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价值链理论的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2014-03-30王海杰宋姗姗
王海杰,宋姗姗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01)
基于马克思价值链理论的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王海杰,宋姗姗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01)
马克思的产业价值链理论包含环线型、网络型、社会型三个阶段和三个层次的价值链形态,产业价值链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对应不同形态的价值链。技术和市场是产业价值链实现高水平成长和演化发展的核心驱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初始阶段应以马克思产业价值链理论为指导,通过构建区域价值链,依次培育三种不同形态的产业价值链,同时以强化“链内”技术创新和区域内循环市场为主导,培育均衡发展的驱动力,规避“政策依赖陷阱”和“双重低端锁定”的受控制地位。
产业价值链;欠发达地区;区域价值链;产业升级;国家价值链;全球价值链
一、引言
随着分工的深化和新技术的进步,价值链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新模式。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观点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ain,GVC),进而通过价值链攀升实现产业升级。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一方面,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另一方面,我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核心能力缺失,产业升级处于被“俘获”境地,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的阻力增大。在此背景下,有学者提出并论证了国家价值链(NationalValueChain,NVC)理论,建议通过构建国家价值链,实现发展中国家由俘获式全球价值链向均衡式全球价值链的转变,以此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产业不仅整体上陷入“低端锁定”状态,而且东部地区又对产业水平更低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基础薄弱,在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上仅是资源与初级产品的输出地,在传统产业上承接了区外的过剩产能,处于双重受控的低端地位。由此,本文认为欠发达地区可通过构建区域价值链(RegionalValueChain,RVC)实现初始阶段的产业发展。
区域价值链立足区域本地的关键资源能力与市场需求,发掘并整合区域价值链内部的创新要素,由本地企业主导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并通过主导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设计、研发、渠道、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形成相对完整的区域内循环型价值链。区域价值链是对全球价值链与国家价值链的完善和补充,它将价值链与产业升级问题及区域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特点相结合,并且在价值链构建和产业升级的两个维度中融入并突出时间维度,将区域价值链、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依次作为产业升级不同阶段的载体形态,将区域特点和产业升级的阶段性因素纳入价值链的理论分析框架。但是,欠发达地区在构建产业价值链的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区域价值链的足够认识,更缺乏基础理论指导,致使产业发展陷入许多误区。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以商品为最小分析单位的多维融合的动态体素,商品体内在矛盾及其展开的过程,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在“方法—理论—实践”、“微观—中观—宏观”等层次的多维演绎,尤其是在其分工理论、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中,商品与货币的运动轨迹具有显著的价值链循环逻辑,也即本文所谓的价值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的价值链理论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可为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价值链,规避因低技术水平的优惠政策替代而导致的“政策依赖陷阱”和“双重低端锁定”的受控制地位提供直接指导。
二、马克思的产业价值链理论
1.马克思产业价值链的三个层次
马克思产业价值链理论在叙述方式上是由简单到复杂的逐层展开的过程,在内容上则渐次提升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产业价值链的整体。第一层次是环线型价值链,是产业价值链的简单和初始形态;第二层次是网络型价值链,是产业价值链的展开和成长形态;第三层次是社会型价值链,是产业价值链的高级和完成形态。
(1)环线型价值链。在马克思看来,产业价值链的循环是产业资本采取三种职能形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并在不同资本形态之间产生链式效应的过程。在价值链循环过程中,一旦资本职能形态的转换停止,价值链的循环就会中断。产业是完整的价值链循环,包括多个环节,只有整个产业价值链循环畅通,才能实现各环节互补、互动、互赢。产业价值链循环的初始条件是货币必须转化为货币资本,货币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否则无法生产商品,也就不能售出商品,进而无法实现价值的增殖。从供给到售出,下游环节总是以上游环节的顺利实现为前提,也就是说,只有产业价值链的供给、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都处于良好的、动态的自我调整的均衡状态,这个产业价值链才会连续循环。一旦该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一个环节循环不畅,整个循环就会被打破,引发上下游环节的连锁阻滞。
(2)网络型价值链。随着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原有的环线型产业价值链逐渐出现产业内分工的趋势,产业资本职能形态不断分解并日趋独立化,逐渐衍生出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土地资本等资本形态,它们的运动形成新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环线型产业价值链,与原有的产业资本价值链一起,互相渗透交叉循环,最终表现为网络型产业价值链。在网络型产业价值链中,“每一个特殊的循环都把其他的循环作为前提(包含在内),而且一种形式的循环的反复,已经包含着其他形式的循环的进行。”[2]网络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既是分工深化和技术进步的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分工深化和技术进步,提高价值链循环的效率。同时,资本各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在时间上的继起性也使价值链各网络环节的互动性和依赖性不断得到强化。
(3)社会型价值链。马克思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将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在每个部类中,包含许多不同的产业,如第Ⅰ部类中有采矿、冶金、燃料、动力、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在第Ⅱ部类中有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等。由于这些生产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涵盖了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方面,因此,可将马克思两大部类的生产价值链称为社会型价值链。同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包含许多不同的产业部门,两大部类之间以及各自内部具有特定的循环价值链,其整体循环也要遵循一定的条件,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条件,社会总产品才能顺利实现,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对于两大部类来说,生产生产资料的价值链为生产消费资料的价值链提供生产资料,生产消费资料的价值链为生产生产资料的价值链提供消费资料,而且在每一部类内部其价值链也要首先完成自我循环的价值实现和实物补偿。因此,马克思社会型价值链两大部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交叉的融合循环。
2.马克思产业价值链的驱动
在相对均衡状态下实现循环和升级是马克思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规定,马克思对不同层次的产业价值链赋予了不同的驱动方式和驱动动力。
(1)环线型与网络型价值链的驱动。资本所有者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构成价值链循环的直接驱动力。马克思的产业价值链理论包含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他首先研究了资本主义初期的内部经济形态。在资本主义初期,商品生产以环线型价值链形式循环,然而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促使其不满足于简单再生产,而是以扩大再生产的形式使价值链的循环和资本的周转不断扩大范围和提高速度。由此,商品生产的循环形式由环线型价值链转化为网络型价值链。因此,价值链的循环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所决定的。马克思指出,货币与资本的区别,就在于资本是能够在流通中“自行增殖”的货币,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目的,则货币就不能成为资本,就不能产生资本所有者所追求的剩余价值。产业价值链的循环带动商业价值链、金融价值链的交织循环,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价值链循环的根本驱动力是技术进步。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间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所有者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价值链循环效率。生产技术的进步,通过渗透到工人身上,提高工人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通过增强机器设备的效能,提高其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程度;通过对生产过程的重新组织,提高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实现对自然条件局限性的超越。这些由生产技术进步所引起的生产过程投入要素禀赋的变化最终转换为产业价值链循环的根本驱动力。同时,为了超额剩余价值能够持续存在,个别资本所有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也直接推动了产业价值链的循环,但只有当个别资本家的先进技术被其他资本家所模仿而成为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时,产业价值链循环的根本动能才充分释放出来。
(2)社会型价值链的驱动。马克思的社会型价值链均衡循环也有其直接驱动力和根本驱动力。需求是社会价值链均衡循环的直接驱动力。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促进第Ⅰ部类的生产,同样,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促进第Ⅱ部类的生产,即社会需求推动了社会价值链的循环。如果第Ⅰ部类或第Ⅱ部类对生产或消费资料需求不足,生产出来的产品难以全部实现从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销售阶段出现迟滞压,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社会型价值链将无法实现正常循环。
技术进步是社会价值链均衡循环的根本驱动力。技术进步使机器生产逐渐代替了手工劳动,推动两大部类生产效率迅速提升。先进技术首先是被个别生产者所掌握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动态学习和竞争者的模仿,加上技术本身的溢出效应,会推动社会技术水平得以整体提高,从而将个别生产者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社会整体的相对剩余价值。竞争机制决定了技术进步将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过程,这对于社会价值链的循环是一种极大的推动。而且,技术进步也开辟了愈加广阔的生产和消费的领域。两大部类生产能力的提高,要求追加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而也刺激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中介即第三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社会价值链的进一步形成、扩展和延伸。同时,在马克思看来,技术进步引起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具有客观必然性,即第Ⅰ部类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第Ⅱ部类的增长速度,但这并不是说两大部类的发展一定会出现失衡,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强化和完善的社会价值链循环的内在机制必然要求两大部类的相对均衡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误区
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应立足马克思的产业价值链理论,培育不同层次的产业价值链并强化其均衡发展的驱动力,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资源、市场和技术,致力于构建区域价值链。但是,由于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地方政府错误政绩观的驱动下,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很多陷入了以优惠政策引进低技术水平项目的“政策依赖陷阱”,而且引进项目散乱,缺少价值链构建思维,致使区域产业在“低端锁定”和“贫困式增长”的状态下承受着资源环境成本不断上涨的巨大压力。
1.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租金激励”
根据马克思的产业价值链理论,产业资本增加再投资,是技术进步和个别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源泉,而且资本的驱动还可以拓展资源的空间,扩大企业边界,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更广阔的基础资源。[3]但只有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度有序的动态共生系统演化。欠发达地区虽然可通过资本集中和资本集聚,实现一定程度的资本规模扩大,但欠发达地区本身资本有限,不能支撑产业的合意增长,即存在储蓄缺口和贸易缺口,并且这些缺口由区域内资源无法填补。因而,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区外资金流入以弥补经济增长的双重缺口[4],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产业的异质性使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偏好,欠发达地区一般很难吸引高水平的知识型产业入驻,往往以当地资源为基础,通过优惠政策引进外部资本,以此弥补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技术水平承载力不足的缺陷。低技术水平的优惠政策替代策略使一些欠发达地区引进了大量的低端产业,它们在赚得当地的“政策租金”之余所产生的良好的经济带动效应有限,而且往往使当地企业陷入“模仿套利——同质化(恶性)竞争——利润率降低”的陷阱。“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的相对减少”。[5]而欠发达地区引进生产效率低的企业,更多注重的是马克思所说的外延式增长。欠发达地区资源依赖与低技术企业引进将导致本地经济发展陷入“政策依赖陷阱”,由此引致以下两方面的后果:一是未实现当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嵌入的初衷,反而形成了“低端锁定”和“贫困式增长”的局面;二是承担了随着外资流入而转移进来的低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后果。这种“只见企业,不见产业”的“企业转移陷阱”,使欠发达地区无法实现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目标。[6]
2.欠发达地区区域价值链驱动力不足
(1)区域价值链根本动力不足。欠发达地区通过低技术水平的优惠政策替代,使当地价值链面临丧失根本驱动力的危险。而技术进步是价值链循环的根本动力,价值链的循环运动是其生命之源。技术的进步,可以用技术要素替代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加快旧产业淘汰和新兴产业涌现的速度,使产品结构不断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方向深化,从而加快产业升级。然而,欠发达地区的低端引进使产业始终处于较低的技术水平,追加的可变资本多被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工资或单纯的外延式的规模扩张所占用。同时,由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机制和知识产权机制缺位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投资于技术创新的资本存在价值回报扭曲,使当地企业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这样,一方面,产业生产活动缺乏提高附加值的技术支撑,产业价值链循环缺乏根本驱动力;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两大部类很难实现技术的均衡发展,源于社会价值链内部需求的直接驱动力不足,产业价值链难以实现攀升。郭熙保和文礼朋指出,边干边学是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7]虽然有部分企业通过引进国外较先进的技术来改善低端产业发展的局面,但如果仅仅依赖进口技术,缺乏自身技术创新,那么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将难以缩小,而且欠发达地区一开始就引进大量低端产业,客观上也增加了向发达地区或国家学习的难度,导致了自主性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优惠政策替代中的不足,甚至丧失。
(2)区域价值链直接动力缺乏。欠发达地区产业多是基于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具有当地根植性的资源型产业。而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往往又在提升产业高度的良好愿望之下,引进大量与当地产业融合性较差的产业,对承接地产业的带动提升作用有限,很大程度上只是优化了发达地区的产业价值链,而欠发达地区不仅在实质上陷于“被俘获”、“被控制”的地位,而且还对当地根植性的产业产生较强的“挤出效应”,最终导致产业价值链循环的直接驱动力丧失。因此,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区域价值链的驱动力,增强转移产业的当地根植性。
(3)区域社会价值链失衡。欠发达地区引进外部资本的出发点是为了弥补“双缺口”,但这更需要实现引资合理与投资均衡。马克思的社会价值链理论要求区域两大部类的投资在总量和结构上协调发展。然而,地区产业生产率的差异性形成了对投资的客观筛选机制,不同生产率对投资的选择性不同,当地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引进投资的流向和效率。同时,异质性产业具有空间选择的差异性,产业的异质性对资本有机构成的要求不同。受欠发达地区技术比较劣势和资源比较优势的影响,第Ⅰ部类资本有机构成要求相对较低,产业进入的技术门槛低,往往形成欠发达地区的投资集中部门,产业畸形繁荣。同时,在第Ⅰ部类内部,由于产业和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空间狭小,竞争剧烈,产业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第Ⅱ部类资本有机构成要求相对较高,产业进入的技术门槛高,往往形成欠发达地区投资的受冷落部门,致使产业无法积累足够的资本和能力进行创新和升级,低技术附加值的资源初加工成为产业常态。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在结构和总量上的非均衡发展,导致区域社会价值链的直接驱动力和根本驱动力均不足。由此,欠发达地区往往偏离依靠技术进步和改善技术效率、投资效率来实现产业发展的路径,转向倚重投资高增长来驱动产业发展,使产业走上低效率、高增长的外延式发展之路。
四、结论与对策
1.本文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和分工深化的背景下,欠发达地区试图通过直接嵌入全球价值链或国家价值链往往会使其陷入“低端锁定”状态,而构建区域价值链不失为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适宜路径。但一些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陷入以优惠政策引进低技术水平项目的“政策依赖陷阱”,致使区域产业在“低端锁定”和“贫困式增长”的状态下承受资源环境成本日益上涨的巨大压力。马克思的三层次产业价值链思想以及产业均衡发展的循环与升级驱动逻辑,对指导欠发达地区区域价值链的构建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资源,市场和技术,着力培育不同层次的产业价值链并强化其均衡发展的驱动力。概而言之,可得以下结论:
第一,环线型、网络型和社会型价值链是区域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载体形态。区域产业价值链发展的初始阶段以环线型价值链构建为主,成长阶段以网络型价值链构建为主,成熟阶段以社会型价值链构建为主。
第二,区域价值链的“链内”技术创新和区域内循环市场是产业价值链实现高水平成长的核心驱动。区域产业的“链内”技术创新有利于使其摆脱区外企业的控制,而区域内循环市场可为区域价值链营造持续循环的活力。
第三,社会价值链部类间的均衡是区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单一部类的短期繁荣最终会削弱区域持续增长的后劲。
2.对策建议
基于本文对马克思价值链理论的研究,对欠发达地区区域价值链的构建和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构建区域价值链应沿点(主导企业)—链(环线型价值链)—网(网络型价值链)三个阶段从三个层面展开。通过引导区域内关键资源向主导企业配置,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方面使其成为引领区域价值链的主导企业,继而以主导企业为轴心,通过资源纵向整合,形成主导产业价值链。主导产业价值链的外围以产业聚集区的形式进行价值链的横向渗透和扩展,形成当地的产业网络体系。当产业在此过程中达到较高层次的均衡时,产业价值网络将向区域外部侧向整合和扩展,逐步在高位嵌入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
第二,构建区域价值链应重视构筑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引导区域内企业在初期以引进、消化技术为主,同时注重二次创新的培育,通过培训创新人才,消化吸收外来技术,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过渡。一方面,加大内部研发投入,培育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创新能力的放大和正强化推动产业升级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基于组织边界、知识边界和地理边界的研发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8]
第三,构建区域价值链应重视在“链”和“网”两个层次上整合要素资源,强化市场驱动。在区域价值链的“链”层次,重点拓展下游销售渠道。通过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研发、设计进行及时修正,使其研发、设计吻合于市场需求,从而降低研发风险,实现研发到销售的“惊险一跳”。在区域价值链的 “网”层次,重点提升区域内企业间的组织化程度,打造区域内企业的共同利益纽带,建立企业战略联盟,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构建具有内生凝聚力的“商会”、“协会”等,藉此建立区域内循环市场。第四,构建区域价值链应重视以必要的产业规制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均衡发展。产业类型的单一化虽有利于区域阶段性比较优势的发挥,但从长远看会削弱区域整体抵抗外部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也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在明确主导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关联性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着眼于产业的多元化均衡,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
[1]刘志彪,张杰.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J].学术月刊,2009,(9).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17.
[3]程宏伟,冯茜颖,张永海.资本与知识驱动的产业链整合研究——以攀钢钒钛产业链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3).
[4]Chenery H.,Strout A..Foreign Assistance and Econom 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56(4).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83.
[6]程李梅,庄晋财,李楚等.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陷阱”突破[J].中国工业经济,2013,(8).
[7]郭熙保,文礼朋.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后发国家的技术成长之路[J].南京大学学报,2008,(1).
[8]刘洋,魏江.后发企业如何进行创新追赶?——研发网络边界拓展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3,(3).
责任编辑:孙立冰
F01
A
1005-2674(2014)04-009-06
2014-03-04
定稿日期:2014-03-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产业升级的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12BJL068)
王海杰(1972—),男,河南南阳人,经济学博士,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制度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宋姗姗(1989-),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