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例轻中度烧烫伤门诊换药护理体会
2014-04-01吴淑芳黄招兰刘新华
吴淑芳,黄招兰,刘新华
(武汉科技大学医院,湖北 武汉 430081)
对烧伤病人的烧伤创面进行正确护理不仅能减轻病人痛苦、防治感染、促进愈合、缩短疗程,同时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针对烧伤患者探索一种有效合理的换药护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外科共收治轻中度烧烫伤病人163例,给予抗炎治疗和支持处理,并配合京万红软膏进行创面换药及护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63例患者中,男85例,女78例;年龄19~75岁,平均(26.5±8.5)岁;致伤原因中,热液烫伤(如开水、汤水、豆浆及面条等)122例,热油烫伤9例,摩托车排烟管烫伤3例,硫酸烧伤5例,取暖器烧伤18例,蒸汽烫伤6例。根据烧伤九分法评估烧伤面积:小于等于3%的160例,4%~5%的3例;烧伤深度为Ⅰ度56例,浅Ⅱ度107例。其中2例合并感染,伤口局部红肿,创面有浓性分泌物。烫伤部位大都为四肢。
1.2 换药方法
1.2.1 包扎疗法 烧烫伤患者多采用包扎疗法。包扎疗法适用于四肢及躯干部位。接诊后创面周围用肥皂水刷洗干净,污染严重者肥皂水中加入等量的双氧水,以利去污。操作迅速轻柔,减少对病人的刺激,注意保温,室温控制在25℃~26℃。创面周围用等渗盐水冲洗干净,除去脱落的表皮;若烧烫伤水泡过大,时间较长,可在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低位抽出或刺破放出液体,保留泡皮。Ⅱ度以下烧伤及水泡较小、烧伤时间较短者,水泡暂不处理,因泡内压力可阻止进一步渗出,防止蛋白丢失和感染[1];然后用0.5%碘伏消毒创面及周围的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创面,吸干余液;用消毒棉签将京万红软膏直接轻轻涂抹创面,涂药的范围大于伤口1~2cm,厚度1~2mm,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固定即可。包扎时敷料要铺平,力度要均匀适当,过紧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太松容易使绑带脱落,或者胶布固定。保持敷料清洁、干燥,1~2d换药一次,如敷料被渗出液浸湿应及时更换。
1.2.2 暴露疗法 该疗法适用于头、颈及会阴部的烧伤。清创后用消毒棉球擦去创面渗出物,每天涂药根据创面药物消耗情况而定,一般1~3次/d。每次换药时,先将创面残留药膏轻轻刮洗干净,然后再涂药。创面始终保持有效药物的持续供给,保持创面湿润并形成保护膜,直至愈合[2]。
1.2.3 创面愈合期疗法 创面经系统用药及换药护理后,烧伤创面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于是渗出液减少,伤口迅速缩小,肉芽新鲜,创面开始上皮化,创面进入恢复阶段,此时换药时间间隔应逐渐延长,每隔2~3d换药一次。创面基本愈合后,继续保护性包扎3~5d,减少色素沉着[2]。
1.3 护理
1.3.1 接诊处理 烧烫伤患者接诊后,立即脱去被浸湿的衣物,必要时可以直接剪开脱下;将烫伤的部位快速置入冷水中浸泡20~30min,或直到创面移开冷水后不再感到灼热疼痛为止。冷疗可迅速降低创面体表温度,以减轻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伤,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从而缓解疼痛,减轻烧烫伤深度[3]。
1.3.2 伤情判断 I度烧烫伤皮肤无器质性改变,故不计入烧伤面积。因年龄性别及部位不同,皮肤厚薄不一,尽管致伤原因相同,但烧伤深浅可有差异。小儿较老人皮肤薄,女性较男性皮肤薄,背部、大腿外侧、臀部、头皮、手掌及足底皮肤较厚。浅度创面及小面积烧伤可在门诊施行,烧伤面积大于5%应住院治疗。
1.3.3 创面处理 清创严格无菌操作要求,清洗创面迅速轻柔,减少对病人的刺激。包扎治疗具有保证创面清洁、充分引流、减轻疼痛、活动方便等优点。原则上能包扎的部位尽量包扎治疗[4],指、趾甲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头、颈、会阴部的烧伤采用暴露疗法,处理创面,剃除创面及附近的毛发,再上药膏。
1.3.4 心理护理 烧烫伤是突发性事件,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甚至情绪不稳定。特别是头面部烧烫伤患者,精神紧张、恐惧、担心被毁容。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做到态度热情,体贴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向患者解释有关疾病的发展。换药操作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痛苦,让患者放心。
1.3.5 饮食护理 由于烧烫伤患者代谢增高,分解旺盛以及创面的渗出等,引起机体消耗增多,加强营养尤为重要。调整消化功能,增强患者饮食,在无禁忌的情况下,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等易消化食物,以提供创面生长营养需要。
1.3.6 康复指导 ①告知病人创面愈合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应嘱咐病人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接触过热的水,不能搔抓初愈的皮肤。②创面愈合1年内避免日光暴晒,防止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对皮肤引起的伤害。如愈合后的创面皮肤瘙痒时,禁止搔抓。可冷敷局部皮肤止痒,或局部皮肤抹氧化锌软膏止痒。③为减轻烧烫伤造成的躯体功能障碍,应及时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2 结 果
本组患者经全身抗炎支持治疗及局部换药,在治疗过程中创面渗出液减少,烧伤程度均未转深,6~15d后痊愈。其中Ⅰ度烧伤患者6d左右痊愈,无瘢痕,无色素沉着;浅Ⅱ度患者无感染2周左右痊愈,无疤痕,仅有轻微色素沉着。
3 讨 论
京万红软膏主要成分为黄莲、黄柏、黄芩、地榆等,黄莲、黄芩、黄柏三种药都具有清热解毒、镇痛生肌的作用,可加速去腐生肌,促使创面尽快愈合[5]。地榆有抗菌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以及某些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京万红软膏是油剂,亲脂性强,涂抹后能保持创面湿润。有研究表明[6],湿润环境不仅可提高上皮细胞的爬行速度,还能使创面周围皮肤紧密贴合,形成局部低氧微酸的环境,刺激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促进创面愈合;油膏与创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会产生结痂,减少敷料与创面粘连性,降低了更换敷料时对创面的再损伤程度,可以止疼,使渗出液减少。总之,使用京万红软膏给门诊轻、中度烫伤患者换药,操作简单,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好,愈合局部不结痂,患者容易接受。
[1]王艳.中小面积烧烫伤112例护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2):1487
[2]詹秀兰,黎中良,曾雪玲,等.轻中度烧烫伤178例门诊换药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63
[3]暴小飞.小面积热力烧伤创面冷疗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5):123
[4]王琼,王芳.烧伤860例门诊换药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8):43
[5]蒲红英,程文丽,何菊芳.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1,26(2):79
[6]蒋琪霞,李晓华.湿性愈合理念及方法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10):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