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与电视“新闻场”的构建

2014-03-31董卫民阮逸帆

关键词:领袖电视新闻舆论

董卫民,阮逸帆

(台州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台州318000)

【艺文寻珠】

微博与电视“新闻场”的构建

董卫民,阮逸帆

(台州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台州318000)

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体不断或正在向数字化、移动化、社交化转型。以微博为典范的自媒体微传播,凭借独特的传播特质,引领并变革着当下电视新闻的革故鼎新,并最终推动良性电视新闻场的建构。

微博;电视新闻场;意见领袖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1]一个新媒体形态的出现,不单纯是媒介技术进步所带动的传播手段变革和传播渠道升级,它还将带动、推进传播理念和传播态度的改变,有时这种改变甚至是革命性的。新型媒体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传统媒体的创新、转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融合成为当下传媒业的必然选择,而融合的关键在于实现媒体的“三化”:即数字化、移动化、社交化。“三化”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虽然各自保有自己的生态场域,但这个场域的边界已经模糊。就电视新闻而言,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场域因数字化和移动化推进而需要面对诸多新情况。自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始,微博勃兴;之后,微信飞速发展,引发了当下一系列网络舆情的深刻变化。在此影响之下,电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机制也随之发生改变,微博为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微传播”时代建构充满活力与个性的电视新闻场,也同样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与个性的话题。作为对社会事件部分事实的选择,新闻生产的本质就是对事件的“重组”和“搭建”。因此,就电视而言,生产新闻本身就是在搭建一个电视新闻场,也可以说是一个电视新闻“框架”——这个“框架”既包含新闻事实的处理原则,也包括媒介立场的传达,还包括对新闻事件的意义建构。

一、微博变革电视新闻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7月)》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 216万,增长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较上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2]迅速增长的微博用户,通过微博发布的信息就如井喷一样,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传递,已经实现了即时性传播,“第一时间”就可以从电视新闻转移到微博名下。比如2011年7月23日,甬温铁路发生动车相撞事故4分钟后,车厢内乘客“袁小芫”即用微博发出“D301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了,有很强烈的撞击。还撞了两次!全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保佑没事!!现在太恐怖了!!!”这是这场事故中发出的第一声,在突发事件中,微博发布的信息成功抢滩第一时间。而在微博上万条信息传递这一惨剧时,以主流自居的电视媒体,却正全方位播报发生在挪威首都的爆炸枪击事件。

有学者对2011年舆情进行研究发现,“两家商业网站——新浪微博与天涯论坛对负面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很强,其首报负面事件的比例高达75.6%和95.8%,说明自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影响极为强大。”[3]这里暂且不论事件的正面、负面性,就对突发事件的传递而言,足以说明微博在公信力危机事件中的舆情引导功能表现突出。再如2012年的“天价切糕事件”、“微笑局长成‘表哥’事件”、“房姐龚爱爱事件”等,都是通过微博首发或转发,引发了网友和微博用户的高度关注,迅速成为舆论热点,电视新闻媒体则随后跟进。因此,微博已经打破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的时效优势,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源,同时也已经成为新的采访、传播工具,从而冲击了电视新闻场域的生产、传播流程。

继微博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自媒体手段是微信。微信可以发短信留言,可以传递照片和新闻信息,耗费的上网流量也非常有限。微信通过手机、QQ等途径加入到网络社区,形成自己的交流圈,具有非常高的信息到达、转发、阅读率。它兼具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双重特性,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文化部落”和信息“识别圈”,因此而迅速成为手机用户的新宠。伴随微信的还有所谓飞信、飞聊、米聊等不一而足,它们在传递碎片化、生活化的“花边”信息的同时,也逐步参与到公共事件中,促进了社会热点话题的生发。对电视新闻而言,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新闻“外场”。利用微传播新媒体构建电视新闻场比较典型的是凤凰卫视,从《天下被网络》到《全媒体全时空》,凤凰卫视一直走在融合新媒体、打造全媒体的前沿;大陆安徽卫视早间的《超级新闻场》,晚间的《每日新闻报》也引进了微博、手机视频,对微博时代构建电视新闻场进行了探索。

二、微博引领电视新闻场

微博、微信等新传播形式,以其典型的社交化、移动化和融合化特质,成为新媒体的典范。其社交化、移动化特质不仅降低了信息传播、发布的准入门槛,也推进了新媒体的社会动员与整合能力;而其融合化特质则提升了信息的传播与发布功能。因此,在新型媒体日渐全民化的态势下,微传播对电视新闻场的建构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一)微博的议程设置功能优势日渐明显,电视新闻报道跟踪微传播信息的态势不断增强

自媒体的即时化传播,促进了民众表达欲的提升;微博粉丝团传播的裂变式扩散,使微博信源蜂窝式增长。因此,通过微博发出的信息已经成为一个巨大而纷繁的信息场。普通民众不再是沉默的一盘散沙,而成为一个个信息集散地。一部联网的手机,一台随身的ipad,可以让一个普通人走遍你愿意去的每一个角落。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会被“好事者”实时发布。微博引发的舆论热点和媒体议程每天都在产生。电视新闻源的发掘,也从当初的百姓DV、市民记者,扩展到每一台联网的手机终端。安徽卫视的《每日新闻报》有一个“微观天下”专栏,专门搜集、播报微博信息;凤凰卫视的《全媒体全时空》,则专门开出“微言送听”,通过微信收集各方人士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这虽然可以看作是播报形态的变革,实际上也是电视新闻场对新媒体的再次引进。

以微博反腐为例,2012年至今,微博成为网络反腐的重要渠道。“表哥”杨达才、官场“雷(政富)冠希”,在经微博爆料成为网络热点之后,当事人随之受到了党纪、政纪、国法的惩处。微博披露的这些反腐事件和人物,也为电视新闻设置了议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强,微博已然成为反腐倡廉的主要战线和舆论前沿,持续为电视新闻提供着反腐报道的素材。研究表明,2012年,“网络新闻成为首次曝光网络反腐事件最多、占比例最大的新媒体,社区论坛、微博和官方网站也是重要的首报媒介类型”。[4]119

(二)微博时代的意见领袖,在传递多元思想的同时,开始走向职业化、商业化,电视新闻的评论化发展与之不期而遇

研究表明,“中国新意见领袖阶层,主要由活跃的思想精英、作家艺术家以及草根领袖三部分组成”。[5]实际上,除此三部分之外,还有两大人群也是微博时代的新意见领袖,他们是影视明星和商界精英,比如姚晨和潘石屹、王石等。这些人往往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也有介入公共事务的热情。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在微传播时代,他们往往拥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粉丝。比如地产大亨潘石屹新浪微博粉丝超过1 600万,影视明星姚晨新浪粉丝甚至高达6 000多万,高得让人感觉有些“夸张”。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这些“网络领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往往会形成一个个新的舆论中心。当然,衡量当下微博的影响力,已经不再单纯依靠粉丝人数,而“可以通过发微博情况,被评论、转发的情况以及活跃粉丝的数量来综合评定一个账号的影响力大小”。[4]279目前这些网络意见领袖已经出现商业化、职业化态势,这与当下电视新闻的评论化生存达成一定的契合。2011年1月7日起,第一财经推出大型高端财经专题节目《解码财商》周末版——《财经郎闲评》,由著名微博意见领袖、同样拥有1 400多万新浪微博粉丝的郎咸平直接担纲。其他如石述思、叶檀等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也纷纷在各地电视新闻节目中成为评论员,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媒体微传播渐入佳境之时,一个重要的言论形态也逐渐发酵、膨胀,这就是“微评论”。和网络“爆料”不同的是,微评论入木三分的犀利言论,具有显著的传播“穿透力”和舆论引导力,从而推涨社会热点和公共事件。它和微信都以其便捷的原创发布、转发点击等形式,与传统电视媒体发布、整合信息的功能不期而遇,为一直试图走出发展“衰期”的电视民生新闻提供了研发参照。

(三)微博粉丝团裂变式传递的信息流,不仅成为电视新闻的信源,更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提供了一条借鉴路径

互联网作为自由表达的空间,一定意义上具有意见自由市场集散地的特质,为各种思潮的发散和传播提供了场地。多元化思潮的出现,除了会对主流媒体和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外,从另一个角度看,互联网所形成的特有的舆论场,也为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提供了一片发现线索、激发思想的天空。哪怕是被证明负面的事件,一样可以通过这个场地,发现其理性的一面。比如已经被证实是网络谣言的温州钱云会车祸事件,几经舆论颠簸之后,2011年1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钱云会之死》;央视记者经过周密调查,深入走访,采访到了肇事司机、事发前给钱云会打电话的王立权、现场保安,以及目击证人钱成宇、钱云会之子等人,部分还原了事故发生的情形,破解了网络上关注最多的几大疑点,吹散层层迷雾,一场因网络传播变得扑朔迷离的群体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更重要的是,一起普通车祸事故,为什么会演变成群体事件?网络谣言背后政府公信危机如何破解等问题都在这期节目中得到或明或暗的呈现。同样,江西“宜黄拆迁”事件、“北京PM2.5”事件等,也都经过微博的“信息茧房”发酵,被传统电视新闻作了主流化解读。

三、构建理性电视新闻场

作为一个自媒体,微博的出现既促进了民众表达权的行使,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但是,包括微信在内的微传播因其门槛低、思潮多元和草根性突出,也导致其信息场相对混乱。全民微博、全时空社会图景的展现,造成舆论和公民群体出现极化现象,也就是舆论的一边倒和民粹主义抬头。同时,微博、微信传播形式诱发的网络谣言,也成为当下传播语境中的一股暗流,具有很强的蔓延力。因此,在微传播信息场下,建立理性的电视新闻场,必须应对舆论极化和网络谣言,做到善用新媒体,培育好自己的网络舆论领袖,同时跟踪政府微博的动态信息。

(一)善用微博,培育健康、理性的新媒体素养

微博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它对当下电视新闻的影响,就如同网络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一样。它改变了用户选择、使用信息的习惯,也为电视媒体变革自身的传播形态提供了契机。因此,建构理性的电视新闻场,电视人首先要转变观念,认可、接受并学习掌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习性,认识舆情极化和网络谣言的危害,把控媒介伦理,培养媒介素质,充分利用“微传播”平台,经营好自己的微博、微信,善于进入和营造“微传播”信息场,通过这些信息场及时发现社会热点,追踪突发事件。

(二)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培育电视新闻栏目的网络意见领袖

新媒体时代,新意见领袖出现了新的变化。虽然微博意见领袖因职业化导致商业化,商业利益指向日渐明显,但是,拥有巨大粉丝团的微博意见领袖,其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对传统媒体而言,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平台。其实在微博意见领袖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媒体人,比如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在微博中,直播了该事件的实时进展,推动了事件的解决。作为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电视新闻的编辑、制片人、主持人等,在经营自己的微博时,要有品牌意识、领袖意识,当庞大的粉丝群建立起来之后,除了可以在自己身边营造一个无所不知的信息场,还可以通过对信息的甄别分析、深度挖掘,与粉丝的互动交流,以主流姿态跟进,突出自身报道的亮点,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以“意见领袖”的自觉,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提升自己作为意见领袖和所属媒体的知名度。当自己的意见领袖地位形成之后,电视新闻就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引导议题,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将自己的品牌价值延续下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载体怎么变化,传播内容背后只要有自己的声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就会处于主流的地位。

(三)追踪政务微博,以专业精神构建电视新闻场、传递正能量

微博一路高歌,成为当下最重要的舆论场域之一。作为高度全民化、自由化的传播载体,微博也让网络谣言快速裂变,导致自媒体也成为社会风险的一个潜在因素。因此,如何进行舆情应对,加强自媒体的空间净化和治理,是当今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有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新浪政务微博数量猛增,很多政府部门已经开通了微博发布平台。截至2012年底,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网站共有已注册政务微博账号176 714个,较2011年新增了126 153个,增长率高达249.51%。[4]29其中公安部门的新浪微博数量最多,其他则是交通、医疗、市政、司法、工商等部门。从上海地铁追尾事故、温台抢盐风潮、南京梧桐让路等事件可以看出,政府应对舆情的能力已经逐渐提高,大多数政府部门已经能够对突发事件当天作出回应。因此,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跟踪好政务微博,不仅能够及时掌握政府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情况,更能以权威信息的发布去阻止网络谣言的传播。

2013年下半年开展的打击网络谣言行动,拉开了政府对网络舆情治理与引导的帷幕;网络大V薛蛮子事件的发酵,似乎让一些微博意见领袖一夜之间声名扫地。不过,如何看待微传播舆论场的信息导向安全,这是个一分为二的问题。薛蛮子事件让人看到了政府整治网络谣言的决心和坚持舆论引导的态度,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微传播的两面性是网络双刃剑功效的显现。我们应该看到:打击网络谣言、整治微博舆情为传统媒体培育自己的网络舆情领袖提供了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做一个过得硬的舆情领袖,需要建立自己的“舆论识别区”;要坚持理性的舆情引导,理性整合微传播自媒体的言论和事件,增强主流声音,打通民间和主流两个舆论场;形成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信度的舆论空间,维护传统媒体的公信,建构具有专业特质的电视新闻场。

作为主流媒体,电视在微传播时代构建自己的新闻场,实际上也是在建构自己的舆论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必须有自己的声音和媒体立场。只有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做好社会舆论的稳定器、理性思维的传播器,电视传播的信息、发布的言论,才能减少偏见、弥合冲突,达成社会共识,传递正能量!

[1]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Media:The extension ofMan[M].New York:Signet,1964:1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7-17)[2013-10-20].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 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3]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4.

[4]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李良荣,郑雯.论传播革命——“新传播革命”研究之二[J].现代传播,2012,34(4):34-38,65.

The Construction of M icroblog and TV News Field

DONG Wei-min,RUAN Yi-fan
(Taizhou Broadcast TV Station,Taizhou 318000,china)

Under the trend of media convergence,traditional media is being continuously mobile,digital,communicational transformation.With its uniqu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microblog as exemplars of the We-media is leading and changing the current television news reform,ultimatel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levision news field.

microblog;TV news field;opinion leader

G220.7

A

1672-3910(2014)04-0062-04

2013-10-25

董卫民(1970-),男,河南叶县人,主任编辑,硕士,主要从事电视新闻理论与实务、新媒体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领袖电视新闻舆论
领袖风范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领袖哲学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平民领袖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