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研究及其现实意蕴
——基于《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1-7卷的分析

2014-04-06王世明余永跃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资本家刘少奇资产阶级

王世明,余永跃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历史研究·

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研究及其现实意蕴
——基于《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1-7卷的分析

王世明,余永跃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对在中国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作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主张,这一成果集中反映在《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1-7卷中。刘少奇关于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为我国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当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解决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等现实问题留下了深刻启示。

刘少奇;资本主义;现实意蕴

建国前后,经过对我国道路深入思考,刘少奇毫不讳言我国应当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社会主义。但他认为,在革命时期,需要利用资本主义,需要与资产阶级联盟来反对共同的敌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需要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需要利用资本主义来为新民主主义社会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作物质准备。围绕在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为什么要利用资本主义,怎样利用和改造资本主义问题,刘少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我国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当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解决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等现实问题留下了深刻启示。

一、刘少奇对利用资本主义缘由的思考

1.民主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有着共同的敌人

1949年7月,刘少奇在《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林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愿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势力的自由资本主义的代表和派别在内。”[1](P6)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革命中及革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集中力量去对付帝国主义及其走狗”[1](P7)。因而,他认为,即使在推翻国民党政权之后,在保护工人阶级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利益的同时,还要和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必要的和适当的妥协与联合,以便集中力量去对付外部敌人和克服中国的落后现象。他反对在推翻国民党政权之后或者在实行土地改革之后,冒险地把中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立即转变成为主要矛盾。因为,那样就会“把目前尚能与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赶到帝国主义那一边去”[1](P7)。

在《关于中共中央代表团与联共(布)中央斯大林会谈情况给中央的电报》中,刘少奇还用较大篇幅论述了斯大林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观点。斯大林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战争中既没有投降日本也没有与日本一起撤退,与东欧和德国的资产阶级跟希特勒合作与逃跑不同。尽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当中的一部分在日本投降后,在蒋介石支持下,企图得到美国援助,但在中美通商航海条约打击下,中国资产阶级反对

美国和蒋介石。刘少奇论述斯大林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观点,无非是用斯大林的观点来证明,可以与中国资产阶级比较长期的合作,以反对共同的敌人。

2.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资产阶级仍然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过渡时期,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工会工作的指示〉稿上的批注》中,刘少奇谈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其中之一就是“劳动人民和一部分可以联合的剥削者及其代表的联盟,即在工农及其他劳动者联盟的基础上,再和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和政治代表结成联盟。此外,加入这个联盟的还有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宗教界人士等”[2](P217)。

在随后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刘少奇再一次强调了民族资产阶级虽与无产阶级有斗争,但还是无产阶级同盟者的思想。他在报告中陈述了民族资产阶级过去曾经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参加了民族民主革命,后来又在国家领导下参加了爱国运动和经济恢复的工作,经过“三反”“五反”的斗争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这些事实。因而,他认为“我国在过渡时期还有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就不但有斗争,还曾经有过并且现在还存在着联盟的关系”[3](P372)。刘少奇的这段论述表明: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过渡时期,即便存在斗争,但还存在着联盟的关系。因而,他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好同盟关系,让民族资产阶级在国民经济中、在扩大生产、改进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培养和训练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等方面,对国家作出一定的贡献。

3.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适当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通过全面分析中国的国情,刘少奇在《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中指出,在推翻帝国主义及国民党统治以后,新中国的国民经济主要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五种经济成分所构成。他认为,这五种经济成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生产力水平多层次的结果。因而,充分发挥和调动包括国家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在内的五种经济成分的作用,有利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刘少奇再一次指出我国在过渡时期还有多种经济成份。他说:“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主要有: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3](P370-371)刘少奇通过深刻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占经济总量的90%的是比较落后的小农经济和小手工业经济,不依赖私人资本家的生产,国家和人民对生产品的需要就远远得不到满足。因此,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它在整个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中,仍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适当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是有利的。

4.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适当发展有利于改善国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改变中国经济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境况,从而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刘少奇认为,在民主革命胜利后,还要利用资本主义,而不是马上反对资本主义。因为,资本家在生产方面占很高的地位,社会上很多的必需品要他们供给,他们是社会上一个很大的生产力。1950年,刘少奇《在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上的演说》中明确表示:“凡适当地服务于人民的需要,特别是适当地服务于农民的需要,而现在国家又不能办,或虽然办了但还很少的事业,是可以办的。交通运输事业以及服务于国家经济重点恢复部门的事业,医药事业,也是可以办的。此外,还有某些特殊矿产的开采与提炼,某些特殊工厂的建立,某些电力厂的安建等,国家都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之下,与私人订立合同,允许私人办理。”[4](P104)刘少奇主张不仅允许资本家开办关系国计民生的工厂,而且还要帮助资本家开办工厂。他说:“对于老老实实地不怕花费一些资本和气力地去经营生产事业的事业家,人民政府应当给予他们各项必要的便利条件,并给以指导,使其避免盲目性,帮助其事业的成功。”[4](P104)刘少奇还表示,“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若干发展是进步的,对于国民经济是有利的,对于中国是有利的,对于工人也是有利的”[5](P90)。1956年,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刘少奇就资本主义对国计民生的作用也作出了客观的评价。他说:“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和建设时期,对于国营经济在许多方面都起了辅助作用。”[6](P215)

总之,刘少奇认为,在中国民主革命以及由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加,既需要联合资产阶级反对共同的敌人,又需要适度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国民经济,改善民生。

二、刘少奇对利用资本主义方式方法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如何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促进国计民生和怎样有效地帮助资本家及其代理人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方面,刘少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思考,为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1.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既限制又利用,允许“合理”的剥削

刘少奇早在1946年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中

指出,应该有区别地对待封建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资产阶级,不能把农村中清算封建地主的办法,错误地运用到城市中来清算工厂商店。1950年,在《在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上的演说》中,刘少奇认为私人资本主义只要不涉及操纵国计民生,就不应该严加限制,而是留给宽广的出路。例如,私人资本主义可以办理服务于人民需要特别是农民需要的事业,可以办理交通运输业、医药事业、特殊矿产开采与提炼事业和电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之所以给予私人资本主义广阔的出路,就是因为在建国后“合作社与国家商业是不能完全代替私人商业的”,“大量的商品还要经过商人的手送给消费者和生产者”[4](P181)。既然私人商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因而“就还不能免除或不能完全免除商人的中间剥削”[4](P181)。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限制和利用则是通过“公私兼顾”和“劳资两利”的方针来实现。

2.政府帮助资本主义企业渡过难关,指导资本主义发展

1950年4月,《在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上的演说》中,刘少奇提出了人民政府应该帮助工商业渡过难关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他说:“对于那些有可能维持、又于国计民生有益、但是发生困难的私人生产事业,人民政府应该给以帮助,这些企业的主人和工人群众也必须各尽所能,共同协力,以便把这些企业维持下来,等待情况的好转。”[4](P103)除帮助资本主义企业渡过难关之外,刘少奇还强调人民政府还应该给予那些“老老实实地不怕花费一些资本和气力地去经营生产事业的事业家”各项必要的便利条件,并给以指导,使其避免盲目性,帮助其事业的成功。另外,他还特别重视给私人生产事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在1950年庆祝五一劳动节讲话中他指出,国家企业与私人生产事业之间的某些不适当的竞争现象应该加以纠正,在定货中和加工中也不应该附加某些不适当的条件,而且劳资关系也应该在国家劳动法令、集体合同及劳资协商机构中纳入正轨。

3.对资本主义既联合又斗争,把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进行

1949年4月,刘少奇在天津党政军民会议上就强调,对资本主义既要联合又要斗争,而不是统统否定。解放后,一些地方出现了清算斗争资本家、工人分厂等现象,导致许多工厂生产普遍处于停顿状态,以至于大批工人失业。对此,刘少奇对工人进行说服教育,指出工商业发展是当时工人最大的利益;而把资本家挤垮,城市贫民的生活无法获得保障。在资本主义改造过程中,刘少奇同样也是提倡对资产阶级进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对于能够服从社会主义改造的,“使他们跟着走到社会主义去”;对于坚决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的,“应像消灭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那样地消灭他们”。

刘少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及改造的过程、方法、方式、步骤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刘少奇认为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把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1953年7月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工会工作的指示》稿上,刘少奇指出:“在承认资本家的受限制的不完全的所有制的条件下,使资本主义企业逐步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2](P213)而在改造的时间上,他认为“大约要进行三个五年计划,即大约要十五年的时间。如果要建成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国,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7](P107)。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上,刘少奇认为需要和平改造,通过赎买的方式逐步进行。

在对资本家人的改造方面,刘少奇也有深入的思考。《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刘少奇指出:“在企业改造的同时,采取教育的方法,逐步地改造资本家,使他们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6](P217)他主张根据我国具体的情况,采取逐步改造的方法,即“经过教育、说理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进行安排等等又团结、又斗争的方法,引导那些能够服从社会主义改造或不坚决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的资产阶级分子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2](P219)。

在加强对资本家的人的方面的改造同时,刘少奇还不忘记发挥资本家里面的积极分子的作用,不忘记对资本家的家属的改造。在《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中,刘少奇强调:“同志们必须清楚,资本家中间的积极分子能够起到一种作用,这种作用是共产党员和工人阶级中的积极分子起不了的。刚才陈云同志讲了,两个陈副总理的报告不如资本家老婆的一席话。所以,在资本家中间,在资本家的老婆中间,在资本家的子女之间有一批积极分子,赞成社会主义,宣传社会主义,这是很可宝贵的,对于今天的阶级斗争形势是很有帮助的。”[6](P181)

三、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现实意蕴

刘少奇认为在革命时期以及推翻国民党和新中国成立之后,要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思想,符合中国当时改变落后面貌发展生产力的实际需要,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使在今天,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刘少奇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没有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国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一句话:消灭私有制。”[8](P45)但是,他们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对于那些资产阶级财产出

现以前的那种小资产阶级的、小农财产,则用工业发展来消灭,而不需要共产党人来消灭。马克思恩格斯在晚期研究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时,特别强调要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列宁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根据实际的情况,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走向“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中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东方社会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理论的正确性。刘少奇主张在革命时期和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既限制又利用,对资本家既斗争又联合,并没有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是在中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刘少奇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为我们解放了思想,也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2.刘少奇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没有动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自信力量

在革命时期,刘少奇主张利用资本主义,联合民族资本家,目的是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夺取革命的胜利,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在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主张对资本主义既利用又限制是为了发展生产,增强国民经济,提升国计民生,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作物质准备;他主张对资本家既联合又斗争是为了既充分发挥资本家在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又防止他们操纵国民经济。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刘少奇主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渐进地改造,而不是进行直接的剥夺;刘少奇主张对资本家及其家属进行改造,教育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不是进行残酷的镇压。尽管在认识上和在实践中对待资本主义有失误的地方,但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终的目的是利用资本主义来服务于社会主义,从未动摇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最为可贵的是,刘少奇“能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从两种社会制度相比较的角度去认识资本主义,这样对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9]。刘少奇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力这一根本标准,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自信力量,使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3.刘少奇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没有忘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惠及民生,为我们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问题提供了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得以极大丰富,但我国基尼系数在2010年已达到0.48,“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10],国民收入贫富分化严重,改革的成果没有有效地惠及到每个地区和每一个人。造成我国贫富分化的原因多样,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所有制结构上和财产关系中的‘公’降‘私’升和化公为私,财富积累日益集中于少数私人”[11]。刘少奇在过渡时期也主张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对私人资本主义则是通过“公私兼顾”和“劳资两利”的方针来进行限制和利用。那么,要改变我国当前财富积累日益集中于少数私人而导致的贫富分化问题,我们就应该在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的同时,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又依法对其实行监督和管理。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国有经济,使其更加壮大,同时改变分配政策和提高社会福利,来改变“劳贫资富”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最终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每个人。

刘少奇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是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中国人民伟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进行思考的结果。它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般看法,又结合了当时中国的实际,对于我们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刘少奇既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限制资本主义过渡发展以避免资本主义操控国计民生,这对于解决当前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小康社会甚至是实现“中国梦”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5]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顾丽君,顾云程.论刘少奇对资本主义的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1998,(5).

[10]夏业良.中国财富集中度超过美国[N].商周刊, 2010-06-21.

[11]刘国光.谈谈国富与民富、先富与共富的一些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0-25.

(责任编辑 何正欣)

王世明(1976—),男,湖北黄梅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余永跃(1967—),女,湖南平江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D2-0 〔

〕A 〔

〕1671-7155(2014)01-0056-04

2013-12-20

201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东中西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考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资本家刘少奇资产阶级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Bernard Shaw’s Wisdom 萧伯纳的智慧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