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水县山羊寄生虫病的调查与防治

2014-06-07赵福琼陈启青陈大虎杨志艳罗德彪肖琳董保豫

兽医导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肝片贝斯吸虫

赵福琼陈启青陈大虎杨志艳罗德彪肖 琳董保豫

(1.贵州省惠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惠水 550600;2.黔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黔南 558000)

惠水县山羊寄生虫病的调查与防治

赵福琼1陈启青1陈大虎1杨志艳1罗德彪1肖 琳1董保豫2*

(1.贵州省惠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惠水 550600;2.黔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黔南 558000)

随着我县山羊养殖量的增加,我县2011年~2014年展开对山羊寄生虫危害及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并针对性进行防治,经过4年的努力,我县山羊寄生虫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山羊;寄生虫;调查;防治

动物寄生虫病是动物三大类疾病之一,由于多数寄生虫病不象传染病那样传染迅速而发病明显,往往被广大养殖户忽视或重视不够,而寄生虫对动物的危害十分严重,常以极为隐蔽的方式摧残家畜的身体健康,损害其繁殖能力,抑制幼畜的生长发育,削弱家畜的生产性能及饲料报酬,极大的降低家畜产品的数量及质量,影响经济收益。因此,自2011年以来,随着我县山羊养殖量的不断增加,山羊寄生虫病的防治也成为了我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保障我县山羊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我县展开了针对全县30只以上的山羊养殖场(户)的寄生虫病调查与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主要讲述我县山羊寄生虫的调查方法、流行种类、危害程度与防治效果,同时为山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调查范围

对全县25个乡镇30只以上的山羊养殖场(户)进行调查。

2 调查方法

2.1 进村入户调查

进村入户调查养殖户,听取养殖场(户)对羊只的生产性能、临床症状等的描述,通过观察羊只精神状态及对羊只体表进行检查等初步判断羊只是否感染寄生虫病。

2.2 解剖及虫体收集

对瘦弱、体况不好的120只羊子进行解剖,收集虫体;

2.3 实验室检测

采集山羊血清样品500份,用血凝试验方法检测其血液寄生虫感染率;收集300余份山羊粪便在显微镜下观察虫卵;采集耳尖血100份进行血液推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寄生虫。

3 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掌握了我县2011~2014年山羊体内外寄生虫的感染流行情况(详见下表)。

3.1 体表寄生虫

我县山羊感染的体表寄生虫主要有蜱、虱、蝇、蚧螨等,感染率达调查总数的34.67%,感染覆盖率达抽查羊场的100%,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疥螨病。

3.2 体内寄生虫

通过对120只羊只的解剖和粪便检查,共检查到蛔虫、细颈囊尾蚴、绦虫、肝片吸虫及其他肠道线虫等体内寄生虫,感染率达调查总数的36.05%,感染覆盖率达调查场数的100%。

3.3 血液寄生虫

通过采集无症状羊只血清240份送黔南州疫控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测,弓形虫阳性率达10%;采集有流产症状的羊只血清260份在我单位兽医实验室用血凝试验方法进行检测,弓形虫感染率达50%;采集有症状山羊100份耳尖血进行血液推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巴贝斯虫感染率为45%;采集无症状山羊耳尖血50份,用同样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巴贝斯虫感染率为2%。

4 症状、流行病学及危害

4.1 体外寄生虫症状

4.1.1 共同症状:体外寄生虫的共同点临床特征都是机械性损伤皮肤,造成寄生部位痛痒,使动物骚动不安,摩擦甚至啃咬,引起皮炎,甚至引起羊只消瘦,羊毛脱落,幼畜发育不良,生产力下降。

4.1.2 鉴别症状:蜱为吸血性昆虫,它是动物血液寄生虫病、病毒病、细菌性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皮毛上有肉眼可见的蜱虫;虱则不会剌吸血液,在被毛下可见多个虱虫体;疥螨始发于山羊的嘴唇四周、角两侧、鼻边缘和耳根部,严重的蔓延到整个头部及颈部,病变部形成坚硬的灰白色胶疲样痂皮;羊皮蝇则明显的症状是在羊背部有“皮病”,有的羊可能仅有一处隆起。

4.1.3 流行病学:体表寄生虫主要在夏季蚊虫大量繁殖季节发生,但虱和疥螨则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4.1.4 危害程度:体表寄生虫主要是被毛脱落,羊只消瘦,生长发育不良,蜱还是血液寄生虫病、病毒病、细菌性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但不一般不引起死亡。

惠水县规山羊养殖场体内外寄生虫病流行情况统计表

4.2 体内寄生虫

4.2.1 共同症状:体内寄生虫的共同点都是消瘦、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饲料报酬低、幼畜生长发育受阻、抵抗力下降、肉品品质下降、产奶量下降等。

4.2.2 鉴别症状

其次,每篇开场白中都有一定的话题与己方立场相关。而且,辩手所提出的立场都是己方动议的总体原因。Yoni Cohen-Idov用一个话题说明了己方立场:政府在公共场合设立监控录像的行为,“超越了其维护法律尊严和保障社会秩序的权利”,所以,我们提议取消这项政策。

(1)细颈囊尾蚴:剖检在肝脏包膜、肠系膜、网膜上具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虫体泡囊,严重时还可在肺和胸腔处发现虫体。急性病程时,可见急性肝炎及腹膜炎,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肝实质中有虫体移行的虫道,有时出现腹水并混有渗出的血液,病变部有尚在移行发育中的幼虫。

(2)肝片吸虫:急性型病羊,初期发热,衰弱,易疲劳,离群落后;叩诊肝区半浊音界扩大,压痛明显,很快出现贫血、粘膜苍白,严重者多在几天内死亡。慢性型病羊,主要表现消瘦,贫血,粘膜苍白,食欲不振,异食、嗜睡,被毛粗乱无光泽,且易脱落;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病情逐渐恶化,最终可因极度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肝脏内有肝片吸虫虫体。

(3)绦虫:绦虫病初期,成虫居于肠中,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隐隐作痛,腹胀不适,甚或恶心、呕吐。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伴肛门瘙痒。

4.2.3 流行病学:体内寄生虫不论年龄、品种的羊只一年四季可发生,但肝片吸虫则主要在夏秋两季,6~9月份为高发季节。羊吃了附着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均能感染,羔羊的病死率高。常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羊群发病较严重。

4.2.4 危害程度:大部份体内寄生虫的主要是引起感染羊只肖瘦、幼畜生长发育迟缓,肉品品质下降,产奶量下降,影响生产收益等。但急性的肝片吸虫危害则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可能会导致一个养殖场毫无经济收入或者倒闭。

4.3 血液寄生虫

4.3.1 弓形虫:山羊感染弓形虫母羊以流产为主,育肥羊则出现后肢无力、跛行等症状。

4.3.2 巴贝斯虫:病畜主要表现高烧、贫血、血红蛋白尿。幼畜或外地新输入的家畜常出现剧重症状。

4.3.3 流行病学:血液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蚊虫大量繁殖的夏秋两季,山羊一旦感染弓形虫,则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流产现象。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

体外寄生虫通过临床检查即可诊断,体内寄生虫通过临床上表现消瘦、精神倦怠,生产力下降、幼畜生长发育受阻等即可诊断。绦虫以粪检见有排出绦虫节片为主要依据,弓形虫主要是以羊群母羊高流产率为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巴贝斯虫病则可通过血红胆白尿等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

5.2 病理诊断

若要鉴别其是什么寄生虫,需进行畜体剖检,收集虫体,观察病变。如绦虫可在小肠内收集到长而有节片的虫体为;细颈囊尾蚴可在动物体内收集到特征性的虫体;肝片吸虫可在肝脏内收集到特征性的肝片吸虫体。

5.3 实验室诊断

怀疑感染弓形虫的羊群,需采集血清到实验室用血凝方法监测到弓形虫阳性方可确诊。巴贝斯虫病需采集耳尖血进行血液推片,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红细胞内的巴贝斯虫体即可确诊。其他体内寄生虫可采集粪便用饱和盐水浸泡法、漂浮法、尼笼篼筛选法、沉淀法等进行虫卵收集,在显微镜下观察虫卵。

6 防治措施

6.1 体表寄生虫

对虱、蜱、蝇等主要用辛硫磷、柳硫汞等对感染羊群进行洗浴,2d/次,连洗3次,在昆虫繁殖季节则半月对羊群进行一次预防性洗浴;对蚧螨则用伊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50kg体重注射1ml,严重者7d后再注射一次,然后再用辛硫磷、柳硫汞等对感染羊群进行洗浴,2d/次,连洗3次。

6.2 体内寄生虫

对绦虫、囊虫、蛔虫等肠道寄生虫用苯硫咪唑、伊维菌素等进行治疗,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口服或注射)。对肝片吸虫则用硝氯酚进行治疗,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

6.3 血液寄生虫

(1)弓形虫用用磺胺类药物和三氮脒进行治疗,磺胺药与甲氧苄啶合用有协同作用。磺胺甲氧嘧啶,内服一次量为60~100mg/kg;磺胺嘧啶内服一次量70mg/kg;增效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量为20mg/kg;三氮脒2mg/kg(配成5%的溶液)。无论用哪种药物都需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方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每年高温酷署蚊虫繁殖季节可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性驱虫,同时防止饮水、饲料被病源污染,家畜流产的胎儿及其一切排泄物,包括流产现场均需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

(2)巴贝斯虫则用三氮脒治疗较好,2mg/kg(配成5%的溶液),连用一个疗程,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可用辛硫磷或柳硫汞等对羊群进行药浴,阻止蜱与羊群的接触,在流行季节可用三氮脒进行预防性驱虫。

无论哪种类型的寄生虫,对圈舍及环境定期用生石灰等进行喷洒,粪便进行堆积发酵,以杀灭虫卵,防止反复感染。

7 防治效果

通过2011年到2014年我县对山羊体内外寄生虫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体外寄生虫感染率由2011年的42.68%下降到2014年25.76%,下降了15个百分点;体内寄生虫感染率由2011年的51.14%下降到2014年的17.65%,下降34年百分点;但血液寄生虫特别是弓形虫感染却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率由2011年的11.76%上升到2014年的40.13%,上升了39个百分点。这可能与我县山羊养殖主要是近年兴起,养殖规模在逐年扩大,但由于养殖户对血液寄生虫的认识够,防治措施不到位等有关。

8 小结

4年来,通过我县对山羊寄生虫病的调查防治总结出,要做好山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做好预防性驱虫,且要针对每种寄生虫用不同的药物驱虫,对不同发病季节进行不同虫种的驱虫,如体表寄生虫在蚊虫繁殖季节选择辛硫磷、柳硫汞之类的药物进行药浴、同时结合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等,方可取得好的防治效果;一般的体内寄生虫用苯硫咪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均可取得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但肝片吸虫需用硝氯酚方可较好的防治效果;血液寄生虫中的弓形虫只能磺胺类药物和三氮脒进行治疗,巴贝斯虫只能用三氮脒进行治疗。无论什么寄生虫、无论用什么样的药物,都需经过一定的疗程,要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要做好粪便、污染物、场地的无害化处理工作,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并可获得较高的养殖收益。

赵福琼(1969—),女,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陈启青(1980—)女,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陈大虎(1975—),男,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黔南州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南科合2011农字005号)

董保豫

猜你喜欢

肝片贝斯吸虫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绵羊肝片吸虫病与前后盘吸虫病混合感染的防治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犬韦氏巴贝斯虫病的流行与诊断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麦克贝斯》的悲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