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女顶替就业政策影响下教育目的变迁及政策因应——基于教育公平的视域

2014-03-30姚佳胜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子女农村孩子

● 姚佳胜

现在大学的在校学生,尤其是名牌大学农村出身的学生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已经变成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以我国两所最著名的大学为例,有调查数据表明,“1992年、1995年和1999年清华大学本科生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分别是18.3%、20.1%和19.0%,始终徘徊在20%左右。北京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则分别是23%、20.9%和16.3%,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1]另有调查数据显示,“表示自己户籍在农村的学生比例仅为17.0%,而同年全国高考考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高达62%”。[2]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升入高校比率,尤其是升入我国名牌大学的比率差距悬殊。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产生的原因很多,本文基于子女顶替就业政策变迁的背景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加强对高校生源偏差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何谓子女顶替就业政策

子女顶替,又称接班顶替,是指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这种方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70、80年代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招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当时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社会现象。[3]最早的子女顶替就业政策出现于1953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中,该草案第二十四条规定:“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其直系亲属具有工作能力而该企业需人工作时,行政方面或资方应尽先录用。”之后随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促使顶替就业的对象不断扩大。据统计,从1978年至1983年,五年内全国办理退休、退职的职工共有1220万人,其中子女顶替约900多万人,占退休退职人数的80%。[4]政策执行至此,问题越来越多,致使政策走向了终结。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即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应“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5]在这一政策终结前后转变过程中,对社会系统的许多方面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包括教育事业中学生的受教育目的以及人们对教育公平的重新定位。

二、教育目的变迁

“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的,尽管有时是不自觉的、甚至是盲目的……”。[6]对于学生本身在受教育过程中基本经历了从无目的到有目的,从别人(父母、老师等)强加于自己的目的到逐渐形成自己的目的。随着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受教育目的在不断更新中日渐明确和为己认可。

(一)顶替就业政策终结之前:教育“无目的”

“教育动机和就业问题决定着学生的流进与输出,制约着他们的成败,因而也就控制着人们进入或离开教育领域”。[7]我国存在独特的户籍制度,把原本形成的“农村人”和“城里人”两大群体严格固定下来,形成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公民自由定居、迁移的权利,强化了人们地域观念和城乡观念,造成了城市人高人一等的‘贵族心理’和乡下人低人一等的‘贫民心理’”。[8]“城里人”有许多优势,相比“农村人”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过着相对优越的生活,并且部分“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从一些如“乡下人”、“乡巴佬”等称呼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农村人”很羡慕“城里人”,仰慕“城里人”的生活。由于社会发展等现实原因,城里就业机会有限,并且在严格户籍制度控制下农村人很难进入“城里”,成为城市的永久居民。但是对于正在读书的学生则不然,“公共教育是社会向上流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像筛子一样,允许某些人获得较高的教育,从事高收入的工作,而另一些人却被筛掉,被筛掉的这些人,教育水平很低,基本只能从事低收入的工作。一般来说,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他的收入、社会地位也越高。”[9]这些农村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有机会通过学习途径考入好大学,同时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就有机会被“分配”到“城里”工作,不仅解决了户籍问题,而且过上“城里人”生活。在父母功利化教育的激励下,农村学生的学习动力特别大,并且农村孩子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尽管农村师资等教育条件相对较差,但相比“城里”孩子来说,毅力格外大,也是对他们教育资本的一种补偿。如,自古“英才出寒门”主要就是这个缘故。因此,相对来说,农村孩子的刻苦努力促使了农村学生在大学生源中所占比例虽偏低但有缓慢的增长。

相比之下,由于国家对“城里人”的一些优越政策,弱化了城里家长和学生自身的受教育动机。“教育是一项艰苦的,甚至是厌烦的工作,它之所以使人感兴趣不在于它本身能得到什么结果,而在于他毕业以后一定可以得到相应的收入。”[10]由于顶岗就业政策的存在,使得城里孩子无论学习怎样,是否能获得很高的学历,国家都会帮助安排工作,主要的形式是子女顶替父母的工作。尤其对于父母工作比较好的家庭来说更是如此,甚或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如果有机会,父母也不会让孩子继续学业,不必去读大学,而是直接安排进自己的单位工作或接替自己的工作。“有些人为了提前退休或退职让子女顶替,有的更改户口,有的虚报年龄,”[11]有些甚至中途终止学业,例如“1979年,在天津市区中学生中,因父母退休,中途退学参加工作的达22505人”。[12]反之虽然多上了几年学,学历提高了,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可能找不到比接替父母职业更好的工作。所以这个时期“城里”家长在学习上普遍对孩子要求不高。另外,玩是孩子的天性,同时城里家庭生活相对比较宽裕,所以孩子比较满足父母的职业和自己家庭的当下生活状况,这样自然消解了他们的学习动力。“有顶职机会的子女把顶替进厂当工人作为最高目标去追求,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认真读书学习,甚至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13]

(二)顶替就业政策终结之后:强烈的升学目的

由于子女顶替就业政策消极效应的不断增大,实施了30余年的政策走到了终点。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户籍制度开始松动,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农村孩子进入“城里”的途径增多,几率变大,通过升学并不是进入城里的唯一途径,而且由于“农村”学生父母大量进城务工,使得不少孩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普遍是隔代照管,在学习上不能得到父母的及时有效的督促。另为,学校教育并没有对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予以有效补偿,所以农村学生学习成绩相对不佳。

相比较而言,城里家长对子女学习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取消了子女顶替政策,“城里”孩子昔日所享受的特殊就业待遇已经荡然无存,几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而许多稳定的、好的就业岗位,本科学历是最低要求。如果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学业成就,对于父母所从事的优势职业只能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最终变得在“城里”没有立身之地。同时,由于当年顶替父母工作,再后来遇到国企改革而造成的“下岗”,造成一些人重新艰难就业,他们这一代家长更是体会到学识与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孩子的学习更是倍加重视,把孩子的学习状况视为家庭里的一件大事,孩子的学习花费成为家里的一项重要支出。为了使孩子能保持一个好的学业成就,父母想尽各种办法。如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补习班,使许多孩子在每天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其主要目的是使子女能取得一个好成绩。此外,家长还会为孩子报名参加学习一些“兴趣班”,如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奥数班等,许多是为了拿奖项,为了在择校、升学时成为提高孩子竞争力的砝码,而很少纯粹是孩子真正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去选择学习。尽管“城里”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比较累,但确实有利于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随着市内学生课外学习需求的不断增多,大量的课外补习辅导机构应运而生,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许多连锁机构。这样的课外学习机会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根本无法接触到。由于“城里”学生家长文化水平的先天优势和“城里”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优势,致使“城里”孩子升学几率显著提升。

三、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因应

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曾指出:“社会必须为所有人建立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不管其家庭收入的多少。”[14]因此,为了营造和谐有序、平等公平的社会环境,国家应为不同阶段的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学生创造机会条件,尽可能为每一个人搭建在未来社会上平等竞争和发展的平台,实现每个人的起点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发展条件公平,以期达到公平的竞争、公平的发展。学校教育属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直接受社会系统变化的影响。社会系统中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城乡教育竞争的变化就是这一体现,这就需要国家在重大社会系统变革时要充分顾及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对出现的问题应予以及时有效的解决。

(一)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缩小学校之间差距的最低层次,良好舒适的教学环境可以陶冶情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是,在我国,县是最弱的一级财政,对义务教育只能满足最低限度的维持,根本谈不上发展。尤其一些地区的贫困县,连最低限度的维持都成问题。尽管我国对贫困地区一直实行一些倾斜性优惠政策,但是从现实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资金投入的力度还不够,因此,国家应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完善资金管理和运转制度,提高资金利用率,进而缩小城乡学校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在保障最低层次公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现代化和优先发展,进而弥补农村孩子社会文化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以此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地缘差距。

(二)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人力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15]教师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成就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当前农村人文社会环境相对落后于城市,社会还存在对农村“鄙视”的传统观念,城市生源的毕业生不想脱离土生土长的优越环境而下到农村基层,而农村孩子上学读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逃离”农村进入城市成为“城里人”,过向往已久的“城里人”生活。同时由于农村教师的综合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内教师,并且工作和生活环境也不佳,所以不但吸纳不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从教,而且在农村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还会不断的脱离底层学校向上层学校流动,向城市内学校流动,向发达地区流动。所以农村教师的更新处于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基于当下的现实环境,唯有大幅度增加农村教师的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才能留住农村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和吸纳优秀毕业生来农村从教。这就需要国家拨专款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此外要建立起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对于农村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拨专款加以奖励,使优秀教师留得住和不断成长,发展农村特色的优秀特级教师。

总之,国家要肩负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采取各种措施,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使所有儿童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拥有公平的教育竞争起点和过程,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1]王莉华.中国高等教育的城乡差异[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2-53.

[2]为何名校农村学生比重在减少?[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2,(2):45-46.

[3][5][11][12][13]王爱云.试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子女顶替就业制度[J].中共党史研究,2009,(6):44-53.

[4]《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52.

[6][英]约翰·怀特.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

[7][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

[8]茶洪旺.现代农业的发展呼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12-14.

[9][美]埃弗里德·罗吉斯.王晓毅译.乡村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39.

[14][美]约翰·罗尔斯.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72.

[15]李喆,习近平.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N].文汇报,2007-09-08.

猜你喜欢

子女农村孩子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