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离退休教师精神慰藉问题探讨
2014-04-06安志放安志芹
安志放,安志芹
(1.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民族大学 离退休干部工作处,贵州 贵阳 550025)
早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做出了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但时至今日,“精神慰藉”仍是一个未被社会所普遍熟知的概念。所谓“精神慰藉”,就是“对老年人进行物质供养和经济奉养的同时,通过满足老年人的各类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达到让老年人精神愉悦的目的”[1]。高校离退休教师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成为最迫切需要精神慰藉的社会老年群体。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研究高校离退休教师的精神慰藉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特定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还能为其他老年群体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高校离退休教师精神慰藉问题的凸显
人到老年,不但生理方面发生改变,心理上也产生相应变化,而这些都与精神慰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高校离退休教师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凸显出其特有的精神慰藉问题。
(一)生理功能衰退导致的精神慰藉问题
进入老年阶段后,一个最为基础性的变化是各项身体功能的衰退,生理防御机制也比年轻时候弱,不免会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生理的变化,特别是脑功能衰弱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和个性改变,将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消极和负面的影响。如果消极情绪过强或持续过长会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甚至会引起心身疾病,造成生理机能或组织结构上具体而明确的损害。由于常年伏案工作,缺乏运动,高校离退休教师的身体状况明显不如其他老年群体,他们在适应这种退行性变化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情绪不良,如烦恼、紧张,甚至苦闷、压抑。这样,就会由生理上的变化带来精神状态上的变化,高校离退休教师可能像其他老年人一样,对日常生活失掉积极性,对未来丧失憧憬和期望,加之与社会接触的减少,就很容易产生无望感和孤独感。
(二)社会角色转变导致的精神慰藉问题
任何人都以一定的身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一定的社会身份同时又标志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与这种社会地位相联系的行为模式,社会学中称之为社会角色。离退休就意味着离开已有的工作岗位,失去扮演了多年的职业角色,进入没有工作的生活。虽然绝大多数的离退休属于正常的角色变迁,但无论男女最初都会感到难以适应,即便之前已略有准备,仍可能产生心理上困扰,甚至导致“离退休综合症”。所谓“离退休综合症”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2]148。高校离退休教师都曾在工作岗位上体验过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受到自己被人重视和需要,但退下来后,习惯了多年的生活方式骤然改变,还必须从职业角色过渡为闲暇角色,从主体角色退化为配角,从交往范围广、活动频率高的动态型角色转变为交往圈子狭窄、活动趋于减少的相对静态型角色。由此,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失落感、空虚感、怀旧感和焦虑感,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
(三)家庭情感变化导致的精神慰藉问题
离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退居到家庭之中,家庭既是老年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满足他们情感需求的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呈现出逐步瓦解与分化的态势,家庭本应起到的老年人精神寄托作用遭受前所未有的削弱。对于高校离退休教师来说,这样的削弱更为明显。这是因为他们普遍重视教育,其子女大多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其中不少都在外地学习或者定居,即便留在本地的,成家以后也更倾向于自立门户,不再与父母居住在一起,这就使得“空巢”家庭相对较多。“空巢”家庭给老年人精神上、心理上带来的压力更大,它容易给高校离退休教师带来了一种被称为“空巢综合症”的精神危害[2]152。即便是在由父母和两代或两代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联合”家庭当中,他们的子女又往往把主要精力投向自己的子女,重下不重上,忽视了对年迈父母的情感投入。这样,家庭规模的逐步缩小和结构变化冲击着高校离退休教师传统的家庭观念,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寂寞和孤独。
(四)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精神慰藉问题
除了老年人自身和家庭因素以外,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营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健康、愉快生活的社会环境,是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衡量该社会文明和发达程度的标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面相对较小,供需矛盾突出,如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3];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老龄服务网络建设滞后,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老年社会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有待加强等。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相当一部分高校离退休教师一时还难以接受社会养老服务,对一些社会福利机构还存在着怀疑甚至偏见,这对他们的心理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高校离退休教师的精神慰藉需要分析
开展精神慰藉,既是高校离退休教师身心保健和家庭幸福的需要,也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需要。
(一)精神慰藉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心理学家的大量观察研究已经证实,精神健康作为整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维度之一,不仅是躯体健康的基础,也是老年人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中国长寿学研究专家胡夫兰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早亡的就是不健康的情绪和糟糕的心情[4]135。因此,提高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对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心态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关方面应该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为高校离退休教师提供更好的精神慰藉服务,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保健,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群体水平。
(二)精神慰藉是老年人家庭幸福的需要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伦理情感为纽带的一种最普通、最持久、最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它对于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健康长寿和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是紧密相联的,创造一个和睦祥乐的家庭生活氛围就成为他们最感快乐舒畅的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完全有可能被日益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所取代,但是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的互相关心、精神上的互相慰藉,并不会因社会养老的日臻完善而过时。因此,提高老年人的家庭幸福感指数,对于离退休教师的身心健康无疑是最好的补药。
(三)精神慰藉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需要
2002年4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提出了“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的理念,并将“健康、参与和保障”作为当今全球老龄事业的行动纲领,而居于首位的健康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前提。积极老龄化的内涵比健康老龄化的内涵更为宽泛,更加强调老年人的参与,更为关注大多数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及维护。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2020年将超过2.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5]2。老年人是社会的一大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因此,要尊重、理解、赡养老年人,积极关注高校离退休教师的精神健康,进一步满足他们的精神慰藉需要,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既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三、高校离退休教师的精神慰藉措施建议
针对高校离退休教师的精神慰藉问题,可以从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采取措施,满足他们的精神慰藉需要,使其安享幸福的晚年。
(一)个人层面:加强自我保健,主动调适心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有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7%取决于气候影响[6]。可见增强心理自我保健意识,保持良好心态,对保持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老龄化社会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高校离退休教师的文化程度高,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较高的认知,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因此,应充分重视高校离退休教师自身的主观努力,要积极鼓励他们学会自我调解,当好自己的“心理医生”,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高校离退休教师要关注自身的精神及心态的调整,把自己的思想从沉默等待、孤独乏味中解放出来,走出心理误区,走出自身投下的心理阴影,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重新投身社会生活,发挥老年人积累的人生智慧和社会经验,发挥余热。其实,离退休并不是参与社会的中止,而是参与社会的方式的转化,教师应该积极适应新的变化,自信有能力建立新的生活,将自己的晚年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实现精神慰藉的自我保障。
(二)家庭层面:提倡家庭和睦,增进交流沟通
作为对老年人精神上的抚慰和关爱,精神慰藉已经同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相并列,被称为现代社会完整的养老概念至少要涉及的3个方面之一。高校离退休教师不仅需要生活照料,而且需要精神照料,应充分调动家庭的力量给予他们情感支持、精神抚慰,创造温馨、舒适、愉快、祥和的家庭气氛,使他们感到安全、舒心,倍享天伦之乐。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独,老年人需要沟通,子女不仅要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要从精神上与心灵上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应该充分理解老年人,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方式以及理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行为,并随时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及情绪动态,遇事多与老年人商量,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当然,老年人也要多理解子女,加强与子女在生活方面的互动交流。
(三)社会层面:推进社会保障,关注精神健康
精神慰藉问题需要提到老年社会保障和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高度来认识。也就是说,精神慰藉不仅仅是离退休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家家都有老年人,人人都会老。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爱和尊敬老年人,处处都有助老敬老的良好设施,确实使老年人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户外,无论走到何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独立,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而且能够唤回离退休教师渐趋衰退的他尊感,实现较高层次的精神慰藉。中共十七大确立了“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十八大又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要求,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发展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和队伍建设。有关部门应适时组织高校离退休教师定期进行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开展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组织建设,积极组织高校离退休教师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增强离退休教师运动健身和精神健康意识,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和精神健康指导服务,尤其要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有关方面必须深刻认识到提高高校离退休教师精神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利导,着力加强精神慰藉工作,使他们葆有全面的健康,轻松愉快地品味晚年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高李鹏.老年知识分子精神慰藉问题研究——K大学离退休教师调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0.
[2] 赵慧敏.老年心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
[3] 卫敏丽,杨巧赞.民政部长李立国谈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0-11-28/090418412267s.shtml,2010-11-28/2014-03-01.
[4] 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 Weseley E.A health assessment of older arnericans:Some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s[J].Preventive Medicine,1988,(1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