主要基于自愿互助原则而形成,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给农业经营提供各类服务。比如这些经济组织可以针对农产品开展产销活动,它还可以把农产品从加工到批发、甚至其他服务环节所取得的农产品附加值返还给农民。这种形式没有改变农户原有的经营规模,而且还提高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因此它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的较好形式。
4.自发组织形式,即合作社+农户+基地。这种形式是农户自发组建,主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或产品。这种形式的好处即决策民主,按股份分红,农户可以用农资、劳力、资金入股。这种形式虽然公平,但是较为松散、缺乏管理,不利于农户获得长期利益。
二、我国农村合作社运行中面临的困境
(一)合作层次不高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村合作社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合作社的层次不高,内容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生产的只是初级产品,二次加工、深加工不够。以农副产品为例,很多地方的土特农产品质量虽好,但大多只停留在洗净、切割阶段,进一步的开发、包装、推广跟不上,其“附加值”没有挖掘出来,市场认知度不高,所获利益自然不理想。
(二)融资困难
农村合作社要发展,就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和支持。由于农民自身就是弱势群体,生存都比较困难,让其拿出生产发展资金是不现实的。但从实践中看,要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又相当困难。由于政策限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农民从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几率很小;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提供农村资金的大头,但近年来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也不利于农民贷款;民间融资提供的资金量大,但利率高,对于农民借贷压力大、实现程度低。
(三)人才缺乏
合作社是一个独立法人,对管理人员有严格要求。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别,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上年轻一代的新型农民大多外出务工,留守人口主要为老人、妇女和小孩,他们大多文化较低、思想保守、年龄偏大,不仅接受新思想的周期较长,而且对国家的农业政策都难以读懂。正是由于领头人素质不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缺乏,导致农村合作社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四)治理模式不规范
在实践中,各地农村合作社的名称、组建方式、遵循原则和运作方式差别很大。从建立模式看,有的按公司组建,有的按合作制组建,有的按社团组建,五花八门,极不规范;从机构设置看,大多数合作社没有设立监督机构。有的虽然按《公司法》的规定设立了监事会,但被架空现象严重,“能人”治理模式比较普遍,权力缺乏监督。由于治理模式不规范,工作机制不健全,导致民主管理、利益分配、监督约束等落实不到位,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的依存度不高,联系不紧密,影响了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五)政府支持力度不大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虽然已实施了近7年,党和国家也出台了不少支持农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但地方的相关配套扶持政策相对滞后,等靠要的思想比较普遍。一是地方专项扶持资金数量少,受惠面不大;二是金融机构对农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不大,农村合作社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三是扶持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税收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四是缺乏支持农村合作社产品走向市场的绿色通道,如在农产品品牌注册、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等标识的认证过程中,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和优惠。
三、完善农村合作社运行的法律思考
(一)加强立法,建立农村合作社良性运行的法律保障制度
一是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针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以及暴露出的问题,修订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己经刻不容缓,主要应从农村合作社的资本制度、自治章程、成员权利救济三个方面来完善和推进我国的合作社立法;⑤二是要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配套法规。各地区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对农村合作社联社做出规定,明确农村合作社联社的法律地位,为联社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以适应农村合作社发展的趋势,提高农村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改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目前,湖北⑥、黑龙江、浙江等省对农村合作社联社问题出台了相应规定,但还需要完善和推广;三是要加强立法检查。各地人大应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从中发现问题,澄清认识,纠正违法行为,把法律的张力充分发挥出来。
(二)加强管理,建立农村合作社良性运行的规范治理机制
一是做实农村合作社章程。合作社章程是指农村合作社依法制定的,规定农民合作社名称、住所、业务范围、经营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的基本文件,是农村合作社的“宪章”。实践表明,我国农村合作社章程的“虚化”现象普遍。不仅内容千篇一律,而且大多被束之高阁。当务之急是根据本社实际做实章程,充分发挥其内部规范的效用;二是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完善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在农村合作社组织中,应当建立监事会,防止权利滥用;三是完善合作社的资产处置、财务管理、经营决策、利益分配等重要制度,依规经营。
(三)加强引导,建立农村合作社良性运行的金融支持制度
一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农村村镇银行的建立。要把农村合作社纳入村镇银行的扶持重点,拓宽农村合作社的融资渠道;二是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贷款向农村合作社倾斜。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村合作社的具体情况,相应降低门槛,创新担保方式(如土地经营权抵押),为农村合作社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三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合作社。目前,我国社会闲散资金较丰富,而投资渠道拓宽又有限,国家和地方应当都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农村合作社;四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合作社的资金支持力度,地方应当整合强农惠农资金,向农村合作社倾斜。
(四)加强监督,建立农村合作社良性运行的社员参与制度
农村合作社是一种农民成员所有、使用、民主控制、自主分配的经济联合体,农民是农村合作社的主体。要保障农村合作社的良性运行,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民的参与机制。一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要利用会议、公示栏、文件等多种方式,让社员充分了解本合作社的重大事项,保障社员的知情权;二是落实社员权利,包括参加成员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章程规定对本社实行民主管理,按照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分享盈余,查阅本社章程、成员名册、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的权利,保障社员的参与权;三是建立权利救济机制,对侵害合作社或者社员利益的行为,赋予社员诉讼的权利,保障社员的监督权。
注 释:
①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1日。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的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
④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8/2969950.html
⑤ 曹文娟:《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3月。
⑥ 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商局、省农业厅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工作的试行意见》,2013年5月10日。
[1]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农民专业合作社法[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0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的文献选编第一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06.
[4]曹文娟.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A].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03.
[5]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商局、省农业厅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工作的试行意见,2013-05.
[6]唐亚,邓军蓉.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现状与对策—基于23家合作社的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2013-06.
[7]胡宗山.农村合作社:理论、现状与问题[J].江汉论坛,2007,(4).
[8]苑鹏.合作社法运行中暴露的十大问题与缺陷[J].中华合作时报,2013-08.
[9]孔祥智.合作社法修订应研究的几个问题 [N].中华合作时报,2013-08.
[10]杨群义.农民专业合作社盈利分配中存在问题透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