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外敷对外伤后化脓性骨髓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及护理

2014-04-02张尚华周志玲刘玮刘佳

河北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骨髓炎创口患处

张尚华 周志玲 刘玮 刘佳

·护理研究·

中药外敷对外伤后化脓性骨髓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及护理

张尚华 周志玲 刘玮 刘佳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对外伤后化脓性骨髓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及护理。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外伤后化脓性骨髓炎的患者64例,按住院接受治疗顺序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2例。Ⅰ组为常规治疗及护理配合中药外敷;Ⅱ组为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2组患者创口愈合、化脓情况及总体康复疗效。结果临床症状控制效果及创口愈合时间Ⅰ组明显优于Ⅱ组(P<0.05)。Ⅰ组疗效优于Ⅱ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对外伤后化脓性骨髓炎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外伤后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外伤后化脓性骨髓炎;中药外敷;护理

创伤后骨髓炎是开放性骨折或骨折后出现的骨感染,也称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近几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逐渐增高。由于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骨外露、窦道流脓渗液等,该病病程长且难以治愈。我科对临床确诊的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其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将中药外敷的方法及外伤后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8至2012年在我科就诊,并根据病史及临床体征,参照血常规化验、X线片或CT片检查,确诊为外伤后化脓性骨髓炎的患者64例,按住院接受治疗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Ⅰ组为常规治疗及护理配合中药外敷组;Ⅱ组为常规治疗及护理组。Ⅰ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6~68岁;病程6~14.5个月;病变部位在手指13例,足趾10例,掌骨5例,跟骨4例。Ⅰ组中,男24例,女8例;年龄15~70岁;病程6.5~15个月;病变部位在手指15例,足趾9例,掌骨6例,跟骨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病变部位及范围、病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进行全身系统检查,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应用抗生素,根据病情行病灶清除术,术后局部换药,创口愈合困难者给予红外线热疗。

1.2.2 中药外敷:选取桑枝、黄芪、黄柏、野菊花、槐角、大青盐等量,按1∶40的比例加水煎制待用。用法:以40~42℃的药液直接浸泡伤口患处或者用纱布浸药液反复外敷患处。每次外用1 h以上为宜,3次/d,7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1.3.1 临床症状控制效果判断:治疗1周后,根据创口愈合及化脓情况进行临床疗效判断:患处肿胀、疼痛消失为显效;患处肿胀、疼痛减轻为有效;患处肿胀、疼痛减轻不明显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3.2 创口愈合时间:观察2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

1.3.3 总体康复疗效标准:局部无肿痛等炎症反应,伤口愈合,患处活动功能恢复正常,X线片检查骨质修复正常,无骨膜炎性反应为治愈;局部无肿痛等炎性反应,伤口愈合,患处活动功能受限,X线片检查骨质修复欠佳,无死骨形成为基本治愈;症状体征无变化为无效。

2 结果

2.1 2组症状控制情况比较 Ⅰ组32例,显效16例(50.0%),有效14例(43.75%),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显效6例(18.75%),有效20例(62.5%),无效6例(18.75%),总有效率81.25%。Ⅰ组疗效优于Ⅱ组(P<0.05)。

2.2 2组创口愈合情况及化脓情况比较 Ⅰ组创口愈合时间(20.45±2.72)d,创口无化脓性感染;Ⅱ组创口愈合时间(26.04±4.89)d,创口化脓性感染10例(3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总体康复疗效比较 Ⅰ组32例,治愈27例(84.37%),基本治愈4例(12.5%),无效1例(3.23%),总有效率96.87%;Ⅱ组32例,治愈20例(62.5%),基本治愈7例(21.87%),无效5例(15.63%),总有效率84.38%。Ⅰ组疗效优于Ⅱ组(P<0.05)。

3 讨论

3.1 中药外敷的作用机制 中医认为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病机多为经脉瘀滞,毒聚骨骼[1]。本研究中药方剂中的桑枝祛风通络;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配以黄柏、野菊花、槐角、大青盐清热解毒利湿作用,共奏清热解毒、行瘀活血、祛腐生肌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临床应用表明,该药方具有软化瘘管、促进死骨排出、缓解疼痛、消除肿胀的作用,特别在骨质修复、恢复肢体功能、控制复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法操作简单,应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另据研究,中药洗剂可增加创面脓液的溶菌酶的含量,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及中性粒细胞的吞菌率,从而增加吞噬细胞的活性及功能,对开放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

3.2 临床护理 制定并实施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案,对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转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3]。(1) 每日定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及呼吸并记录,尤其患者处于急性骨髓炎症期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当出现寒战、脉快、头痛症状时,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处理。(2)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注意做好口腔护理。(3)高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冰敷或乙醇擦浴等措施;如需药物降温时,应随时观察体温的变化,大量出汗者应注意发生虚脱,并及时擦洗及更换清洁干燥的衣裤,以防受凉感冒。(4)适度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使用夹板或石膏固定及持续牵引者,应随时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状况,如出现肢体皮肤颜色改变或发冷、肿胀、麻木等不适感,则提示血液循环障碍,应报告医师并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部分患者由于伤口分泌物多,可使石膏软化或破裂,应及时更换石膏或开窗更换敷料。(5)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6)注意观察邻近关节有无红肿热痛的情况出现或全身其他部位有无病灶转移征象,以防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脓肿的严重并发症。

3.3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骨髓炎治疗和恢复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的功能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肿胀的吸收和骨组织的病变的恢复。过去为了避免病理性骨折,主张对骨髓炎患者,强调多休息,少活动。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带有一定片面性的。骨折后指导性的功能锻炼,对骨折的复位、固定者有重大意义,同时还可防止关节强直,促使肢体恢复功能。把动与静结合起来,对骨髓炎的不同类型患者或同一类型不同阶段的患者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骨髓炎能否迅速愈合,功能锻炼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功能锻炼时必须用力,使肌肉紧张,以产生拮抗作用,促进骨质稳定,但绝不可使用暴力及做不正确的活动[4-6]。 活动要均匀,动作要直、协调,不要急于求成,应当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3.4 心理护理 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病程较长,大多数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情绪低落,对未来治疗失去信心和耐心,常会处于焦虑、紧张、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对疾病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护理人员应通过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可用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讲解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有关问题,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了解其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过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进行科学的自我调节,缓解心理上的压力,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及配合治疗,以达到早日痊愈的目的。

1 古士俊,潘少川,王维孟主编.小儿骨科学.第1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40-445.

2 周志玲,袁进国,曹藏柱,等.中药熏洗治疗火器伤感染常见细菌的抗菌活性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71-172.

3 蒋欣,杨东顺.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持续冲洗引流疗法的中西医护理.湖南中医学报,1999, 19:63.

4 王秀平,高志祥,周果兰.113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全科护理,2009,7:886-887.

5 程玲玲.化脓性骨髓炎术后的护理.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28-129.

6 王艳.化脓性骨髓炎护理体会.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46.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9.069

0751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

R 473.6

A

1002-7386(2014)09-1426-02

2013-11-13)

猜你喜欢

骨髓炎创口患处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心灵创口贴
改良型创口贴
骨髓炎的诊治原则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治斑秃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VSD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
下肢溃疡
下肢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