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湿阻中焦证治疗心得
2014-04-05李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7期
李 艳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401331)
阳春三月,惊蛰时节,风邪正甚,冬季之寒气亦未全退,季节交替之际,极易外感风寒之邪,而导致风寒性感冒,应辛温解表,代表方可选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然而,重庆两江环绕,水多湿气重,故内多夹湿,故治疗外感风寒感冒应在疏风散寒解表的同时配合化湿方可取效。举例如下。
李某,男,35岁,2014年3月7日就诊。不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体温38.5℃),流清涕,无汗,微咳,头痛,胸闷欲呕,查舌苔厚腻。辨为外感风寒兼湿阻中焦。方选麻黄汤加减。麻黄6g,桂枝3g,苍术3g,橘皮3g,姜竹茹6g,佩兰6g,炒枳壳6g,姜半夏3g,生姜3g,神曲9g,蚕沙12g(另包),甘草3g。日1剂,水煎温服,日3次,嘱避风保暖。服2剂后微汗出,再服2剂病愈。
凡邪之夹湿,热往往不能迅速下挫,伤寒如此,温病亦如此,治疗时皆应谨记配伍化湿药,麻黄、桂枝辛温发汗解表,苍术、佩兰、橘皮、枳壳化湿健脾止呕,姜竹茹、半夏化痰止咳,生姜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神曲、蚕沙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解表化湿,故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