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

2014-04-05高德宝

兽医导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毒苗狂犬病猪群

高德宝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广东广州 510410)

关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

高德宝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广东广州 510410)

1 前言

猪病是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猪体自身抵御各种治病因于能力弱于侵袭力的表现。同样道理,猪伪狂犬病是猪(包括野猪及其杂交一代、杂交二代、杂交三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伪狂犬病毒的侵袭,并且自身抵抗侵袭能力弱于病毒的侵袭攻击能力的表现。在猪群中,该病可通过妊娠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做垂直传播,还能够通过猪只之间相互吻触以及蚊蝇叮咬致水平传播,属于乙列传播疫病。临床猪伪狞犬病的病理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 基本情况介绍

致病病毒外界抵抗力强,主要经鼻分泌液、唾液、乳汁、尿液传播体外,部分带毒猪可持续排毒1年。此病常发生于冬、春季节,哺乳仔猪死亡率最高。

不同日龄阶段猪感染后,典型症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没有奇痒症状。

新生仔猪出生后36h,即可突然发病,典型症状——呕吐、腹泻、兴奋不安、痉挛、运动失调,病死率100%。

1周龄内仔猪,病情严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温骤升,瞳孔放大、眼球上翻;后期兴奋感明显,不停地前冲后退,继而出现肌肉痉挛,卧伏不起,有的作游泳状,最后死亡。

3~4周龄仔猪,出现上述症状外,多数便秘,病程略长,病死率40~60%。

2月龄以上病猪,症状轻微或隐件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使秘,有的病猪呕吐,多在3~4d恢复。如出现体温继续升高,病猪又出现神经症状,震颤、共济失调,头向上抬,背拱起,例地后四肢痉挛,间歇性发作。

3 防控建议

“净化猪群”、“防控于未然”,是防治此病的关键。具体饲养模式,建议落实到“小产房”、“小保育”、“低密度”、“分段饲养”各环节。细节性问题,参照如下:

3.1 免疫接种

多种种猪群有感染伪狂犬病的报道,此病正逐渐成为猪场免疫防疫的重点工作。

(1)后备猪配种前,用基因缺失弱毒苗接种,至少接种2次。

(2)能繁母猪怀孕后期,视感染程度接种1~2次,用灭活苗或基因缺失弱毒苗皆可。2次免疫接种,至少1次用基因缺失弱毒苗。接种时间,产前20~40d,或者与配种后的75~95d。

(3)仔猪接种,尤其是1月龄内的,视猪场感染情况而定。此前猪场未发生过疫情,或者周边养殖场未出现感染病例的,可于1月龄后免疫接种灭活苗1头份。猪场有感染病例,或者周边出现大的疫患,建议于19日龄或23~25日龄间接种1头份的基因缺失弱毒苗。猪场频繁感染此病,建议于仔猪3日龄接种基因缺失弱毒苗,于7日龄肌肉注射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于15日龄或19日龄接种1头份的基因缺失弱毒苗,如此可确保仔猪获得较高的抗病毒能力。

(4)保育和育肥猪群,尤其在重灾区,首次接种免疫3周后,加强免疫1次。使用剂量,参照猪只体重、年龄等情况而定。

3.2 药物预防

给药预防,建议配合使用抗病毒中药和抗寄生虫药物,“脉冲式”给药增强药效。用药疗程,每月伴药预控1次,每次连续3d。用药于早晨或上午拌料主攻药(美可欣、亿安特、金福康等),下午饮水混合电解多维或美肾宁,均为治疗量。具体用药时间,抗病毒中药为每月的第1~3d,驱虫药为每月的第11~13d。延长用药时间,减轻药物对猪体产生的毒副作用。

3.3 临床治疗

鉴于此病易于在猪群中流行和爆发,临床治疗中,必须高度重视对群体病患的控制。诊治中留意不同猪舍感染个体发病情况,尽可能确定疫患范围,对未感染群体实施预防性处置措施。

3.3.1 单一感染病例处置措施

致病病毒具有疱疹病毒的一般特征,颗粒直径大,且有较厚的脂质核衣壳。使用普通的脂溶性药物可破坏其基本结构,但对猪体损害也较为严重,具体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考证。由此,部分学者建议先隔离病患猪,早期用中药治疗,或尝试用生物制药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同时,用浓度为0.5~1%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猪舍及其用具,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3.3.2 混合感染病例处置措施

混合感染病例,需结合感染病种,对症施治。

通常对多种病毒混合感染病例采用紧急免疫?支持性治疗?辅助治疗的办法。支持性治疗包括控制肺部感染、调整胃部环境,辅助性治疗包括消除脑部炎症、补充电解质和激活副神经、驱虫等,临床应根据不同病例的染疫实际和病理阶段灵活处置。

实际施治过程中,无论几重感染,只要有出血症状,都应立即止血。市场常见止血药物,止血敏、维生素K3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3.3 感染伪狂犬病母猪所生仔猪处置措施

及早哺乳,借助母源抗体获取抗病毒能力;及时接种,3日龄滴鼻,7日龄干扰素注射,11~19日龄基因缺失弱毒苗接种。通过这两项措施,可有效提升仔猪成活率,各地均可尝试使用。

3.3.4 感染病例后期处置措施

伪狂犬病感染病例多数伴有胃部损伤(充血、溃疡、穿孔等)表现,而且使用治疗药物很大程度上影响胃内pH值。随着病情康复,发热、呕吐、腹泻、颤抖等病症痊愈后,部分病畜受药物影响仍会出现食欲废绝的个例。此时,建议采用如下处置措施:

(1)连续2~3d,每天2~3次视体重大小灌服或喂服纯酸牛奶30~100ml,母猪每次200ml。从第2d开始,每次在酸牛奶中加入粉碎的酵母片5~10片、胃酶片2.5片。

(2)在灌服酸牛奶的同时,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每天1~2次,用量视猪体重大小决定。对于同寄生虫混合感染病例,静脉注射维生素时.还应添加维生素B12。

(3)对采取上述措施后仍然拒绝采食的病猪,可灌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刺激胃神经[10kg以下仔猪4针瓶,10~15kg小猪2~3头/瓶,15~25kg猪0.5~1瓶/(头·次),25~40kg猪1~1.5瓶/头·次,40~60kg猪1.5~2瓶/头·次,60~100kg猪2.5~3瓶/头·次,100干克以上猪3瓶/头·次]。

[1] 李清艳,翟向和,刘荣欣,等.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J].贵州畜牧兽医,2002,(5):10-11.

[2] 金升藻,熊符,陈焕春.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2,(1):89-93.

猜你喜欢

毒苗狂犬病猪群
羊群疫苗接种方法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打败狂犬病
不同PRRS疫苗组合对仔猪免疫效果的研究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猪群亚健康
猪蓝耳病灭活苗和弱毒苗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
广南县一起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