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要义论

2014-03-29张薰华

当代经济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张薰华,王 岩

(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2.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生态文明建设要义论

张薰华1,王岩2

(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2.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摘要:生态文明本质上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生态文明的生产力基础。人的文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须顺应自然、遵循生态规律,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以维护社会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把传统的机器大工业下高碳、线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为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科学发展,满足人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人的文明;生态经济规律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人类利用自然、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过程。特别是工业文明下的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使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但是同时也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出现的生态危机,使人类意识到只关注提高生产率,不遵循生态规律去开发利用自然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样,生态文明才从萌芽状态逐渐发展起来。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及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样,主张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不同的是,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性,强调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强调适应自然,强调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生态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

生态文明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狭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在实践中,狭义生态文明更多地是指保护环境的观念和行为,当下大多数人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解读、宣传和实践中的操作都局限于此。在生态文明萌芽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囿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认识上的局限性,狭义的生态文明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会率先发展起来。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把生态文明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即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中,也就是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完成形态”。[1]

定稿日期:2013-10-20

广义生态文明作为新型的文明形态,不是让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利用和适应自然,采用环境生态友好型的低碳循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即是物质文明的生态化;广义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尊重自然,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动,确认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把追求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并最终成为人类的自觉行动,这即是精神文明的生态化;广义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意识、行为和制度构建上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通过加强环境立法及其执行力度,在目标、法律、政策、组织、机制等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这即是政治文明的生态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生态文明的生产力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走向越来越高层次文明的推动力,而社会生产力的本源是自然环境和人的劳动,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社会生产力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生产力的源泉(自然环境资源的自然力、人、科学力)、生产力本身(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生产力的结果(单位劳动生产的产品量)组成。在这个系统中,从社会生产力形成的源泉看,人类劳动是生产力形成的主观能动因素,自然界是人类的原始的食物仓和原始的生产资料库,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智力劳动不断发展并且把其体现在劳动工具上,劳动借助于它所创造的体现智力发展水平的劳动工具作用于自然界,形成现实的劳动生产力。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看,可以分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三个组成部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于劳动和劳动之间的结合,每个劳动者个体通过分工协作结合起来,摆脱了个人劳动的局限性,产生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劳动与科学技术力(劳动者的智力劳动物化为机器等劳动资料及其生产的特殊工艺过程)相结合,产生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劳动与自然力相结合产生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在劳动对自然的利用中产生的生产力。由于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在相当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而人类迄今为止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有很多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与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通过分工协作、科学技术进步,可以得到不断发展,前者则在劳动不断地对自然条件的开发利用中,由于其中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被不断地消耗掉而趋于下降。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来弥补。如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发现改善土壤条件的更好的方法,这会抵消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下降。但是,如果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是节约劳动,提高人的劳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结果不是使劳动的自然生产力提高,恰恰相反,由于劳动对自然力的过度使用,导致自然力萎缩,使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下降,进而导致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持续。

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社会生产力标准规范着局部生产力。在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局部生产者(个人、企业、集体或地区)往往只注意节约内部劳动,提高内部劳动生产力,不注意节约资源,任意向外部排污,损坏自然环境,这种行业破坏了生产力的源泉。因此,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看,局部生产者生产产品所耗费的劳动还应追加治理损害自然环境的劳动,也即使外部劳动内部化。用社会生产力标准规范局部生产力,核算局部生产者的单位产品所耗社会劳动量的标准应该为:单位产品所耗社会必要劳动量=内部劳动+外部劳动。这样,局部劳动者如果只注意节约内部劳动,提高内部生产力,任意向外排污,损坏环境,其局部生产力作为社会生产力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1]10表现为生产单位产品耗费了较多的不能够被社会所承认的劳动。

从社会生产力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看,人的劳动贯穿其中,起着主观能动作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的自然环境之所以遭受破坏,人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人作为自然人(人是动物),处于生物食物链金字塔的顶部。多样性的生物,在食与被食的天敌关系中相生相克,维护其生态比例,一旦生物多样性比例破坏,环境就会受到损害。而人作为社会的人,在其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特别是在工业文明过程中,培养了巨大的消灭其天敌的能力,豺狼虎豹等反而成为珍稀动物,人口可以在无天敌下盲目发展,终而使环境不胜负载,也使生物金字塔崩塌。工业文明还使人通过大规模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和排放废弃物,获得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是,这种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快速消耗着自然资源,并污染着生态环境。由于人口的膨胀和自然环境资源的快速消耗,使社会生产力的两个源泉,即自然环境和人的劳动(人口)之间比例失调,长此以往的必然结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所以,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源泉看,人类在发展生产力时,必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式,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式的选择不仅要以节约劳动为目标,而且要以尽可能节约自然条件,达到人类与自然条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通过社会生产力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两个源泉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避免走先破坏自然环境、再进行治理传统工业的老路,就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结果,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演进的更高阶段。在建设生态文明目标下推动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顺应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觉保护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产力基础。

三、人的文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观能动因素

人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主观能动因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人的文明发展至关重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人的文明发展,要合理控制人口,还要培育民众的生态文明观。

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人口要有一个合理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自然条件和人口之间简单的数量比例关系问题。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人口“并不是由数字或由生活资料的生产性的绝对界限决定的,而是由一定生产条件规定的界限决定的”。[3]106这个生产条件指的是社会生产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与此相关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的生活状态和水平。

首先,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所采取的具体方式看,“比如说,狩猎民族在各个部落的相互争斗中出现的过剩人口,并不证明地球已不能养活这些为数不多的人,而是证明他们再生产的条件要求少数人占有大量领土。”[3]108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也谈到同样的观点:“例如,蒙古人根据他们生产即放牧的特点把俄罗斯弄成一片荒凉,因为大片无人居住的地带是放牧的主要条件。”[4]所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人口和外界自然条件的比例是不同的。如果社会选择一个节约外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一个确定的自然条件中,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例如,以农业生产和消费为主的社会与以畜牧业生产和消费为主的社会相比,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因此一定规模的土地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这表明,在一定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下,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外界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强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外界自然条件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并不是说人口增长可以不受外界自然条件的约束。支撑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源泉是劳动力和外界自然条件,更多的劳动人口可以更多地利用外界自然条件,从而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更多的人口也需要消费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需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所以,人口过快增长对外界自然条件产生压力,不利于外界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利用。从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应当保持人口合理规模,人口膨胀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有弊无利。

其次,从生活水平看,“贫困会产生人口”[5]243。贫困家庭的后代生存条件恶劣,死亡率远远高于富裕家庭的后代,为了家庭的延续,贫困家庭必须有更高的人口出生率。贫困家庭往往还希望通过高出生率,获得更多的未来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因此,一个贫富两极分化、较多人口处于贫困状态的社会,会使人口增长较快。贫困使人口增长率高这一观点,被现代社会人口发展状况所证实。随着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贫困人口的消失,人口素质提高,生育观念改变,人们倾向于选择小家庭的生活方式,这会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人口、资源和环境三位一体,共同兴衰。只有转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消除贫困,才能转变生育观念,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也才能缓解人口过快增长给外界自然条件造成的压力。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人类社会文明是人类活动创造的,文明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文明的发展,人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与文明进步程度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选择中起主导作用。人的文明观的形成,除了受当下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民众认知和社会氛围也起着重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人的生态文明观即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思维理念及价值取向的培养至关重要。为培养生态文明观,对民众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非常重要,其中对儿童的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观的最重要途径。

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生态经济规律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形成生态关系。这个关系的内在联系形成生态规律。生态规律究其核心,就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规律。这个平衡的前提是非生物环境(水、空气、简单化合物)的物质元素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加入系统外的因素,或者使原有因素和分子处于不稳定状态,生物赖以生存的非生物环境一旦被破坏,生态系统就会趋于崩溃。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中的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非生物环境中的无机元素合成为有机化合物,同时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起来。植物的增殖实际上是非生物环境中的无机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命物质和化学能量的初级形式。没有这个转化,不会有动物,更不会有人类。所以,绿色植物特别是其中转化效益最高的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支柱。

人类作为动物,作为生物群落中的高级消费者,当然要服从生态规律。人类在其文明发展过程中,在上述生态关系中引入了社会经济活动因素。如果人类文明发展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可以形成新的人工生态系统:(1)核心层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非生物环境(基础环境),它为生命提供所需的阳光、水、土、大气、有机化合物等物质。(2)在基础环境中生存的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内含的多样性基因组)复合为生态环境。其中,森林是生态环境的支柱。(3)人类社会。在这三个层次的辩证关系中,如果基础环境因子被毁,生命失去非生物资源就不能生存,人类也必然无法生存。如果作为生物群落中的人类不遵循生态规律而盲目膨胀自己,人口增长首先破坏生物群落中的生态环境的支柱(森林),然后破坏生物多样性,进而破坏基础环境(核心层)各因子的物理运动,[1]10最终使人类社会毁灭。

人工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和自然复合的再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运行的内在经济规律就是生态经济规律。[6]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再生产系统的物质基础,社会再生产系统归根到底就是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然后将资源加工为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又将排泄物返还给环境。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如果对自然资源开发不当,对排泄物处理不当,势必引起整个系统的恶化,导致整个系统失去平衡。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活动必须要遵循生态经济规律。

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再生产系统的物质基础,其中的森林、水、土地特别重要。

(一)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柱

森林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方面作用巨大。森林是植物中光合效率最高的,通过高效率的光合作用,将非生物环境中的因素转化为生物物质,并将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森林不仅提供近2/3的有机物质给陆地动物消费,而且吸收大气中CO2,排放出O2,使动物和人类能够生存。森林是吸收大气中CO2的“碳库”,由于森林是立体的,所以,所吸收CO2的效率远远超过其他植物。森林是水循环的重大枢纽和气候调节器,它能吸收降水,涵养水源形成地下水,减少径流,并且通过蒸发水分,提高地区空气湿度,调节地区温度,促进降雨形成。森林不仅能降解当地干热风的形成,而且作为屏障,能减低风速,防止外来风暴的肆虐。森林是土地的保护伞,不仅用自身的落叶来增殖土壤的有机肥力,还用林冠挡住降雨的冲力,用根系维护土壤的聚集,通过涵养水源、减少径流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其防风作用能够防止土壤沙化,而且在固沙方面作用巨大。

恩格斯曾经描述过森林被毁坏后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此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7]特别是在机器大工业兴起以后,地下的化石能源被大规模采掘出来作为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的CO2。如果森林被毁,一方面是大量的CO2排放,另一方面是自然生态系统吸收CO2的能力减弱,而且O2只被动物和人类不断吸收而没有森林持续不断地制造,结局必然是生态平衡的破坏,直至危及人类生存,根本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社会再生产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也即自然生态系统循环的支柱是森林。为了保持社会再生产系统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首先要保护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在经济活动中,林业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基础,因此,在经济活动中要高度重视林业,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林、牧、副、渔排序,应改为林、农、牧、渔、副排序,才更符合生态经济规律。[8]重视林业,核心不是把林业当作供人类经济活动的产业来经营,而是通过保护现有森林和营造新的森林,把森林当作是人类社会最大的基础设施。这是影响世界范围的基本基础设施,是世界性的公共工程建设。

(二)水是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的血液

水,特别是淡水是维持动植物生命的重要源泉,水还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载体。人口增加、农业和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形成对淡水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淡水的污水。另外,一边是淡水的短缺和分布不均衡,另一边是大量淡水在使用和循环过程中的不断浪费。淡水的短缺和被污染,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损害着生态环境、景观和人类健康。海洋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孕育着各类水产生物资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带来海水污染和酷渔滥捕,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水是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的血液,水的耗竭和污染使自然生态系统运动失去活力,其影响是毁灭性的。用水和治水是一个系统工程,水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它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包括地下水保护、蓄积和合理利用地表水,节约生活和生产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持海洋生态平衡等多目标综合管理。

(三)土地是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的母亲

土地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地指平面土地(包括水面),广义的土地指立体土地。平面土地是立体土地的构成部分,因而应从广义上来看待土地。作为一个立体概念,广义的土地,上有气圈,下有岩石圈,中有水圈,由此形成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则在这个环境中形成和发展。土地表层的土壤是绿色植物和陆生动物等生物生长发育的基地,土壤的自然力是经过地质变化和生物循环的漫长历史形成的。就经济意义来说,土地是自然资源的综合体,蕴藏着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其中有些作为生活资料资源,有些作为生产资料资源。总之,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中的很多因素都产生自土地,而地球上的土地有限,一国的陆地更有限,它是稀缺资源。

由于土地包含大气、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环境和人类利用土地所形成的成果,因此,人类社会必须要极端重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需要社会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对土地的使用。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指出:“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土地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5]878土地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合理规划林地、耕地、牧场,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不能相互挤占或者盲目开发。土地管理还需要把控制和治理土地污染纳入其中。

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许多自然资源都由土地孕育,土地是环境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的母亲。因此,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非农用土地的占用,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利用土地至关重要,其中,合理处理人地关系是关键。由于土地有限,如果人口无限度地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会不断挤占耕地、林地、牧场和内陆水面,导致生态系统比例失调。中国长期以来确实在人地关系上呈现出上述状态,足以表明症结在于人口过剩。[6]因此,解决人地矛盾,必须从人口管理入手,通过逐步完善人口政策解决人口发展中的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适应我国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趋势,统筹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生态经济规律进行社会再生产

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所引起的物质变化,与整个自然界生物有机体自身转化活动所引起的物质变化相比,要强大得多。工业文明下的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再生产系统,因采矿业的发展,大规模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又在生态系统物质要素循环之外引入新的元素,并在代谢过程中破坏生态系统中诸因素的相对稳定性,如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未经处理的大量排泄物直接返还给自然界,就会产生两类环境问题:一是开发资源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二是生产和生活排泄物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解决前一个问题,必须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为了解决后一个问题,必须充分利用资源并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所以,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要根据生态经济规律要求,树立如下科学观点[6]:(1)环境是一个资源系统,应该从生态系统的宏观经济效益来综合开发资源并评估单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单项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否则资源就会转为污染物;(3)生产和生活排泄物必须转化为再生资源,把向生态系统排放的污染物减少至最低。通过科学发展,满足人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改变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滥用自然环境资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遵循生态经济规律,用科学的观点进行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低碳经济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9]推进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核心是节约化石能源使用,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减少大气中的CO2;循环发展,核心是资源的使用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实践中,要努力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利用市场动力机制和政府的政策推动力,把传统的机器大工业下高碳、线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为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如党的十八大所突出强调的,在中国未来发展中,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薰华.经济规律的探索——张薰华选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协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张薰华.论环境经济规律[J].学术月刊,1987,(2).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8]张薰华.林字当头与林农牧鱼副为序[J].林业经济,1992,(1).

[9]卢现祥,李程宇.论人类行为与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J].江汉论坛,2013,(4).

责任编辑:胡岳岷

作者简介:张薰华(1921-),男,江西九江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本论》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王岩(1956-),女,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资本论》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12BJL015)

收稿日期:2013-09-10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4)01-005-06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发挥检察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