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

2014-07-31刘溢海白金伟

关键词:三化经济区工业化

刘溢海,白金伟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经管索微】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

刘溢海,白金伟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对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省内转移数量超过省外转移、向中部地区转移数量增长迅速、转向中小城市的数量持续增加、转向第三产业人数超越第二产业等特征。对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分析表明,可通过提高城镇工业化水平、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和拓展农业内部转移渠道三方面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化协调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在选择经济发展路径的过程中所必须关注的。“三化”相互依存、相互关联,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配置。[1]中原经济区近60%的人口在农村,合理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

(一)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2011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4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34万人,占总人口的59.43%;农村从业人员4911万人,占农业人口的78.78%。由图1可知,河南省农村农业劳动力从业比重逐年下降,非农产业劳动力从业比重逐年提高。2000年,农村农业劳动力比重达75.53%,2005年降低到65.82%,到2011年这一比重已经降低至54.06%,而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从业比重由2000年的24.47%提升至2011年的45.94%。

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12年末,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570万人,比2011年增加105万,增长4.26%(见图2)。其中,省内转移安置1451万人,省外输出1119万人(包括境外就业7万人),省内、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差额扩大至332万。

图1 河南省2000-2011年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从业比重比较图

图2 1990-2012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变化图

(二)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分析显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1.省内转移增长迅速,省外转移逐步减少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规模看,与以往相比,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呈现省内转移增长迅速的趋势,愈来愈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选择在省内就业,选择省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不断减少(见图3)。分析表明,2012年选择省内就业的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人数达1 451万人(见图3),占全部转移人数的56.46%,比2008年增加576万人,增长65.83%(见图4)。2008年,选择到省外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 280万人,2012年减少至1 119万人,降低15.86%。2011年,河南省首次出现省内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人数超过省外输出,次年这一差额就从78万扩大到了332万(见图3)。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河南省不断加快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步伐,在全省建立了多个产业集聚区,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并大力扶持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这些政策的实施是造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人数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图3 1990-2012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和省外输出人数比较图

图4 1990-2012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率和省外输出率比较图

2.我国东部地区仍是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主阵地,中部地区劳动力转移数量快速增长

图5表明,自2004年以来,东部地区始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地区,而转向我国西部地区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一直较少,但转向中部地区(包括河南省)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增长迅速,渐近于东部地区的转移总量。2006年东部地区的优势尤为明显,近700万的转移量,比中部地区转移就业量多了近250万人。2010年末劳动力跨区域转移总数为1 047.51万,其中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业人数为526.48万人,占比50.26%。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以及生产成本的上涨,中部地区的基础建设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产业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中部地区劳动力需求日益上升,农村转移劳动力日益被较低生活成本的中部地区所吸引,转移数量迅速上升。相比之下,高成本的东部地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引力有所下降。2011年,河南省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就业量达498.25万人(其中向省内转移就业437万人),占跨区域转移总数的47.46%。

图5 2004-2010年末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情况图(单位:万人)

3.中小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持续增强

图6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城市类型不断发生变化。由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使得大城市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技能要求的提高、生活成本的显著增加给农村劳动力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处于发展中的地县级市以其较低的生活成本、更多较低技能要求的就业机会受到越来越多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青睐。2005年转向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转移劳动力的38.11%,2010年这一比率降至28.91%,降低了9.2%;而转向地级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转移总量的38.25%,2010年这一比率上升至43.95%,提升5.7%;转向县级市就业的劳动力占转移总量的13.91%,2010年这一比率上升至16.01%,增加2.1%。

图6 2009-2010年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地区分布情况图

4.第三产业转移人数超越第二产业,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三种产业中就业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1.0%、第二产业52.0%、第三产业47.0%,到2010年,第三产业转移人数占比达到50.6%,上升3.6%,第二产业转移人数占比为49.0%,降低3%。2005年转移劳动力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为723.73万人,2010年这一数量增至933.26万人,增长量达到210.53万,是第二产业转移劳动力增加量的近1.8倍(见图7)。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以其就业面广、吸纳人数多等优势使农村转移劳动力不断向其集聚,改变了农村转移劳动力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建筑业、工业的现象,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图7 河南省近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按产业分布情况图

5.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

分析显示,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一直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2005年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转移劳动力占比为81.4%,2010年这一比重降至70.9%,初中文化程度转移劳动力占比达63.6%;2005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转移劳动力占比为18.6%,2010年这一比重提高至29.1%,高中以上学历转移劳动者共增加28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6.4万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表现为:工业化为其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城镇化为其创造良好的空间依托。[2]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一般遵循的轨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一过程将不断掀起农村劳动力转移向非农产业的浪潮,直到高水平城镇化的实现。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的转移,河南省在全省设立了180多个产业集聚区,以承接发达地区链式和集群式产业转移,吸引了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河南建厂。仅富士康落户河南郑州就带来了50多家相关配套企业,由于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其超过30万的用工规模极大地带动了河南省各地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企业大规模劳动力聚集又将带动企业周边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如餐饮、运输等),企业周围的生活服务区也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第三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增强,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比重也开始上升。河南省各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势必推动各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也随之兴起与发展,这使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更多(见图8)。

图8 产业升级及不同阶段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产业排序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保证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离不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证,新型城镇化也将给农业现代化创造外部条件。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各个产业的集聚效应得以极大地发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尤其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被吸引至城镇地区,使农村居民逐渐变为市民,农村转移劳动力“转而不离”的局面逐步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也为农村耕地的集约利用创造了条件,使农村土地资源更为集中,进而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缓解了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调查发现,郑州、洛阳、新乡等新型城镇化发展较好的地区,土地流转年增量超过1 500亩,土地的集约和节约利用使更多的农村土地实现流转,土地逐渐向种粮大户和合作社集中,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并促进城镇化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长,这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将逐步向城镇转移,寻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企业的聚集不仅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还将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

在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工业化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也不可动摇,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只有逐步实现新型工业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真正地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工业化强力支撑下的我国农业必然要走上现代化之路,必然要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确保新型工业化的实现。[2]

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农业规模化生产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和劳动力节约。实地调查发现,新乡卫辉市部分地区通过引进中粮集团、雨润等著名龙头企业,建成50多个高效农业园区,规划原阳大米等11个农业产业化集群,企业和高效特色农业园区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已建成的产业园区和优质粮食加工基地可就地吸纳2.5万名农民就业,10余个在建农业产业园区建成后可吸纳13万名农民就业。通过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以及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加速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 。[6]

三、加快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一)提高城镇工业化水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奠定基础

一方面,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联通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由于多数基础设施的产业属性为服务业,其建设将带来大量用工需求,刺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小城镇工业化水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能够得到合理的安置。前文分析表明,地级市、县级市等中小城市因其较低的生活成本愈来愈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青睐,成为他们外出就业的首选之一。目前多数中小城镇工业水平较低,支柱产业缺乏,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因此提升中小城镇工业水平,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安身立命的就业机会显得尤为迫切。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对“三化”引领的前提是要素、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必须依托一定的空间载体。增长极理论中的“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一是加快建设中心城镇。通过城镇化建设培养区域的发展极和增长点,发挥其扩散效应,带动城镇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促进城镇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因此可通过建设中心城镇提高以城带乡发展水平。发挥县(市)和中心镇促进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把中小城市作为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3]

二是在农村地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新型农村社区是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形式和重要载体。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新型农村社区处于末端,但其连城带乡的纽带作用十分重要。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产业规划纳入社区建设中,推进产业集聚化发展,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支撑对于劳动力的转移至关重要,决定了就近转移的劳动力能否实现就业。将推进社区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使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身份转变,逐步实现产城融合和三化协调发展。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展农业内部劳动力转移渠道

一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为土地集约利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中原地区长期以来农村土地十分分散,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因此,可通过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使条块化的土地能够整合起来,集中到种粮能手手中,实现农地的集约利用和规模化生产,使更多的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二是加快建设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吸纳富余劳动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愈来愈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前服务要求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农资价格信息,使农民能够据此作出合理的生产安排;产中服务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生产工艺及管理办法,这对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投入具有重要作用;产后服务中的储藏运输等环节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也至关重要,生产出的农产品必须实现销售才能使农民增收。完善以上三个环节将有力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自身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从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就业。

[1]刘溢海.“三化”协调背景下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1-34.

[2]金虎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J].创新,2012,6(5):59-63.

[3]侯伯男.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推进垦区城镇化进程[C].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2010:1-10.

[4]马倩羽,刘凤玲.“十一五”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J].市场研究,2011,(7):5-16.

[5]《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组.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报告[N].河南日报,2011-10-14(05).

[6]肖海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经济学院,2004.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s of Central Plains Econom ic Zone and Thre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IU Yi-hai,BAI Jin-wei
(School of Economics,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Chin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transfer situation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found that the transfers present a number of features,including the numbers transferring to Henan province more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provinces,those to the central region increasing dramatically,those to small and medium cities growing continuously,those to the tertiary industry beyond the second industry.The analysis on the internalmechanism betwee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s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and the thre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hows that the orderly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can be promot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ways,as prompting the level of urban industrialization,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farmers to be citizen,expanding agricultural internal transfer channels.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three coordination

C915

:A

:1672-3910(2014)04-0082-05

2014-05-30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JJ037)

刘溢海(1964-),男,河南洛阳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三化经济区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