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调试 制度供给 社会支持——跨文化视野中的在华留学生

2014-03-29汪长明

当代青年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留学生文化

汪长明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国际化”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一股具有示范效应和导向功能的文化时尚。外国留学生招生资格、规模与效应成为衡量和评价一所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高校使尽浑身解数招收外国留学生,“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学生来华学习,推动和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当前,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1]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330名外国学生在华留学,分布在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的69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2]预计到2020年,外国在华留学人员数量将达到50万,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3]

“国际化”这种超越地理与文化边界、以跨文化互通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文融合的教育理念正深刻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的精神面貌、办学规模和人文内涵,引领并塑造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与此同时,这种国际化本质上是外来教育理念嫁接本土教育理念、域外教育文化植入本国教育文化的过程。由于语言、信仰、习俗、观念等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也随之产生,并日益引起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在某种意义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高校自身国际化办学的兴衰成败。

一、内涵:“跨文化适应”之辨

(一)“跨文化适应”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L.A·怀特认为,文化是特定的动物有机体用来调适自身与外界环境的明确而具体的机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则认为,文化是对行为和价值观的共同认识。文化对于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为工具和技术适应、组织适应、思想观念适应三个方面。

跨文化适应是反映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的基本概念。所谓跨文化适应,是指:“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4]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在主体上,文化适应包括两种以上文化群体的人们以文化为基本单位,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种族的居民进行界定与分群。具体而言,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居留在某个社会文化空间的域外个体,如跨国移民和跨国难民,他们在移入地定居或久居;另一类是短期居留在某个社会文化空间的域外个体,被称为“旅居者”,他们在移入地寄居或栖居。二是在动力上,文化适应是一种多主体之间的接触与互动过程,是不同文化主体之间在某种特定文化语境下的相互作用。三是在结果上,不同文化主体由于群体数量、文化动能及文化语境的差异,在互动过程中势必形成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两种形态,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消解、吸纳与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文化适应是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面前被动改造的过程。当然,由于文化动能的交互性,强势文化本身同时也会发生某些微观变化,最终促进多文化之间的交互适应。

(二)“跨文化适应”的基本形态

沃德认为跨文化适应可以划分为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两个维度。[5]心理适应是以情感反应为基础,以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为指向,在跨文化接触过程中,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负面情绪,即可认定实现了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是指适应移入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有效接触并融入移入地文化。一般而言,研究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所使用的因变量是心理适应。

跨文化适应与文化融合密切相关。文化融合是指与其他文化群体成员持续接触之后,个体体验到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包含两个维度:保持对自己母文化的认同以及保持与当地社会群体的关系。1973年,舒曼从社会文化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假设,他认为文化适应的程度与第二语言习得水平有着理想的对应关系。贝利和基姆等人则从个人层次角度,提出四种文化融合模式:(1)整合,即认为保持自己的文化和与当地社会群体的关系同样重要(如东南亚华族);(2)分离,即只保持自己的文化,而忽视与当地社会文化群体的关系(如大多数穆斯林移民);(3)融入,即看重与当地社会文化群体关系而不考虑保持自己的文化(如三代以上的华侨);(4)边缘化,即不保持自己文化的同时,也不看重与其他文化群体的接触(如倾向于西方文化的新生代移民)。[6]

跨文化适应涉及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与文化融合三个逐次演进的阶段。1994年,沃德和肯尼迪以派遣海外的新西兰政府雇员为对象的研究发现,这些雇员对母文化的认同程度与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相关联,而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认同程度则与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能力相关联。两位研究者还发现,采用整合策略的旅居者比采取融入策略的旅居者心理适应问题少,采用分离策略的旅居者社会文化适应水平低,而采用融入和整合策略的旅居者社会文化适应水平最高。[7]

本质上,跨文化适应是对立的两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相互交流而形成的一种平衡与共生的和谐状态,是两种文化形态之间持续互动并互相适应的动态过程。学习模式理论指出,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学习居住国社会文化习俗(包括认知和行为规则)的过程,它是一个获取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过程。作为一个动态互适的过程,跨文化适应旨在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拓展彼此的尊重,以及延伸互相接受的空间,因而可以理解为一种跨越边际的博弈。当人们由一种文化情境进入另一种文化情境时,由于受到文化惯性的作用及源文化要素的制约,个体往往会表现出心理不安、精神不悦和行为不适等异常反应。但人作为文化的主体,在自身主观能动性作用下,可以通过心理调整和学习对第二文化的要素进行习得和运用。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因最初进入新的文化场域,从而产生新鲜感和兴奋感,但很快会由于感受到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变得迷茫、低沉;随着个体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调适,其消极情绪状态得到抑制、消解,积极情绪逐渐培育、养成,最终适应新的文化形态。

(三)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文化的跨国互动异常活跃,国际学生是跨文化交流的常见主体。他们在异国学习生活,接触并置身于异质文化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投入和交往活动。国际学生具有“外国人”和“学生”双重身份,他们的跨文化适应具有与其他跨文化短期旅居者不同的特征:一是具有从青少年晚期到成年人阶段、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转变带来的心理与生理方面的一系列特殊问题;二是具有在所在国居留的时限性及其后“再进入来源国文化”的阶段。由此,国际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可划分为三个维度: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及学术适应。这三个维度分别体现了国际学生在面临文化情境变迁时个体心理自我调适、个体与东道国社会文化互动及个体与东道国高校相互调整的过程和结果。

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来华留学生教育60多年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大陆留学教育政策经历了由封闭走向逐步开放和包容、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由隔离管理走向融合管理、来华留学生来源国别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的总体特征。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规模的跨越式发展而日益突出。

二、困境: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之困

长期以来,大陆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多侧重于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较好的物质条件与人文环境,但对他们在华所面临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其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在华留学生出现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所说的“文化休克”症状,即“突然失去所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象征,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忧虑和无所适从的深度焦虑。就像突然离开自己生长的文化茧壳的一种很不舒服而且不适应的感觉”。[8]如果处理、调试不当,势必影响他们在华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一)场域徙变导致生活不适

留学生来到中国,首先面对的是与母国完全不同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这是他们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障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部分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学习汉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符号。一种文化越悠久,其语言也就越丰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语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对非母语受众来说,学习起来晦涩吃力。对此,大多数留学生对学习汉语有畏难情绪,觉得汉语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非常深奥,一时难以入门。当他们开始学习汉语时,发现面临的困难远远超出想象和预期。于是,他们对一种文化的敬畏从它的语言开始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是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源动力所在,很多留学生来华留学,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有关中国的知识、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掌握汉语也就成了他们走进中国、走近中华文化的第一个台阶。目前,我国对留学生的课程设置更多以语言类为主,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单纯的“填鸭式”汉语学习容易使学习者陷入单调和沉闷。

在生活方面,中国大学的居住条件、管理方式、饮食配置、教育理念等都与留学生的母国有很大差别。一般而言,留学生对物质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这跟他们的经济条件、消费观念及其在本国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而且大多数留学生独立意识比较强烈,希望拥有相对独立的个人空间,这在当前的中国高校管理体制下显然难以得到满足。在国外的大部分高校,校方对学生住校没有统一要求,而中国为了便于统一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多数学校均要求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一样住校,并实行相对独立的公寓化管理。由于留学生公寓的费用设施配置较好,相应地,其住宿成本也相对较高,这一方面增加了留学生的生活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也将他们与中国学生隔离开来,减少了他们与中国学生和中国文化接触的机会,延缓了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进程。虽然留学生公寓设施较好,但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生活习惯各异,高校很难做到个性化配置。就某个具体来源国留学生而言,公寓化住宿模式很难做到完全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强化了他们的不适应感,生活上的困扰可能引起他们精神上的焦虑甚至产生对留学生活的反感和排斥。久而久之,有的留学生会逐渐变得严重依赖学校和周围社区的同胞,将自己禁锢、束缚在同一来源地同学的小圈子中,放弃融入异质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与中国学生、教师及来自其他国家留学生的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结果将自己置身于主体文化区间的边缘地带,特立独行甚至我行我素。如果缺乏周围同学的帮助、教师的关怀和与环境的良性互动,留学生会产生对周围人物的不信任感和怀疑、焦虑乃至排斥的意识,他们会怀疑来华学习的意义,怀疑自己能否胜任当下的学习,怀疑周围的师友对待自己是否足够真诚,甚至会怀疑自己能否坚持在华生活、完成学业。在这种负面心理的自我暗示作用下,郁闷和不适往往成为伴随他们在华生活的精神羁绊。

(二)文化差异造成心理隔阂

1.社会文化差异

由于国际意识形态宣传的惯性和地理区间阻隔导致的文化隔阂,许多外国人包括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认识水平上。在他们心目中,中国仍然是一个让人难以理解、充满许多与现代性不兼容的、怪异而神秘的“东方国度”。在他们看来,中国文化不管是古是今、是雅是俗,都能激起他们深深的好奇心、探究欲。比如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多彩的饮食、服饰、节日和祭祀文化,玄妙无比的中医、气功、武术,独具一格的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等等,对生活在中国以外的外国人而言无疑具有强烈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适应分三个阶段:(1)适应期。刚来中国的留学生对中国生活充满新鲜感,这时他们与中国人接触比较少,因此对中国的负面印象也比较少,处于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度和适应水平都较高的阶段。(2)排斥期。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对环境的新鲜感逐渐下降,与中国人的接触不断增加,对中国有所了解之后,他们体验到中国文化冲击带来的影响,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社会现实与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图景存在反差。这种反差的持续存在会影响他们对新环境的接受、认可和融入。这时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建立起来,留学生会产生想家、思念母国甚至厌学等情绪,因此适应性比较差。“排斥期”往往是留学生社会圈子不断扩大的阶段,是他们主动适应中国文化的一种文化习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判断还未定型,将经历一个从“好奇”到“困惑”的过渡期。(3)调适期。随着留学生在华时间逐渐增加,参与文化互动的机会的增多,他们会逐渐认可中国的文化元素,并由此对他们本身不认可或以前不认同的方面产生怀疑和否定,形成跨文化二次适应。留学生在华文化适应的这三个阶段依次演进,本文所指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障碍即第二阶段排斥期的阶段性现象。

2.学校管理文化差异

出于对社会安全、国际政治等多方因素的考虑,高校一般设立了独立于本国学生管理部门以外的管理部门来管理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渗入到各个环节,这从面面俱到的精细化留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便可一目了然。然而,留学生适应中国的环境所要求的是趋同而非趋异,即得到与中国学生基本一致的制度保障和环境安排。有关调查结果表明,留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他们更加希望像中国学生一样地生活和学习,认为这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和认可。与此同时,高校制定的一些制度规定与实际管理行为并不完全相符,主要反映在文本规范与管理实践的脱节上。比如,很多高校要求留学生在校统一住宿,但仍然有很多留学生我行我素,独自在校外租房,而学校对留学生个人信息的了解既不准确,也不及时,形成管理缺位,产生安全隐患。再比如留学生课外兼职打工问题,国家和学校均有相关限制性规定,使得留学生很难有机会参与到所在城市与社区之中。而事实上,留学生非常希望获得兼职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自食其力,适当解决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效果,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面对制度障碍与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留学生暗地里参加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社会兼职,导致报酬、安全和健康等问题隐患的存在,一旦出现劳务纠纷,往往使学校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在某种意义上,留学生社会兼职其实是其对学校管理文化适应障碍的被动反应,值得有关方面重视。

(三)价值观冲突导致认知错位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由于人类在认知上具有“文化自我中心”倾向,使得人们在与其他文化的人接触时,会用自己的文化形态、自己文化的行为规范作为唯一标准,去判断和衡量“他文化”背景下的个体行为是否正确、是否规范。这种思维方式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固化为个体意识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与他人的有效接触,也制约了文化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互通。“文化自我中心”是文化本位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一部分,人类会使用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其他文化形态下的“他者”,如果“他者”的价值观与自己的价值观差异很大(实际上,价值观差异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差异无所不在),就会对表面看“物理空间上合二为一,心理空间上一分为二”的“他者”形成不良印象,从而影响对方(即所谓“他者”)的跨文化适应。价值观作为个体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认知方式与价值取向,如果两者发生冲突,势必影响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文化适应。与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东方文化形态的差异越大,产生的适应问题也就越多。

一般而言,价值观主要包括教育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宗教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如在经济价值观方面,西方人的消费型生活理念与中国人“保富足而必安”的心态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中西方消费模式、人际经济关系等的巨大差异。再如在社会价值观方面,西方注重个性的自由与个人的发展,而中国则强调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虽然中国在国家政策层面提倡以人为本,实行依法治国,但在微观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往往将家庭式、村社式人情处理方式应用甚至套用到社会关系处理之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往往注重情义而忽视法理。而西方在社会关系的处理当中,人们更注重人的理性与公民权利的表达。因此,关注留学生如何认知中国人的价值观,主动调试两种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尽快适应中国的价值文化,对于解决由此带来的适应问题很有帮助。

留学生千里迢迢离开自己的祖国、亲人和朋友来到中国求学,希望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结交一些朋友,以充实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排解由于学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心理紧张或孤独。当他们发现在完全陌生而又“难以理解”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失去了自己原先十分容易沟通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圈子,而陷入一种难于理解别人也难以被别人理解的窘境时,他们会因此感到孤独无助,并滋生本能的思乡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巩固和强化反过来又会妨碍他们进行正常的学习和交流活动。

(四)社会支持不足导致被边缘化

当前,大陆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一般都对本国学生和来华留学生实行差异化管理。第一,科研项目方面,对在华留学生一般不做硬性规定。在利益分配导向下,他们一般很少有机会参与老师的科研方案,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第二,课程设置方面,本国学生与留学生的差异比较明显。由于汉语对本国学生来说属于母语,一般高校仅要求他们在大学第一年将语文作为必修课,以后转向专业学习;但对留学生而言,汉语是他们的目标学习语言,无疑是他们学习课程中最重要、最艰难也最令他们困惑的科目。第三,资源分配方面,由于留学生的分散性特征,难以实行班级建制管理,与本国学生相比,留学生在校园里近乎处于游离、无序状态,得到老师辅导的机会和时间都相对较少。第四,管理方案方面,学校对留学生日常生活及思想状况了解不多,跟踪管理滞后,留学生课余生活基本以自我管理为主,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往往无人知晓;学校规章制度过于单一化、精细化,相关手续办理繁琐,条条框框太多;学校为留学生创设的社会活动贫乏,他们参与校园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十分有限。

在留学生课余生活管理、专门为留学生提供服务的学生组织、协助留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等方面,除个别留学生群体规模化及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高校(如清华大学)有留学生自发形成的同胞会、校友会之外,绝大多数高校几乎都没有专门的、独立运作的留学生自治组织,这也导致留学生在华生活缺少有效的组织依托,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信息很难及时传达给留学生。加之存在语言障碍,留学生初来乍到往往生活在信息真空之中。实际情况是,一方面,留学生在一种新的环境下生活,对中国社会的东方文化意蕴充满好奇和神秘感,很愿意多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大众性娱乐与交际活动,尽可能多一些与中国同学、与中国文化接触的机会,这样既能展示自己的才华,结交更多的中国朋友,又能尽快适应留学学校的环境,但碍于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精通,担心出现理解上的误会,他们对此往往会有所顾忌,出现想参与又不敢参与的矛盾心境。另一方面,中国学生也很希望有外国朋友参加到他们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之中,这样既能增加活动的多元文化氛围,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会交际圈,但是在不了解学校管理流程、留学生个体情况等信息的情况下,自然会有所顾虑。在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缺少有效沟通机制与交流平台的前提下,难免出现两者之间的双重困惑,形成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背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制约。留学生在远离亲人和故土的陌生环境中学习生活,他们举目无亲,对社会支持具有强烈的需求和愿望。

三、出路:迈向跨文化适应之策

大陆留学生教育与改革开放相伴随,通过“走出去”(外向型输出战略)与“引进来”(内向型输入战略)相结合的双轨制,留学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关管理措施、配套机制也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堪与国际接轨。但是,毋庸讳言,原有的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理念还比较滞后,有关教育体制与机制还不够健全,留学生在华心理适应问题还没有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形成留学生“进得来”与“留得住”脱节、学习与生活分离的二元分割局面,导致在华留学生处在被边缘化的“文化孤岛”之中。

在大陆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留学生规模越来越大,来源地越来越多样化,留学需求与目标越来越多元化,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也相应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已经不容回避,解决不好势必导致文化不适与文化碰撞,甚至引发文化冲突。为此,应该转换思路,更新观念,把留学生在华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提到国家议程上来,并把它作为提高留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塑造高校留学生人文环境、增强其国际吸引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当务之急是,应建立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乃至社区工作者与留学生群体之间宽畅通达的交流通道与交际网络,形成完整、规范、有序的留学生教育体系。

(一)创新留学生管理模式,变“职能化管理”为“服务型管理”

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大陆高校目前仍然实行教学与管理分离的原则,分设教师队伍和留学生管理队伍。按照传统的人员配置与使用思路,教师队伍主要由学术型专家学者组成,属于技术型岗位,专门承担留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具体指导工作;而留学生管理人员则相对来说文化层次较低,属于事务型岗位,专门承担留学生的行政管理,包括为留学生办理签证延期、办理居留证等繁杂琐碎的服务工作。在这种“包办式”的职能化管理体系下,留学生的学习和管理都有专门队伍负责,表面看来,他们可以安心在中国学习生活,但其心理适应、精神需求等问题却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由于岗位设置的缺陷,人员技术构成的不妥,使得留学生在面对文化适应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只能默默承受、自我压抑、被动适应,如果自我调适不当或不及时,出现心理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在高校师资紧张尤其是技术型人力资源紧张的条件下,划拨足够的编制和经费,成立专门的队伍、落实专门的人员对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干预与调适并不符合实际。可行的做法是,完善教师育人机制,可以通过在教师队伍中建立班主任制(学习方面)和辅导员制(生活方面),不仅负责指导留学生的日常学习,还同时承担留学生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心理服务职能。目标是使其成为留学生学习上的导师和生活上的咨询师,成为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班主任或辅导员的选拔应该从那些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工作量较大、与留学生接触最频繁、学生工作能力较强、管理经验丰富、热爱留学生工作的教师队伍中产生。与之相对应,可以通过建立教师培训与选拔机制,通过岗位培训建立留学生管理储备队伍,不断优化人员构成,最终促进有关人员的专业化、队伍的建制化、工作的程序化。在学校有关教师配备确有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留学生的心理服务社会化,即利用社会上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在华留学生提供服务,使之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二)建立留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变“反应性交流”为“预防性交流”

传统的留学生管理工作虽然具有一定的控制和管理功能,但这些功能真正得以发挥往往是在留学生心理状况出现较严重问题后才得以启动,属于反应性被动管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留学生管理体系的既有功能,以免出现管理缺位或管理失范;另一方面要坚持“目标管理”原则,变“反应性交流”为“预防性交流”,采取预防先行、先入为主的介入性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和疏导。例如,在每年留学生入学高峰期的8、9月份,学校可以聘请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向来华留学生作涉外法制专题讲座,全面介绍大陆有关涉外法规及高等教育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如何依法保护在华外国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知识,做到有备无患。在学习方面,相关教师和留学生管理人员可以结合留学生的类型、来中国学习的具体目标以及他们自身的中文水平及知识结构等,在制订学习计划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强调在中国大学接受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并着重指出他们在学习上可能会碰到的困难,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免出现文化适应困难时手足无措。留学生管理人员和相关教师应对留学生所在国家的民族特性、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交往礼仪等有基本的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安排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不了解留学生文化语境而导致不尊重对方文化传统与习惯的事情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针对他们在大陆学习生活过程中最容易碰到的社会—文化层面的心理适应问题制订超前的、可操作的应对措施,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在华生活,融入以中国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

(三)调整留学生教育目标,变“学习交流导向”为“文化交流导向”

在华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高校成为各国学生集合、交汇的熔炉。留学生的学习形式因人而异,有自费和公费学历生、短期国际或校际交流生等;学习目的不尽相同,以汉语为学习目标的留学生(语言进修生)为例,有的属于“对外汉语”留学生,希望通过来华学好汉语,以便日后找份与中国打交道或与中国、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工作;有的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作专门的研习,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对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无论目标定位何在,他们的身份都是一样的、平等的。留学生与学校、社区的大环境及与其学习、生活的小环境融洽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兴趣的建立和学习效果的发挥,须知作为语言类留学生,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是他们来华学习的重要动力所在。与此同时,留学生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和契入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适应,对中国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参与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习得”活动,这种具有社会功能的学习与那些与特定对象和目标相关联的专业学习相比,甚至会在更大的程度上决定在华留学生“中国观”的形成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亲和性和认可度的塑造。大陆留学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之一,就是要让他们在完成基础学业的基础上,了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熟悉并喜欢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并让他们在学成回国之后,扮演“文化使者”的角色,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在此意义上,留学生管理工作应在保证留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扩大他们的学习范围和交流领域,使他们广泛接触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融入社会活动尤其是社区活动之中,成为具有植入性中国文化基因的“准中国人”。

(四)构建留学生社会支持体系,变“智力支持体系”为“文化支持体系”

导致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障碍,除了文化差异这一带根本性的因素之外,留学生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助于留学生顺利适应中国的社会文化。按照“学习过程理论”的解释,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一个不断学习、逐步融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来自社会的支持,特别是来自东道国的社会支持,能够为留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情感、交往和认知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提高以外语为交际语言的应用能力,缓解其文化适应的压力,极大地减少他们在异质文化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使其更快地融入新的环境,促进跨文化适应,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之中。[9]为此,应将留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尽快从“智力支持”转到“文化支持”上来。

在微观上,要更好地解决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不仅仅需要学校单向度的管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机构甚至本国公民的关注和重视,比如公安机关的涉外职能部门、房屋中介机构、房屋出租者以及留学生日常交流与接触最紧密的同学等都应该关注外国留学生在华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并及时与校方保持信息沟通,做好信息传达与分析工作,防微杜渐。从有关高校对留学生的信息跟踪不及时或缺位,留学生相关手续办理困难、设槛较多等现状看,与国外高校留学生管理体制相比,这方面大陆做得还远远不够。为此,根据留学生来源地文化属性,以人本主义原则为指向,建立差异化、个性化的留学生生活服务、信息反馈、心理疏导与社区支持体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陆文化,融入所在学校及社区,增强其文化适应能力,应是留学生社会支持的核心内容。

在宏观上,改善来华留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应遵循如下现实策略:第一,实现从政治外事到教育外事观念转变,制定并完善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法规,全方位、多角度拓展涉外招生宣传渠道,营造中国高等教育的良好国际声誉,促进国家支持;第二,以高校留学生招生与管理部门为基础,建立跨文化心理咨询和语言支持体系,以教学院系、科研院所为单位建立由教师组成的学术支持体系,加强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人员建设,促进高校支持;第三,通过建设兼容并包、形式多样的多元文化学生社团组织,建立以同乡会、校友会为依托的来华留学生自治组织,增强学生社团支持。

四、结论:个案启示

文化差异是现代民族国家之间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正是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国家的精神面貌绚丽多姿,世界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也促进了文明的互动与国家的交流。这种跨越国界的互动与交流,留学生既是其中的参与者,又是这一进程的产物。作为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现象,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从文化融合与文化调试的角度,以宽容、理解、尊重的态度为出发点,开展活跃、丰富、多向的支撑性交流活动,是应对在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的根本策略。

以清华大学为例,早在1950年,该校就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并一直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在招生规模上,2012年秋季学期,有来自108个国家的353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清华学习。在留学生管理与服务方面,清华大学已经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具有示范效应的成功经验:一是创新课程体系,开设高层次专业学习班。这样做既满足了来华留学生专业学习要求,又能让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目前,清华大学留学生中有不少毕业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他们来清华学习的专业不再是汉语、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医、中国武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而是涵盖人文社科领域和理工科系的众多专业,开了创新留学生教育体系之先河。二是创新交流模式,打破制约留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壁垒。在文化交流的工具选择上,目前,国内高校的通常做法是,用汉语将汉文化“灌输”给留学生,表面看来,这样做似乎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实际上留学生往往成了汉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清华大学则反其道而行之,倡导用留学生来源国语言与其交流。在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下,留学生学习生活自然轻松、愉快得多。三是创新教学模式,满足留学生高涨的求知需求。目前,清华大学已开出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各5个高水平留学生全英文硕士项目,涵盖10多个专业,并从教师队伍中抽调“精兵强将”对留学生进行全英文专业授课,相当于将国外名校的教学环境整体移植到来清华大学校园。[10]以清华大学的做法为参照,笔者认为,仅凭单纯的语言文化教学,要想满足来华留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无异于一条腿走路,不是长久之计。应该说,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清华经验”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个案,其“打破文化壁垒,实现文化对接,致力文化育人”的留学生教育理念无疑值得大陆各有关高校学习借鉴。

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以超越文化差异为特征的跨文化适应不仅在全球化社会中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在学术界也越来越受关注,具有国际研究价值。在多元文化共存的高等院校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形态的文化主体之间通过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相互渗透和相互认同,逐步实现文化适应、文化共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实目标与理想归宿。在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上升、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根据形势需要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当前最为紧迫的,是应从粗放型招生、外延式发展向集约型招生、内涵式发展转变。唯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在参与国际化、顺应全球化的进程中,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1]赵婀娜.来华留学生:映日荷花别样红[N].人民日报,2010-09-17.

[2]2012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报告[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303/148379.html,2013-5-20.

[3]吴晶.2011年在华外国留学生首次突破29万人[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2-02/28/c_111581442.htm,2013-5-20.

[4]Redfield R.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49-152.

[5]Ward C,Kennedy A.Locus of control,mood disturbance and social difficulty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2(3):175-194.

[6]Berry J W.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oving between cultures[M].In:R Brislin ed.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Newbury Park,CA:Sage,1990:232-253.

[7]Ward,C.,&Kennedy,A.Acculturation strategies,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4(18):329-343.

[8]Oberg,K.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7):177-182.

[9]KAMAL A A.Cross-Cultural and Attitudes of Qatari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90(2):123-134.

[10]王乐.专业学习需求旺 留学生来华不只为学汉语[N].文汇报,2010-09-02.

猜你喜欢

跨文化留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谁远谁近?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