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麻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2014-04-05郭志勇崔美秋山东省嘉祥县畜牧兽医局2724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9期
关键词:坏死性肠壁肠炎

郭志勇 崔美秋 (山东省嘉祥县畜牧兽医局 272400)

2013年3月山东省嘉祥县麻鸡场购进雏鸡40000只,采用垫料平面饲养,35日龄鸡群开始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将该病初步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情,使鸡群逐步恢复正常。

鸡坏死性肠炎是鸡常见的肠道消化吸收综合症、复合型肠道疾病。其流行范围广,流行速度快,是商品肉鸡、麻鸡、红公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没有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脱水或饲料报酬下降为特征的疾病,严重的病鸡粪便如烂鱼肠状,零星出现死亡。该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形经济损失巨大,此病即不是一般的消化不良病,是小肠球虫与细菌性肠炎混合感染疾病,是一种肠道综合症。

1 发病情况

2013年5月16日,嘉祥县某麻鸡养殖场购进4000只雏鸡,饲养方式为垫料地面平养。在35日龄时发现有的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眼睛紧闭,排黄色或橘色粪便,中间有气泡,如坏鱼肠状,其中夹有血便。随后发生死亡,全群发生率15%,发病后先后用安普霉素、地克珠利、新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39日龄后病情加重,每天死亡16只以上。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闭目呆立,食欲减退,粪便稀薄。呈咖啡色变为完全的血便。鸡冠和可视粘膜苍白贫血。消废。体温升高,头颈蜷缩、腹泻。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有的鸡只排泡沫样棕黄色稀粪,还有部分鸡排白色蛋清样稀便或西红柿样粪便,粪便中有未完全消化的饲料,酱色粪便增多,严重的病鸡拉坏鱼肠样粪便,乱窜尖叫瘫痪。两腿后伸趴地,发出尖叫声,夜间死亡偏多,鸡群有典型的扒料的特点。

3 剖检变化

(1)病变位在小肠,尤其是空肠和回肠,部分盲肠也可见病变,肠壁脆弱,扩张,充满气体,肠黏膜上附有黄色或绿色的伪膜,肠有出血坏死,严重的出现纤维素坏死,形成白色的伪膜,肠道变粗,有针尖大小的弥漫性出血点。剖检病死鸡可见肝脏肿胀充血,呈深红色个别存在坏死灭亡,脾脏肿大,充血。剪开后肠壁自行外翻,肠黏膜增厚,脱落,肠壁脆弱,肠管内充满气体,肠壁弥漫性出血。(2)个别病鸡肠壁明显增粗,约为正常肠管的2~3倍。增粗的肠管在15~25cm。病变部肠管浆膜浅红色、淡黄色或灰色。剪开肠管可见出血性式黄灰色液体有的有血凝块式豆腐渣样物质,肠黏膜表面附着一层很厚黄色伪膜,严重的充血式出血式见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麸皮样坏死灶,回肠坏死,失去固有弹性,稍用力即可使坏死肠段断裂。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将本病确诊为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

4 治疗

(1)彻底消除发霉变质的垫草。保持舍内干燥,加强通风换气。定时消毒,2次/d,早用高碘,消毒浓度为0.1%;晚用戊二荃,消毒浓度为0.2%。加强饲养管理,饲喂优质全价饲料;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维生素K及微量元素等。防止肠道出血,增加机体抵抗力,同时还应尽量的减少应激因素。(2)扩群,减小饲养密度,改善禽舍的环境卫生条件。(3)饲料中加入霉毒净,每袋拌料500kg,连用5d。早 按0.05%的比例在饮水中加入林可霉素和甲硝唑。晚在饮水中加30%磺胺氯吡嗪钠(100g加水150kg)连用3d。第2天死亡降低到10只,第3天死亡4只,第4天病情基本上得到控制,停止死亡。采食量明显增加,第7天采食量逐渐恢复正常。

5 病因分析

5.1 病因 鸡的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毒性传染病。该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健康鸡也有携带此菌者。鸡舍通风不好,地面潮湿式喂给发霉变质的鱼粉豆粕等因素,均可诱发此病。如果诱发球虫等肠道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而且影响调料转化率,造成较严重的损失。

5.2 该病的诱因 导致该病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肠道形成了适宜空气荚膜梭菌生长的内部环境。日粮因素日粮特性是影响坏死性肠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日粮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难以消化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时易引发该病。使用高水平的蛋白粉,如鱼粉和肉骨粉。肠道球虫病(盲肠球虫除外)。肠寄生虫,霉菌霉素也易引发该病。

6 预防措施

(1)加强消毒。对禽舍进行全面消毒,空鸡舍和水料槽先用高碘水溶液进行喷洒,然后封闭禽舍用烟霸(三氯异氰尿酸钠烟熏剂)熏蒸24h后,通风换气1~2d。消毒时一定要仔细,不能有疏漏的区域。对木质、塑料器具用 2%~3%的热碱水浸泡洗刷消毒。(2)选择优质全价饲料,高温季节饲料不能存放时间过长,特别是高温高湿季节饲料存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周,可以在饲料中加入脱霉剂,以防因饲料变质霉菌毒素对肠道内膜的损坏。(3)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圈舍、设施、用具彻底消毒;成鸡与雏鸡严格隔离饲养。(4)推广网上平养模式。网上平养使鸡群几乎没有直接跟粪便接触的机会,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是控制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最为理想的饲养模式。(5)可以不定期的进行饮水消毒和环境消毒,选用两种不同的消毒剂,交叉使用。(6)加强鸡舍的通风换气。鸡舍保持清洁干燥,搞好舍内卫生,防止鸡粪污染饲料、饮水,要使鸡舍内温度适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严格控制鸡舍湿度。(7)谢绝外人参观,工作人员进场一定要严格消毒,出入鸡场的车辆及人员要严格消毒,杜绝外来人员参观。(8)注意营养调控。加强饲养管理,供给雏鸡富含维生素的饲料,以增强鸡只的抵抗力,在饲料或饮水内要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K,这样可增强抗病力,减少死亡。(9)做好定期药物预防。中药方剂:工羌活25g、独活25g、柴胡30g、前25g、枳壳30g、茯苓45g、桔梗30g芎25g、甘草15g、薄荷15g。在饲料中以0.4%的比例添加,连用5d。西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各种抗生素,如杆菌肽、青霉素、林可霉素、磺胺氯吡嗪钠等按疗程定期预防,3~5d为一疗程。

猜你喜欢

坏死性肠壁肠炎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