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体血管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2014-03-30辛迎曦

河北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压脂小梁椎体

辛迎曦

脊柱是血管瘤的好发部位,椎体血管瘤是一种起源于血管的良性肿瘤,在脊柱肿瘤中占2%~3%,发病部位以胸椎多见,腰椎次之,颈椎、骶椎最少[1]。以中年女性多见。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完善,MRI上压脂序列(STIR/longTE)以观察总结MRI的多种信号表现,MRI已成为诊断椎体血管瘤的最佳手段之一,因此,本文收集我院临床资料完整21例,以提高对椎体血管瘤的正确诊断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12至2013年经临床证实病例21例,共26个病灶,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4岁。位于胸椎16例,位于腰椎5例,位于颈椎4例,位于骶椎1例。临床多以颈椎病、腰部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来我院就诊。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公司1.5T磁场超导型核磁设备,均做矢状位及横断位扫描,应用T1W/TSE、T2W/TSE、STIR/longTE等序列。(层厚:4 mm,间距:0 mm,FOV:100 cm)

2 结果

4例为多发,17例为单发。显示为短T1长T2信号13例,长T1长T2信号9例,为等T1长T2信号4例。各病例中均有骨小梁排列紊乱或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且于STIR/longTE上均有高信号表现,最小病灶为0.3 cm,最大的占具整个椎体的3/4。见图1~4。

图1 胸1椎体T2横断位上呈“蜂房样”改变

图2 胸11、12长T1信号

图3 胸11、12椎体于T2上呈“栅栏样”改变

图4 胸6椎体压脂后呈不均匀高信号表现

3 讨论

脊柱血管瘤是一种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1-4],病理组织学上由极度扩张的有内皮覆盖多发的薄壁血管和血窦组成,扩张的血管腔位于黄骨髓之间,椎体血管瘤单发比较常见,无包膜,侵犯骨皮质时,使其膨胀变薄,肿瘤处骨质大量稀疏,肿瘤组织穿插于骨小梁之间,残余骨小梁代偿增粗,呈纵向排列,肿瘤易出血,椎体血管瘤多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上小的血管瘤多无症状,随肿瘤增大,疼痛为最早表现。当发生压缩性骨折或向椎管扩张的血管瘤,由于造成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可表现为轻或重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包括神经根疼痛、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甚至截瘫等。

在MRI横断位TIWI上血管瘤表现为累及椎体一侧或整个椎体的不均匀占位,椎体外形正常或轻度膨胀。低信号内可见代表增粗骨小梁结构;矢状位扫描可见受累椎体有纵行排列的栅栏状信号区,低信号的为增粗骨小梁与高信号的脂肪平行间隔,为椎体血管瘤的常见影像学表现。本组不典型椎体血管瘤MRI信号有一下几种类型:(1)长T1长T2信号:说明椎体内含有脂肪成分小于40%,一方面长T1信号说明有血管成分,经临床证实椎体血管瘤大多为绵状血管瘤,血流比较缓慢所以表现为长T1信号。另一方面说明破坏的椎体骨小梁之间为软组织成分,脂肪成分含量很少。在临床上患者常伴有椎体外形改变,且往往表现为肢体麻木、腰背疼痛等症状,所以表现该信号的患者考虑为压迫性血管瘤或症状性血管瘤。但椎体转移肿瘤和椎体结核也可以有长T1长T2表现且压脂后呈高信号,但椎体转移瘤与椎体血管瘤不同,转移瘤压脂后均匀一致高信号而椎体血管瘤往往为不均匀一致的高信号,因此配合MRI矢状位上血管瘤的“栅栏状”改变,或横段位上“蜂房”状改变等椎体血管瘤的特征表现,两者就完全可以鉴别了。(2)短T1长T2信号:说明椎体内含脂肪成分大于40%,椎体骨小梁之间主要是脂肪成分,经临床发现次信号的患者占大多数,且临床多为无症状性血管瘤,多在检查中偶然发现,也不需要进行治疗,脊椎血管瘤的短T1信号反映了瘤内的脂肪成分,其信号与皮下脂肪信号一致,但须与下列情况向区分:①当椎体血管瘤伴发骨髓黄化或单纯的骨髓黄化时也有此表现。②流动的血液在T1加权相上有时也产生高信号表现,但是将脊椎血管瘤的供血动脉栓塞后,T1仍然表现为高信号,说明流动的血液对于T1的高信号产生不是主要的原因。③瘤内出血和血栓形成也可以在T1上表现为高信号。因此仅凭T1、T2很难确定为椎体血管瘤,但同时发现采用延长T2序列或压脂序列后就很容易与其他病变鉴别。(3)等T1长T2信号:①本组4例经临床病理学证实,在T1上等信号,在T2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或高信号内有低信号影存在,压脂后可表现为椎体血管瘤的征象。说明该表现的椎体血管瘤内脂肪成分也很少,等T1的信号可能与椎体血管瘤内出血的急性期有关;②MRI上的容积效应的伪影现象也可能出现等T1的表现;③另外当椎体血管瘤内伴发了其他病变如椎体破坏后的水肿与其内的少量脂肪夹杂后表现为等T1信号,等其他原因,在临床上该信号表现比较少见[5-7]。椎体血管瘤应与较常发生的椎体转移瘤和椎体结核鉴别,椎体结核为不规则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伴椎旁软组织形成。椎体转移瘤一般有原发灶,椎体形态不规则边缘亦不清楚。而血管瘤椎体的占位信号在T2上随回波时间延长而增高,增强扫描尤其是在延迟扫描上可见明显强化。椎体血管瘤还须和椎体单发黄骨髓化、嗜酸性肉芽组织、淋巴肉瘤、骨母细胞瘤鉴别。

1 徐爱德,徐文坚主编.骨关节CT与MRI诊断学.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2.332-337.

2 曹来宾主编.实用骨关节病影像学诊断.第1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8.247.

3 隋邦森主编.神经系统磁共振学.第1版.北京:宇航出版社,1990.280.

4 严学君,张伟,曹晓轩,等.脊柱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1997,8:260.

5 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9:280.

6 Laredo J D,Reizine D,Bard M,et al.Vertebral hemangiomas:radiologic evaluation.Radiology,1986,161:183.

7 Thoms HB.MRI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New York:Ranven,1987.112.

猜你喜欢

压脂小梁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磁共振中T2压脂序列在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小梁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MR压脂T2加权与弥散加权成像在合并肺不张的中心型肺癌中的应用
补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