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民”原始含义在《论语》中的保留与发展

2014-03-31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二者音节含义

刘 征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我们说“人民当家作主”,也会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里的“人”和“民”无别。但是为什么说“农民”却不说“农人”?说“伟人”却不说“伟民”?这样的例子很多。“人”与“民”处在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现如今的词义和远古的造字意图可能已经有很大的差别了,但是原始含义的影响还是非常强大的,它潜移默化地对词语的搭配进行了限制。本文首先对“人”与“民”的原始含义作一个介绍,证明二者造字时的完全对立。同时借助对《论语》中“人”和“民”的分析来揭示春秋典籍中二者已经发生泛化。

一、由古文字形看“人”与“民”的原初形态

“人”字:甲骨文中写作 或 ;金文中写作 。

邹晓丽认为:“一人侧面之形。先秦古籍中指贵族,如 ‘国 人’即 指 国 都 中 的 贵 族。”[1](P1)《说 文 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说文解字注》:“惟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为之人。能与天地合德。”另外《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由此可见对“人”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民”字:无甲骨文字形,金文中写作 或 。

郭沫若说:“民字于卜辞未见,即从民之字亦未见。周代彝器已有民字。……均作一左目形而有刃物以刺之。……然其字均作左目,而以之为奴隶之总称,且周文有民字而殷文无之,疑民人之制实始于周人,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2](P70-71)《说文解字》:“民,众萌也。”《说文解字注》:“‘萌’犹懵懵无知貌也。”由此可知对“民”的解释凸显了那种懵懂糊涂的状态,正体现了奴隶无知。

由此可见,“人”与“民”两个字在造字之初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人”为贵族,“民”是奴隶。

二、《论语》中“人”与“民”范围的扩大

赵纪彬先生在《古代儒家哲学批判》中说道:“我们归纳全书(按,指《论语》),发现一件颇为有趣而意义亦相当重大的事实,即孔门所说的‘人’‘民’是指春秋时期相互对立的两个阶级;两者在生产关系中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政治领域中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区别,因而其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内容与形式,亦复互不相同。”[3](P2)到了 1962年该书再版时更名为《论语新探》,作者写道:“我对于中国奴隶制下限及其向封建制过渡问题的看法,有较大的改变……”[4](P2)本文通过对《论语》中“人”与“民”含义的分析,发现并非如赵先生所说的那样是完全对立的阶级。他的结论并不能全面地概括所有出现的“人”与“民”的含义。并且我们发现《论语》时代二者已经发生泛化,出现混淆,均可用于指普通人。

(一)《论语》中“人”出现了219次。分为两部分:双音节词83处,单个“人”字出现136处

先来看双音节词。《论语》中有很多双音节词“某人”表示对人的尊称,体现“最贵者”的原始含义。“圣人”“善人”“仁人”“贤人”“惠人”自不用说。除此之外还有“门人”指孔子弟子,受学于孔子之门的人。“成人”,《正义》中认为是最所难能的备礼乐的成德之人。“中人”,《正义》:“中人为中知,则上谓上知,下谓愚也。”可知当时人才分为上知、中人、下愚三个等次,“中人”是指中等水平的人。“大人”,《正义》:“注:‘大人即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正义:言天子诸侯能为政教,是为贤德之君。”可见“大人”指的是天子诸侯这样的统治阶级。“夫人”“君夫人”,《正义》:“《曲礼》:‘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夫人为君所称也。《白虎通·嫁娶篇》:‘……国人尊之,故称君夫人也。’”可见二者都是尊称。“丈人”指老人,是对长老的尊称。同样还有“鄹人”指鄹大夫,即孔子父叔梁纥。“鲁人”在文中指鲁国的执政大臣。“封人”指春秋时期镇守边疆的官员。“行人”指外交官。总之,这些人都是“最贵者”的体现。

除此之外,还有表示贬义的“小人”“佞人”,“小人”多与“君子”对立出现。《正义》认为经传中的“小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微贱的人,一是指无德的人。《论语》中的“小人”指的是无德的人,也就是《正义》所说是“‘乡原’‘鄙夫’之属”。即便如此,“小人”也在“最贵者”范畴之内,只不过是被批判的对象。

但与此不同的是,另有一些是泛指。“乡人”,《正义》:“称‘乡人’者,言同一乡之人。”既然是同一乡的所有人那么就不能只片面地限制在统治阶级。“邦人”“异邦人”分别指本国内的人,别国内的人。“达巷党人”,《正义》:“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党。”由此可知是指达地里巷中的人。“野人”,《正义》:“凡民未有爵禄之称也。”由此可知指普通在野的人士。“庶人”,《正义》:“盖庶人有凡民,有府史胥徒之属,凡民可以传语,府史胥徒不当与谋国政……”再有如“远人”“齐人”“匡人”“南人”“殷人”“周人”等无疑都是泛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双音节词“某人”中,虽多为表示不同层次等级的有学问、有社会地位、值得被称道的人,但是也存在很多泛指人的双音节词。

其次再来看单个出现的“人”字。这些“人”指有地位或有学识的人占绝大多数,共107处。这些字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特指的某个人(出现24处)。这些人或是古代贤人,或是地位高的统治者。如:

(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依据上下文可知该句中“人”指孔子。

(2)“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该句中“人”指周武王。

2.表示国君、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即有地位的人(出现43处)。如: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正义》:“‘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己学有成,举用之也。”可见这里的“人”是指统治阶级君卿大夫。

(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正义》:“安人者,齐家也。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人、百姓对立出现,可见并非指普通人。

3.表示在位或不在位的贤人、人才等,即有学识的人(出现41处)。如:

(1)“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集注》:“盖惟伊尹、太公之流,可以当之。”[5](P204)

(2)“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正义》:“‘方’训‘比’也。学以相辅而成,故朋友切磋,最为学道之益。”子贡与别人相比,这个人也必然是同等可比较的有学识的人。

4.除此之外,“人”在《论语》中还表示一种对人的泛指,表示一般的人,不仅指统治阶层的人(出现25处)。如: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与贵是众人所盼望的,贫与贱是众人所厌恶的。此处的“人”是每人、人人的意思。若只说贤人或统治者不合情理。

(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人”与“马”相对,可见此处的“人”一定包括被统治阶级。

(二)“民”在《论语》中共出现49处。其中双音节有3处,单个“民”字出现46处

首先看双音节。“逸民”,《注疏》:“节行超逸之民,隐居未仕者,则举而用之。”“民人”,《正义》:“有民人者,‘民’谓庶人在官,‘人’谓群有司,皆所以佐宰治事也。”由此可知,这两处“民”都不是被统治、懵懂无知的“民”。

其次看单音节“民”字(出现46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民”与“人”或“君子”“上”等反映统治阶级含义的词对立出现,又或与“下”并列出现。表明“民”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对象,在社会中处于一种下层的被统治的地位。如:

(1)“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戒戎矣。’”“人”与“民”对称,表明身份的对立。

(2)“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与“民”对立出现,表明二者的对立。

(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此句可表明“民”的下层地位。

2.带有使令性动词在前(出现17处)。动词有:使、教、服、养、临、务、足、劳、莅。从这些词能看出“民”处于被统治的地位。如:

(1)“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正义》:“《吕览·先己》注:‘服,从也。’《淮南·说林》注:‘服,畏也。’《荀子·王制》注:‘服,谓为之任使。’三训皆相近。”

(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此处“爱人”是指爱护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民”前有动词“使”,意指役使人民要不违农时。

3.除去这种被统治、底层地位的“民”。《论语》中还有少数几处泛指人民(出现7处)。如:

(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此处指人民不知道怎样赞美泰伯辞让王位的高尚品德。

(2)“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指古代人民有三种毛病。

(3)“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这里指天下人民就会衷心拥护你。由此可见,这三句中的“民”若只是表示“被统治阶级”也是说不通的。

“人”与“民”的词义是不断发展的,到了唐代避太宗李世民讳,以“人”代“民”。《书·尧典》:“敬授人时。”阮元《校勘记》中说古本的“人”写作“民”,唐代以前此句写作“民”,后人因《注疏》写作“人”而改为“人”,一直讹误至今。由此可知,到了唐代以后二者更是混淆不清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与“民”的原始含义是截然相区别的,“人”是指“最贵者”,而“民”是指奴隶。由对《论语》的分析可知,虽然二者词义相对立的仍占多数但已经发生了混淆,多次出现“人”“民”用来泛指人的情况发生。甚至出现“民人”组合,“人”和“民”概念愈发混淆不清。词义泛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当时的奴隶制社会已经处于末期。现在“人”和“民”已没有太多区别了,泛指普通人的“人民(群众)”两个字合成一个词就是最好的体现,但是历史总会对现实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我们习惯说“伟人”“贵人”“巨人”,也习惯说“农民”“刁民”“草民”等。而这只是人们对词语使用时的惯性所致,并不是真正存在对立关系。

[1]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赵纪彬.古代儒家哲学批判[M].北京:中华书局,1950.

[4]赵纪彬.论语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二者音节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拼拼 读读 写写
把握实数的多重含义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木管乐器“音节练习法”初探
五星红旗的含义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