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教育信念
——论教育改造国民性视域下教师素质的提升
2014-03-30董树梅和学新
●董树梅 和学新
文化自觉与教育信念
——论教育改造国民性视域下教师素质的提升
●董树梅 和学新
对“国民性”的文化自觉和“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的坚定信念,是国民性改造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因此,通过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加入文化类课程,增强教师文化自觉的能力;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教育信念;以及教师自觉自愿的自我提升,是提升教师参与国民性改造能力的有效策略。
国民性;教师素质;文化自觉;教育信念
国民性,一个歧解极多的复杂概念,但多数论者比较认可将国民性理解为一个民族或国家多数成员所普遍具有的比较稳固的社会心理特征、精神状态,它是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表现于民族共同文化特点上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心理特征[1]。由于它是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时进入国人视野的话题,因此国民性的改造就成为当时国家救亡图存的一剂良方,被很多仁人志士所论及。但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有必要让“国民性”回归它中性词的本来面貌,将国民性的改造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根本。教育就是其中人们达成国民性改造的目的的各种努力方式之一。正如储安平所言:“今日一般中国人性格上的弱点大都应归因于他们所受的教育,故经过了合理的改革的教育,仍有希望改造中国人民的性格,而使之合乎一个新的现代国家的需要。”[2]教育于国民性改造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众多学者对此都有所论述。孙喜亭先生认为,教育的真谛、教育所追求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使每个国民形成他的优良的国民性[3],更是充分体现出教育界人士对国民性改造的担当。然而,这其中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悖论,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一国之国民,身上所负载的国民性应该是同一的,那么教育者何以能引领受教育者不断形成更加优良的国民性?教育参与国民性的改造,会对教育者提出什么样的素质要求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广义的教育者所涉过于宽泛,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于狭义教育中的教师,对国民性改造视域下的教师素质提升进行关注。
一、教育改造国民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自然会对教育改造国民性的效果产生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围绕教师素质的概念界定和要素结构两个核心理论问题进行了持续而较为深入的研究[4],形成了比较多元化的认识,对教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但在国民性改造的视角下,我们发现,它对教师素质又提出的新的要求,以往研究却没有论及。
(一)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自觉,是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5]当面对国民性改造的任务时,对“国民性需要改造吗”这一前提性问题的追问,正是文化自觉的充分体现,也是教师参与国民性改造时必须首先澄清的问题。
1.国民性需要改造吗?
首先,由于当前学界对“国民性”之在的争论激烈,因此有必要先对这个前提性的话题予以关注。正如摩罗所认可的,中国国民性实则为一个西来的殖民话语[6],世界上只有一种人类,只有一种人性,中国人的一切缺点都可以纳入人性论的范畴予以解释。刘禾、周宁等学者均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如果对国民性的认识持这种观点,教育改造国民性的话题就不复存在了。但更多的学者依然坚持近百年中国国民性批判的基调,认可明恩溥著述的历史合理性,肯定鲁迅等人国民性批判的当代意义,认为国民性是现实存在的,并积极致力于国民性的批判与改造。面对争论,理性的分析、选择必不可少。我们认为,国民性是客观存在的。首先,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国迥异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状况等,势必会对国民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众趋人格。其次,对“国民性”的存在持否定态度的学者们,是将“国民性”理解为“国民劣根性”来进行问题讨论的。国民性实际上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各国国民的众趋人格中,既有优良的、也会有劣根的,世界上不会存在一个完全优等的民族,也不会存在只有劣根性的民族;而且各国均有对本国国民性的解剖,日本正是在对本国国民性的批判和改造中实现了战后经济的快速复苏[3],因此所谓“殖民话语”的顾虑是可以打消的,现如今,我们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对待国民性的话题。
其次,《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改造”的解释有二:一是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二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7]。由此可见,无论是局部改造还是整体改造,都意味着原有事物存在不合新的形势和需要的地方。因此,要判断国民性是否需要改造,关键要分析本国国民性中是否存在不合新形势和需要的方面,即国民劣根性。无可否认,当下我国的国民性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鲁迅、明恩溥等人笔下的国民劣根性在当今国人身上依然有所体现,市场经济在带给国人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思想、行为上的冲击,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柏杨对国人的批判、易中天口中的“道德沙尘暴”等,都直指当下国民的劣根性,它们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国民性不仅需要改造,而且任重而道远。那么,以此为基础,教育改造国民性势必对教师提出更为深入的文化自觉的要求。
2.国民性改造呼唤教师的文化自觉
由于国民性具有稳定性、普遍性的特点,很多教师对其或许会习焉不察抑或是习惯成自然,无论是对国民性中的优良成分还是劣根的成分大都会视而不见,这样就极易使教师落入习惯性思维的窠臼,缺乏对国民性改造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从文化学的角度,国民性实际上就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国民性改造就是从人的角度反省民族文化,并通过这种反省开始人的现代化的艰巨工程,即民族性格的改造。[8]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文化自觉,在对国民性反省和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国民性的继承、改造与开新,提高国民素质,完成国家、人民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具体而言,国民性改造视域下教师的文化自觉,可以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进行阐释。首先,从历史的维度看,教师的文化自觉就是本身承载着国民性的教师,能够对本国国民性有自知之明,了解其形成过程、形成原因、现状,对国民性的优与劣有清醒的认识,做到“知己”;其次,从现实的维度看,教师的文化自觉还需要教师在“知己”的基础上,对本国国民性具有高度的自信和尊重,并充分认识其他国家国民性的长处与不足,做到“知彼”;第三,从未来的维度看,教师的文化自觉还需要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自觉合理地选择和过滤各国国民性,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不断改善本国国民性的现状,做到“百战不殆”。
(二)教育信念
教育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有学者在综合了哲学和心理学的解释后,将信念的内涵总结为三个方面:1.信念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对某一事情、事实或结论等认同;2.信念强调的是对某一个人或事件的心理状态,即信任、信心、信仰或认可等;3.信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亦即信念的行为倾向性)[9]。因此,教育信念即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教育事业信任、信仰的心理状态,对教育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改造国民性极需坚定的教育信念作为支撑和指导。但在具体论述教育信念之前,有必要先从学理上论证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可能性,否则,所谓的对于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的坚定信念,就只是空想、幻想。
1.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吗?
众所周知,国民性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心理特征。因此,即使国民性中存在有待改造的方面,也必须认识到,改造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是单因素参与改造就可以完成的。鉴于此,很多教育者可能会产生比较消极、悲观的想法,将其归结为社会问题、文化问题,认为教育对其无能为力。实际上,自国民性改造的话题产生之日起,教育作为国家生活中最基本的建人的部分,就一直被寄予厚望。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更是从多方面保证了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可能。
首先,从教育目的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目的中明确包含对整个民族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其次,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看,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第三,从教育制度的角度看,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功能的达成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第四,从教师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职责是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为保证有效履行职责,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
综上所述,提高民族素质是我国教育最为重要的价值诉求。虽然国民素质与国民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国民素质的发展和变化能够有效推动国民性的发展和变化,国民素质的每一点提高和优化都为国民性的文化库藏增添进新的财富和瑰宝,同时又对其劣质因素以相应地变革和改造[10]。因此,依上可见,教育是能够完成对国民性的改造任务的。
2.国民性改造呼唤教师坚定的教育信念
国民性改造历来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则是由于国民性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改造国民性势必会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二则由于教师身在国民性之中,即使对某些国民劣根性有自觉的认知,当论及改变时,依然会被惯性所牵绊。因此,教育改造国民性无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只有具备了“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的坚定信念,才能够引领他们积极投身于国民性改造的行动之中,完成社会赋予教育的改造国民性的神圣使命。
教师的教育信念对于国民性改造之所以重要,原因大致可以总结如下。首先,信念一旦形成或确定,就会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激励力量,给人的实践活动以深远的影响,决定着人的行为的目的性、原则性和坚韧性[11]。教师对“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的坚定信念,会激励教师不断克服人性的弱点、国民劣根性的桎梏、现实的制约,不断追寻和反思教育改造国民性的价值与意义,并积极投身于国民性改造之中;其次,教师有无“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的坚定信念,不仅直接影响教师参与国民性改造的积极性,而且还深刻影响教育改造国民性的质量;第三,教师的信念还直接左右着学生的思想信念,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它在更深层次上影响国民性的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对“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的坚定信念的确立,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学理上,让教师理解并认可“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其次,要切实地教给教师国民性改造的方法,让“教育改造国民性”这一应然性的追求真正成为一个实然性的存在。
二、教育改造国民性视域下教师素质的提升策略
教育改造国民性,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文化自觉,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尤其是对“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的坚定信念,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素质,才可以有效规避自身国民性的干扰,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强大力量下,勇于承担教育改造国民性的重任,而且能够做到思路清晰、意识明确、目的得当。但毫无疑问,以往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此都没有过多关注。然而,国民性改造的任务在当今社会依然十分艰巨,因此,教师这两方面素质的提升就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
首先,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加入文化类课程,增强教师文化自觉的能力。自觉是以了解为基础的,文化自觉必须建立在对文化的充分了解之上。然而,就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而言,无论是职前培养阶段还是各类职后培训,“实用价值”和“工具理性”是左右课程设置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轻文化的倾向。究其原因,无非是人们的功利思想在作祟,很多人认为知识、技能才是教师的生存之本。然而,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它的起点和归宿都应该是着眼于人性的提升和完善,只有知识和技能远不能完成人性提升和改善的任务,文而化之,才是根本之道。文化类课程既应该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介绍、也应该关注当前文化状况,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对异域文化的认知也是一个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人必须了解的。因此,可以系列讲座或课程的形式对各类文化予以关注,有效提升教师的素质,为国民素质的提升准备优秀的师资。
其次,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教育信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12]。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的本质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教师正是通过与学生生命之间的交流,实现培养人、改造人的目的,这就对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对于教师素质提升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师德建设与教师的教育信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信念是统帅人们灵魂的精神支柱,坚定的教育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师德修养的不断提升反过来又会对教师的教育信念起到良性互动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师德建设中,关注教师责任感、使命感的培养,对于教师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至关重要。而教师坚定的教育信念,自然会引领教师积极投入教育工作之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个学生的人性的改善自然预示着未来国民素质的提升,更何况学生对社会还会起到文化反哺的作用,后喻文化对国民性的改造也是积极而有效的。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教育信念,能够积极而有效地促进国民性的改造。
当然,无论是文化自觉还是教育信念,都离不开教师自觉自愿的践行。教师应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中,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教育信念,做一个有文化担当的教师,为优良国民性的形成做出教育的努力。
[1]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0,(6).
[2]转引自孙抱弘.国民教育:历史性的缺失与务实性的弥补——重读储安平先生的《英人·法人·中国人》[J].当代青年研究,2010,(6).
[3]孙喜亭.民族素质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6).
[4]赵英.我国教师素质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3,(4).
[5]转引自姚亮亮李艳.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问题及教育方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3,(2).
[6]摩罗.“国民劣根性”学说是怎样兴起的[J].书屋,2008,(1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S].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16.
[8]孙强.国民性概念与理论的历史性考察[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9]方兴武.当代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基本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10]杨兴林.关于国民素质内在基本规定的探讨[J].理论前沿,1998,(18).
[11]文雪.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养成[J].当代教育科学,2010,(9).
[1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
(责任编辑:刘丙元)
董树梅/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和学新/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