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颈椎前路手术方式治疗颈椎病体会

2014-04-01孙广涛王佳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椎间隙前路植骨

孙广涛 王佳学

河南博爱县人民医院骨科 博爱 454450

对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目前广泛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术中首先摘除突出间隙的椎间盘,然后取自体骨或人工骨植入椎体间隙,使两个椎体融合固定。其最大缺点是颈椎椎体的融合可能造成颈部活动受限,临近间隙的颈椎椎间盘退变加速,甚至再次压迫神经,或者植骨不愈合,假关节形成等,需要再次手术。随着颈椎手术器械的发展,在病变的颈椎间隙内植入能够活动的人工关节代替植骨融合技术,颈椎的生理弧度得到最大保护,术后颈椎不需要颈托固定,没有取骨区疼痛等影响,能够早期下床活动,患者住院时间短,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颈椎前路手术从椎间隙植骨融合不做内固定到做内固定,再到人工椎间盘的临床应用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5 -01—2010 -01,我院施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9例,神经根型3例,单间隙9例,两间隙3例。男8例,女4例,年龄46~68 岁。4例环钻取出颈椎椎间盘单纯植骨,颈托固定;6例行颈椎间盘刮除,椎间隙植骨融合钢板固定,颈托固定;2例颈椎间盘刮除,人工椎间盘置换,不需固定。椎间盘置换的2例中1例为单间隙神经根型颈椎病,1例为2个间隙的脊髓型颈椎病。

1.2 手术方法 颈椎前路手术4例,患者仰卧位,麻醉采用双侧深颈丛加右侧浅颈丛麻醉,右侧横切口入路,显露至颈椎椎体前方,用C 臂X 光机透视颈椎侧位,定病变椎间隙,用环钻钻取上椎体下缘及下椎体上缘骨质,取自体髂骨,比环钻直径大2 mm,在牵引下放入椎间隙中,术后用颈托固定,直至骨性融合。颈前路钢板固定6例:麻醉方法和手术入路相同,椎间隙处理是用自动拉钩把病变椎间隙拉开,切除椎间盘,刮除椎间隙上下终板,取自体髂骨放入椎间隙,用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术后辅助应用颈托固定。人工颈椎间盘置换2例,麻醉方法和手术入路同上,处理完椎间盘后,用中线定位器定位上下椎体前方中线,用双向盘状电动磨钻磨出上下临近椎体呈凹状植入床,将选择好的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椎间隙中,透视位置良好,切口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颈椎不做固定。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2个月~15年。12例患者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都得到缓解,颈前路减压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中2例患者诉颈椎左右活动受限;取骨区残留疼痛和局部皮肤麻木。X 光显示植骨融合未加固定,植骨间隙有轻微塌陷,患者无不适表现。

3 讨论

颈前路减压加椎体间置骨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手术入路不复杂,直视下直接可以取出病变椎间盘,术后疗效肯定。然而,由于颈前路减压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在将椎间盘摘除后,通常会植入自体髂骨或cage 将手术节段椎体融合起来,这样不仅限制了手术节段的术后的生理活动,而且还会临近节段应力加大而导致其退变加速[1-4]。对接受颈前路减压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患者长期随访影像学资料表明融合节段的邻近节段会表现出运动范围的异常加大和一些退行性变症像,如椎间隙狭窄,终板硬化及骨赘形成。本组植骨融合手术病例中,有部分病例出现颈椎左右活动受限,表现向后扭脸时,要先转上身,才能转过脸。随着时间推移,X 光片显示颈椎间隙轻度塌陷。

由于颈椎间隙融合后,将部分丧失颈椎活动度,改变颈椎的负重力线,加上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易导致邻近椎间盘的加速退变。有些病例植骨不愈合或假关节形成。Hilibrand[5]研究发现: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的患者中每年大约有2.9%~3%的患者由于邻近节段的问题而需要处理,其中2/3 的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再者,颈椎椎体间隙融合需要植骨,取自体髂骨可能造成取骨区顽固性疼痛和局部皮肤麻木而影响患者活动,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颈椎手术的根本目的是解除脊髓和神经压迫,消除疼痛,恢复颈椎的稳定性。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设计目的是保持手术节段的运动性,避免融合的局限性,使患者恢复正常活动,同时也可避免移植自体骨带来的并发症[6]。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和颈椎椎体间植骨融合相比具有一些优势,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最大限度维持颈椎生理弧度,恢复颈椎活动度和稳定性,不影响邻近椎体间隙的压力,从而防止其退变加速,减少邻近节段间隙的发病率,不需要椎体间植骨,没有取骨区的并发症和植骨不愈合的考虑,手术后无需颈托固定,患者很快能独立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家庭负担。本组3例人工椎间盘置换患者术后3天出院能独立生活,1周后重返工作岗位。由于随访时间短,未见明显不适感觉。

综上所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和颈椎椎体间植骨融合相比,患者在解除脊髓和神经压迫是相当的,置换术后患者病变节段和邻近节段运动范围与术前相当,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治疗颈椎病效果肯定。

[1]Hilibrand As. carlson GD,palumbo MA,et al. Radiculopathy and myelopthmay at segments adjacent to the site of a previous anterior corrical arthodesis. J Bone Joint surg Am1999;81:519-28

[2]Cherubino P. Benazzo F. Borromeo U. perles. Degenarative arthritis of the adjacent spinal joint ffollowing anterior cervical spinal fusion.Clinicoradiologic and statistical correlations. Italian J orthop and Traumal 1990;16:533 -43

[3]Matsunaga S,Kabayama S,Yamamoto T,et al. strain on intervertebral disc s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ssion and fusion,spine 1999;24:670 -5

[4]Kulkari V,Rajshekhar V,Raghuram L,Accelerated spondylotic changes adjacent to the fused segment following central cervical corpectomy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study evidence,J Neurosurg 2004;100:2 -6

[5]Anderson PA,Sasso Rc,Rouleau JP,et al,spine,2004;4(6supp 1):303s-309s

[6]Vincent E,Bryan JR,cervical motion segment replacement[J].Eur spin J,2002;11(supp1 -2):92 -95.

猜你喜欢

椎间隙前路植骨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莫愁前路无知己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