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流动”释
2014-04-06张海明顾漩
张海明,顾漩
(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二十四诗品》的最后一品《流动》,颇有些耐人寻味。和其他二十三品相比,我们很难将“流动”说成一种风格或者一种写作手法。再加上《二十四诗品》本身以诗绎诗,语言具有相当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流动”就愈加难以捉摸。本文希望从“文以气为主”和“贵无”两方面出发,对《流动》进行解读。《流动》代表了《二十四诗品》对诗歌整体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流动”这个词,在诗学著作中并不多见。按《说文解字》:“流,水行也;动:作也。”[1]P379,460那么,流动就是指水等液体物质的运动;虞翻注《周易》之《比·彖》说:“水性流动,故不宁。”[2]P140这就是“流动”一词的本义。进一步,有形的液体挥发成无形的气体,那么,流动又可以指气体的运动。而“气”本身就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依古人看,世间万物无不以“气”为基本组成元素,正如《管子·内业》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3]P931作为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自然也不例外:“人之生,气之聚也”[4]P733;进一步,“有生之初,就有此气默运于中,流动不息,然后脏腑得所司而行焉。”[5]P36即,人体是“气”凝聚而成,生命就来自“气”的运行。那么,很自然地,气又决定了人的思维、精神状态,孟子著名的“养气说”里,“气”便是指人的品质、精神;由此衍生出的气质、气度、气概等诸多词语,也都证明了“气”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可以说,不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大千世界皆为“气”之所聚,是“气”不同形态的呈现。
进一步地,从基本元素“气”的运动出发,我们很容易能够推知“流动”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变化、不固定。“生灭流动,无有住相”,[6]纷繁万物都在不断地生成、消失,千变万化,没有停止的时候,流动是大千世界最为普遍的特征。正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4]P733而除了有形的物质,人的思维、精神也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中,如王阳明道:“人心自是不息,虽在睡梦,此心亦是流动,如天地之化,本无一息之停。”[7]402这里的心当指人的思维,即便是在睡梦中,人的思维也一刻不停地活跃着,就像天地变化一样没有休止。
那么,具体到《二十四诗品》,“流动”又有着什么样的含义?我们先回到具体文本,进行分析。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若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8]P44
“水輨”即水车,循环不息;“丸珠”是圆活之物,转动不止。在这里,作者首先借用水輨和丸珠这样具体的事物来模拟“流动”的形态。不过接着,作者又说,水輨和丸珠不过是为了阐述流动不得已而用的“假体”罢了,如果认为这就是“流动”的全部,那么可真是误解了作者的本意。重点还在后面——“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轴,是车轴,枢,是门枢。广袤的天地,就好像车轴和门枢那样处于永无止尽的运转中,流动不息。去探求天地运转的缘由吧,了解天地运转的契机、规律。然而,广阔无垠的天地,纷繁复杂的宇宙万象,从“无”中有,最终又将归于“无”。寒来暑往,岁月相替,如是千载,贯穿始终的就是“流动”。
乍一看,《流动》一品似乎就是描述了大千世界的变动不居。如果仅限于此,那么将《流动》放在如此一本诗学评论中似乎显得不那么协调。不过,如果从万物组成的基本元素着手,那么或许就能够发现诗品作者之用心。
如上文所说,“流动”一词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精神等的运动、变化,而沟通物质和精神的桥梁就是无所不包的“气”。进一步地,在中国古人看来,抽象的思维产物诗歌,同样是“气”的呈现;很多时候,这几乎是一条无需另加强调的公理。白居易的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天地间有粹灵气焉,万类皆得之,而人居多,就人中,文人得之又居多。盖是气,凝为性,发为志,散为文。”[9]3653当然,白居易将这种“气”限定为“灵气”,有别于前文所说的维持生命体征的气。灵,有心的意思;灵气也就更加强调精神层面的东西。又如归有光《项思尧文集序》:“余谓文章,天地之元气,得之者,其气直与天地同流。”[10]P21总之,“灵气”也好,“元气”也好,诗歌和人、万物一样,都是“气”的不同形态。
接下来,我们再来对《二十四诗品》中的“气”进行考察。诗品全文中,“气”字反复出现,并且具有相当宽泛的内涵。如《沉著》中的“绿杉野屋,落日气清”,[8]P39这里的“气清”,根据语境可以解释为空气清新,使用的是气的本义。而如《劲健》中的“行神如空,行气如虹”,[8]P40这里“神”、“气”相通,是指诗人的精神状态;《精神》中的“生气远出,不著死灰”,[8]P41则是指作品所蕴含的精神状态,远出纸上,毫无呆滞、死板之感。再如《豪放》品中,“由道返气,处得以狂”,[8]P41我们姑且可以认为这是指作者本身的气质、性情;《清奇》品中“如月之曙,如气之秋”,[8]P42那么就不是单纯指代具体的空气了,而是景物为观者带来的一种情绪,因此这个“气”就是审美层面上的“气”。所以,“气”在《二十四诗品》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诗歌的酝酿、创作,再到审美,都离不开“气”的变化腾挪。
正是因为“气”,无形的诗歌世界和有形的现实世界才有了类比的可能。如果说人因为有“气”的流动而获得了生命,那么诗歌的生命力也同样来自“气”的流动;如果说大千世界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流动,那么诗歌也是。借《芥舟学画编》的话说:
阿里朝门口望了望,想说什么,又望望阿东,却没敢说。他怕阿东吼他,也怕阿东哭。这个时候,该是妈妈过来摸他的头,对他说:“乖,阿里,做个好梦。”
要知在天地以灵气而生物,在人以灵气而成画,是以生物无穷尽,而画之出于人亦无穷尽。惟皆出于灵气,故得神其变化也。[11]
这里,如果将“画”替换成“诗”,那么大概就能够作为《流动》一品的诠释:天地以灵气化生万物,人以灵气凝而为诗;万物变化无穷无尽,诗之变化自然也无穷无尽。正因为诗和万物都由灵气化生而成,诗才能够得万物变化之神韵。
具体如何“神其变化”呢?《流动》一品也给出了答案:“超超神明,返返冥无。”如王弼所说:“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12]P337“冥无”者,寂寂然原无一物,却又能滋养万物,孕育出大千世界。“返”,即归也;回到冥无,也就是回到万物之本。而“超超神明”,向来有两解:将神明理解为天地神妙之机,或者理解为人的智慧、思维。依我看,或许解为后者更加合理,“超超神明”正是“返返冥无”的前提。超者,远也。令思维达到极远的地方,即超越于具体万象之上,俯视宇宙种种,方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识其本来面目;如《纤秾》品“乘之愈往,识之愈真”[8]P38,也正是这个意思。
所以,欲得流动之神,必达冥无之境。这就让“流动”有别于传统诗学批评中与“动”相关的其他术语,例如“飞动”,我们可以对“流动”和“飞动”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以便更好地探知“流动”独特的内涵。
“飞”,本义是指鸟儿飞举之态,那么,“飞动”自然就带有昂扬上升的态势。而这一点在传统书学中尤为显著。我们常常说,字有飞动之态,或者翰墨飞动、龙蛇飞动等等,这些地方的“飞动”,大体上都带有强健、张扬,乃至锋芒毕露的感觉。
在诗学领域中,“飞动”大约更强调活泼、富于动感之意。《文镜秘府论》给“飞动”下了个明确的定义:“飞动体者,谓词若飞腾而动是。”[13]P2006接着作者举了两句诗来加以例证:“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月光随浪动,山影逐波流”,这两句诗描绘的都是充满动态的景致,生动活泼。可见飞动者,首先是指诗歌写作的特点,用《二十四诗品》的话来说,就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8]P41正与死板相对。此外,《文镜秘府论》还说到了如何写出飞动的诗句来:“固须绎虑于险中,探奇于象外,状飞动之句,写冥奥之思。”[12]P2006飞动当植根于诗意的新奇、不落俗套,只有千变万化的“意”、深刻而耐人寻味的“思”,才能让飞动之句离于轻浮。
如上文所说,“月光随浪动,山影逐波流”可以作为“飞动”的例证,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借《洗炼》品之“流水今日,明月前身”[8]P40来说“流动”:前者将不动的月光、山影融入奔腾的波浪,后者却在世代更迭、纷繁万象中看到寂然不动的明月,这才是流水之神。
再进一步,从《二十四诗品》的整体结构入手,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到“流动”所处的重要地位。
第一品《雄浑》:“返虚入浑,积健为雄”。[8]P38虚怀若谷,则天地万物皆备于我,我又与天地浑浑然一体,这正是返虚入浑;而健,又如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内在的“健”生发出“雄”的气象来。雄浑是一种包容的、宏大的美,也是一种自然的自在的美,饱含着生命的张力,是活泼的,而非僵死的、板滞的。如“寥寥长空,荒荒岫云”,来去无迹,天然而成,却又气势磅礴,变化无穷,令人赞叹。那么,如何才能进入“雄浑”的境界呢?答案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环中,诸家多解以《庄子》之意,“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3]P66,环如万象相生相克,是非往复,无穷无已;而“环中”则无是无非,不生不灭,不着于万象,却是万象得以流动不居的根本;所以“环中”事实上也就是“冥无”的意思。
再看第二品《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8]P38默者,冲漠无朕也,即《流动》所言之冥无;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诗人只有回到无我无知的状态,这样才能洞察天地间一切微妙的变化,与之相契合。冲淡的特点在于“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即,冲淡乃是得物象之神,既要富于洞察力,能够感受到天地之间的奇妙变化,又不能执著于物象本身。一旦执著于形,那么就会被形所迷惑,失去妙不可言的神。
如是,《雄浑》和《冲淡》恰好构成了相互补充的关系,前者“得其环中”,后者“妙机其微”;前者由动入静,后者则以静察动。《二十四诗品》的前两品,可以说从两个不同角度描述了诗人对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的观察,也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思维过程。
可以看到,《雄浑》品的“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冲淡》品的“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又和“超超神明,返返冥无”遥相呼应。事实上,这几句话和玄学贵无派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8]P195在玄学家看来,“无”正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它无形无名,故无所不纳,纷纭世界皆由此出。它的地位等同于《老子》所说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14]P62-63而想要把握“道”,就必须摆脱具象的束缚,超越于形、名之上。所以,“雄浑”也好,“冲淡”也好,总而言之,就是不同创作者、不同创作心理下,以“超超神明”,观照流动不居的万象所产生的结果;而“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既是诗人对“无”的体察,又是诗歌创作所通用的、共有的过程。因此,《流动》一品可以说是对诗歌特征、创作过程的概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么看待《流动》一品:天地万物由“气”化生,流动不息、变化无穷;诗歌同样由“气”化生,于是我们才有可能用诗去展现万象流动。而流动的根本在于“冥无”,在创作中,诗人须超越具体万象之上,洞察宇宙根本,方能 得万象流动之神韵。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M].山东:齐鲁书社,2005.
[3]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孙一奎.医旨绪余[M].江苏: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
[6]释道宣.广弘明集(卷21)[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7]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台湾:学生书局,1992.
[8]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震川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2)[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