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然语境与应然价值的双重变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内化机理

2014-03-29

当代青年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思潮内化语境

李 星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面旗帜,它对于处在改革开放攻坚期和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至关重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即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内在精髓和主要内容四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提出了凝练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信念的追问语境与探索维度。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升和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语境及意义。笔者认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应当从内化机理的角度把握内含于其中的实然语境和应然价值之间的张力与平衡,进而以问题为导向,从理解维度建构和理解方法凝炼的角度深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内化过程的研究。

一、实然语境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之症结所在

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必须首先直面问题,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内化过程中的症结所在,才能进一步就如何科学、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提出富有意义的观点与思路。笔者认为,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内化的现状而言,总体上看,虽然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有较高的认同度,但我们也应看到内里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然导向与实然语境之间的非可逆性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断裂性契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义逻辑与方法脉理之间的非对象性语境呈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然导向与实然语境之间的非可逆性关联

价值观在理解与传承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博弈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所谓价值,就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是否相一致或相接近。必须指出的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之间是否相一致或相接近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历史性批判而非基于现存的经验性总结。那么,在价值观理解与内化过程中,就应当要将眼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既要体现眼前需要又应扬弃眼前需要。当然,内里的关键在于实然与应然之间、体现眼前需要与扬弃眼前需要之间如何博弈、如何平衡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教育界就如何切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内化进行了广泛讨论,也提出了一些富有意义的观点。而从联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过程来说,仍存在着应然导向与实然语境之间的非可逆性关联。我们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内化过程中,有着眼于实然语境,但应然导向的设定意蕴比较明显,进而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源自于且注重于现实批判与反思的同时很难逆向且深入地走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言行旨趣之中。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其语词表征来说,多是由一整串的语词构成,其固然体现出诸多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与研究。并且,语词本身虽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风格与气派,亦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现实社会状况的把握,但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之深层语境来看,却仍显理想化而缺乏现实规范力与引导力。究其症结主要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应然导向同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场域乃至大学生群体微观的心理及价值趋向场域之间未进行有效的生成性场域建构,进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传承与内化过程更多的是一种介入性的应然诉求,而非一种基于实然与应然相互作用下话语的历史性生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断裂性契合

能指与所指是语言学中的一对概念。能指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例如特定符号的形象或声音。而所指是指特定语言符号的形象或者声音在社会的约定俗成中被联想为或理解为与某种概念发生关系,则这一由特定能指引发的且为社会约定俗成的联想概念就构成了特定的所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指固然是由一定的文本语词组成的语言符号,例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指则是内在于特定能指中并赋予其本质内涵和意义所在的概念表征。

一定程度上说,部分大学生在理解与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其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断裂性契合。之所以用“断裂性契合”这样的称谓来表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提炼、传承乃至内化过程中,尽管学者们都进行了精心的语词凝练且亦赋予特定语词以一定的意思表示和本质内涵,但是,从大学生现实理解与内化过程来说,看似具有内在关联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却发生着语境断裂。首先,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特定语词的理解而言,部分学生的理解“前见”并非指向社会主义价值语境。在当下文化多元的社会中,部分学生是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立场或者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新“左”派的价值语境中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特定能指的内涵所在和意义旨归。其次,就对社会主义本身的理解而言,部分学生也并没有真正走近马克思主义的言说语境。这与其说是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不如说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社会主义言说语境的肢解或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的误解。不难看出,由语境断裂所造成的假性契合,不仅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内化,而且还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陷入尴尬的状况之中。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义逻辑与方法脉理之间的非对象性语境呈现

形成和确立正确的理解方法是推进理解过程科学化的基础性工作。理解方法与理解过程及其结果之间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换言之,理解方法与理解过程及其结果之间是一种不即不离且互为映射的关系。而孰先孰后的问题,只是一种逻辑抽象,它只是为了便于我们从思想认识上以逻辑和概念表达的形式来把特定现实领域与本真语境中的问题加以理解和内化。并且,理解方法与理解过程及其结果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呈现,也为我们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内化过程提供了深层的视域范导和科学的脉理支撑。

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而言,存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义逻辑与方法脉理之间的非对象性呈现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表达形式应该是其方法脉理的逻辑文本化和学理对象化。从应然意义上看,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不重视方法套路的凝练和方法意识的自觉。然而,在方法套路凝练和方法意识自觉上,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就研究本身来说,众多学者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时,多只是局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词概括和语义表达层面,而没有进一步去探究隐含在语义逻辑后面的方法脉理。即使有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方法脉理问题,也只是从方法凝练的原则上加以宏观性阐述,并没有具体凝练出既立足理解与传承实际又体现马克思主义真精神的方法套路。其二,就理解与传承本身来说,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更多地基于特定的理论观点或理论体系进行抽象的把握,而没有进一步地理解寓于特定理论观点或体系中的本真的思想语境及其方法脉理。而理解方法与理解过程之间的非对象性语境呈现,也进一步导致了隐性话语逻辑与显性话语表征之间的非对象性关系,且又导致实然语境与应然导向之间存在着历史性的话语异质。

二、应然价值范导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之维度张力

问题意识彰显主要基于实然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理解过程的症结而言。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内化,必须首先反思在大学生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内化的审视维度。审视维度的观照,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与内化的前提,也是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过程之正本清源的助力支点。笔者试图通过应然语境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与建构之张力结构的挖掘与把握,使得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传承过程能够在特定文本、特定社会思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三维博弈结构中形成现象学式的脉理呈现可能。

(一)文本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语义溯源

任何思想体系与观点要义在特定的文化区域中生根、传播及发展,都必须要有历史自觉。而历史又是通过特定的文本来表现的,我们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中要意识到文本的阐释与理解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价值观传承的内在要求,同时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义上进行主导性脉络透析、根源性历史溯源与地域性文化认同。缺乏历史自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可能在“文化中国”地区传承与发展的。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与传承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大学生从经典文本维度中加以阐释与理解,这既是从价值凝练与传承的语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的需要,也是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义内在生命张力的文化诉求。

而倡导从文本维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语义溯源时,必须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构乃至传承与内化过程中,应当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经典文本的内在方法旨归和价值意蕴,又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门脉与风格。这是当前理论界的一种研究共识,而有一个问题也必须提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及对象化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是直接面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各类文本。这里所说的“直接面对”是指不能只是从显性的层面上进行把握,也就是说“直接面对”不仅是在批判一种“拿来就解读”,而且更是在批判一种不涉及西方文化、不顾及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断裂性”解读与理解。从这一层面上看,从文化发展断裂的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本身、关于价值研究方法以及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语义的界定时,就不可能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意蕴与语义旨归,进而就更谈不上在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更好地去理解及传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理念与方法内涵。因而,文本维度所给予我们的应当是一种文化的内生传承力,它内含着文化谱系的传承与介入以及特定理解和解释主体的张力性阐释。

(二)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语境辨思

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与传承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社会思潮之间如何博弈与平衡的问题。笔者看来,社会思潮既是在大学生中理解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维度,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性生成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规整对象。社会思潮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域空间和特定的社会阶层内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及对象化,都必须顾及、融合乃至引领具有不同思想意向、不同价值规范、不同理论基础且又具有广泛社会心理基础的社会思潮。而之所以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进行研究时,要注重社会思潮的在场、渗透及影响,不仅因为其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群众基础,而且就当代解释学理论发展给我们提供的研究视域而言,我们也必须从总体上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思潮有个清醒地认识,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和规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过程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寓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背景中的批判性社会运动,因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与批判诉求,就不能不关注各种社会思潮,进而还应当进一步通过各种社会思潮引出合理且有效可行的批判语境。现代解释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对特定理论文本或观点阐释进行理解时,我们均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进入作者或者阐释者的理解语境,而只能是依据自身的“理解前结构”去走近作者或阐释者的理解语境。那么,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与内化过程中,我们就必须重视对社会思潮的调查和把握,进而才能在辨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语境的同时,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的心理机制与认同过程。并且,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各种宗教的世俗化的民间信仰形态及其教义表征亦显得比较重要。在现今的社会中尤其是在我们努力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过程中,更应当进一步地去研究宗教产生、发展及其对人们言行产生深层势导作用的思维机制和心理趋向。而从言行深层势导这一层面看,宗教的各种民间信仰形态及其教义表征要比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教育更易走近心性、范导言行。人们对时代思潮的接受更多的是基于一种猎奇心理和对现实处境潜意识的不满,而在民间宗教信仰上的认同则更多地是基于一种深层的人性诉求和情感归属。我们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中,就不能忽视各种社会思潮对人们理解语境的深层制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准维度

审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内化过程,我们应当要在经典文本、社会思潮这两个维度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基准维度来统摄经典文本与社会思潮之间的语境参渗与方向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且又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宏观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时,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性发展过程,进而根据具体的实践需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诉求与范导机制。当然,其中必然亦包含如何面对特定社会思潮与文本间的双向制衡,但双向制衡的过程与机制却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发展方向而产生与推进的。并且,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过程也为我们规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过程提供了视域立足点。众所周知,任何的理解过程都不可能越过“理解前结构”而进行“白板式”的理解。而我们必须进一步注意到的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的过程中,虽然有各种多元的社会思潮可能会作为特定理解主体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结构”,但是,哪些社会思潮会进入特定理解主体的理解语境,不论从历时发展过程还是从共时存在境遇来看,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过程及状况而生成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真方法语境要求我们必须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基准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聚焦式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逻辑的体系式铺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主导性的理论根据则又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我们最大的思想启迪在于它的方法价值。正如孙伯鍨先生所说:“对于全部马克思主义来说,最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现实问题的正确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因此,最核心的问题是‘方法’。”[2]而从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研究的转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是在一步一步地趋向于科学地把握实践方法的内涵,即真正意义上的从实践出发即是从具体实际出发。那么,当下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们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所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我们也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乃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准维度。因而,我们在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时便会发现,特定价值文本的内在意义和特定价值主体的语境介入,均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形成生成性的张力结构和参渗式的话语境遇。

三、实然与应然基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之平衡方法机制

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内化,不仅要看到基于实然语境而产生的传承与内化的症结所在,把握应然价值范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与审视维度,而且还应进一步从平衡实然与应然的角度凝练有效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内化过程的方法机制。

(一)理论建构:把握方向、回溯传统、多维整合

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内化,应当注重理论视域中的方向与结构问题。而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结构来说,既要兼顾应然价值旨归与实然接受心理之间的内在平衡,又应从理论结构方面丰富和规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空间与发展走向。

首先,就理论方向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方法旨归凝结在“历史”语境中,凝结在社会主义的批判语境及当下在场性运动中。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生成史,我们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最主要的思想财富就是历史性思维本身。青年马克思受黑格尔、费尔巴哈、赫斯等德国思想家的影响较大,以致在其思想深处明显地表现出其是以黑格尔哲学的思维构架来观照费尔巴哈哲学中所关注的人的问题,又将对人的问题的理解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做整合,进而从人学现象学的语境中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进行立场批判、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进行逻辑升华以及将“黑格尔哲学与法国社会主义结合起来”[3]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德国化。然而,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呈现出两种理论逻辑相互消长的局面,即人本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现实主义的理论逻辑相互影响、相互消长以至最终将现实主义的理论逻辑作为主导性研究语境。在马克思的言说语境中其关于新唯物主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只是局限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历史性文本中。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只是看到实践在理论体系中的出场就将其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内里的关键是如何区分逻辑向度中的实践和方法向度中的实践。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远远没有结束,我们应当通过其进一步的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批判和体系建构来把握实践的方法论意蕴和社会主义的批判旨趣。并且,从马克思文本解读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真语境应当是基于特定社会历史的生产生活过程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与批判,而不是从一种理论上的价值预设中来观照和范导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本真的历史语境也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语境的实质内涵,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历史性的在场运动,它不应是一种价值悬设,而应当是一种体现在对资本主义批判与对当下社会历史多维建构中的生成性社会运动。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现实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来历史地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语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各个层面和向度中来具体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价值旨趣,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及在大学生群体中内化的主导方向。

其次,从传统的角度看,和合理念乃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及门脉所在。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我们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时,回溯传统的目的是为了从深层语境的同质性相关上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供传统文化资源与保证理解过程的有效性及合法性。并且,任何实然语境总是内含着特定民族或地域文化的深层价值旨归、深层心理趋向和深层语境所指。那么,要从深层语境关联的角度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问题,就必须在理论上寻找传统文化基本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解要义之间的同构性视域与同质性语境。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推崇的是一种“推己及人”、“由己及物”的价值套路,即将社会、国家同个人的性命双修相联系在一起,通过自我身心的和谐来保证人与人之间及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处共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在场性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人和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且与时协生的;其二,中国传统文化反对道器分离,注重的是道器统一、和合共生。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亦强调对传统西方哲学视域中的人类史及概念演化史的批判与超越。不难看出,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思维上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在语境上具有特定的同质性。在把握方向的同时,回溯和规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到理论结构的多维整合和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传承与内化提供了理解的现实可能。

(二)内化机制:关注需要、创设情境、对接语境

从理论维度拓宽大学生理解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可能性向度,而要促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还必须从内化机制的角度进行探索。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需要的存在与发展乃是社会历史发展深层的思想和行为驱动。也就是说,要使主导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语境进入大学生的思想及其日常生活,就必须以其现实需要作为切入点。并且,需要本身也是实然语境的内在所指,往往从深层制约着实然语境的呈现向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看到当代中国所出现的不同的社会思潮所具有的弹性势导作用。众所周知,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甚至人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诸如新自由主义、新民族主义、新“左”派以及宗教的民间信仰形态及其思想表征。我们必须明了的是,一方面它们都是从各自的言说立场和角度出发,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问题、某些方面进行批判,我们则不能以偏概全,简单地将其奉为真理并加以推广。任何的价值语境都有其存在的阶级基础和语用范围,超出特定的语境和阶级基础,任何的自由、民主就都成了一种语言游戏而缺乏现实执行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不管是这些新兴的时代思潮还是根植于人们心性深处的民间宗教形态,其之所以会在当代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内化时相遇,必然存在着深刻的现实原因与现实的相遇条件。笔者认为,我们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中,应当在各种社会思潮之间进行语际间的碰撞与审视,进而不仅可以把握各种社会思潮间深层的语义立场与语境范围,为我们历史且具体地分析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实然语境以及批判和超越各种社会思潮提供可能,而且还可以从多维的视角中把握大学生所经常关注的言说对象、现实需要及其理路机制。

创设与对接情境也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必要环节。笔者认为,任何观念的植入、生根、传承与创新,虽然有其物质环境与制度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但最为直接的机制却是存在于思想或精神层面的弹性交融与张力生成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新旧事物之间相互碰撞、融合及结构性变迁与升华的过程。而发展的过程亦是扬弃的过程,在思想的张力生成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不同的思想情境、知识结构以及理解视域之间的交互与融合。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社会思潮和重塑社会价值的观念性存在,由于其内含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性动态意义呈现的发展机制,则其也必然内在地呈现出一定的思维抽象性。因而,我们就必须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促使大学生在切身的体验活动中规整各种社会思潮及需要倾向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定内涵,这也是因境释义的基本要求。当然,在这一体验与理解过程中,有四个关键的问题必须注意:其一,必须注重校园流行文化的内在语境和逻辑理路;其二,必须注重第二课堂中各项活动的有效设计;其三,必须注重活动的适时总结;其四,必须注重活动领导者的思想方法与价值语境问题。

就对接理解语境而言,首先要努力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这既是立足大学生生活及思想实际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促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转化与情感认同的必要条件。不仅要注重对其进行宏观的价值引导,而且要以微观问题的解决为关键来拉近同大学生间的空间距离;其次,要试图缩小大学生的言说语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然语境之间的时间距离。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效果历史”不断生成的过程。则个人与个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甚至是个人与事物之间在理解上就会从深层语境上造成理解的“文化时差”,只是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可能是无法实质跨越而只能实现语境介入性融合的“时态性文化时差”,也可能是共时性的假性理解“文化时差”。那么,以此视角来看待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语境对接时,就应当努力消除共时性的假性理解“文化时差”及努力通过各种活动对历史性的“文化时差”进行介入性视域融合,以期产生既合理又具张力的理解结构。

(三)发展过程:开放语义、规整思潮、旨归自觉

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不仅要反思理论建构过程和创设内化情境,而且还应当着眼发展过程本身,注重开放语义和规整思潮以旨归于文化自觉。

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如何在实践需要的基础上开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语义,拓宽和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语境以及从思维模式与结构上吸取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在基本价值理念的维系与传承方面所给予我们的思想启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深入把握和跟踪以至范导大学生的价值趋向,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开放语义,历史地、具体地、现实地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逻辑与语境的深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在既具张力又显开放的理解结构和语境中,不断地立足现实的发展趋向、基于思维的拓展空间与情感的接受机制规整各种社会思潮中隐含着的思想意向,进而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语境及过程也不断地伴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的推进和意向的规整而得到有效的引导。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在笔者看来,较之中小学的“养成教育”而言,高等教育过程更应当注重的是学生的“自成教育”。基础教育过程更为重视和突出的是学生基本言行规范的养成和学科基本知识的形成,而高等教育则应更为注重的是学生在基本言行规范基础上的方法自觉和基础知识构架中的反思意识。由此可见,注重方法意识,应当成为高等教育阶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认同以及实现理解语境之应然与实然平衡的着力点。

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更应当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高等教育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仅思维活跃、思想前卫,而且其思想深处理性的思维方式亦在不断地成熟与彰显。而且,大学生思想独立性相对比较明显,单纯的观念灌输与植入很难收到良好的行为效果。因而,我们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传承,就有必要在引导过程中突出方法意识。这里所讲的方法意识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是就引导者来说的方法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时,引导者本身既要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又应在引导过程中突出方法意识的重要性;其二,是就被引导者来说的方法意识。要让大学生明白什么是“历史”,这对于大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视域和语境至关重要。当然,有个问题也必须提及,即“历史”包含历史事实和历史方法。而历史方法较之历史事实而言,是我们更应当加以引导的重要因素。只有让当代大学生明白要在历史且具体的语境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义内涵,才有可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批判和完善的语境中促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形成对于真、善、美的正确认识,进而自觉且理性地规整实然语境,而这也是在“自成教育”的视野中形成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

总之,我们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内化的过程中,针对大学生在把握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出现的应然导向与实然语境之间的非可逆性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断裂性契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义逻辑与方法脉理之间的非对象性语境呈现这些问题,不仅应注重从应然价值建构的维度审视经典文本、社会思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统一,而且还应当进一步反思内涵理解和情感接受过程,努力在完善和发展理论存在结构的同时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情境的创设和对接,以期更好地在高校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3]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 1 卷)[M].上海:三联书店,1965:26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猜你喜欢

思潮内化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跟踪导练(三)2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朗读教学呼唤文本情感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