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观察
2014-04-02李宗华
李宗华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贵州 江口 554400)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生率占到20%到30%,其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相关并发症多且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隐患。在发病初期,患者多有麻痹性肠梗阻的现象,如何尽快缓解患者的腹胀情况对患者接下来的治疗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临床上常采用的西医治疗方法大多受西药耐受性差、副作用多的影响,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就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中药大黄在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就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4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关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肺功能疾病和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均无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和胃肠道疾病;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史,且女性患者未处在妊娠期和哺乳期。
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在24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4.3)岁;患者的病程在6h到12h之间,平均病程(7.1±1.5)h;患者的发病原因包括胆源性23例、暴饮暴食3例、饮酒过量10例、原因不明4例。
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27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5.3)岁;患者的病程在6h到10h之间,平均病程(6.0±1.3)h;患者的发病原因包括胆源性25例、暴饮暴食1例、饮酒过量11例、原因不明3例。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肛门无法排便排气症状。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因、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显著差别,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即:卧床、禁食禁饮并进行胃肠减压;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早期肠外营养);给予抗生素静脉注射;补液,纠正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状态和酸碱失衡状态;皮下注射奥曲肽0.1mg或采用24h持续静脉泵入的方法;给予丹参注射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改善微循环。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大黄进行辅助治疗:将大黄细粉5g-10g溶入温水50ml中,经胃管或鼻饲注入,每天两次,每次1h左右。
经过10d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并对照各项观察指标。
1.3 评价标准: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的变化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恢复时间等进行对照。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的变化等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组与组之间治疗后的各指标比较之间也有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恢复时间等进行对照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都显著短于对照组,二者具有显著差别。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胰腺组织受损之后会导致消化道水肿、肠道功能发生障碍,菌群失调,内毒素产生,进而引起患者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其对患者的各脏器损害十分严重,所以在发病初期,解除肠道功能障碍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本文的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了中药大黄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中医理论中,大黄属于泻下的药物,通过有效成分提取鉴别,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是鞣质和蒽醌类化合物,一方面,其发挥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的作用;另一方面,大黄可以在抑制肠道毒素吸收的同时,促进胃肠平滑肌的活动,消除肠麻痹状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另有研究表明,大黄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人体免疫力的提高,降低炎性细胞因子。通过这些功能机制的发挥,大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张光友,沈世英.中药大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14-115
[2] 潘俊文.大黄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内科,2012,7(6):636-637
[3] 王旭东,朱宝平,张伟,黄国民,陈明,房学东.大黄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0):1191-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