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之“精神”
2016-04-29杨丹丹
摘 要:《二十四诗品》具有诗歌作品和诗学理论的双重特征,诗品是关于“诗”的“品”,“诗”是二十四首诗的内容和形式,“品”是理论世界下的诗歌美学。二十四诗品的“精神”品,在美学基本理论上很有价值。它主张文学作品要有生气,避免呆滞,作家的形象思维、艺术想象、文辞描写,都需要植根于真实生活的土壤。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司空图;“精神”品
作者简介:杨丹丹(1991.4-),女,山东省郓城县人,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一、“精神”的考据
“精”,形声字,从米,青声。《说文》中还说“精,择也。”“精”是在众多事物中择优之结果。在五行之中,“青”主木,表示植物生长茂盛;古人以青色配东方,“青”是五方之首;又以青色配春天,“青”是四季之始。人生的春天是青春韶华,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所以“精”还可引申为精神、精气、精力等。“精”又表示物质中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引申为完美、优秀。
“神”,会意字,“申”是天空中闪电形,本义是神灵,传说中的神灵,是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神”泛指神灵,又引申为其他意义。“神”可引申为精神,如“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可引申为神奇、神异,如“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可引申为神采,指精神和风采,指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具体也可指景物或艺术作品的神韵风采。
二、“精神”一词的含义
“精神”首次作为一个美学原则被提出,是从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开始的,在司空图之前和之后,“精神”不是作为一个审美原则,而是有具体含义。
第一,“精神”一词指人的精气、元神,是相对于形骸而言的,如汉代王符在《潜夫论·卜列》中提到精神说:“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另外,还有元代的揭傒斯,他的《哭王十良仲》诗中说:“精神与时息,形质随日化。”明代宋濂也在《看松庵记》中说:“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
第二,“精神”指人的意识,这个意思,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经提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第三,“精神”有要旨的意思,指事物的精微所在。这一点可以从宋代王安石《读史》诗中看出,即那句“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除此之外,“精神”指精力体气,还可形容人有生气,还可意为神情意态、风采神韵、精明机警、神通等。
三、“精神”的审美内涵
“精神”被司空图作为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提出,使这一词有了确定的审美内涵。在《二十四诗品》中,司空图这样解释“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一)“欲返不尽,相期与来”
首两句“欲返不尽,相期与来”,被认为是最难理解的。其实这是一种形容性的分析,说的是精神蕴藏于内而显于外,是永远无穷无尽的,故欲返之于内而求知则愈觉不尽,心与之相期则自然而来。从语法上来看,这一句是平列句,并无主语,应是欲返(精神)而不尽,相期(精神)而与来。作为宾语的“精神”处于暗指状态。“返”在此处是“反映”的意思。“精神”是指作品所要反映的精神。“相期”有“适时”“顺应时机”的意思。因此二句认为作家欲探求事物的精神,并反映出来,使作品具有活力,是难以充分如愿的。激情到来之际。顺应时机,就可以写得有精神。这里也强调了作品的生气非从娇柔做作而来,而是真切自然地涌出。
(二)“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明漪绝底,奇花初胎”两句是以清澈见底的流水和含苞欲放的花朵,比喻事物栩栩如生的生气与活力,表现的是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接下来四句“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以情景交融的境界来描写“精神”的特色。鹦鹉、杨柳、楼台都是富有生命力的事物,而“碧山人来,清酒满怀”,则是表现了隐居幽人兴致勃勃的生动神态。
(三)“生气远出,不著死灰”
“精神”这一品的审美内涵,与老庄哲学有着渊源,从“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就能看出,这句话是从反面进行论述,直接点出“精神”一品的要害,没有生气的作品是不符合“精神”这一审美要求的,是直接对《庄子》中言语的化用。《(庄子·齐物论》有“形固可使如稿木,而心固可如死灰乎?”一句,是表现南郭子纂体道“坐忘”的身心状态。意为一个人的形体真的可以像干枯的木头,而心灵真的可以像燃烧后熄灭的灰烬那样吗?司空图在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意指诗人要创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诗歌,在诗歌中表现出精神,就要像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一样,生生不息。
(四)“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那么,怎样进行诗歌创作,才能使作品有“精神”呢,司空图明显提出,就是“妙造自然,伊谁与裁”。欧阳修曾提出过“文章与造化争巧”的审美判断,“余尝爱唐人诗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则天寒岁暮、风凄木落,羁旅之愁如身履之。至其曰“野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则风酣日煦、万物骀荡,天人之意相与融怡。读之便觉欣然感发,谓此四句可以坐变寒暑。诗之为巧,犹画工小笔尔。以此知文章与造化争巧可也。”(《欧阳文忠公试笔》 )这里提到的两联,分别出于唐代温庭筠和严维的作品。温诗写到:“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此外,欧阳修还曾记录了梅尧臣对温诗的赞语:“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欧、梅对温诗名句主要是从作品充分反映生活真实这一点来加以肯定的。“造化”就是自然。司空图的“妙造自然”说,欧阳修的“文章与造化争巧”说,这两个审美理论有着深切的同一性。
概括来说,《二十四品》中的精神品,在美学理论上很有价值,其中心意义是诗境的描写必须体现出对象旺盛的生命活力,事物的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就是作品需要有生气、有活力。并且“妙造自然”是对文学真实性的要求,它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精神”,是作品的所应到达到的美学标准。
四、“精神”在作品中的表现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确立了“精神”这一审美风格,就是说诗境的描写必须表现出对象的生命与活力,并且这种诗歌境界是十分自然的,非矫揉造作而来。是一种再造的“自然”,是不可能人为裁度的。此与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相似,而这种诗境最能以谢灵运的山水诗为代表,如《登池上楼》中那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的其他符合“精神”风格、描写自然活力的诗句还有“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
“精神”这种风格强调作品需要有生气、有活力,杜甫的很多诗歌都符合这个审美特征。杜甫《绝句四首》中那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谓一字一景,远近相映,无一字不精神,无一字不自然。类似的杜诗还有:“漫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绝句三首》其三)“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春水生二绝》其一)“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这些诗句的具有相似性,都符合“精神”品中“生气远出,不着死灰”的审美内涵。
五、结语
在中国文学史上,《二十四诗品》是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对后世的文学品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品评诗歌的多种风格时,提出了丰富的理论原则,作为其中之一的“精神”品,强调文学作品要有活生生的精神,在《二十四诗品》中,这一品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选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