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军行为的调查及对策
2014-03-29沈自友
沈自友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征集大学生应征入伍,对于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3年,国家对征兵时间进行了调整,从冬季征兵改为夏秋季征兵,为大学毕业生从“校门”到“营门”创建了直通车,也凸显了国家对征集大学毕业生参军工作的重视。征集大学毕业生入伍,是进一步优化兵员结构,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基层指挥军官队伍建设,增强退役士兵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针对大学毕业生入伍,国家也出台了优先选拨使用、考研升学优惠、就业安置优惠等一系列的优待政策,同时还享受学费补偿、优待金、就业补助金等经济补助近15万元,如此利好的就业渠道和优惠政策对于大学毕业生应是极具吸引力的。但是,在征兵工作中,笔者发现报名参军入伍的大学毕业生相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参军比例仍然非常低。当前,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军人这个曾经所享有的荣誉和威望正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被蚕食和消损。牺牲奉献、艰苦奋斗正在渐渐背离人们的价值认同。[1]为了进一步了解毕业生对于参军的认知,探讨毕业生参军入伍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而找准“当兵冷”问题的症结和突破口,笔者对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传媒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6所学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对50名毕业生进行了访谈,调查对象为2013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6份,回收率97.7%。
一、研究假设及调查结果分析
(一)户籍类别对毕业生参军行为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实行了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体制,农村的发展要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城乡的差距来源于城乡实行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城乡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所接受的教育资源及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差距,一个是乡土的,一个是现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户籍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思维习惯、人生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在参军入伍的行为选择上,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学毕业生的户籍类别(农村、城镇)与是否喜欢军人职业、是否愿意参军及参军原因都有显著的相关性。户籍地为城镇的毕业生对军人职业的喜欢程度更高,选择“喜欢军人职业”的占62.7%,而农村户籍的毕业生选择此项的占53.8%。根据访谈,大部分农村户籍毕业生并没有想过要参军,他们认为参军是考不上大学的选择,上学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找个体面的工作,对于参军,他们知道非常光荣,但并没有作为自己人生的选择。城镇户籍的毕业生对于人生规划有更多的选择,他们有自己的职业理想,考上大学不是他们唯一的人生目标,他们的选择更趋多元化,自主性强,同时,参军也是很多学生从小就有的梦想。但有些学生明确表示会出国深造,不会选择军人职业,有些学生认为军队环境太约束、不自由,不喜欢军人职业。参军意愿能体现大学生对征兵工作信息的关注程度,有参军意愿的学生一般对军事比较感兴趣,会观看一些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会主动了解征兵的相关政策。从我们抽样的数据来看,户籍地农村的毕业生选择“没有想好是否参军”的占35.9%,高于户籍地为城镇的29.7%,这与“对军人职业喜欢程度”的分析结果一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毕业生关注点的差异,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农村户籍毕业生更加关注能否在北京就业,获得城市户口,同时要收回上大学的成本,但就业的压力又让他们不得不思考参军是否可以作为人生的选择,现实的残酷和理想的落差让期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毕业生在参军行为的选择上犹豫了,这也是征兵宣传的有利契机。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毕业生对于参军的认知,我们对参军原因进行了调查。城镇户籍的毕业生中认为“参军是尽公民义务”的占城镇户籍毕业生总数的46.1%,认为“参军是个人自愿”的占27%;而农村户籍的毕业生中认为“参军是个人自愿”的占农村户籍毕业生总数的51.3%,认为“参军是尽公民义务”的占33.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毕业生对于参军行为的认知正好相反,城镇户籍的毕业生认为参军入伍是国家的行为,是依据兵役法应尽的义务;农村户籍毕业生更倾向于认为参军选择是个人行为,城镇户籍的毕业生更认为参军是一种个人的职业选择,选择“参军是个人职业选择”的占27%,而农村户籍的毕业生选择此项只占15.4%,这验证了在人生规划上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毕业生的行为选择的差异,城镇家庭的子女由于家境较好并不用过多地考虑家庭的负担而在选择上更加多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抱负梦想去选择未来的出路;而农村户籍的毕业生在人生规划和未来选择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理性经济人”的特征,把参军作为个人自愿主要是对于征兵相关法律法规关注不够,更多地由个人意愿来决定,如果家境良好自己愿意就去,但是如果家庭条件不好,急需收回上大学的成本自然不去。
(二)政治面貌对毕业生参军行为的影响
根据研究假设,我们认为大学毕业生的政治面貌可能会对参军行为选择产生影响。政治面貌表明了一个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对于大学生而言,政治面貌一般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对于参军行为的选择,政治面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参军意义认知和参军价值认同的认知层面。
政治面貌与喜欢军人职业的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政治面貌为党员的大学生“喜欢军人职业”的占党员人数的72%,而团员和群众分别为47.4%和28.6%,不难看出党员、团员、群众对于军人职业的喜欢度是逐级递减的,大学毕业生的思想觉悟程度对于参军价值和意义的认知有显著影响。
此外,政治面貌与是否愿意参军的相关性分析亦验证了政治面貌对于参军认知的影响。其中,党员选择“愿意当兵”的占54.4%,团员占29.8%,群众占14.3%。党员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教育亦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国家政策方针的学习,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对于“北京精神”、“我的中国梦”等学习践行,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也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由此,在征兵工作中要重点加强宣传,并注重发挥党员在动员毕业生在参军选择上的正向作用。
对于参军原因的调查,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选择“当兵是为了尽公民义务”的比例最高,占71.4%,但没有人选择作为个人职业去定位未来发展;而党员、团员中1/4的学生认识到军人作为一种职业的存在。这也说明大学毕业生参军比例低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军人也可以作为终身从事的事业。从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既使愿意参军的毕业生很多,也是把军旅生涯视为一种人生经历、一个驿站和一个过客,并没有在军营建功立业的想法,实际上在军营建功立业一样可以利用在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且在军营养成的优良作风及过硬的军人素养对于回归社会就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这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声望,带来的隐性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大学生立志在军营建功立业的思想体现。
通过对政治面貌与参军行为认知的相关性分析,不难看出,政治面貌对于参军认知有着正相关关系,这与大学生在从群众到团员到党员的身份转变过程中接受了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国家方针政策等有关,随着思想觉悟不断提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成熟,爱国主义意识增强,对于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关注,更能深刻认识到参军入伍对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亲属是否支持对毕业生参军行为的影响
在征兵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亲属是否支持对于毕业生参军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家庭结构大部分是“421”的家庭结构,尤其是城市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这种家庭结构对毕业生参军行为选择产生影响。调查发现,独生子女“非常喜欢军人职业”的占41.7%,远高于非独生子女的9.7%。这跟户籍类别对于参军意愿的影响分析相吻合,独生子女一般以城镇户籍居多,对于玩惯了红警、CS等网络游戏,看多了《士兵突击》等时尚军旅剧的大学生来说,内心深处都是对军旅生涯充满向往的,这也是参军行为选择的动力之一;而非独生子女以农村户籍为主,在家庭条件和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更多精力是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对于与文化课程不相关的则较少关注,他们努力的目标更多的是在社会上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是在军营建功立业。
从是否愿意参军的调查情况来看:独生子女中愿意参军的占独生子女总人数的52.7%,而非独生子女中的这一比例则为48.4%;独生子女的参军意愿更加强烈,这与是否喜欢军人职业相一致,“非常愿意去参军”的比例为23.8%,是非独生子女的4倍。同时,在“亲属支持”这个维度,独生子女家庭为28.6%,是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近10倍,但非独生子女家庭选择“随我意愿”的占48.4%,这也说明独生子女家庭亲属更加关注孩子的人生规划,在规划方面带有一定的家长个人色彩,而非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属更倾向于尊重孩子的选择,或者他们对于孩子的人生规划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倾向于让孩子自己选择。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也体会到,京外农村户籍的学生参军行为更多的是自己的决定,而有些北京户籍的学生因家长的反对而不得不放弃参军的决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或者家庭观念对于大学生参军认知有很大的影响,如独生子女愿意参军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愿意参军的比例相差不到5%,但是独生子女参军的意愿却远强于非独生子女,与这样的状况相匹配的便是独生子女的亲属对于子女参军的支持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的程度,其中非常支持子女参军的独生子女亲属为28.6%,而非独生子女仅为3.2%,这说明了亲属的强力支持才使得独生子女的参军意愿强于非独生子女。
二、大学毕业生参军行为选择的现实瓶颈
目前,“征兵难、当兵冷”的局面依然存在,如何激发大学生爱军习武的优良传统,吸收更多高素质优质大学生毕业生兵员到部队建功立业,推动国家国防现代化建设,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是摆在各级征兵工作部门、就业部门面前的亟需破解的难题。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社会尚武精神下降,革命英雄主义淡漠等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国防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
(一)当今社会处于和平时期的现实背景
由于受长期和平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选择更趋多元化,实现价值的途径更加多样,一些人强调个人利益过多,国防观念淡薄,依法服兵役意识淡化,社会上关心国防、关注国防的氛围没有形成。当今,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加速期和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思潮交融交锋,各种矛盾冲突凸显,这些都会映射到人们在价值观选择、社会责任担当的方方面面。大学毕业生选择更加多元化,如就业、出国、考研等,他们更多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而忽略了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学校国防教育的缺失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但现实中这个阵地却被忽略了,甚至是缺失的,除了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很难看到其他国防教育工作的方案和计划,而军训的短期效应也难以让学生持续地接受系统的国防知识教育和国防文化熏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重视的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学生也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对国防无暇顾及或者根本没有顾及。
(三)亲属不支持直接干扰了参军行为的选择
不少家长认为参军跟上大学不可兼得,如果参军就不考大学了,而考上大学就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在他们眼里参军是考不上大学的备选;还有一些家长心疼孩子,怕到部队吃苦受累,也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也有家长希望小孩子大学毕业后到社会上就业,以收回大学的投资,家长对于征兵的认知是影响毕业生作决定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自己选择了参军,但在家长的坚持下不得不放弃。当然,一些家长也是非常支持子女当兵的。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生子女的亲属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的亲属对于参军更具有决定权。正可谓支持子女参军的理由都是相同的,但不支持参军的理由则多种多样。
(四)大学生对参军顾虑重重
军队对于外界而言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也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在访谈中,很多毕业生给出了不参军的理由,如在部队找对象困难,退役复员后的就业问题还有部队的一些负面新闻的影响,比如内蒙古暴打新兵事件,上军校、提干、入党都要贿赂等。总之,他们更多考虑了自己的发展,而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当然,大学毕业生的体格状况也成为参军入伍的最大障碍,很多毕业生虽有参军报国之志,但囿于自身身体素质不达标则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在每年的报名参军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同学因为视力、体重等问题未能圆了军人梦。
三、促进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工作的对策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要实现强军梦,军队就要有高素质的军人。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战争的模式,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战争也是信息化战争,如果官兵学不透装备操作使用方法,就难以发挥其效能;如果官兵搞不清信息化知识,就难以实现人与武器、人与系统地有机结合,高素质人才在高技术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给征兵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那就是征集更多高质量的兵员进入部队服役,而大学毕业生正是高素质兵员重要的来源,要激发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的热情,要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支持网络。
(一)以国防文化建设为引领,培养大学生尚武精神
文化是育人的根本,要将国防教育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传播,同校园文化建设交融交汇,内化为大学生关注国防的自觉行动,唯此才能形成尚武精神,才能激发大学毕业生参军报国的热情。
国防文化是就国防的文化属性而言的,其本质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其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其灵魂是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安全至上的价值观,先进的国防文化是引领国防建设的精神旗帜,是国防建设的软实力。[3]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逐步从封闭型社会转变为开放型社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这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接触到世界多元的文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选择性日趋多元化;另一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巨大的冲击,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必须从文化的层面,重视并发挥好国防文化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它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此才能内化为大学生参军报国的自觉行动。国防文化是无形的,国防文化建设需要借助于有形的载体,如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让学生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了解国际局势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学习国防知识,进行军事技能训练等;还应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国防教育宣传、到部队参观慰问、与部队开展共建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军营,零距离体验军营生活,增强国防绿的吸引力。国防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不知不觉间大学生知道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不经意间迈出了投笔从戎的步伐。大力加强国防文化建设,科学认识国防文化的价值和发展规律,已经成为我们必须作出的时代选择。
(二)以家长支持为依托,弘扬爱国拥军传统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不仅仅是“90后”的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60后”的学生家长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经历过生活的艰辛,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生活条件优越了,家长们对孩子更加溺爱了,于是家长的规划决定了学生的未来,他们担心孩子到部队受苦,担心当兵两年耽误学业,担心到部队后能否学有所用,担心征兵优惠政策能否落实,等等,很少有人会认为参军入伍是每个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恰恰是家长的顾虑对大学参军行为的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甚至有的家长电话请求征兵部门阻止自己孩子参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回眸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史,就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军民团结史、唇齿相依的鱼水情谊史、不离不弃的血肉亲情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军爱民,民拥军”既是无穷的力量之源,又是不可动摇的伟岸之基。[4]“军民鱼水情深”,人民群众历来就有着爱国拥军的优良传统,“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元帅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评价人民群众拥军支前的历史功绩。居安不忘思危,致富不忘拥军。如何让全社会人人都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各级征兵工作部门要以征兵工作为载体,加大国防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拥军氛围,让人民群众拥军的脚步始终跟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让军队和老百姓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和平时期支持子女参军报国就是最好的拥军方式。
(三)以学生党员为抓手,增强投笔从戎辐射力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党员对于参军意义有更清晰的认知和对参军价值有更高的认同,他们有着敢于担当的勇气和愿意参军报国的强烈意愿,这个群体比群众有更高的觉悟,这是征兵工作宣传的有力抓手。因此,一方面应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党员参军入伍;另一方面把不符合条件的党员动员起来,成为征兵工作的宣传员和征兵政策解读的辅导员,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辐射到每一位同学。中共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践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培育的良好契机,要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防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到军营建功立业,让青春在军营闪光。
征兵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认清当前征兵工作面临的客观形势,着手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构建征兵工作的长效机制,又要摒弃大学生参军动机的功利化,仅靠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参军入伍是不可持续的,容易造成参军行为选择功利化的错觉,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在部队的发展。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度,不像美国、韩国等西方国家的全志愿兵制,因此,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战略思考,加强国防文化建设,以国防文化为切入点,内化为大学毕业生参军报国的自觉行动。
[1]熊秋建.试论当代中国军人社会声望的制约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6):34-36.
[2]张忱.夏秋季征兵追求“双赢”[N].经济日报,2013-6-25.
[3]毕京京.加强国防文化建设是重大时代课[EB/OL].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6981464.html/,2012-01-31.
[4]赵金良.百姓拥军:永远靓丽的风景[N].中国国防报,201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