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
2014-04-01冯素文
胡 蝶,冯素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腓肠肌部位静脉血栓形成,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DVT是妇产科手术近期并发症之一,其中良性子宫肌瘤经阴道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6%~7%,经腹子宫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12%~15%,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后发生率12%~33%[2],剖宫产患者发生率约为0.61%~1.5%[3]。由于DVT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并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因此,加强DVT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认识与掌握非常重要。现就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1 原因分析
手术后引起静脉栓塞的因素多种多样,血管内皮损伤、血流速率减慢和血液成分改变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4],当上述三种情况发生时可导致DVT的产生。
1.1 解剖因素 女性盆腔静脉密集,相互吻合成丛,且血容量大,同时静脉管壁薄,无静脉瓣、筋膜外鞘,缺乏有力的支持组织,导致盆腔血流缓慢。
1.2 长时间卧床 因麻醉、手术、术后恢复以及疼痛等限制,患者须卧床休息。长时间卧床,一方面引起下肢血液循环减慢,血液淤滞于静脉内,有大量细胞聚集,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过程中造成内皮损伤,激活凝血过程,可导致并发血栓形成;另一方面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激活凝血过程,诱发血栓形成。
1.3 肿瘤 肿瘤浸润压迫周围组织和血管使血流缓慢;恶性肿瘤释放凝血活酶样物质,增加了凝血因子的活性;肿瘤细胞本身还可以表达和分泌一些与纤溶抑制有关的蛋白,如PAI、t-PA、u-PA等[5],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妇科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由于手术范围大,易损伤盆腔血管壁,暴露出血管内皮的胶原,促进血小板和凝血因子Ⅻ的活化[6],血液加速凝固,深静脉血栓由此形成。
1.4 使用止血药及输入库存血 术后应用止血药可使血液黏度改变,导致血液凝固性增高。术前或术中输入库存血,因库存血中颗粒、细胞碎片较多,黏稠度高,促进了血栓的形成。在输液过程中,输液过快,造成循环血量超过回流的负荷,使静脉回流减慢,若患者静脉瓣膜异常,更易引起下肢DVT。
1.5 孕产妇生理因素 妊娠期雌激素的大量升高使孕妇凝血、纤溶系统发生了生理性改变,为日后胎盘的剥离创造了预防性止血的保护条件,但同时也为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机会。
1.5.1 高凝状态 妊娠期凝血因子除Ⅺ、ⅩⅢ因子浓度下降外,其他因子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尤以纤维蛋白原升高最为显著,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纤溶活性降低[7]。
1.5.2 血流淤滞及血管损伤 妊娠期子宫对下腔静脉、髂静脉产生压迫,静脉血回流不畅,出现严重淤滞。同时也影响血中活化的凝血因子被肝脏代谢和被抑制因子中和、灭活,分娩时盆腔静脉壁受损,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加[8]。孕激素可降低平滑肌张力,使血流减慢,促使血栓的形成。
1.6 其他因素 妇科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多为中老年女性,且常并发血液黏稠度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DVT高危因素[9],加上术前禁食、肠道准备等使血液进一步浓缩,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机会;术中或术后下肢静脉穿刺损伤静脉壁,血管内皮损伤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加上麻醉、手术时间的延长等,极易导致下肢及盆腔DVT。另外,口服避孕药可增加DVT 的发病率,尤其是含曲螺酮或环丙孕酮类避孕药比第二代避孕药风险更大[10]。
2 预防措施
2.1 健康宣教 进行术前健康教育[11],讲解术后易发生 DVT的原因和后果,引起患者的重视并主动配合预防;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法并取得患者与家属的积极配合;讲解DVT常见的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或出现DVT相关症状,及时告诉医生、护士;建议患者避免进高胆固醇食物,进低脂、富含膳食纤维、高蛋白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术后病情允许情况下早期予下肢按摩,由远端向近端挤压肌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12]。
2.2 围手术期预防措施 术前全面检查,排查高危因素;对合并贫血的患者输入新鲜血或成分血液,避免输库存全血。术中操作轻柔,减少组织损伤和血管的挤压、挫伤;创面大时,彻底止血后关腹,术中、术后慎用止血药。术后减少对局部和远端血管的损伤,尽量避免下肢输液,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13],减少静脉内膜损伤;患者卧床或制动期间,可抬高患肢15~30°[14],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膝关节屈曲10~15°,但严禁长时间膝关节下垫物,以避免下肢血流淤滞;被动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15]。
2.3 严密监护 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要重点监护以下内容:常规监测D-二聚体[16],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11];密切观察下肢情况,当下肢存在疼痛或肿胀、活动受限、增粗、皮肤苍白、皮肤温度低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排除由于静脉输液后外渗肿胀及重力性水肿等问题。
2.4 机械物理性预防 妇科手术、剖宫产肢体活动明显减少,失去肌泵的作用,血流缓慢,易使静脉血流淤滞在骼股静脉瓣袋及小腿肌肉的静脉丛内,导致DVT。因此,要做好机械物理性预防[17]。
2.4.1 弹力袜 有资料表明[18,19],手术后使用弹力长筒袜患者DVT的发生比例同比未使用弹力袜患者减少68%,其作用是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阻止深静脉扩张,保护静脉内膜避免损伤并有防止足、股部静脉血流迟缓、促进血液回流、增加静脉血液流速的作用,从而减少了静脉淤滞,降低下肢 DVT发生率。使用弹力袜时注意:根据患者年龄、手术时间长短及手术等级选用弹力袜,弹力袜的大小须合乎个人腿部周径,选择时要准确测量;建议在手术麻醉前协助患者穿好弹力袜,并保证弹力袜平整无皱褶;已起床患者穿弹力袜时让患者先卧床抬高患肢 10 min后再穿;穿袜前,将趾甲修剪平整,防止钩挂脱丝,干燥季节预防脚后跟皱裂,避免刮破袜子;穿袜时, 先将弹力袜从头卷至足趾,放入双手,撑开弹力袜,尽量使足趾伸入袜卷,然后以拇指为导引,轻柔向上拉起弹力袜,经过足趾、脚踝和小腿到达应至之处;每班评估弹力袜穿着情况,密切观察腿部是否现水肿,保证至少每天脱下弹力袜清洁,同时每班检查腿部皮肤;穿弹力袜过程中仍需进行系统的肢体活动与锻炼,去除发病因素;手术患者穿弹力袜应持续到患者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2.4.2 机械加压装置 加压装置配合被动按摩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20]。如空气压力仪是一种对踝、小腿和大腿周期性充气加压、放气减压的装置,这种周期性加压、减压的机械作用,加速下肢静脉回流,促进淤血静脉排空,同时预防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栓形成。空气压力仪具有压力大小、冲气速度可根据病情调节的特点[21],每天治疗2次,空气波的压力依照顺序按摩足部—小腿—膝关节—大腿。
2.4.3 运动 术后给予患者做脚踝被动运动,方法是左手固定踝部,右手握住前足做踝关节屈伸运动,足内外翻运动和内屈、内翻、伸、外翻组合而成的旋转运动,10~15次/d,患者体力恢复后主动做足屈伸、内外翻运动30~35次/min,旋转运动15~20次/min,5~6次/d[22]。
2.5 药物预防护理 对有DVT高危因素患者及早采取药物干预,术后6~12 h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23],持续用药 7~10 d,难以判断肢体是否存在肿胀时,可用皮尺测量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进行两侧对比,以了解肿胀情况;抗凝治疗期间最常见并发症为出血,注意调控补液速度,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等指标,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手术切口出血、泌尿系统和消化道出血及注射部位出血等[24]。
2.6 出院指导 DVT发病时间多为术后2~16 d[25],因此,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主动活动和被动按摩,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久坐、久蹲、久站,产妇要合理“坐月子”[26],并持续使用弹力袜,直到活动强度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告知患者下肢DVT形成的早期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3 结 语
女性盆腔的解剖因素、长时间卧床、肿瘤、使用止血药及输入库存血、孕产妇生理因素等,是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DVT的主要原因。减少 DVT对患者的危害关键在于预防,加强健康宣教,做好围手术期预防护理,监护实施机械物理性预防措施,能一定程度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红健.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17(5):399-401.
[2] 时乐,谢菊仙,朱浩琴,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3,10(6):33-34.
[3] 宋泳红.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57-58.
[4] Friera Reyes A,Caballero P,Ruiz-Gimenez N,et al. Usefulness of LEISA determination of D-dimer levels for diagnosing pulmonary embolism in an emergency room[J].Arch Bronconeumol,2005,41(9):499-504.
[5] 王振义.血栓性疾病诊治进展 血栓与止血[J].山东医药,2000,40(21):37-39.
[6] 刘玉珍,张震宇,郭淑丽,等.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2):109.
[7] Wu O, Robertson L,Twaddle S,et al. Screening for thrombophilia in high-risk situations: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The thrombosis: risk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thrombophilia screening (TREATS) study[J]. Health Technol Assess,2006,10(11):109-110.
[8] 丁晓芳.弹力绷带用于妇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8,7(5):311-312.
[9] 李春燕.ICU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 629-630.
[10] Raymond,Elizabeth G.Hormonal contraceptives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an epidemiological update[J]. 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3,27(1):25-34.
[11] 张云平,辛晓敏,毕莉.D-二聚体检测在DIC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20(2):181-182.
[12] 陈晓娟.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5(9):216-217.
[13] 曹化,居克举,倪桂华,等.弹力袜预防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2):333-335.
[14] 侯黎莉,孙唯瑶,姚丽文.医用弹力袜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DVT 形成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4):985.
[15] 唐泓源.护理干预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33.
[16] Geerts WH,Pineo GF,Heit JA,et al.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J].Chest,2004,126(3):338-400.
[17] Wells PS,Anderson DR,Rodger M,et al.Evaluation of D-dimer in the diagnosis of suspected deep-vein thrombosis[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3,349(13):1227-1235.
[18] 孙秀芳,郑战营.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防治[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3):137-138.
[19] Cushman M,Tsai AW,Whirte TH,et al.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in two cohorts: the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romboembolism etiology[J].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04,117(1):19-25.
[20] 徐刚,潘志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预防[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6,27(1):45.
[21] 赵礼香,李敏,卜君媛,等.功能操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11):941-942.
[22] 何丽雅,曾章芳,沈翠华,等.足底动静脉泵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 (8):441.
[23] Goodman LR,Stein PD,Beemath A,et a1.CT venographyand compression sonography are diagnostically equivalent:data from PIOPEDⅡ[J].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2007,189:1071-1076.
[24] 赵传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方法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3(9):385.
[25] 应春柳,何玉珍,胡伊群,等.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使用充气压力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1):41-42.
[26]宁宁,陈海霞,陈忠兰.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4(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