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2014-03-30全中洲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3期
关键词:物主代词等腰三角情景

全中洲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案例 课堂教学观摩片段一:七年级英语课。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先是领读课文和单词,要求学生边跟读边用手比划,自己默写单词;然后要求学生关上书本对照中文默写英文;最后是讲解练习题。关于名词性物主代词的语法功能,教师是这样总结的:名词性物主代词等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加名词,口头复述后并板书:名词性物主代词= ~+ ~,但经仔细观察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记下来,尤其是坐在后排注意力不集中的。

课堂教学观摩片段二:八年级数学课。教学内容是等腰三角形。教师作图讲解,多次要求学生记忆概念。在探究部分,学生还没有开始思考、探讨,老师就直接在黑板上作图讲解。

案例分析 从以上的教学片段来看,英语L 老师在整个课堂中比较注重死记硬背,机械学习,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教师在归纳语法的重难点时,板书不规范,如:名词性物主代词= ~+ ~。这样的书写方式,导致部分学生因看不懂而产生疑惑,缺乏继续学习的引导力;同时老师过多地注重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不高。数学Z 老师在讲解等腰三角形时,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在学生探究环节,学生缺乏合作、探讨。老师讲解偏多,学生参与甚少。所以数学Z 老师与英语L 老师存在一个共同点,都运用的是传统式教学,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参与性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因此,笔者认为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课堂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之知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道出了兴趣对求知的重要性。兴趣能产生欲望,诱发学习热情。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时,其主观能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1]。学习兴趣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就会对该事物产生集中而持久的注意力,思维敏锐,成为学习的主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没有产生学习兴趣,就会感觉枯燥乏味,就会出现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的情况,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

2 影响中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产生动机,有了动机才能确立目标。一个人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行为时,这种学习行为才可迸发而成一种有利的学习动机[2]。教师必须明白,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学目的、意义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结合。例如:英语课堂上,教师只注重按照教材的内容讲解,师生之间缺乏情景互动,呈现的是“传授”与“接受”的过程,课堂气氛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上,也是以教师为中心,尤其在“探究部分”,教师都没有给时间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只注重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概念的记忆。学生没能亲自动手练习,就无法把定义运用到实际中去,体会不到所学的用处,自然兴趣不高。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在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心理发展时期。从以上可看出,学生的心理和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因此,作为教师,通过运用新课改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3 提高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3.1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3]总结教学经验,我们认为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一是情景导入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好奇心。情景导入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设置具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以科学探究活动为参照和借鉴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新方式,是由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最先提出来的,施瓦布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像科学家一样主动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获取新的知识,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教育。”[4]它是激发学生兴趣与欲望的一种方法,它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获得成功的快乐。在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例如:数学课堂里,老师在讲解等腰三角形时,第一步可以情景导入: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导入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采用生活中具有等腰三角形特点的建筑图形如体育观看台架、埃及金字塔等,学生观赏后老师提问“图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第二步,活动探究:学生自己动手,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剪一个等腰三角形。(只剪一刀)由学生自己思考,剪出的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探究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沿折痕对折后的特征,分析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三步,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并发言,老师在这基础上加以总结,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与鼓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是创设情景、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兴趣。“马克思主义语言论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劳动中,由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自语言产生以来,它就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当人们进行交际时,它就和情景不可分离。所以每个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性和不可分离性,指出人们使用语言时是都与情景联系在一起。”[5]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其学习过程就不能脱离具体情景。而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领会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真实有效的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激发其兴趣。学生以现有的知识点为平台,通过领会、模仿、交流、绘画等手段进行新知识学习。例如在英语课堂上,L 老师讲到“this is ”和“that is ”句型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等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加名词”时,只是讲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此处老师可以创设情景,亲自示范,可以运用教具,手拿一支钢笔,说:“This is my pen.”然后把手中的钢笔放在讲台上,教师走下讲台说:“That is my pen.”或者“That pen is mine.”接着教师问:“What is that?”请学生回答,例如“That is your pen.”“That pen is yours.”教师板书,同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根据这个句型造句,大胆练习对话,并抽两个小组进行对话表演。学生运用可见的物品做句型的反复操练,这样不需要老师做过多的语法解释和翻译,学生便能明白意思;明白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具体含义,而且还能将句型熟练掌握。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互动、实物演示、动作表演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充分地运用多媒体,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创设出多彩真实的情景示范,提高生动性与感染力,让学生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3.2 在生活中以情感为纽带,潜移默化

霍姆林斯基强调,“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兴趣、爱好和愿望,那么,我那通向孩子心灵的道路将永远被截断。”“教师跟孩子没有精神上的经常交流,彼此在思想、情感和感受上不相互渗透,就不能想象会有情感素养这个教育素养的血肉了。”[6]以情为纽带,在无形的“境”中,教师的兴趣、爱好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因此,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之外,还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多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同时帮助学生设计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在学生为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供引导、帮助与鼓励。避免学生自暴自弃而丧失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找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让学生相信老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老师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会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和亲近感,那么学生就会逐渐地喜欢上老师,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老师所教的学科上,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因此要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 语

教师要运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李淑芹.初中英语兴趣教学法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3):104.

[2]刘 涛.英语兴趣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33.

[3]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2):4 -5.

[4]贺建强.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5]李爱华.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实效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6](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物主代词等腰三角情景
情景交际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楼梯间 要小心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
物主代词“闯关台”
《超能陆战队》大白教你学物主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