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反应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2014-03-30焦恩红
●焦恩红
学生反应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焦恩红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反应是指学生对其所读材料的一个探究过程。该过程起始于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尝试性探究,终结于学生对其感悟的形成。当前高中外语阅读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因为学生反应的缺位造成的。充分利用学生反应改进高中外语阅读教学,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还为我们的高中外语阅读教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外语阅读教学;新课标;学生反应;启示
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反应是指学生对其所读材料诠释的一个探究过程。该过程起始于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尝试性的解读,终结于学生对其感悟的形成。在阅读材料内涵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自身创造性的加工即学生反应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新型解读方式对高中外语阅读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给高中外语阅读教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讲授性”阅读课中,由于课文所含信息被认为是作者写作意图或思想的体现,具有唯一性。这种唯一性的存在决定了“阅读意义正确与否要由作家裁定”。[1]因此,基于这种传统的阅读认知,学生对课文所含的解读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即可,不需要自己的加工,“从而在理论上取消了阅读主体的能动性”,[2]造成了学生外语阅读解读和诠释的主动性缺失。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学以学生积极尝试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来获取阅读信息,因为课文材料所含的理解离不开学生的尝试和主动实践。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以及写作背景等的研究,尽量读出文本原义;解,是以文本释义为起点,侧重于文本意义的辨析、评判以及潜在意义的发掘,要求读者有创造性的发挥。[3]这样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确立了学生在课文诠释中的核心作用,符合在阅读习得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标要求。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我国高中生阅读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信息加工模式、心理语言模式、交互模式和图式理论等。信息加工模式即自下而上模式,是指较大文本语义的获取源自于其最小构成的语义单元的组合解读方式。心理语言模式即自上而下模式,是指读者利用自身对整个文本蕴含的解读,来推断某些词汇和句子的意义的方式。交互模式即为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的融合,强调读者与文章的互动。图式理论是指读者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预测、验证和矫正文本蕴含的解读方式。每一种阅读方式都有其适合的群体,阅读方式自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学生自身与否的问题。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习惯,在阅读学习方式适合与否的选取上会有不同的考量。考量的过程既是一个复杂的权衡过程,也是学生通过权衡自主选取适合自己的最佳阅读习得方式的过程。通过学生自身在权衡中的主动参与,实现了学习理念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是学生自身学习观的转变。而这种学习观的转变为新课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的贯彻落实奠定了基础。
三、实施因材施教阅读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而每个班级又是由60-80位学生构成。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会因人而异,不但其个体之间存在着阅读认知能力(即学生反应能力)的差异,而且其学业追求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就外语阅读认知能力而言,阅读反应能力强些的学生希望课堂所学向难和广的方向发展,阅读反应能力弱些的学生希望课堂所学能够易于接受和巩固。就学业发展追求而言,有名牌大学和普通大学、有本科大学和专科学校、有学术型大学和高职型大学之分。差异的存在使得外语教师在外语阅读课堂必须采用统筹兼顾的分层次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某校的改革实践表明:一个班级按照学生反应能力的差异分成3-5个等级是可行的,每个等级的阅读难度、阅读量和阅读速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这意味着外语教师一方面对该教学班成员的认知水平和个性需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人需求的变化。除此之外,“分层次”还意味着要根据学生认知和变化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便使所有的学生达到新课标的八级阅读目标所提出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的要求。从此角度而言,学生反应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阅读教学方式落实提供了理论支撑。
四、彰显人文精神,关注学生情感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学生通过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批判性解读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相应的批判。而这种理解和批判是学生阅读过程的感受和情感反应。感受与情感反应是思维的外显,是学生自身思维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作用于阅读材料本身的体现,反映了学生对阅读材料所含的特定情感。由于阅读的解读和诠释被视为一种个体的感受与情感反应行为,因此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批判就受到了个体主观性情感的影响,从而烙上了个体性的烙印。这种烙印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基础之上的,是对阅读材料所含观点和态度的批判继承。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批判继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高震,刘路.读者反应批评的文本意义观与阅读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3]蒋成禹.读解学引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0-11.
(责任编辑:金传宝)
焦恩红/开封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