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4-03-30李红革唐佳海
李红革,唐佳海
(湖南科技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学工部,湖南 湘潭411201)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如何从思想认识上产生新的飞跃,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破解实效性这一棘手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事业,也是一门管理科学,具有鲜明的系统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含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机制等)是一个有机整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发挥需要将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将随着系统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复杂性特征,必然影响其要素融合、结构优化程度,最终影响其实效性的发挥。因此,进一步加强系统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其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加要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前进方向。
集成是现代的科学思维,是系统化建设的更高阶段,其内涵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集成主体创造性地对集成单元(要素)进行优化并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关系)构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集成体),从而更大程度地提升集成体的整体性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加有效地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的过程”[2]。集成创新是产品、流程、技术、结构和战略创新的集成,其目的是有效集成各种要素,在主动寻求最佳匹配要素的优化组合中产生“1 +1 >2”的集成效应,是立足于系统设计、整体思维的现代管理组织优化路径。将集成创新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对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活力、增强其整体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集成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
集成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2]:其一具有整体性特点,即集成体最后所形成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体,一个能够达到一定目的或完成某种功能的有机统一体,一个能够通过优化组合达到功能倍增的有机统一体。其二具有动态性特点,即集成的过程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而是一个多元互动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使得集成整体能够在适宜的整合模式下实现“跃变”。其三具有开放性特点,即整个集成体就是一个能够吸纳更新自身的内涵形式,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的有机系统,该集成体在不断的进化和发展中实现其整体性能的提升。其四具有创造性特点,即集成的过程就是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造性实现的过程,创造性使具有不同特性的各个要素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聚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集成的上述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原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
首先,集成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寻优。集成蕴含互补性原理与相容性原理。互补性原理是反映各集成要素通过功能和优势互补的方式,实现集成体预期功能的基本规律。事物或系统间的不同属性,是系统中各要素有机组织起来或互补形成完整系统的客观依据;相容性原理是揭示集成要素内在联系的本质规律。集成要素的相容与否,从根本上决定了集成要素能否形成集成体。集成要素的互补性与相容性原理,从本质上规定了集成过程的系统要素创造性融合的特点和系统整体寻优的特点[3]。集成的相容性原理、互补性原理将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各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构成科学、完善、最优化的系统,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
其次,集成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倍增。集成蕴含集成效应原理与系统整体功效倍增原理。集成效应原理是指集成体的整体功效远高于单项要素功效的简单机械的叠加。各单项要素有机集成后所产生的系统效应必大于单项要素效应的简单加和;系统整体功能倍增原理是反映集成要素在形成集成体的过程中通过聚合重组、相互作用的方式,使集成体功效得以极大增加的基本规律。集成效应原理与集成功能倍增原理从本质上规定了集成过程的系统功效倍增特点[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性、社会性、全局性的工作,集成的整体功能倍增原理和集成效应原理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功能的最大化,更好地实现其教育目标。
再次,集成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创新。集成蕴含功能结构与系统界面原理。系统结构是集成体内部各要素较稳定的结合方式,该结合方式外在的表现为组织秩序、联系方式、时空关系等。系统功能是集成体所具备的性质和能力,该性质和能力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中表现出来。集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辅相成,功能规定结构,结构促成功能;集成界面为集成要素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提供平台,也外显着集成体的功能。集成界面的性能是集成要素联系机制的反映,机制的确立受制于界面的选择,界面的最终形成又取决于集成要素的内在性质与特征。由此,系统界面原理揭示了集成要素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以及机制形成的基本规律。功能结构与系统界面原理从本质上揭示了集成是集成体各要素功能结构重组,系统机制形成以及再造与创新的过程[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实践性、时代性、创造性的工作,集成的系统界面与功能结果原理,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工作机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效率更高,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战略思考
以集成视角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束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于重视分工与专业化,协同化程度不高。如,教育与管理分离,教育与管理机制内部的不协同,尚未形成大思政格局;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结合不紧密。二是过于注重内部资源配置,各类资源相容性、互补性体现不够。如,高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结合不紧密,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结合不紧密。三是过于强调外在条件改善,教育主体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不够。如,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动力不强。
由此,我们应切实发挥好集成创新的功能与优势,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认识上产生新的飞跃,在运行机制上进行重要改革,在功效发挥上取得重大突破。
第一,超前策划,培养集成思维。要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的原则[4],对“极端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战略部署、统筹安排。要从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等高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教学、科研与实践的紧密融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密切配合;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中外之间的结合,以此形成多种联合培养方式[5],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思政格局,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协同化。
第二,系统建设,建构集成模式。在实践操作层面,建构以目标、组织、过程、内容和方法集成等模块为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模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具系统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极其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工具。真正构建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
第三,突出高效原则,加强集成管理。在运行机制层面,要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与保障有力的运行机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模式易于推广。政府统筹,使各项行政管理、教学改革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建立社会协同创新机制,建立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4]等等。
第四,认真实践,推动集成创新。要激发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和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吸纳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容,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体系,加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光明日报,2013 -08 -21.
[2]黄 菁.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王乾坤.集成管理原理分析与运行探索[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5 -359.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3 -11 -16.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 -07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