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偏音对和声张力强弱变化的影响
2014-04-01仓淼
仓 淼
(山东理工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在我国多民族音乐中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调式音阶,五声性调式是其中最为广泛运用的。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性调式的“正音”,除这五个正音外的音都可以从广义上归为“偏音”,使用偏音最具典型性的七声调式是燕乐、清乐、雅乐。它的适当运用能使音乐获得色彩上的变化,如罗忠镕的艺术歌曲《涉江采芙蓉》,采用了五声性调式与十二音技法的结合,把五声性调式中偏音的运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了。
我国传统民间音乐多以单旋律或复调音乐为主,而当五声性旋律与功能性和声相结合时,和弦的三度叠置中会出现音阶以外的偏音,这时偏音则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功能性和声中的“外音”,将其解决或依附于其他稳定音级上,而应从偏音的色彩修饰或和声饱满度上择其运用。以下用实例对偏音引起的离调、调式交替与调式综合、多调性、转调,加以分析说明。
一、偏音引起的离调
有研究指出:“应用副属和弦与副下属和弦的和声进行后,得到加强的不是调内的主和弦而是其他各级和弦,形成一种暂时进入另一个调的现象,因而这种和声进行称‘离调’。但实际上所谓离调,并没有真正离开原有的调,只是加强调内其他各级和弦的作用。”[1]116根据其属性可以将离调分为副属和弦与副下属和弦。副属和弦与副下属和弦在音乐中的适当应用,可使大小调式音乐获得丰富饱满的和声色彩,而且对和声动力效应也产生推动作用。当单声部旋律以及复调支声音乐与传统大小调式和声结合时,离调的适当应用可获得音乐色彩上的变化,对音乐色彩以及和声动力的变化上也可产生一定的作用。从谱例1的分析,可知五声性调式与传统大小调结合时,离调的应用带来了和声动力上的“增涨”。
谱例1
谱例1这段音乐是黄自《思乡》曲的片段,高声部旋律采用连续半音上行级进手法,低声部采用八度和弦的下行级进手法与旋律声部形成反向扩张关系,激活了音乐中不稳定和声因子的跳跃动荡,再配上力度上的不断渐强,使音乐的情绪表达从其表象上仍可看出它们在不断“增涨”,共同推起全曲情绪高潮的出现。为了便于分析这段音乐在和声上的运用,我们参考了亨德米特作品中采用的和弦级数标记法。第一小节为Ⅲ级和弦,和弦第五音为五声性调式中的”变宫”,属于偏音,这儿出现的偏音可以认为是由于三和弦三度叠置的结果,它的运用使和声更具丰满度。第二小节开始于Ⅴ2/Ⅴ和弦解决到Ⅴ6,其中bD音作为半音下行装饰音。第三小节和声是原位Ⅴ7/Ⅴ和弦的低声部下行五度解决到原位Ⅴ和弦,伴奏中的高声部C-#C-D半音级进进行,我们认为#C应看作是重属和弦中的升五音,属于重属变和弦,也可以认为是在五声调性旋律下的变偏音。Ⅴ级和弦内声部出现了#B与低声部B构成了同一和弦上相同音级的分裂,我们认为#B仅作为辅助性的音级解释,也可以理解为现代音乐技法中带分裂音的三和弦,但它并未影响Ⅴ级和弦的性质。虽然在我国汉族五声性调式中不会用到“解决”,它是传统大小调体系中的常用术语,但是在这段音乐中作曲家把和声体系的重属和弦解决到属和弦这一技法与五声性调式相结合,使两种不同风格音乐的结合显得并不那么生硬,反而增添了音乐情绪的高涨,达到了词与曲的完美结合。
二、偏音引起的调式综合与调式交替
调式综合与调式交替并非特指传统大小调式体系的专有技法,在我国民间音乐中早就广为使用,虽然在其称谓上并不是这两种名词,但在我国民间音乐中仍可折射出两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由于不同区域音乐风格的差异性,丰富了作曲家笔下的音乐素材,许多欧洲作曲家如德彪西在其作品中就渗透出浓厚的东方音乐气息,使各区域之间的融合更具紧密性。在我国有关研究中,把调式综合与调式交替合并为一类,如刘学严把它统归为调式交替。[2]张肖虎则认为:“综合调式与调式交替有区别。‘调式交替’是在乐段内可以划分的地方,如乐句或乐汇之间进行的。两个调式一前一后,清晰可辨。综合调式则常常没有明确划分调式区别的界限,而是交织在一起的。”[3]52我们下面着重从调式交替与调式综合的“相对性”原理上进行解析。
(一)交织中的相对性
相对性并非欧洲大小调体系中的专有名词,莫·卡纳曾提到过和弦协和度的相对性,[4]178同理,相对性原则也可用于民族调式中。“交织中的相对性”是指调式综合引发调式调性界限的不明确、游移性而使其交织、融合在一起。此处的相对性是指五声性调式与和声结合运动过程中在协和与不协和音响上的交织变化。这种不协和音响的出现也意味着和声动力性紧张度的增加,从而推动音乐情绪的此起彼伏。
谱例2
谱例2是钢琴曲《流水》的片段,《流水》这首钢琴小品是朱践耳根据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改编。乐曲第一段横向旋律采用《小河淌水》的主旋律,纵向上和声采用了五声性调式较具代表的和弦叠置手法——纵合化和弦。此段调式为C羽调,从整体上调式调性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旋律与和声部分的有机结合很好地表现出五声性调式风格。在第六小节,和声部分出现了bD、还原E音,bD在C羽调式中属于变偏音,仍是C羽调式范畴。还原E如果在C羽调式中也属于变偏音,但是还原E此时不应只是分析为C羽调式中的变偏音,它与前后音符之间可构成C宫调式,C宫调式与C羽调式之间在此小节内部构成了调式综合。这两个偏音打破了乐曲一开始行云流水般恬静的感觉,增添了新鲜的色彩元素。我们认为,由于这些偏音的适当应用使主调调性更具合理性、更具稳定感。由于bD、还原E的出现,使听觉表象上呈现出了相对于C羽调式中不协和和声的音响效果,进而出现了“相对不协和和弦”,使得音响色彩的新鲜元素与和声力度的扩张,都得到了一定的强化。
(二)交替中的相对性
由于调式交替一般出现在结构划分的部分,所以可清晰分辨出前后调性。在此我们侧重分析交替调式如何运用在乐句、乐段的结束处或开始处。
谱例3
谱例3是《流水》第一段的结束处,这段主要调式为F羽调。低声部为流动的十六分音符,高声部是三度叠置琶音和弦。调式音阶排列中主和弦应该属于小三和弦,而作曲家在此做了比较精致的和声处理还原A音,使和弦由原调小三和弦交替为大三和弦,在调式上交替为F宫调,与前面的F羽调式形成调式交替。其做法有如下两种作用:其一,在调式色彩的润色上更加丰润,和声的力度由小调式的阴柔转向大调式的阳刚,推动了中段音乐情绪的扩张。其二,便于调式色彩的过渡转换。这一乐段结束后紧接着全曲的展开部,也是全曲音乐情绪最动荡的部分,此处的调式交替使后段很自然地通过这小节的调式调性逐渐向后段调性上发展。
三、偏音引起的多调性
在有些文献中,多调性也可称为“异调配置”、“复合调性”。我国音乐理论家王安国认为:“当复合和弦的每一个层次各自具有调性意义并分别在不同的调性上展开时,便形成了多调性。”[5]53这也是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较喜欢运用的一种近现代作曲技法。在我国民间少数民族音乐男女合唱作品中存在不少多调性因素,例如福建畲族男声部普遍比女声部在调性上低四度,构成了四度关系的调重叠。我国民间这种多调性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在男女合唱中为了他们之间音域的协调关系,根据男女之间存在的音域不同而进行分类才形成的;或者是由于不同乐器的调式不同,所以在合奏时存在调性上的分立。王安国对我国作品中多调性形态的分类如下:第一,由平行四、五度旋律或复调中的四、五度完全模仿构成的多调性;第二,五声性调式的双重调性结合;第三,远关系结合的双重调性;第四,多调性结合。[5]53-59在我国音乐作品中两个以上调性的重叠不如双重调性运用广泛。
四、偏音引起的转调
张肖虎认为转调可以分为四种:“同主音转调:是主音相同的不同调式间的转调,这种转调的特点是音列有变化,调式改变,宫音也改变而主音不移动。同音列转调:调号是不改变调号而主音移动的调式、调性改变。调性转移:当调式不变、主音移动时,即形成调性转移。调性、调式、调号都改变的转调:调性、调式、调号三者都改变,就形成比前述三种转调更为复杂、调关系较远的转调。”[3]56-59
谱例4
谱例4这段音乐是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的片段,歌曲在第一小节中为F宫调式,从第二小节旋律音F开始,旋律仍为F宫的主音,而和声部分则采用F羽调式,通过共同主音转向F羽调式,属于同主音转调,即在主音相同的情况下改变不同的调式结构。歌曲随着歌词内容的情绪变化逐渐又通过bA=#g等音转向#C羽调式,属于调性转移,其主音改变,形成了不同调性的变化。大量偏音的使用,促使连续三次转调过渡,使音乐调性很不稳定,逐渐把音乐情绪慢慢推向高潮。由于黄自在歌曲配奏中三和弦上附加了6、7度音,使和弦织体的形态增添了五声调式常用的和弦手法。其和声手法上既具丰富的变化,又具中国五声调式的调式特征。
总之,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在近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各种民间音乐形式、各种创新技法、各种对传统大小调式和声体系的拓展都被广泛运用于20世纪音乐作品中,特别是我国民间多声部音乐技法与许多现代音乐技法有相似之处。溯其原由,可能因为西方作曲家在追求新音乐、新调式过程中,采用东方地区民间音乐为素材;也可能因为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它们之间存在相通与相似性,而这种相通与相似性又是音乐内在本质的体现。这表现在我国早期借鉴西方和声体系的不熟练到今天技法的纯熟,再发展到当今各种音乐风格之间的相互渗透、兼容、影响,由此可以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音乐风格之间会进一步趋向一体化,出现某种程度的融合;或者说它们之间也会如两条相交线来寻找一个共同的焦点。
[参 考 文 献]
[1]桑桐主编.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刘学严.论五声性旋律与功能体系和声的结合[J].音乐研究,1982,(4).
[3]张肖虎.五声性调式及和声手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英]莫·卡纳. 当代和声:二十世纪和声研究[M].冯覃燕,孟文涛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5]王安国.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