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状胬肉的三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2014-04-01和二红葛战雷郝鲁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穹隆翼状胬肉

和二红 葛战雷 郝鲁梅

河南孟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孟州 454750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烟尘等有一定关系。局部角膜缘干细胞受损;失去屏障作用可能也是发病基础[1]。当胬肉接近或波及瞳孔区时因散光或遮挡而影响视力,所以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目前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方式很多,羊膜移植、结膜瓣移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手术治疗等,主要目的是解决术后复发问题,本文主要观察150例(162 眼)翼状胬肉用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其术后复发率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 -12—2012 -12,我院收治翼状胬肉150例(162 眼)患者,年龄55~76 岁,平均(61.5 ±5.2)岁。随机分为3 组.A 组:48例(50 眼),男20例(20 眼),女28例(30 眼);B组:49例(52 眼),男21例(22 眼),女28例(30 眼);C 组:53例(60 眼),男23例(23 眼),女30例(37 眼),所有手术均无手术禁忌症,均入院治疗,在3 组年龄、性别和病症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翼状胬肉均爬向角膜缘4~6 mm。

1.2 手术方法 3 组均在术前点结膜囊2%利多卡因针2 次,开睑器开睑,翼状胬肉头部及体部局部浸润麻醉约0.5 ml。A组翼状胬肉切除术:用尖刀片分离胬肉头部于角膜,尽量去除胬肉组织,分离胬肉体部于巩膜,暴露巩膜,烧灼止血,分离胬肉组织与结膜,剪除胬肉组织及头部,用8 -0 丝线固定于浅层巩膜上三针,距角巩膜缘约4 mm,红霉素眼膏凃眼,敷料包扎。B 组翼状胬肉转移术:用尖刀片分离胬肉头部,分离体部于巩膜,烧灼止血,去除胬肉组织,将胬肉头部结膜做一褥式缝线,分离下穹隆结膜下组织,缝针自下穹隆结膜面穿出、打结,红霉素眼膏凃眼。C 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离胬肉头部与体部暴露巩膜,切除胬肉组织,暴露巩膜面积约3 mm×4 mm,上方结膜2%利多卡因针浸润麻醉约0.2 ml,依据暴露巩膜面积取同眼上方结膜瓣及角膜缘,尽量不带结膜下组织,含1 mm 透明角膜组织,取片区不予处理,将移植片上皮面朝上,角膜缘朝向巩膜暴露区的角膜缘,用10 -0 缝线间断固定于角膜缘及浅层巩膜区,要求移植片贴附巩膜面好,无气泡与积血,红霉素眼膏凃眼术后第一天换药,每天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片情况,并给予每天局部点碘必舒眼水4 次/d,贝复舒眼水4 次/d,术后15 d 拆线,并检测眼压,以便及早发现激素性青光眼.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复诊:术后1~5 d、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常规裂隙灯检查,术后随访时间18~24个月。

1.3 疗效标准 痊愈:手术区角膜上皮覆盖,光滑,结膜平整,无新生血管。复发:结膜明显增厚,巩膜暴露区新生血管生长,角膜缘有新生血管及胬肉生长。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当P <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 组50 眼复发12例(24.00%),B 组52 眼复发3 眼(5.77%),C 组60 眼复发3 眼(5.00%)。复发率A 组明显高于B 组和C组,对比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和C 组复发率两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翼状胬肉手术是常见的一种外眼手术,但因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不明确,术后复发成为手术医生头痛的问题,怎样降低术后复发率成了手术医生的共同目标,若反复手术,可引起睑球粘连、复发时间短等并发症,在临床上我们常常见到睑球粘连的病例。

传统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因胬肉组织残留,止血不彻底或术后继发多形核白细胞的趋化和聚增生,导致胬肉复发率极高[2]。原始单纯的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30%~50%[3],本文的术后复发率高达24%也说明了这一点。本文中3例术后7天就发现结膜增生,暴露巩膜有新生血管形成,患者感眼磨、红、流泪。虽然此手术方法简单,但术后复发率太高,不做为翼状胬肉手术的理想手术方式。翼状胬肉转移术术后复发率低,其原理是此类手术是将胬肉头部转移至下穹隆部的下方,使胬肉改变方向并逐渐萎缩以达到治疗的目的[4],但并没有去除病因,适应较薄的翼状胬肉,本文此术式复诊均见下穹隆增厚,影响美观,若转移上穹隆,日后影响内眼手术,仍有复发率。

正常情况下,角膜缘干细胞能阻止血管和假性胬肉侵入角膜,局部受损时可影响结膜的转向分化而发生异常[5]。依据以上发病原理,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恰好能弥补胬肉缺损的角膜缘干细胞较好促进受损的角膜上皮的再生,利用干细胞的栅栏作用抑制结膜上皮细胞的长入,防止角膜缘结膜血管入侵,从而阻止复发的作用[6]。故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需要注意的是:(1)取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片时一定要带1.0 mm 的透明角膜。(2)角膜缘侧一定和植床的角膜缘相吻合。(3)结膜移植片一定要和巩膜暴露区相吻合,并且面积相当,贴附可,无气泡及积血,以免移植片脱落。(4)翼状胬肉及周围病变组织切除要彻底。(5)移植片上皮面一定朝上。本文3例复发患者均因移植片脱落而失败,上方取结膜瓣的区域可不处理,结膜上皮可自行修复。

近几年来,也逐渐有人用其他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如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自体结膜移植、单纯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等。但异体移植的排斥反应,缺乏角膜干细胞的栅栏作用,丝裂霉素因使用不当可使结膜坏死等并发症不可避免。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不用材料,可避免排斥反应,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从本资料可以看出,三种手术方法在临床疗效上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翼状胬肉转移术有明显的差异,翼状胬肉切除术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有明显的差异,翼状胬肉转移术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无明显的差异,但翼状胬肉转移术术后影响美观,并没有真正解决胬肉复发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在临床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1]葛坚. 眼科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66.

[2]申长新. 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及复发原因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3):64 -66.

[3]吴建刚.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胬肉疗效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1):110 -111.

[4]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9.

[5]孙秉基,徐锦堂.角膜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435 -438.

[6]吴晓红,王文奇,李赵霞,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73 -175.

猜你喜欢

穹隆翼状胬肉
湘中盆地穹隆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盆地深部穹隆构造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石油地质意义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探究翼状胬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阴道穹隆吊带悬吊术(P-IVS)治疗子宫脱垂及阴道穹隆脱垂的临床有效性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3世纪至7世纪的波斯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