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历史 重审自我——论《终结的感觉》
2014-03-30蒋昕怡
蒋昕怡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46 -)是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与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 -)、马丁·阿米斯(Martin Amis,1949 -)并称为英国文坛三巨头。巴恩斯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词典》的编纂工作,同时也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他著有10 余部长篇小说,尝试多种实验方法,打破传统小说创作模式,被誉为“英国文坛的变色龙”[1]。其中较著名的有《福楼拜的鹦鹉》(1984)、《英格兰,英格兰》(1998)和《阿瑟和乔治》(2005),这三部作品都获得布克奖提名,最终《终结的感觉》夺得布克奖桂冠。当代著名作家马丁·阿米斯认为在同辈作家所尝试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实验中,巴恩斯的实验是真正属于天赋型的,因为他的作品总是“深邃而卓尔不群”[1]。然而也正如瞿世镜所说:他热衷于形式实验的意识革新精神,自然令人钦佩。然而如果我们以为他重视形式技巧而忽视思想内容,那也未必公允[2]。《终结的感觉》在注重形式的创新的同时,更注重小说中所传达的思想内容,历史就是文本,文本就是历史,由文本转换而成的历史的真实性值得思考。
1 主观叙事与不可靠记忆
一直以来,巴恩斯作品就极具颠覆性。它绝非无源之水。成书于1984年的《福楼拜的鹦鹉》,受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杂糅历史与虚构,是对人物传记的戏仿。而在《十又二分之一卷人的历史》中,巴恩斯延续了他“变色龙”的风格,尝试多种实验方法,打破了传统历史叙述的线性叙事,用拼贴的手法从多个角度写多个阶层的历史,从而消解权威历史的真实性。因此,巴恩斯的观点、创作无疑都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烙印。《终结的感觉》依旧遵循了巴恩斯的历史观,对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出大胆质疑,这部作品的叙事方式也是拼贴式的,叙述者在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生活中穿梭,一步步拨开回忆的迷雾,追寻真相。
《终结的感觉》在开篇就有六段闪烁的记忆片段,次序不定,若隐若现。无论是手腕内侧闪闪发光的手表,还是热气腾腾的水槽,还是精子环绕的水池,还是波光粼粼的河流上的手电筒光,还是宽阔而灰暗不知流向的河流,还是上锁的门后冰冷的浴水,这都是叙述者托尼记忆里非常重要的场景,但这些记忆却已经模糊不定,时间已将它们扭曲变形,虽然不能再次确认事情的真实性,但是叙述者凭着对事件的印象保持坚信不疑的信念。开篇的说明就暗示着小说的主观性,仅靠着感觉或者印象来叙述过去的历史,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接着,叙述者托尼·韦伯斯特对40年前学生时代的回顾,主要讲他的中学和大学生活。托尼和中学时代的两位好友形成“铁三角”,后来增加了艾德里安·芬恩。艾德里安智力超群,对历史有独特的见解,在课堂上表现非常出色,很受老师们的青睐。接着,托尼回忆起同学罗布森因女友怀孕自杀了,只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对不起。”“铁三角”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并没有太多的触动,他们只是关心:罗布森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会死;如果是谋杀,凶手是谁。在最后一堂历史课上,大家兴致勃勃地讨论什么是历史。托尼说“历史就是胜利者的谎言”(《终结的感觉》,20,下文同),而艾德里安却引用了法国拉格朗日的观点,“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20)接着,艾德里安分析了罗布森的自杀事件。这是一件微小的历史事件,中间的具体细节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有个女友,女友怀孕了或者怀孕过,但是罗布森之所以自杀,除了这个明显的原因,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或动机就不得而知了。等到50年后,罗布森的父母和女友都不在了之后,那这个故事就没有人有能力来记录了。或者他的同龄人还健在,但还是需要用怀疑的态度来对待某位亲历者对事件的说辞。这一段话看似是出自艾德里安的口中,其实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巴恩斯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历史学家就不充分的材料,以及发生已久的故事、无密切关系的人的不可靠的记忆归纳出历史,这样的历史能让人相信吗?正如评论所说:“真实是流动的、困惑的,很难被发现的,但是真实是存在的。”[3]当历史转变成文本的时候,真实是多元的、流动的,具有后现代性。
中学毕业后,托尼到布里斯托读大学,交到了一个名为维罗妮卡的女朋友。在交往过程中,托尼一直非常自卑。自卑体现在他不敢在罗维尼卡面前说他喜欢的音乐,怕罗维尼卡认为那不够档次;还有在他去罗维尼卡家过周末时,总觉得自己被她父亲和哥哥看不起,因为她父亲从事着受人尊敬的职业——公务员,她哥哥成绩优异,是剑桥生。并且托尼一直非常希望能跟罗维尼卡发生性关系,但是在与维罗妮卡分手和发生性行为孰先孰后的问题上,叙述者的叙述出现多重矛盾的现象,甚至主动协助读者质疑自己的叙述:在我们分手以后,她和我上床了。而现实的情况是,在她和我上床之后,我和她分手了。这就让我们联想到开篇中的第三个场景,托尼在罗维尼卡家自慰的场景或许也从侧面反应了两性关系的不和谐。然而托尼不愿负责的懦弱性格与自卑心理,自相矛盾的叙述让回忆变得飘忽不定。在与罗维尼卡分手后,福特夫人写过一封信给他,“她听说我们分手了很遗憾,并且肯定我会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女孩。”(51)而托尼理解为,“她另有暗示:我及早脱身是明智的,并送我最美好的祝愿”(51)。为了让自己感情失败的创伤变小,他不得不把记忆调试到符合自己的立场。托尼就这样消除不快记忆,进行记忆的重建,使得记忆不可靠了。
在大学毕业的前一年,他收到了艾德里安的来信,希望托尼同意他与维罗妮卡交往。在托尼的回忆中,自己的回信十分温和,说了一些要对方小心的道德顾忌和祝福的话语。而实际上,那封信充满粗鄙之言,他希望从谩骂讽刺中得到快乐,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在信中说你们真是天生一对,其实是内心的自卑感发作。大学毕业不久,托尼得知艾德里安自杀的消息,他揣测了艾德里安自杀的缘由,但始终没有去慰问艾德里安的父母或者是向维罗妮卡寄去一张卡片。这就是托尼在感情受挫后,受到了伤害,连曾经的朋友也不再关心,只是注重自己的生活。
2 重审自我与终结历史
故事有了转折,在第二部分中,退休后的托尼突然有一天收到了律师事务所的来信。原来是维尼亚卡母亲去世了,她立下遗嘱,要赠托尼五百英镑以及转交艾德里安的日记给托尼保管。为什么会赠五百英镑给他?为什么她会有艾德里安的日记?在好奇驱使下,托尼展开了追寻真相之旅。他通过种种途径与罗维尼卡联系,想要获得那本日记。维罗妮卡先是给了他日记的一段影印,但托尼完全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一再追寻,托尼却收到了一封信的复印件,那就是托尼自己记忆中充满“告诫与祝福”的信。但事实完全相反,这是一封粗鄙不堪充满着讽刺与咒骂之语的信。托尼这才重新定义了自己年轻时的形象:“易怒,善妒,邪恶。”(127)若没有这封信,那么托尼一直会认为自己是多么的大度容忍,善解人意。既然个人的记忆会有如此大的偏差,那么人生的真相究竟会是怎么样呢?个人的小历史尚且如此,那么社会的大历史更难以追寻,历史也不能称作历史,与虚构的小说也就并无差别。正如海登·怀特所表示的:“人是不可能找到历史,因为那是业已失去不可重复和复原的,而只能找到关于历史的叙事,或仅能找到被阐释和编织过的历史,这样,历史就不是一种,而是有多少理论阐释就有多少种历史。”[4]
这时,他才明白,多年以来他关注的焦点始终是自己,罗维尼卡发生了什么,艾德里安为什么会自杀,他一概不知。他不断地写邮件给罗维尼卡,希望能见上一面,终于罗维尼卡答应见面。罗维尼卡带着他在她住的不同人种聚集的社区转悠,但是并未具体告诉他什么,最终托尼通过细心观察与人沟通才发现了真相,原来那个称罗维尼卡为玛丽的大约四十岁的男人不是她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这一切似乎这么不可思议,罗维尼卡的母亲和艾德里安生下了一个孩子,那个他曾经在信里诅咒,而现在却有点智障,需要社区服务员照顾的孩子。他终于明白了,明白了为什么艾德里安的日记会在福特夫人手里,明白了罗维尼卡说的血腥钱的意思。托尼探寻真相之旅终于有了结果,但是艾德里安的日记本始终没有拿到,艾德里安是个怎样的人,怎么爱上了福特夫人,托尼也终究还是无法言明。即使我们知道了真相:艾德里安与福特夫人生了一个儿子。但是艾德里安自杀真的只是因为这段不伦之恋吗?就如同艾德里安所怀疑的罗布森自杀事件一样,他的自杀有没有其他的动机和原因呢?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约瑟夫·纳托利(Joseph Natoli,1953 -)在《后现代性导论》(A Primer to Postmodernity,1997)一书中谈到,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真理等传统观念重新思考,关注的问题是“真理,这是谁的真理?理性,这是谁的理性?”[5]这恰好印证了艾德里安的历史观,即“我们必须了解历史学家的历史才能理解此刻摆放在我们面前的历史版本”。若托尼没有拨开回忆的迷雾,追寻事实的真相,那么他的历史,他自己对妻子所述说的历史,就会大不相同。
四十年后的他,才认清了自己,并且开始审视自己过激的行为,以及在艾德里安自杀事件中应负的责任。这时,超我中的道德与良知占支配地位,托尼的性格也日趋成熟了。“当我写下那句‘时间会说明一切’的时候,我低估了,或者说是误判了一个事实:时间不是在报复他们,而是在报复我。”(127 -128)现在他才认识到自己在艾德里安自杀中起到不可原谅的作用,他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悔恨。“工作后,中等就好;友谊、忠诚、爱情,中等就好;性,毫无疑问,中等就好。”(129)中等就好,不就是害怕承担过多的责任,在努力与不努力之间摇摆的体现吗?中等就好,导致他失去了年轻时代的朋友,失去了妻子的爱,放弃了当初的抱负。而之前,和维罗妮卡的分手,与妻子的离婚,这些责任都被他推到了另一方的身上。他去见了他的前妻玛格丽特,询问她离开的原因是不是他的缘故,而不是因为她爱上了别人。玛格丽特答道,我离开你是因为我们两个人的缘故。
终于,托尼学会了承担道德的责任。不再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不再将责任推脱到别人身上求得自己的安宁。就像艾德里安在讨论谁为第一次大战爆发负责的时候所说的一样:每个人在社会或个体事件中都有责任和道德的担当,每个事件的因果不是独立的。最后,托尼联想到艾德里安日记中的有关累加赌注的公式,b 代表孩子,第二个a 代表自己,原来自己在整个事件的责任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孩子的幸福中,他占着或大或小的责任,这个责任是不确定的,是累积的。道德的责任在托尼的肩上越来越重,再也不能只为自己的冲动和欲望行事了。
3 结 语
《终结的感觉》是一部有关回忆的小说,记忆在主人公托尼的回忆中不断被唤起,击碎,重建,直至真相大白。年少的脆弱敏感到年老的逐渐找回自己,这一变化告诉我们,人和回忆就像作品里提到的河流一样是流动不拘的,回忆和历史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是对经历之人的回忆的记录。回忆流动不拘,历史真实也就变得多元。《终结的感觉》终结了托尼主观的感觉与编织的回忆,重新定义了自己,担负起了应负的道德责任。作者在回忆中找寻真相,质疑历史的真实性。
[1]Mira Stout.Chameleon Novelist[J].New York Times,1992,11(2):58 -72.
[2]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8.
[3]Merritt Moseley.Understanding Julian Barnes[M].Columbia,South Carolina: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7.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约瑟夫·纳托利.后现代性导论[M].潘 非,耿红,聂昌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