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中国水泥市场集中度的刻度线

2014-04-06吕占斌

散装水泥 2014年1期
关键词:集中度水泥企业

集中度(ConcentrationRatio),当今水泥市场中使用频次最高、喊得最响的经济术语,也是业内外相关利益主体争夺话语权的一个制高点,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产业政策的走向。

每当水泥价格遭遇下滑之时,业内定会有人士站出来大谈特谈集中度;产能过剩的阴霾“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时,产业内某些主体也会吐沫横飞开始大侃集中度;生态环保政策泰山压顶之时,业内企业总会捶胸顿足般地阔论集中度。

总而言之,一旦水泥产业呈现乱象繁生、群魔乱舞的局面,“屎盔子”就会牢牢地扣到集中度的头上,咀咒之声不绝于耳;这时的集中度,一方面成了谁见谁恨、谁见谁砸的箭靶子、“冤大头”;另一方面又被当作救死扶伤、包医百病的药方子、“救命仙草”。如此一来,热词“集中度”当之无愧!

集中度的小名不少,行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又称行业集中率,尔后演进为市场集中度(MarketConcentrationRate)或产业集中度。

依笔者看来,市场集中度更能反映其本质规定性,更具有现实性价值;市场集中度或称产业集中度,比集中度、行业集中度,其内涵应该更深邃一些,外延涵盖更全面一些,更符合中国水泥产业现状的实际;因为产业集中度有利于透视水泥全产业链市场产品的集中度,有利于挖掘中国水泥市场集中度步伐迟缓的原因,有利于解析高集中度为什么在区域水泥市场并不灵光的现实,有利于探索如何才能摆脱单纯强调集中度发展的路径依赖。

啥是市场集中度?它是指某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总和,一般作为整个行业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反映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因为不管是过度竞争还是高度垄断,都会对市场活力产生负面效应。如何判定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垄断程度呢?通常使用CRn指数来作为反映集中度的计量指标,也就是衡量某一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CRn中的n,是根据产业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但一般倾向于以3~8家业内最大企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所占相关行业总量的份额为宜。例如CR4,即选择四户最大的企业占有该相关市场份额,以此类推。

产业集中度是产业经济学研究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纵览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不仅体现了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标志着一个产业成长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

对于这个耳熟能详的产业集中度,笔者不仅认同产业集中度的重要地位,更深知对于当下中国水泥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集中度本身并不具备价值判断功能,并不是说水泥产业集中度越高越好,也不是说衡量不同市场环境的集中度都划定同一个刻度线,必须根据水泥产业具体的运行特征,结合产业运行的相对效率状况来做出科学的判定。

实践表明,任何以扼杀竞争机制为代价的产业垄断所形成的高集中度并不可取,只有始终保持竞争压力和竞争机制所形成的产业集中度,才是水泥产业需要的有效的集中度。简言之,集中度当有度。

面对水泥市场种种乱象,笔者早就对集中度的呐喊声心生疑窦,好奇心驱使对其背后的动机一探究竟,禁不住再以絮语唠叨——

譬如,中国水泥产业行走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中?与国际同业相比在市场及社会资源禀赋条件上有哪些特色?在市场机制与产业模式上哪些方面与国际同业有所不同?一些水泥产业集中度高的区域如今孕育出什么样的市场现象?现实水泥产业集中度到底够不够高?那么,这条刻度线划在那里最合适?假如真地达到专家及某部门设定的集中度,给产业效率及社会效益带来的利大还是弊大?

“事无好恶,过则成灾。”如今片面追求水泥产业集中度的状况,已经达到了近乎疯狂程度,与产能过剩的阴霾难道没有一些瓜葛,是否也有它的几分“功劳”;水泥产业严重同质化,与当前产业集中度难道没有一些关联,是否也有它的几分“贡献”;令人瞠目结舌的产业效率偏低,与产业集中度难道不存在某种“猫腻”,是否也有它的几分“暗劲”。

集中度的话语之争,隐含着水泥产业界笼罩着一种茫然、迷惑和浮躁的情绪;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潮流中,产业主体如何培养沉静的定力和强大的内心,正确认识中国水泥产业独特的禀赋条件,弄清楚水泥产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集中度,以及应当从哪里汲取提高市场集中度的“正能量”,才能避免重蹈“过犹不及”的覆辙。

破灭的水泥市场高集中度的“神话”

在产业经济发展道路上,影响产业集中度的因素有很多,譬如从宏观方面来看,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竞争程度、技术水平高低和政策环境机制等等。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以产业集中度考量市场竞争程度高低,遵循的基本逻辑是:较高的集中度表明更多的销售额或其他经济活动被很少一部分企业所控制,从而这一小部分企业拥有相当的市场支配力,特别是价格支配力,使市场的竞争性较低,市场有序,但这种理论当今也受到了新产业组织理论的挑战。

保罗·萨缪尔森指出:一个由单个企业构成的产业的集中度可能为100%,但是如果潜在的供给弹性足够大的话,该厂商的垄断势力可以为零;如果存在着一种能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那么,现有的垄断就会受到新进入者或该产业中原有边际厂商扩张引起的冲击。这就等于告诉人们:在潜在的供给弹性足够大的特定市场条件下,市场的竞争性不仅与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有关,还与市场进入障碍等其他因素有关。

为啥水泥产业中的不同主体对集中度各持己见呢?这是由于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市场环境下,主体之间不仅各自的理解和认知大不相同,而且利益动机和目标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于是乎,各取所需,自说自话,“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比如,扩张型的大企业大谈特谈集中度之后,总可以听闻到一阵紧似一阵的无节制规模扩张的冲锋号,期望藉此争夺控制市场的话语权;水泥价格滑落到低谷期大谈特谈集中度,总是伴随着联手哄抬价格的摇旗呐喊,期望藉此提振企业生存机会;政府机构大谈特谈集中度,总是看到为了招商引资抛出来的诱人的橄榄枝,期望藉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本开发项目;行业协会大谈特谈集中度,总是能看到为了行业获得某种利益所扮演着企业利益的代言人的角色,期望藉此维护有影响力的会员利益;专家学者大谈特谈集中度,就是简单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照猫画虎,到底何者能借鉴,何者能照搬,需要依据市场格局的实际情况而定。

事实胜于雄辩。能不能在现实中寻找到一块水泥产业高集中度的区域样板,看一看那里的市场状况又是怎样的?

让我们把目光首先投向烽烟四起、鏖战正酣的大西南水泥市场。据西南业界权威人士分析,2012年,重庆市水泥熟料总产能5345万吨,其中排列前六名的国内外知名水泥集团企业熟料产能就达到3637万吨,占比68%;这近乎70%的集中度不可谓不高,甚至比专家们设定的理想的产业集中度60%还要高出近10个百分点!

如按照业界普遍流行的说法,重庆水泥市场在高集中度的格局中,几大水泥巨头在市场中尽显叱咤风云、指点乾坤的招数,本来应该是秩序井然、价格稳定、一派产业繁荣景象了吧!可事与愿违,重庆水泥产业乱战之惨烈,行业亏损居全国之首,都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难道说这仅仅是一个例外吗!

无独有偶,我们再把目光调整90度转向大西北市场——2013年7月信息数据表明,水泥龙头企业宁夏建材在宁夏牢牢坐着雄踞霸主的第一把交椅,水泥市场占有率一直掌控在50%以上。目前,宁夏银川水泥价格却低于去年同期的11%,大小水泥企业皆是“哑巴吃黄连——一肚子苦水吐不出”。

请转过头来举目向东看,被业界认为水泥产业高集中度的浙江又怎样——历经了多次艰难痛苦的分分合合之后,浙江基本形成了大型企业掌控水泥市场的局面,其中南方水泥占到浙江总产能的52%,红狮水泥产能占比达到13%,海螺水泥产能占比也在5%以上。

可令人遗憾的是,高集中度同样无力抵御市场低迷的冲击,并没有释放出业内预想的神乎其神的“魔力”。在该区域水泥价格连续大幅下跌的压力下,浙江水泥企业不得不连续出台限产计划,其频次之高前所未有。这种具有水泥产业风向标意义的“浙江现象”,会不会也被划入例外之中呀!

再把目光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北转向90度,地处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水泥市场,尽管北方水泥和亚泰水泥两家大型企业是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在该区域市场独霸一方,截至2012年末,两家大企业熟料生产能力占全省的82%,集中度不可谓不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左右,说这一刻度线可与国际市场媲美也不能算“忽悠”,可现实中的水泥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迷,这算不算是特殊区域的又一种例外呢?

不知为什么,以上这些集中度已经达到相当高度的水泥区域市场,竟然没有成为专家及行业协会所渴望期待的“理想王国”,一切都像梦境中预期的那样风调雨顺、歌舞升平,产业效率也如预期的那样提高一大截呀!市场又毫不留情地诡异地捉弄了人一把,比从前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又一次雪上加霜,无休止的连续“限产”成了水泥企业界的隐痛;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恐怕还在后头,这些“非预期的东西”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成了常态,除了时常发作之外,大有呆上一段时日懒着不走的态势。

近些年来,一股不安的情绪在业界上空盘旋着,人们不止一次开始怀疑高喊多年的提高集中度,到底是否符合中国现阶段水泥产业的市场环境?在提高集中度呐喊声中谁才是受益者?中国水泥市场独特的资源禀赋是否决定了集中度不能与国际同业攀比,且存在适应性、合理性?捅破那层朦朦胧胧的窗户纸,业内不厌其烦地高喊要推高的这个“集中度”,并不能简单的与产业集中度划等号,确切讲不过是强调水泥制造链环的集中度、水泥初级原料类产品的集中度,而不是全产业链市场的集中度,更不是优化水泥产业结构的集中度。

有如医学所言,胆固醇可分为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一样,尤其是在产业结构失衡“碎片化”的现实之下,“坏胆固醇”的集中度,如果被人为地把刻度线划得很高,又与市场实际情况相背离,那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

评价一个水泥产业健康发展状况如何,从来不会简单地把眼睛只盯在水泥制造业的规模大小上;生产链环好比是一个大的涡旋,汹涌旋转,把杂物及泡沫都会甩向产业边缘和末端上去,而蓬勃发展的产业终端以及充满活力的子产业,才是产业健康发展的最根本标志。

日前,几部委联合发布的《意见》中,要求到2015年,前10大水泥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35%。也有人大胆设定了中国水泥行业集中度,要与发达国家即60%~70%的水平比肩看齐,究竟这对水泥产业来说,是一件幸事还是一场麻烦,真的不好说呀!产业集中度如同西方经济学上其他理念一样,简单地不切实际地去生搬硬套中国水泥市场,特别是那些带有绝对值数据的指标,会不会是一次硬生生的“削足适履”,又是一个真的不好说呀!

市场永远是对的,现实市场无情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水泥行业集中度的一系列“神话”接二连三被打破。那打破这一“神话”藏在这层“窗户纸”后面的人是谁?正是那些怀揣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心态的、被旧体制“遗产”宠坏的“孩子们”,还有那双已经伸出来尚未缩回去的“扩张之手”!市场又是公道的,任何不理性的放任都要付出代价,而苦果终究会摊派到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头上。

一是在低端无序竞争的背景下,摇旗呐喊提高集中度,必然招来产能过剩的灭顶之灾!

在特定市场范围之内,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主要途径有两条:第一条是企业之间兼并联合,组建成更有竞争实力的统一的大型强势企业。这种途径无疑是效率较高的积极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可是在现实水泥产业低端无序竞争的背景下,只能成了一种美好的奢望。

其实,在提高集中度中暗藏着一个“工具化陷阱”。据水泥协会统计,2013年上半年,全国新投产生产线32条,熟料年设计产能3884万吨。一半以上的产能集中在矿山资源丰厚的西部省份,其中贵州、新疆投放最多,新投放熟料年设计产能均超过600万吨;再从企业来看,主要是中材4条线450万吨、中建材3条线310万吨、海螺2条线310万吨、红狮2条线310万吨。

第二条是部分强势企业扩张发展,迫使一些弱势企业退出产业领域。这种途径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大浪费,比如产能过剩或重置成本过高等,且耗费时间漫长,其成本代价不可估量,甚至变成了一种非良性健康的恶性力量。目前,水泥产业正苦苦挣扎在这种恶性循环的泥沼中。

二是在低约束门槛的市场环境下,摇旗呐喊提高集中度,必然引来价格竞争的横祸!

争相杀价的祸水在水泥市场内横流,令企业界愁眉苦脸,尽管行业内企业为了生计,连连做出“限产保价”的无奈举动,仍然无法遏制价格低迷的颓势,就连需求旺盛的西部区域市场价格也在历史的底部徘徊。这种谁也不愿看到的混乱无序的局面,并没有在震耳欲聋的集中度的呐喊声中减弱、消失!

三是在物流瓶颈制约的条件下,摇旗呐喊提高集中度,必然压制中小企业“短平快”的比较优势,而大企业又一时无法弥补其空缺。

水泥原料产品就地产销是最现实、最普遍的市场现象,远销难是现实的瓶颈制约,这也是小企业得以生存之道,此乃市场结构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机制作用之下,一味地高喊提高集中度,助推了矿石资源产地掠夺战和产能扩张的恶性竞赛,当下的结局就给出了明晰的答案。

四是在农村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格局中,摇旗呐喊提高集中度,必然导致一部分企业放弃运营成本较高的农村偏远市场,一头扎向本来就已饱和的城区市场。

这种现象当然与社会物流瓶颈制约及企业利润高低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说明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必要性、现实性。

一言以蔽之曰:集中度,集中度,肯定不是无限度,而应该有个“度”!

这个“度”不仅表现为不同产业发展阶段上的差异,更由于各国水泥市场条件及环境不同表现出区域上的差异。任何形式的急功近利乃市场之大忌,产业发展之大忌。与此同时,这个“度”的高与低、适合与背离,还与人的综合战略素质密切相关,即产业主体以正确的思维理念为指导,对产业实际情况做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进而勾画出一条合适的刻度线,那种不顾中国水泥市场现状及资源禀赋条件,简单类比国际同业的盲目追高,必然招来一场人为的市场之祸,况且这种祸端已经发生!

中国水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集中度

上文已经阐释了一个常识性的结论:不同市场环境会形成不同的产业集中度,某一产业的集中度演化也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面对现实的水泥市场,我们要正视且认同水泥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现状,客观而理性的寻找产业集中度的真实变化对促进水泥产业有效发展的适应性,而不是非要人为地划定一个似是而非的集中度目标。

包括专家在内的许多业内外人士,在谈论水泥产业集中度时,总喜欢顺手拿发达国家的硬杠杠、“钉对钉卯对卯”去直接比照丈量,动不动贬斥现在中国水泥产业集中度还远不够高,非得达到主观标定的60%甚至70%以上不可。笔者对此实在不敢苟同。

我们把发达国家水泥产业集中度当做一个参照坐标,也不过仅仅是个参照而已,最起码在现阶段是不能简单地攀高类比、整齐划一。不同的市场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发展环境,就决定了各国水泥产业不同的发展路径,所以简单地套用发达国家水泥产业集中度的标尺,无异于“削足适履”。国际水泥产业集中度的“鞋”适不适合中国“脚”,还需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个客观而现实的问题迫切需要水泥产业内外人士回答——中国水泥产业集中度属于哪种类型?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和日本通产省对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产业市场结构大体上为两大类:第一类:CR8≥40%的寡占型,其中又细分为CR8≥70%的极高寡占型和40%≤CR8<70%的低集中寡占型;第二类:CR8<40%的竞争型,其中又细分为20%≤CR8<40%的低集中竞争型和CR8<20%的分散竞争型。问题就像一层又一层叠压在一起的大饼,层层叠叠的一大摞摆到了桌面上,那只好慢慢一层一层地剥开了。

中国水泥产业集中度到底属于CR8≥40%的寡占型,还是CR8<40%的竞争型,这恐怕是最基础的第一层问题;接踵而来的是问题的第二层,如果是寡占型,那是CR8≥70%的极高寡占型,还是40%≤CR8<70%的低集中寡占型;第三层则又推进了一步,如果是竞争型,还需要回答是20%≤CR8<40%的低集中竞争型,还是CR8<20%的分散竞争型。

从现实看,当前国家对水泥市场的产业政策定位,以及现实产业结构状况和市场禀赋条件,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及其基本逻辑:充分市场化。换句话说,中国水泥产业不属于自然垄断行业,而属于充分竞争性的领域,市场机制发挥着支配资源配置及决定市场走向的作用。集中度是在鼓励竞争的规则下形成的,也是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结果。

即便放在更大的格局中,中国水泥产业集中度也不可能走寡占型之路,而竞争型才是积极的合适选择。再进一步研判,如果在20%≤CR8<40%的低集中竞争型与CR8<20%的分散竞争型二者之间做出选择,笔者则更倾向于后者。起码来说CR8<20%的分散竞争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更符合中国国情与市情;至于这个“相当长”有多少年,而后过渡到20%≤CR8<40%的低集中竞争型,此时下结论为时尚早。

发达国家水泥行业集中度一般在60%~70%,我国到“十二五”末期的目标定为35%;我个人认为,追求60%~70%的集中度是不太现实的,也是过于理想化的,是一种大跃进式的浮躁。如能达到40%以下的集中度,对于中国水泥产业来说是比较理想的状态。那么,假如水泥市场CR8≥40%寡占型的集中度,必然由于行业垄断导致一系列不健康的现象发生;占主导支配地位的企业,由于失去了高效率的进取型对手的竞争,不仅会肆无忌惮地歧视中小企业,甚至对顾客任意盘剥,完全忘记顾客的存在。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甚至会重走补贴的老路。这种逻辑对于水泥产业来说也是成立的。

何况,大型水泥集团在前一轮产能扩张中,已基本完成了全国范围各自区域战略布局,产业集中度提高到了相当的水平。最新数据显示,30家年生产规模超千万吨的水泥企业熟料能力已经占全产业总量64%,水泥制备能力占全产业总能力47%;前20家水泥企业的集中度超过50%,形成市场主导能力;熟料产量排名前57位的企业生产熟料总量已经占全产业总量74%。可是现实水泥产业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目前,生态环保压力“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如真能大刀阔斧地落到实处,相对而言产业集中度会提高一大截子,大型水泥集团企业又何必继续谋求全国满天星式的布局,是不是更应做好某个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区域市场,做强产业链,增强掌控力呀!

也正因为如此,笔者在水泥产业集中度问题上始终坚持两点:第一,认为应该强调提高水泥区域市场集中度,即在一个资源依托的区域内,大企业集团控制水泥市场的比率,而不是一味强调某个大企业集团在全国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率,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某个区域市场本来早被几家大企业集团瓜分,区域集中度本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却还在那里跺着脚大喊大叫集中度不高的倾向。第二,认为水泥产业集中度应该涵盖终端水泥制成品及服务的份额,这样的集中度才有价值。本文下面就会详细阐释这方面问题。总之,坚持这样的产业集中度才遵循市场规律,契合产业实际状况,更有利于水泥产业健康发展。为此,笔者所谈的水泥产业集中度与目前业内高喊的集中度,在本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此集中度非彼集中度,这也正是撰写本文的用意之一。

一个具体而叫真的问题迫切需要水泥产业内外人士回答——考量水泥产业集中度是应该涵盖终端产品市场及其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类产品市场,还是循老规矩只是包括单一的初级水泥原料市场份额?

现实水泥市场格局中,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在终端水泥制成品及其服务市场所占的比重很低,初级水泥原料产品仍是占有绝对的控制地位;这主要由于大企业仍然还守着这样的理念,盲目的以为踏入水泥原料市场、掌控矿山及生产资源,就如同坐进了诺亚方舟,即使天塌地陷也无所畏惧,实际上并不象想象的那样简单轻松!水泥产业市场最严重的挑战何在?来自于水泥产品上的差异化不明显,也就是常说的严重同质化现象;水泥体积过大、储运成本过高的区域性产品特征,使得终端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类产品市场,就成了决定竞争输赢的核心区域,检验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传统大规模生产时代的市场和行业情况不同,新的产业逻辑正推动着产业结构及竞争机制的更迭变化,亦是影响产业集中度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泥企业能否立足长远战略愿景,宁愿腾出来一块初级产品市场空间,拿出一部分资源投入到高附加值水泥及水泥制品的终端市场中来,提升毛利率,扩大区域市场辐射半径?水泥及水泥制品的市场集中度越高,全产业链的市场占有率越大,产业结构就更优化合理。这样的高集中度才是健康的、良性的,也是水泥产业努力追求的目标。此外,较大规模的水泥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途径,并非一定要“生吞”吃掉,可以高附加值的技术研发为纽带,整合相关企业建立某种形式的联盟,强化市场地位和支配能力,找到话语权和协同效应,尽显“王者之风”。

话至于此,大家千万别忘了国家对水泥产业的市场定位——充分竞争行业,这既是确定了产业战略方向的大基础,也是形成产业环境的大前提;千万不要忽视中国水泥产业的属性——低产业集中度行业,这是客观的现实存在,也是区别于一般产业的特殊性所在。在这样的语境和逻辑之下,划定的水泥产业集中度刻度线,才不至于出现偏颇和极端。

高集中度为啥在摇旗呐喊中姗姗来迟

吊诡的是,水泥市场的集中度并没有在震耳欲聋的叫阵声中大幅提高,为什么它的脚步却总是那样的慢腾腾,甚至做出原地踏步状,除了令一些力主高集中度的人大失所望之外,还暗含着一个什么样的潜台词?欲解其中原委,不妨请看下文。

集中度,本来就是市场机制与产业政策环境这两支藤蔓共同结出来的果实,而非人为制造的“歪瓜裂枣”;换句话说,现今水泥市场集中度正是产业发展程度的真实面貌。

客观上,中国水泥产业属于低产业集中度行业,目前如此,将来也会如此。以下市场现象无不充分证明了这一判断。

诸如,水泥市场上的价格战、资源战、人海战硝烟不散,近乎原始的低层次竞争连绵不绝,尽管使用了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等十八般兵器,还是无法根绝这一市场现象;企业的产品及服务严重雷同,结构上“清一色”的同质化,传统且陈旧的商业模式如绳索紧紧捆绑住手脚,企业在营销方法、营销手段、品牌诉求、品牌传播、终端促销上如出一辙,企业只有在混乱的拼杀中苦苦寻找突围的血路。这些现象正在唤醒我们,是不是应该从产业特有规律等综合方面查找缘由,水泥产业集中度遭遇到“天花板”说明了什么,是否非要抱着单纯追求高集中度这一条道跑到黑?

先从微观的产品层面说起,首先,矿石原料分散性就无法形成自然垄断。我国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且分布较广,又是个富煤国家,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理念支配下的中国人,极其善于利用身边资源发展自己,所以,即便是大企业实行撒大网似的兼并整合,实际上也很难形成“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垄断局面。更值得提醒的另一层面问题是,确定达到60%的产业集中度目标靠不靠谱?这个照搬西方版本且极富理想化色彩的大胆设想,对于我国水泥产业发展到底是福音还是祸水?

再者说,水泥产品还是一种季节性消费特征明显的大宗建筑材料,其产能发挥率与市场需求节奏密切相关。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大约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建筑工地停工,而南方地区通常有4~5个月的雨季建筑工程开工不足。水泥市场需求特殊的不均衡性,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市场供需节奏及运行规律。“顺其者昌”,水泥企业必须考量水泥窑年运转310天的设计依据,来确定生产经营运行与这种市场供给的不均衡性相适应,否则市场就会让你吃“闭门羹”没商量。由此可见,想靠人为推动形成60%的产业集中度的垄断格局,来消化掉近30%的过剩产能,到底现不现实、可不可行,也需要时间来回答。

还要看到,水泥本身是一种体积庞大、运输半径小、产品有效期短的大宗产品,企业很难像其它工业品那样通过大量存货或长距离调运的方式,来调整市场供需节奏,何况从成本的角度上看,也未能达成预期的经济效益。水泥企业有谁不深谙此理,否则怎样把企业办下去呀!为此,靠人为推动形成60%的产业集中度的垄断格局,去扫荡掉四五千家的企业,市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最好还是让实践说话。

如果说水泥产品特性还不足以说明高集中度姗姗来迟的原因,那么,现在就有必要把目光投射到全产业市场格局的高度上。

1、我国水泥市场独有的资源禀赋条件,恐怕是水泥产业集中度提升速度慢的内在因素之一。

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的是,我国幅员辽阔横跨了五个气候带,东西及南北距离都接近5000多公里,加之水泥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及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必然决定了在产业集中度上与发达国家具有不可比性;正由于此,我国水泥产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但产业集中度却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不仅算不上是什么怪事,反而是符合水泥市场内在规律的客观现实。

2、我国现实水泥产业集中度与整体产业环境的适应性,恐怕是水泥产业集中度提高速度慢的制约原因之二。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产业集中度虽然只有30%左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左右;然而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格外留心关注:一是,目前我国水泥产业中前10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集团),水泥熟料集中度已经达到了42%;二是全国已有19个省市区的6家大型水泥集团企业,水泥产能分别占到该区域水泥总产量的60%以上。三是截止2012年末,国内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的水泥企业有两家、5千万吨以上的三家,中国建材集团以3亿多吨居榜首,海螺集团1.5亿多吨列第二位,中材、冀东、华润则分别以7275.7万吨、6751.8万吨、5415.7万吨紧随其后。

现实市场往往是歧路纵横,不可能听任人的主观意志摆布。这三组数字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现实情况下的水泥产业集中度已经足够高,且与水泥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而不是某产业主体出于利益需要主观上认为太低了;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我国水泥市场话语权早已被大型水泥企业集团所掌控,特别是多个重点区域市场集中度,完全可以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水泥产能过剩之罪过,盲目的追求高集中度恐怕也难逃干系。常常听到一种主流理念的说法,把产能过剩归咎于集中度不高的结果,从一般理论上看似乎合逻辑,其实这是陷入了拿来主义的误区。事实上,市场中哪里晃动着大企业提高集中度的幌子,哪里就一定是产能过剩的重灾区,先是东南沿海,后波及到大西南,今天的大西北也是如此!

这样一种复杂的产业情势,必然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泥产业发展不平衡性,也导致了全国水泥产业集中度的数据信号失去了引导产业发展的真实价值和意义。不妨试想,假若全国水泥产业集中度真地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高度,比如说60%以上,那么,我国东中部地区的水泥市场集中度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假若中国水泥市场真地被几家或者十几家大企业所垄断控制,那又将会展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有效竞争的良性的产业秩序会如人所愿的那样展现在人们面前吗?那种旧体制下“铜帮铁底”水桶阵一般的垄断“孤岛”,又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呀!

3、我国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现实状态,恐怕是水泥产业集中度提高速度慢的拖累原因之三。

水泥产业集中度刚被市场“盖了帽”、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火锅”,迎面撞来的却是超30%的过剩水泥产能,如同一座大山又横亘在前行的路上;如果仔细剖析一下产能过剩的比重构成,会不难发现存在“两个相当大”:一是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产能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二是大型企业集团新上水泥项目的产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盲目追求集中度的产业生态,为大型水泥企业上马新项目大开“绿灯”;它们一只手摇晃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旗帜,高声呐喊,似乎高集中度就是拯救水泥产业的“救世主”;一方面就大肆扩张产能铺摊子,拔寨夺城,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短短几年,近乎疯狂的野蛮增长,一下子蔓延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水泥企业不顾投资回报率低下,更无意愿去进行产业兼并整合;不顾增加重置成本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不怕自食亲手酿造下的产能过剩的苦果。于是,才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整个产业不知道有多少水泥制造设备低效运行着,不知道有多少户企业正在打打停停勉强维持中喘息着,不知道有多少生产线还没等“下蛋”就趴窝在厂房里!

曾有业内知名人士一语道破天机:当前的水泥市场竞争已不是旋窑与立窑之间的竞争,不是先进产能与淘汰产能之间的竞争,而是新型干法产能之间的实力竞争。如此大张旗鼓地欲提高集中度,不仅没有优化产业结构,反而招来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祸水,深刻反思会给我们什么警示呢?

写到此,想起了毛主席著名的《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那么,水泥产业集中度的刻度线是不是现在已经摸到了“天”了,否则只有“三尺三”之遥的“天”,还能会有多高呀!

在商言商,那些活生生的、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微观市场现象,一定会让发热的头脑冷静了许多。⑴大企业产品成本的利剑太钝,无终端高附加值产品优势,一时间里还挤不垮中小企业;⑵环保政策的“紧箍咒”约束力太弱,一时间里还压不倒不达标企业;⑶企业退出市场机制的通路太窄,一时间里大企业新建比整合要容易操作一些;⑷水泥原料产品低端扩张的准入门槛太低,一时间里企业不愿意担当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的风险;⑸区域性产品受物流限制的绳子太紧,200公里左右的销售半径及运输成本大幅削弱大企业优势;⑹多格局的区域水泥市场并存的边沟太深,想靠少数几户国有或民企一统天下,很不现实。

等到某一天,上述市场现象在产业创新中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且这种改变恰好与现代产业大目标相一致,那么,水泥产业集中度再不用扯着嗓子叫喊,也会自然而然地向上攀升的。这注定是市场发展之必然。

水泥企业如何在产业集中度提升中成为赢家

追求高产业集中度的偏狭理念,如同一团迷雾弥漫着整个水泥产业,主要表现为:一些大企业认为只要抓紧扩大水泥原料产品产能,搭上集中度的便车,便可以掌控市场话语权成为大赢家;一些中小企业则死死守住当地那一块家门口市场,利用现实竞争的比较优势,大张旗鼓地与大企业抗衡,玩起了与虎谋皮的策略。或许人们会问,在提升水泥产业集中度的进程中,秉持什么样发展战略的企业,或者说具有什么样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真正地笑到最后呐?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弄清楚两个基本前提:

一则,理性地讲,当新型干法工艺技术在全球大普及之后,从水泥技术发展轨迹和速度来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水泥技术难有颠覆性的大突破;这就意味着水泥企业只能基于现有技术平台上博弈,竞争的核心一定转向了终端市场展开大厮杀,在商业模式创新上进行大决战;在这样的大格局中,至于水泥原料产品占有的份额多与寡,已不再是决定企业胜负成败的核心竞争力,只不过是一个基本条件而已。

二则,当严重的同质化流行病蔓延到整个水泥市场的各个角落,企业在低层次、低利润的残酷竞争中煎熬,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谁能做到抢先斩断捆绑在企业身上同质化的绳索,真正做到终端产品差异化、或商业模式差异化、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差异化、或交叉行业模式差异化,谁就能分享产业效率提高和企业效益骤增释放出的倍增效应。此时此刻的水泥产业集中度,则是市场机制作用于全产业链的结果,反映出企业在全产业链中的地位,而不再简单以水泥熟料产能所占比重决雌雄。

在这样的前提下透视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水泥企业面临着战略层面的整体挑战,而非策略行为的具体对策,更非权宜之计,为此,只有在以下某一方面领先的领袖型企业,才能居于赢家的主导地位。

(1)赢家一定属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当下盛行的“长尾理论”指出,首当其冲强调的就是企业要跳出同质化、低利润的“红海”,勇敢进入差异化、低成本的“蓝海”,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为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上的系统性创新。

创造价值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其内涵不仅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为客户、员工、合作伙伴、股东提供的价值,水泥企业在此基础上形成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力。

(2)赢家一定属于供应链重整企业。水泥产业发展的未来潜力在哪里?肯定不是囿于产业链上某个链环打转转,要在市场及行业边界的模糊化中谋求新的发展空间。重整业务流程就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未来水泥企业利润源于产业价值链,而不是水泥初级产品的垄断。水泥企业置身于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在上游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终端、顾客之间创造价值与重组价值,利用上、下游价值链优势降低成本,调整本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范围,真正跳出“红海”低利润的泥淖,以获得“蓝海”低成本优势。在产业竞争博弈时推进单个价值作业,水泥企业一方面整合上游价值链,对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整合下游价值链,也能有效地调整成本结构提高差别化,增加顾客的价值,让价值链每个环节都能一环扣一环地毫无摩擦、毫无损耗地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

(3)赢家一定属于品牌与渠道双突围企业。品牌是渠道之魂,渠道是品牌之动脉,二者密不可分;品牌的提升依靠渠道的拓展,而渠道的拓展又会促进与推动品牌的突围。水泥企业不仅要注重创建水泥原料产品的品牌,更要注重培育终端市场水泥制成品及服务项目的品牌,从核心竞争力的视角上看,后者不知比前者更重要多少倍!此外,在渠道建设和维护上,不单单是打通水泥原料产品的客户供应渠道,更为关键的是为建筑项目市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这样的渠道才能更通畅、更巩固。

(4)赢家一定属于终端市场控制企业。记得两年前曾发过一篇《决战终端》的长文,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终端市场及其创建水泥制成品族群的战略意义。针对未来的水泥产业市场格局,笔者今天只想直截了当地说三句话:第一句:终端市场是利润源,得终端者得天下;第二句:大企业不能占领终端产品及服务市场,不可能成为行业领袖;第三句:小企业靠家门口市场只能“癞蛤蟆打苍蝇——将供嘴儿”,而鬼门关就设在终端市场边缘上。

欲去明日,问道昨天。水泥产业集中度的精义,应该是既遵循水泥市场资源禀赋条件及其产业发展的规律,也不惮于做产业强国的新梦。此刻是否可以这样大声宣告,中国水泥产业在挥霍着激扬的青春之背后,亦或是对一个旧时代的决然告别,昭示着一段新里程的开始。

猜你喜欢

集中度水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